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珊珊(青海紅十字醫院,青海 西寧 810000)
小兒支原體感染肺炎是一種臨床發病率較高的疾病,為兒童常見肺炎之一。兒童感染肺炎支原體后,病原體主要寄生在兒童的呼吸道上皮細胞中,引起局部的免疫反應,導致呼吸道黏膜水腫、充血、分泌物增多,從而出現咳嗽、發熱等癥狀[1-2]。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會導致彌漫性肺泡壞死和透明膜病等嚴重并發癥,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以往臨床治療小兒支原體感染肺炎采用阿奇霉素控制病情,緩解癥狀[3]。由于肺炎支原體對單一抗生素的耐藥性較高,因此使用一種抗生素的治療效果不佳。不同抗生素聯合使用可提高抗菌效果,對肺炎支原體產生更強的抗菌作用。多西環素(Doxycycline)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屬于四環素類藥物,對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螺旋體、支原體、衣原體等微生物具有抗菌作用,抗菌譜較廣[4]。范素芳[5]等人研究表明,多西環素聯合阿奇霉素對提高小兒支原體感染肺炎治療效果具有積極意義。基于此,本次研究選擇100例小兒支原體感染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探討多西環素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感染肺炎的應用價值,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青海紅十字醫院兒科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兒支原體感染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按電腦隨機法分組,即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觀察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1-6歲,平均年齡(3.26±1.10)歲;對照組:男23例,女27例,年齡1-6歲,平均年齡(3.24±1.20)歲;對比兩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結果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選例標準 診斷標準:①臨床表現:支原體肺炎的典型癥狀包括發熱、咳嗽、乏力等。發熱持續時間較長,咳嗽以干咳為主,有時伴有喉嚨痛。②影像學檢查:肺部X線或CT檢查顯示肺炎表現,如肺門淋巴結腫大、肺紋理增粗、肺部實變等。③實驗室檢查: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正?;蛏?,血清肺炎支原體IgM抗體陽性或血清冷凝集滴度>1∶32,咽拭子分離支原體陽性等。納入標準:①綜合以上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結果,診斷為小兒支原體感染肺炎,符合《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2015年版)》[6]中相關診斷標準;②100例研究對象無過敏反應;③研究對象無認知障礙、語言障礙,治療依從性高;④研究對象家屬均表示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同意書;⑤研究對象臨床資料齊全、完整。排除標準:①具有過敏反應或對本次研究中所用多西環素、阿奇霉素產生過敏反應者;②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者;③合并腎功能不全者;④參與其他研究者;⑤具有認知障礙以及語言障礙,無法參與研究者;⑥具有精神障礙或者情緒不穩定,無法配合研究者;⑦研究對象臨床資料不齊全;⑧由于其他原因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兩組均給予止咳、退熱等常規對癥治療。對照組采用阿奇霉素治療,取濃度為2.0mg/ml阿奇霉素注射液(規格:2ml:0.1g)靜脈滴注,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用多西環素治療,鹽酸多西環素片按體重2.2mg/kg給藥,1次/d;阿奇霉素治療方案和對照組一致。兩組患兒持續治療14d。
1.4 觀察指標 ①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統計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后癥狀(退熱、咳嗽、濕啰音)緩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②炎癥因子: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采集患兒晨間空腹靜脈血3ml,采用離心機處理后送至實驗室,以免疫熒光法檢測白細胞介素-10(IL-10)、白細胞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以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③肺功能: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應用肺功能測定儀評估患兒肺功能,包含呼氣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以及最大呼氣中期流量(MMEF)水平。④不良反應:包含皮疹、腹瀉以及胃腸道反應等。
1.5 統計學方法 以SPSS22.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d)

表1 兩組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d)
?
2.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炎癥因子水平低于對照組,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
2.3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兒肺功能指標優于對照組,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的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的肺功能指標比較()
?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不顯著(χ2=1.383,P=0.240),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小兒支原體感染肺炎是一種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是由支原體感染引發免疫反應,導致呼吸道黏膜損傷和炎癥反應,進而引發氣道病變和肺部感染,嚴重時會導致肺炎、支氣管炎等疾病發生。阿奇霉素屬于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對多種細菌都有較好的抗菌效果,主要用于治療由肺炎支原體、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等細菌引起的感染。但是,單一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還要不斷探尋更加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
朱福華[7]研究證實,不同抗生素聯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支原體肺炎整體治療效果。鹽酸多西環素是一種半合成四環素類抗生素,其抗菌機制主要是通過干擾細菌的蛋白質合成,從而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具體來說,鹽酸多西環素與細菌核糖體結合,阻止氨?;?tRNA分子進入核糖體A位,從而阻止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的延伸步驟,使細菌無法正常合成蛋白質,最終導致細菌死亡。貴祥靜[8]等人研究表明,阿奇霉素聯合多西環素治療小兒支原體感染肺炎具有很大的優勢。阿奇霉素和多西環素均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對許多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都有較好的抗菌效果,二者可同時對病原菌產生抑制作用,發揮“1+1>2”的作用,提高抑菌效果。同時,阿奇霉素和多西環素在抗菌機制上具有互補性,聯合應用可顯著提高對細菌的抗菌活性,降低單一藥物的耐藥性。此外,阿奇霉素和多西環素均具有較好的組織滲透性,聯合應用可覆蓋更多類型的病原菌,從而提高對支原體感染肺炎的療效[9]。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炎癥因子水平低于對照組,肺功能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4.00%VS10.00%),差異不顯著(P>0.05);和賀賽娜[10]等人的研究結果類似,提示多西環素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感染肺炎具有很高的價值,二者聯合應用可發揮協同效應,獲得理想的治療結果,療效優于單一藥物使用。
綜上所述,多西環素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感染肺炎的效果十分顯著,可在未來臨床中加以運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