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霞
(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腎病內科,甘肅 天水 741000)
終末期腎病患者的腎臟功能嚴重衰退,隨著病情進展,毒素會在患者體內逐漸累積[1]。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血液透析技術逐漸成熟,增加了終末期腎病患者行維持性血液透析(MHD)后的生存率,但仍存在較高并發癥發生率[2]。不寧腿綜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終末期腎病患者行MHD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主要臨床表現為不安、無意識移動下肢的沖動及痛苦[3]。因此,有效分析終末期腎病行MHD患者RLS的危險因素尤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終末期腎病MHD患者的臨床資料,以期為RLS臨床預防措施提供理論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2月于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MHD的280例終末期腎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所選患者是否發生RLS將其分為RLS組(58例)和非RLS組(22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血液凈化學(第3版)》[4]中關于終末期腎病的相關診斷標準者;②RLS組符合《不寧腿綜合征的診斷標準和治療指南》[5]中關于RLS的診斷標準者;③透析時間>3個月者;④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①伴有其他疾病導致RLS者;②近1個月內服用影響RLS治療的神經類藥物者;③伴有惡性腫瘤者;④伴有感染性疾病或心力衰竭者。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1.2 研究方法收集兩組患者包括性別、年齡、糖尿病史、抑郁狀態、透析齡、合并心血管疾病、尿素下降率(URR)及血液甲狀旁腺激素(PTH)、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血鈣、血磷水平等臨床資料。于清晨采集空腹靜脈血3 mL,在3 500 r/min的速率下離心10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免疫分析儀[Roche Diagnostics GmbH,國食藥監械(進)字2012第3401659號,型號:cobas 8000 c 701]檢測血清PTH、hs-CRP、IL-6、TNF-α、尿氮素及血鈣、血磷水平。URR=(1-透析后血尿素氮/透析前血尿素氮)×100%。
1.3 觀察指標①兩組患者臨床資料。②分析影響終末期腎病患者行MHD后發生RLS的獨立危險因素。③根據多因素分析結果建立預測模型,分析該模型的預測價值。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法,模型擬合度用Hosmer-Lemeshow檢驗。終末期腎病患者行MHD后發生RLS的預測價值采用MedCalc 11.4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以曲線下面積(AUC)>0.75為準確性高。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RLS組有抑郁狀態的患者占比為84.48%,高于非RLS組的45.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RLS組患者血清PTH、hs-CRP、IL-6、TNF-α、血磷水平均高于非RLS組,URR低于非RLS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影響終末期腎病患者行MHD后發生RLS的多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影響終末期腎病患者行MHD后發生RLS的獨立危險因素包括抑郁狀態,血清PTH、IL-6、TNF-α、血磷水平高及URR低(OR=2.680、2.782、2.450、2.680、3.108、2.678,均P<0.05),見表2。

表2 影響終末期腎病MHD患者發生RLS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2.3 預測模型判斷影響終末期腎病患者行MHD后發生RLS的價值分析根據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建立預測模型:Logit(P)=-10.343+抑郁狀態×0.986+血清PTH水平×1.023+血清IL-6水平×0.896+血清TNF-α水平×0.986+血磷水平×1.134+URR×0.985。模型擬合效果采用Hosmer-Lemeshow擬合優度進行檢驗,結果顯示,模型擬合效果較好,DF=8,Chi-Square=7.546,P=0.787。按照預測概率Logit(P)繪制預測終末期腎病患者行MHD后發生RLS的ROC曲線,見圖1。分析結果顯示當Logit(P)>11.77時,曲線下面積(AUC)為0.892,95%CI為0.850~0.926,敏感度為87.93%,特異度為75.23%。

圖1 預測模型判斷終末期腎病患者行MHD后發生RLS的ROC曲線
終末期腎病患者通常伴有機體微炎癥或免疫功能障礙,且腎臟功能幾乎全部喪失,導致體內各種代謝物及毒素潴留,使全身各項機能受到嚴重損害。MHD是一種利用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的治療手段,能夠有效延長終末期腎病患者的生存時間[6]。RLS是一種感覺運動障礙性疾病,其在行MHD患者中的發生率高達12.00%~50.20%,嚴重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還可對患者免疫系統、血管系統等功能造成損傷[7]。故而對影響終末期腎病患者行MHD后發生RLS的危險因素進行有效分析尤為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終末期腎病患者行MHD后發生RLS可能與患者抑郁狀態,血清PTH、hs-CRP、IL-6、TNF-α、血磷水平及URR等因素有關。目前抑郁狀態影響RLS發生的機制尚不明確,但可能通過對終末期腎病MHD患者睡眠質量及周期性的肢體運動造成干擾而引發[3]。血清PTH水平高的終末期腎病MHD患者周圍神經組織發生脫髓鞘病變,誘發神經傳導作用下降,進而導致患者神經功能下降,增加了RLS發生的風險[8]。另有研究發現,鐵調素水平與終末期腎病MHD患者慢性炎癥密切相關,炎癥反應會增加鐵調素,降低患者對促紅細胞生成劑及鐵治療的反應性[9]。而hs-CRP、IL-6、TNF-α是臨床常見的炎癥反應指標,終末期腎病MHD患者三者水平高、炎癥反應重,導致患者鐵調素水平升高,增加了發生RLS的風險[10]。血磷水平高的終末期腎病MHD患者可能誘發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腎性骨病等,還可能引發患者嚴重的心腦血管事件或心腦血管病變,進而增加發生RLS的風險[11]。URR可反映MHD后小分子溶質的清除水平,URR高的終末期腎病MHD患者對小分子毒素的清除率較低,進而增加了RLS發生的風險[12]。此外,本研究ROC結果顯示,該模型判斷影響終末期腎病患者行MHD后發生RLS的AUC為0.892,敏感度為87.93%,特異度為75.23%,提示該預測模型有較高的效能。因此,需對伴有抑郁狀態的終末期腎病MHD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使其積極參與治療,降低RLS發生率。針對血清PTH水平高的患者可給予調節PTH水平的治療。同時,根據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血磷導尿管水平的監測結果,及時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調節其水平,以防止RLS的發生。而針對URR高的患者應通過告知患者透析不充分的危害、透析的作用等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降低RLS的發生風險。
綜上所述,影響終末期腎病患者行MHD后發生RLS的危險因素包括抑郁狀態,血清PTH、IL-6、TNF-α、血磷水平高及URR低,Logistic預測模型對終末期腎病患者行MHD后發生RLS具有較高的預測價值,應用此模型,可降低發生RLS的風險,臨床可據此為高危患者提供針對性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