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杰
(興化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江蘇 泰州 225799)
輸尿管上段結石(UUC)為常見的泌尿系結石,嵌頓性UUC屬于特殊類型,嵌頓性UUC患者會出現排尿不盡、尿急及尿痛等癥狀,腎功能及身心健康均受到較大影響[1]。隨著醫療技術的提升,嵌頓性UUC外科治療逐漸趨向微創化,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URSL)與經皮腎鏡取石術(PCNL)是治療嵌頓性UUC兩種常用術式[2]。URSL經人體自然腔道治療,具有安全性高且術后恢復快的優點,但URSL術中灌注壓控制不佳可能會導致碎石進入腎集合系統[3]。PCNL已被廣泛用于治療腎結石及輸尿管結石,具有結石清除率高的優點,但可能會對腎實質造成損傷[4]。鑒于此,本研究將探討URSL與PCNL治療嵌頓性UUC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為嵌頓性UUC治療術式的選擇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興化市人民醫院收治的92例嵌頓性UUC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URSL組(46例)與PCNL組(46例)。URSL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齡22~64歲,平均年齡(46.35±5.20)歲;結石直徑1.3~3.4 cm,平均結石直徑(2.08±0.34) cm;BMI 18.5~27.8 kg/m2,平均BMI(22.12±0.55) kg/m2。PCNL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齡20~63歲,平均年齡(46.19±5.24)歲;結石直徑1.2~3.5 cm,平均結石直徑(2.11±0.32) cm;BMI 18.4~27.9 kg/m2,平均BMI(22.08±0.54) 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興化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經B超、CT及靜脈造影等檢查確診為UUC;②均為單側嵌頓性UUC;③結石直徑≥1 cm;④均具有手術指征。排除標準:①輸尿管解剖結構異常;②合并腎積水;③合并肝、腎、心等器質性病變;④依從性較低;⑤合并泌尿系感染;⑥哺乳或妊娠女性;⑦合并凝血功能障礙。
1.2 手術方法兩組患者術前8 h禁食、禁飲,手術均由同一醫療團隊實施。URSL組:患者取截石位,實施全身麻醉,經尿道將輸尿管鏡(沈陽沈大內窺鏡有限公司,遼械注準20192060056,型號:SNJ-1)置入,導絲置入目標輸尿管口,在導絲引導下將輸尿管鏡置入患側輸尿管結石下方,觀察結石位置及其周圍輸尿管情況。確定結石后退鏡,采用鈥激光碎石(無錫市大華激光設備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63012110,型號:DHL-1-A),參數:10~20 Hz、0.6~1.5 J。先將結石中心擊碎,隨后剝離粉碎結石,經反復碎石、剝落,結石粉碎至直徑<2 mm,≥2 mm的碎石用套石籃取出。結束后鏡檢是否存在結石殘留,證實無結石殘留后,置入F5雙J管。
PCNL組:手術體位、麻醉方式等操作均與URSL組一致,于膀胱鏡下將F5輸尿管導管插入目標輸尿管,將輸液器(去除針頭)與輸尿管導管連接。輸注0.9%NaCl溶液,建立人工腎積水,更改患者體位為俯臥位,墊高上腹,重新消毒、鋪巾,超聲引導下在12肋下經皮穿刺,直至進入腎盂、尿液流出。最初使用F8筋膜擴張器,逐級(F2)擴張,建立F18經皮腎通道,采用微創腎鏡(浙江天松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63062116,型號:SS)對結石進行定位,采用碎石機打碎結石并吸出,證實無結石殘留后,放置F5雙J管、F18經皮腎造瘺管。
1.3 觀察指標①圍手術期術中出血量、手術及住院時間。②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5]疼痛評分評估,于術前及術后3 d指導患者依據自身感覺在橫線上標注,VAS疼痛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程度越嚴重。③炎癥因子水平。炎癥因子包括白細胞介素-6(IL-6)、降鈣素原(PCT)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采集兩組患者空腹肘靜脈血3 mL,以轉速30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清,術前及術后3 d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④結石清除率。術后30 d對兩組患者進行腹部平片檢查,結石最大徑≤4 mm為臨床無意義結石,判斷為結石清除。⑤并發癥總發生率。并發癥包括腎絞痛、發熱、輸尿管黏膜損傷、輸尿管狹窄。并發癥總發生率=并發癥總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指標比較URSL組患者術中出血量低于PCNL組,手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PCNL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指標比較(±s)
組別例數術中出血量(mL)手術時間(min)住院時間(d)PCNL組4648.52±10.3256.95±17.415.76±1.83 URSL組4619.85±5.0145.82±15.203.79±1.24 t值16.9503.2666.044 P值<0.0010.002<0.00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程度和炎癥因子水平比較術后,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均低于術前,且URSL組低于PCNL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患者IL-6、PCT、TNF-α水平均高于術前,且URSL組均低于PCNL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程度和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程度和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aP<0.05。VAS評分:視覺模擬量表;IL-6:白細胞介素-6;PCT:降鈣素原;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
組別例數VAS(分)IL-6(ng/L)PCT(μg/L)TNF-α(ng/L)術前術后術前術后術前術后術前術后PCNL組464.35±1.202.49±0.71a21.53±6.2445.24±10.05a3.14±0.857.86±2.13a17.12±4.1835.64±8.45a URSL組464.27±1.281.65±0.58a22.39±6.0839.76±8.48a3.20±0.826.94±1.68a17.33±4.1231.10±6.94a t值0.3096.2140.6702.8270.3452.3000.2432.816 P值0.758<0.0010.5050.0060.7310.0240.8090.006
2.3 兩組患者結石清除率及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URSL組患者結石清除率低于PCNL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結石清除率及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例(%)]
嵌頓性UUC屬于泌尿外科常見病,多數是由腎結石掉落至輸尿管繼發形成。目前臨床認為結石直徑<6 mm可采用藥物治療,結石直徑≥6 mm需采用手術治療,以保障碎石效果[6]。由于臨床上治療嵌頓性UUC手術方法較多,不同術式間的碎石效果存在差異,嵌頓性UUC的術式選擇尚無統一定論。
本研究中對URSL與PCNL治療嵌頓性UUC的臨床療效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治療后URSL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少于PCNL組、手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PCNL組,URSL組患者VAS評分低于PCNL組,與劉迪等[7]研究結果較為相似。分析原因為URSL操作相對簡單,具有手術創傷小、出血量少且疼痛輕微等優勢,利于加快患者術后恢復[8]。PCNL手術操作過程復雜,需建立經皮腎通道,手術耗時長且創傷大,患者術后恢復緩慢,且對醫師技術要求較高[9]。本研究結果顯示,PCNL治療嵌頓性UUC結石清除率高于URSL。分析原因為UUC距離腎臟較近,采用URSL治療時在沖洗液作用下可能會導致結石及其碎片返回腎盂或腎盞,導致結石殘留,降低結石清除率[10]。PCNL經皮腎入路,經腎盂達到輸尿管上段,從結石上方進行碎石,能夠避免沖洗時結石移位至腎盂或腎盞;同時,上方高壓沖洗能夠將結石及其碎片沖入膀胱,提高結石清除效果[11]。
雖然URSL與PCNL均屬于微創術式,但也屬于侵襲性治療手段,URSL與PCNL作為重要應激源,會加劇機體氧化應激反應,釋放大量炎癥因子,加重機體炎癥反應[12]。IL-6、PCT、TNF-α是臨床上用于評估機體炎癥反應狀態的常用指標,水平越高則機體炎癥反應狀態越明顯[13]。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兩組患者IL-6、PCT、TNF-α水平均高于術前,且URSL組患者IL-6、PCT、TNF-α水平低于PCNL組。提示URSL與PCNL治療嵌頓性UUC均會誘發機體炎癥反應,但與PCNL相比,URSL引起的機體炎癥反應相對較輕。分析原因為URSL通過尿道進行取石處理,手術創傷相對小,引發的炎癥應激反應較為輕微[14]。
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相近,提示URSL與PCNL治療嵌頓性UUC安全性相當。目前嵌頓性UUC的最佳微創治療方案存在爭議,但不論采用哪種術式治療均以降低并發癥、提高結石清除率及促進患者恢復為目的,故在臨床治療中應該依據患者的意愿及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本次研究也存在局限性,納入患者較少,僅觀察至術后30 d,未涉及術后遠期并發癥及復發率,手術前后VAS評分評估存在主觀因素。在后續研究中將開展大樣本、長時間、多中心的隨機對照研究。
綜上所述,URSL與PCNL治療嵌頓性UUC各具優缺點,URSL治創傷小、術后疼痛程度低、恢復快且機體炎癥反應輕微,而PCNL結石清除率高。故針對嵌頓性UUC患者,需要依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