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武,錢超,羅文,楊春銀,代穎,王芮
(云南省昆明市中醫醫院,云南 昆明 650599)
高血壓性腦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指有明確高血壓病病史患者突然發生腦實質出血的一類臨床常見腦血管疾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等特點[1]。目前,臨床主要采用外科手術、常規內科治療HICH。外科手術治療HICH可有效清除血腫,降低顱內壓,減輕腦組織水腫,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手術創傷較大,患者術后易出現并發癥,臨床應用具有一定局限性[2]。內科治療方式主要包括控制血壓、控制顱內壓、止血治療。尼莫地平可減輕患者神經損傷和顱內水腫,促使腦血流恢復正常和血腫吸收。神經節苷脂是一種糖神經鞘脂物質,作為興奮性腦細胞激活劑,能透過血腦屏障,保護及營養腦血管內皮細胞,減輕腦細胞損傷,促進神經細胞和突觸生長[3-4]。本研究旨在探討尼莫地平聯合神經節苷脂治療HICH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云南省昆明市中醫醫院收治的92例HICH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46例。對照組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齡(63.10±3.51)歲;平均出血量(24.97±3.60)mL;腦葉出血12例,基底節出血16例,丘腦出血18例。治療組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齡(63.28±3.62)歲;平均出血量(25.41±3.57)mL;腦葉出血14例,基底節出血15例,丘腦出血1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倫理審批號:20200123)。
1.2 診斷標準 參照《高血壓性腦出血中國多學科診治指南》中HICH的診斷標準制定[5]。患者有高血壓病病史;癥狀和體征:頭痛,意識模糊,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等;顱腦CT或MRI檢查可見高密度影。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經CT或MRI影像學診斷確診;首次發病,且發病至入院時間≤24 h;腦出血量<30 mL;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有顱腦損傷病史或腦梗死病史者;凝血功能異常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合并腦疝、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者;其他原因導致腦出血者。
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治療,包括脫水、降低顱內壓、抗感染、營養神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控制血壓等。治療1個月。
2.1 對照組 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吉林菲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767,10 mL∶2 mg/支)治療。每次取10 mg尼莫地平注射液加入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治療10 d。10 d后給予患者尼莫地平片(牡丹江靈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2380,20 mg/片)口服,每次40 mg,每日3次。治療1個月。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注射液(哈爾濱醫大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784,2 mL∶40 mg/支)治療。每次取40 mg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注射液加入25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治療1個月。
3.1 觀察指標 ①氧化應激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轉速4 000 r/min,時間15 min,離心半徑10 cm)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丙二醛(MDA)、髓過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②炎癥因子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轉速4 000 r/min,時間15 min,離心半徑10 cm)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測定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③不良反應。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皮疹、低血壓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3.2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制定療效評定標準[6]。顯效:臨床癥狀消失,NIHSS評分減少91%~100%;有效:臨床癥狀改善,NIHSS評分減少46%~90%;無效:臨床癥狀未改善甚或加重,NIHSS評分減少≤45%。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3.4 結果
(1)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MDA、MPO、SOD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MDA、MPO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SOD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2)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IL-6、hs-CRP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IL-6、hs-CRP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3)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52%(3/46),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17%(1/46),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4)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48%(43/46),高于對照組的76.09%(35/4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HICH是因高血壓致腦血管破裂引發腦實質出血的一類神經系統疾病,為高血壓病嚴重的并發癥之一。近年來HICH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具有起病急、發展快、病情危重等特點,患者發病后會出現持續性腦水腫,壓迫周圍腦組織,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及神經元損傷,影響患者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7-8]。因此,清除顱內血腫、減輕腦組織水腫、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是治療HICH的關鍵,臨床治療以降低顱內壓、控制血壓、脫水、抗感染、營養神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為主。尼莫地平可有效緩解病灶處血管痙攣,促使腦血流恢復正常,促進血腫吸收,減輕腦組織缺血性損傷及顱內水腫,但單用療效欠佳,輔以神經營養藥物聯合應用,可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9-10]。神經節苷脂是臨床常用的神經營養藥物,具有較強穿透性,可透過血腦屏障,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失衡,促進受損神經細胞修復,促使神經生長因子生成,改善神經功能[11]。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MDA、MPO、IL-6、hs-CRP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SOD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高于對照組;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該研究結果表明,尼莫地平聯合神經節苷脂治療HICH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降低氧化應激反應強度和炎癥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較高。HICH發生時會釋放大量炎癥因子,引發全身炎性反應,且腦組織缺血缺氧可激活氧化應激反應,產生大量過氧化物,直接損傷腦組織和腦神經功能[12-13]。尼莫地平可透過血腦屏障,減少缺血部位神經元壞死,減輕病灶處血管痙攣,使腦血流恢復正常。神經節苷脂可抑制神經細胞凋亡,保護神經細胞膜的完整性,促進神經細胞分化,促使突觸、軸突修復、再生,減少氧自由基生成,減輕氧自由基對腦神經的損傷,降低氧化應激反應強度和炎癥因子水平,從而提高治療效果[14]。
綜上所述,尼莫地平聯合神經節苷脂治療HICH可提高臨床療效,減輕氧化應激反應強度,降低炎癥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借鑒。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收集病例較少,后續研究可加大樣本量,提高本研究結果可信度,為臨床治療HICH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