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施靜嫻
(1.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藥學部;2.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中醫科,江蘇 蘇州 215008)
慢性腎臟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1]。維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法,用于替代腎臟失去的功能,通過清除體內代謝廢物和多余水分以維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維持性血液透析可改善慢性腎臟病患者生存率,具有調節體液平衡、糾正酸堿平衡、控制血壓、調節電解質和骨代謝等作用,延長患者壽命,提高生活質量。伴發慢性便秘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占50%以上[2],這主要是由于腎功能損害導致機體內液體平衡失調、水分吸收減少、腸道蠕動減緩,造成糞便干燥和排便困難。慢性便秘也會給血液透析患者帶來腹痛不適和疼痛,嚴重時甚至可導致腸梗阻等嚴重并發癥[3]。濟川煎作為一種中藥復方制劑,常用于治療慢性便秘,通過促進腸道蠕動、增加糞便濕潤度,改善慢性便秘癥狀。故本研究結合實際病例探究濟川煎加味在維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陽虛型慢性便秘中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收治的維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陽虛型慢性便秘患者76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8例)和試驗組(38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齡44~69歲,平均年齡(56.74±6.05)歲;透析年限1~6年,平均透析年限(3.67±0.84)年;原發疾?。禾悄虿∧I病9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4例、梗阻性腎病5例、高血壓腎病10例。試驗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齡45~71歲,平均年齡(58.02±6.14)歲;透析年限1~7年,平均透析年限(3.77±0.92)年;原發疾病:糖尿病腎病8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3例、梗阻性腎病8例、高血壓腎病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陽虛型慢性便秘的診斷標準(主癥:大便干或不干、排便困難、畏寒肢冷;次癥:頭暈、心悸、口唇色淡;舌脈:舌淡苔薄白、脈細弱)[4];②血液透析時間≥3個月(每周總治療時間>10 h);③病情穩定,尿素清除指數>1.2 mL/(s·1.73 m2);④意識清晰,且能正常交流。排除標準:①合并難以控制的感染和嚴重臟器功能異常者;②代謝性疾病者;③嚴重營養不良者,血清清蛋白<25 g/L;④不能耐受中藥或有藥物禁忌證者;⑤因長期用藥而導致便秘且無法停藥者;⑥合并惡性腫瘤者。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膳食指導,使用膳食纖維粉(豐寧平安高科實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1061704102,每100 g中含91 g菊粉)15~30 g/d;口服乳果糖口服液(Abbott Biologicals B.V.,注冊證號H20171057)15 mL/次、2次/d。
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濟川煎加味治療,方劑組成:肉蓯蓉20 g,澤瀉15 g,當歸15 g,牛膝15 g,白術12 g,枳殼10 g,升麻10 g,熟地黃6 g。方劑加味:嚴重陽虛者加用炮姜10 g、肉桂6 g;嚴重便秘者加用火麻仁15 g、玉竹12 g;有血虛表現者加用白芍15 g、生地15 g。加水800 mL,泡3 h以上;第一煎大火開后小火30 min熬至200 mL;第二煎加熱水500 mL,大火開后小火20 min,熬至200 mL;2次藥液混勻,平均分成2份,每份200 mL;200 mL/次、2次/d,早晚各1次,于飯后2 h溫服。兩組患者均治療4周后評估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包括顯效(排便頻率達到1次/d,且排出糞便性狀正常,排便過程順暢,便質轉潤,并無費力)、有效(排便頻率穩定在1~2 d/次,排出大便性狀基本正常,便質轉潤,排便少見不適)、無效(排便次數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大便呈干結樣,排便費力),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排便情況。比較兩組患者每周排便頻率及每次排便時長。③便秘癥狀評分。使用便秘癥狀及療效評估問卷[5]就糞便性狀,下墜、不盡、脹感,腹脹3個方面進行評分評估,各方面按照嚴重程度分成4級,分別記0~3分,得分越高則表示癥狀越嚴重。④便秘復發情況:治療療程結束后1個月內再次出現便秘癥狀(排便次數<3次/周,排便積分≥2分)的患者納入復發病例。復發率=復發總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表示為[例(%)],采取秩和或χ2檢驗;計量資料表示為(±s),組內予以配對t檢驗,組間予以獨立樣本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試驗組患者治整體療效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排便頻率及排便時長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排便頻率均加快、排便時長均縮短,且試驗組排便頻率快于對照組、排便時長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排便頻率及排便時長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排便頻率及排便時長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例數排便頻率(次/周)排便時長(min/次)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試驗組382.42±0.586.11±0.42a18.03±3.975.04±1.15a對照組382.45±0.654.51±0.78a17.65±3.249.63±1.02a z值0.21211.1340.45718.407 P值0.832<0.0010.649<0.001
2.3 兩組患者便秘癥狀評分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糞便性狀,下墜、不盡、脹感及腹脹評分相較于治療前均降低,且試驗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便秘癥狀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便秘癥狀評分比較(分,±s)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糞便性狀下墜、不盡、脹感腹脹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試驗組382.41±0.281.69±0.15a2.14±0.351.82±0.11a2.44±0.461.71±0.22a對照組382.38±0.272.21±0.19a2.08±0.311.99±0.15a2.38±0.372.02±0.19a t值0.47513.2420.7915.6340.6276.574 P值0.636<0.0010.431<0.0010.533<0.001組別例數
2.4 兩組患者治療后便秘復發情況比較試驗組患者便秘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后便秘復發情況比較[例(%)]
維持性血液透析作為臨床常見的治療方法,可緩解終末期腎病患者癥狀、改善生存質量,將患者體內廢物與多余水分清除以維持體液平衡、調節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有效減輕腎功能衰竭所帶來的不適影響。
但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伴有便秘問題,分析原因如下:①水和電解質平衡的改變。由于腎功能衰竭導致機體內液體平衡發生失調,水分吸收減少,進而造成糞便干燥,難以排出。②腸道蠕動減緩。由于腎功能衰竭引起代謝產物聚積于體內,造成對腸道蠕動功能的影響,導致便秘[6]。③對患者的飲食限制。血液透析患者通常需遵循特殊飲食方案,如限制攝入高鈉、高鉀、高磷等食物,影響腸道蠕動,造成便秘[7]。便秘后會帶來腹脹、腹痛、排便困難等癥狀,嚴重者還會導致腸道堵塞,形成腸梗阻,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及時治療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便秘問題非常重要。
目前臨床治療維持性血液透析合并便秘方法較多,如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包括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增加水分攝入、適量運動等,以改善腸道蠕動,增加糞便體積和濕潤度,促進排便,該法具有簡單易行、無不良反應的優點,但對于嚴重便秘患者效果有限。藥物治療方法包括口服或直腸給藥,常用藥物有瀉藥、滲透性瀉劑、腸動力藥等,這些藥物刺激腸道進行蠕動、增加腸道水分,促進排便,見效較快,但可能會引起腹瀉、腹痛等不良反應,長期使用還可能產生在耐藥性和依賴性的問題。
中醫學認為,六腑以降為順、以通為用,當氣機受到阻滯,熱結于腸府,氣血、陽氣和陰液皆虧虛不足時,會造成大腸傳化失司,引起便秘[8]。維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慢性便秘的患者病機在于脾腎、陽虛、津虧。因此,本研究提出針對陽虛型慢性便秘患者采取溫補脾腎的治療思路,主要使用濟川煎治療。
方中肉蓯蓉作為君藥,可溫腎益精、潤而不寒;牛膝與當歸皆為臣藥,牛膝可補腎強腰,當歸能潤腸通便;澤瀉、枳殼、白術與熟地黃共為佐藥,起到寬腸、下氣、利便、補腎之效;升麻為使藥,能夠升清陽、降濁音。以上所有藥物同用,起到溫腎益精、潤腸通便的作用,全方潤腸道、健脾腎、暢氣機,最終使患者排瀉通暢[9]。
本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對照組試驗組患者整體療效更優,且排便頻率更快、排便時長更短,便秘病狀評分更低,便秘復發率更低。分析原因為,濟川煎作為中藥復方制劑,通過以下機理和作用緩解患者癥狀,提高治療效果:①調節腸道蠕動:濟川煎中的牛膝、白術等中藥成分可促進腸道蠕動,幫助腸道恢復正常的運動和排便。②增加糞便濕潤度:當歸等中藥具有增加糞便濕潤度的作用,使糞便更易排出[10]。③改善腸道內環境:以濟川煎為主進行中藥治療,結合膳食纖維的使用,可以對腸道內環境起到調節作用,膳食纖維指≥10個聚合度的糖類聚合物,該物質并不會被人體小腸內的酶水解,濟川煎加味聯合膳食纖維治療可以促進有益菌群的生長,維持腸道健康[11]。
綜上所述,濟川煎加快治療可以提高維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陽虛型慢性便秘患者的臨床療效,增加其排便次數,縮短排便用時,改善糞便性狀,同時減少便秘的復發,建議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