鄧鵬偉 譚黃圣 何升華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廣東省深圳市中醫院,廣東 深圳 518033)
腰椎間盤突出癥(LDH)臨床表現以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或皮膚感覺異常、肌力減退等為主。每年約1%~3%的人群受到影響,發病人群常見于30~50 歲[1]。患者多因急性期疼痛癥狀明顯而就診。非手術治療是大多數LDH 的一線治療方式,目前主要采用中西醫藥物、牽引、針灸、脊柱手法、硬膜外類固醇注射、功能鍛煉等[2]。其中中醫藥有其方便、安全、有效且價格低廉的特點,但仍缺乏高質量數據支持[3]。本研究所采用的活血止痛方是廣東省名中醫何升華教授多年診治脊柱疾病,針對LDH 急性發作“氣滯血瘀”的根本病機所制;活血通絡腰椎巴布膏是何教授集多年經驗并基于“專病專方”理論所成,既往研究已證明其治療腰椎疾病的有效性[4-5]。本文通過開展隨機對照試驗觀察了活血止痛方聯合活血通絡腰椎巴布膏治療LDH 急性期(氣滯血瘀證)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納入標準:參照《腰椎間盤突出癥診療指南》[6]西醫診斷標準,并結合《腰痛伴/不伴根性癥狀初診患者影像學檢查臨床適用性評價指南》[7]有關急性腰腿痛的病程分期;中醫診斷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8]中氣滯血瘀證進行診斷。納入標準: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無腰椎外傷或手術史;年齡20~60歲,性別不限,發病時間在6 周內;要求保守治療,自愿參與并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標準:入組前1 周接受過相關治療者;合并其他椎管狹窄、滑脫、骨折、腫瘤等嚴重腰椎疾病者;皮膚疾病或藥物過敏者;嚴重臟器功能不全或心理精神障礙者;經產哺乳期女性。退出標準:未按療程接受治療者;自動退出、失訪或不配合研究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相關嚴重不良反應者。
1.2 臨床資料 選擇2022 年10 月至2023 年6 月本院門診就醫的LDH急性期(氣滯血瘀證)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各40 例。觀察組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平均年齡(43.26±5.21)歲,急性病程(12.78±2.31)d。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44.02±4.43)歲,急性病程(13.51±1.89)d。兩組年齡、性別、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本研究已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取得受試者知情同意。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用西醫常規治療,口服非甾體類藥物,健康宣教,囑注意臥床休息,適度功能鍛煉,減少彎腰、扭腰及其他腰部劇烈運動等。對照組外用活血通絡腰椎巴布膏(本院制劑中心統一制備,規格為6 cm×10 cm,組成為桃仁、紅花、川芎、當歸尾、川牛膝、香附、延胡索、土鱉蟲、獨活、續斷、伸筋草、透骨草、乳香、沒藥等,每日1 貼,貼于腰部疼痛最明顯處,每貼外敷6 h)。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同時口服活血止痛方:醋延胡索10 g,醋莪術10 g,地龍10 g,獨活10 g,蒲公英10 g,牛膝10 g。本院智慧中藥房提供代煎藥液,每次200 mL,早晚飯后各1次。以上均連續治療10 d。
1.4 觀察指標 1)疼痛程度評估:治療前后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評估腰腿痛,采用標有刻度的10 cm長的標尺,用0~10分別代表疼痛程度從無痛到難以忍受的疼痛,其中0分,無腰腿痛;1~3分,輕度腰腿痛,可以忍受,不影響睡眠;4~6 分,中度腰腿痛,可以忍受,輕度降低睡眠質量;7~10 分,重度腰腿痛,無法忍受,影響睡眠及日常生活。2)腰椎功能:分別于治療前后評估患者Oswestry 功能障礙(ODI)指數,包括疼痛強度、生活自理、負重、坐立、睡眠等10 個方面,每個方面對應選項依次采用0~5 分賦分法,總分50 分,得分占總分的百分比即為ODI 指數,指數越高腰椎功能越差。3)下腰痛日本骨科協會(JOA)評分:從癥狀、體征、日常活動和膀胱功能4 方面評估,共29 分,分數越低,腰椎功能障礙越差。4)中醫證候積分[]:選取氣滯血瘀證主癥(腰部疼痛,下肢麻痛)及次癥(腰肌僵硬,活動受限;痛有定處,痛處拒按)根據程度劃分為無、輕、中及重,主癥分別予0、2、4、6分,次癥分別予0、1、2、3分。4)記錄兩組治療前1 d及治療10 d后血尿常規、肝腎功指標是否存在異常損害,治療期間皮膚過敏損傷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療效標準 分別于治療前1 d、治療10 d 后進行療效評估,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定[8]。治愈:癥狀完全消失,功能正常。顯效:癥狀好轉,功能基本正常。有效:癥狀及功能較前改善。無效:癥狀及功能均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治愈數+顯效數+有效數)÷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6.0 軟件統計。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內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VAS 評分、ODI 指數及JOA 評分比較 見表2。治療后,兩組VAS 評分、ODI 指數及JOA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VAS 評分、ODI 指數均低于對照組,JOA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ODI指數、JOA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ODI指數、JOA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 <0.05。下同。
組 別觀察組(n=40)對照組(n=4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VAS評分5.78±1.12 1.55±0.47*△5.57±1.32 1.89±0.58*ODI指數72.41±7.38 31.59±5.21*△71.67±7.19 33.81±4.81*JOA評分13.79±1.98 23.35±2.34*△13.56±2.09 21.83±2.73*
2.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見表3。兩組經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均明顯下降(P<0.05),且觀察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s)
組別觀察組(n=40)對照組(n=4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腰部疼痛5.39±0.31 1.47±0.48*△5.43±0.22 2.03±0.34*下肢麻痛5.34±0.46 1.87±0.24*△5.21±0.54 2.21±0.29*腰肌僵硬,活動受限2.18±0.29 0.94±0.09*△2.21±0.33 1.11±0.13*痛有定處,痛處拒按2.11±0.28 0.95±0.08*△1.98±0.32 1.02±0.11*
2.4 不良反應 本次試驗中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療并取得回訪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均無血尿常規、肝腎功異常,且未發現皮膚過敏損傷等相關不適癥狀。
中醫學將LDH 歸為“腰痛”“痹證”的范疇,其發生與氣血、經絡和臟腑功能的失調有著密切關系,有虛實之分[9]。《醫學心悟》中記載“腰痛,有風,有寒,有濕,有熱,有瘀血,有氣滯,有痰飲,皆標也。腎虛,其本也”。其病因病機以肝腎虧虛為本,而外感風、寒、濕、熱等邪氣或勞損扭挫致氣血不暢,瘀滯經絡,不通則痛為標[10]。故LDH的治療應當分清虛實標本,辨證論治。
LDH 急性期的根本病機是氣血瘀滯[11]。此期患者往往因明顯的腰腿痛癥狀影響到日常工作及生活而就醫,故治療當以“急則治標”,針對其根本病機用藥。活血止痛方方中莪術行氣破血、消積止痛,地龍活血通絡、舒筋止痛,一溫一寒,兩藥共為君藥;延胡索、蒲公英為臣藥,行氣消腫散結止痛;獨活祛風除濕為佐;牛膝為使,有補肝腎、活血祛瘀的功效,同時在方中能夠引藥下行。諸藥合用,能夠發揮行氣活血止痛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提供了方中各藥的藥理基礎。我們前期的研究發現,莪術有效成分能夠通過抑制PI3K/Akt/NF-κB 信號通路來降低炎性細胞因子的表達,從而對腫瘤壞死因子誘導的髓核炎癥反應發揮抗炎作用[12],而地龍有效成分具有減少髓核細胞炎癥因子的表達、重塑髓核細胞外基質、抑制NF-κB 信號通路的作用[13]。藥理研究發現蒲公英具有較明顯的抗炎、抑菌、抗氧化功效[14-16];延胡索為止痛要藥,多項機制研究[17-20]發現,其能有效抑制中樞及外周疼痛,顯著緩解坐骨神經壓迫性損傷所致神經病理性疼痛;牛膝及其有效成分通過細胞、免疫和不同信號通路的調節可以抑制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延緩椎間盤的退變,有助于緩解腰椎間盤突出所致腰腿痛的癥狀[21]。上述各藥研究與LDH 急性期病因病機所契合,為活血止痛方治療LDH急性期提供藥理學依據。
活血通絡腰椎巴布膏是我院院內制劑,是何升華教授基于“專病專方”理論專為腰椎疾病而設計的膏藥,其以桃紅四物湯為基礎進一步加減而成方,方中桃仁破血化瘀,紅花、川芎通經活血止痛,乳香、沒藥消腫散瘀,香附、延胡索增強行氣活血之功,獨活、伸筋草、透骨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續斷強筋壯骨,川牛膝逐瘀通經、引血下行,又以歸尾增強破瘀活血之功。諸藥合用,相輔相成,以達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將本方制成巴布膏劑型外用于患處,通過皮膚的滲透吸收作用于局部。本方有助于改善腰椎氣血“不通則痛”的病理狀態,前期已通過臨床研究驗證其外敷治療腰椎疾病具有令人滿意的療效[4-5]。同時,外用膏藥是臨床患者接納程度較高的一種治療方式,且中藥外貼藥力作用持久,藥物局部吸收毒副作用小、作用較快,可以彌補內服藥物的不足[22]。臨床與活血止痛方聯用內服外敷,可以達到內外兼治的目的,有助于提升臨床療效,滿足患者盡早改善癥狀的需求。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開展隨機對照試驗,發現活血止痛方聯合活血通絡腰椎巴布膏能夠有效治療LDH 急性期,減輕患者腰腿痛的癥狀,改善腰椎功能障礙,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但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如所納入的病例數較小;未進行治療后追訪,缺乏長期隨訪結果;本文中僅從活血止痛方的臨床及單藥藥理研究探討其療效及作用機理,有待探究并完善其復方的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