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尹靜芳
[摘要] 如何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扎實推進、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新時代職業學校需要著重思考和重點解決的問題。當前,職業學校在德育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德育路徑僵化、德育方式不接地氣等問題。本文就新時代職業學校厚德教育方法和途徑進行積極探索,提出了厚德教育“五位一體”格局、“八維協同”路徑,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職業學校德育建設。
[關鍵詞] 職業學校;厚德教育;方法;途徑
基于全面發展的新時代職業學校厚德教育是指職業學校在真實的教育情境中,對德育的實際真相、性質、規律主動進行探究,以尋求其根本性原因與可靠性依據,為提高德育建設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做的工作?;谌姘l展的新時代職業學校厚德教育要突出時代主題,強化理想信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诖耍疚膶⒎e極探索職業學校厚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為新時代職業學校厚德教育提供有效借鑒。
一、開創厚德教育“五位一體”格局
厚德教育堅持以學生全面發展為重心,以管理為引領,提升育人內涵;以環境為依托,引領自我教育;以文化為紐帶,打造精神家園;以活動為載體,激活個體發展;以課程為核心,打造育人陣地,形成新時代職業學?!拔逦灰惑w”的格局。
(一)于管理中引領
踐行厚德管理,以思想育人。依托構建厚德育人思想體系、文化體系、制度體系,確定以“厚德”為文化主題來規劃學校的整體發展,以“榜樣崇德,普法立德,感恩明德,文化修德,行為鑄德,社團益德,實踐礪德,專業強德,心理養德,評價促德”為基本內涵,積極實施“一系一品”“一班一特”“一師一藝”“一生一技”的德育體系建設;構建活動常態機制、激勵引導機制、“三自”教育機制、督導保障機制、家校企社四聯機制等科學有效的德育運行機制;積極推進校園“厚德導向引領平臺、厚德環境培育平臺、厚德載體支撐平臺、厚德影響傳播平臺”四大平臺建設;積極打造以厚德、精技、修身、立業為核心的有特色、有實效、有影響的德育品牌項目,使學生在鮮明的主題教育下和系列化的道德教育中不斷成長。
(二)于環境中熏染
創設厚德校園,以環境育人。首先,依據學校辦學理念,彰顯地域文化特色,突出專業辦學特點及學校優良傳統,精心設計虛實一體的校園厚德場景,讓校園處處成為育人場所?;?,以厚德主題命名樓宇、道路,打造厚德活動陣地、厚德作品館、厚德榜樣墻、厚德長廊等育人環境,將厚德理念、厚德故事融入景致、景觀中,樹立具有職校元素的厚德標桿,構建厚德環境育人環環相扣、完整有序、動態優化的價值鏈條,創設無處不厚德的校園氛圍,使校園內的一園一舍、一草一木都成為厚德教育的一部分。
(三)于文化中浸潤
培育厚德文化,以文化育人。發揮好文化的浸潤作用,以“以文化人”的方式倡導和培養師生認同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為文化之中,使之成為全校師生的精神力量。在具體實施中,以優秀的師生代表為主體,組建厚德文化宣講團,采用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厚德文化進校園、進班級、進宿舍、進食堂,引導學生從厚德文化的參與者轉變為傳承者,從厚德文化的學習者轉變為踐行者,達到用優秀文化浸潤、涵養、提升學生品德的目的。
(四)于活動中體驗
豐富厚德載體,以活動育人。緊跟新時代主旋律,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開展“青春使命 責任擔當”“技能成才 強國有我”等主題明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成效顯著的教育活動;利用好節慶日、紀念日、主題日等契機,集中開展校園主題教育活動;舉辦入學儀式、入團入黨儀式、成人儀式、畢業儀式等有特殊意義的活動;廣泛開展技能競賽活動、社團文化活動、職業體驗活動、志愿服務活動;依托“文明風采”活動、科技文化節、勞動基地體驗等載體,以鮮明正確的導向引導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力量激勵學生;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開展體驗感強、趣味性強的國學學習活動。
(五)于課程中滲透
挖掘厚德資源,以課程育人。課堂是學校育人的主陣地,打造厚德課堂是重塑學校文化的重要內容。除嚴格落實德育課程外,充分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教育、心理疏導、行為養成等專題教育資源,發揮地方資源優勢,用好區域特色課程資源,開設“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專家學者講理論”等課程,打造校本化厚德課程體系,推進歷史文化、紅色傳統與厚德教育的有效銜接,以主題班會的形式上好厚德課程,實現厚德教育多層次全覆蓋。
二、探索厚德教育“八維協同”路徑
厚德教育要做到理念準確、目標清晰、路徑多元,立足八個維度,協同發展,從而更好地實現新時代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一)黨的領導指引厚德方向
新時代職業教育要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示范帶頭作用。將厚德教育納入學校領導班子考核細則,深入實施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不斷完善頂層設計、整體布局和長遠規劃,主動謀劃,大力推進,及時解決實際問題;不斷加強教師隊伍、教學資源、硬件設施等方面建設,優先發展優秀班主任、先進團輔導員、優秀社團指導老師、德育思政課骨干教師等德育骨干力量入黨;不斷細化落實厚德教育專題研究任務,完善黨建帶工建、團建機制,推動學校德育工作高質量發展。
(二)隊伍建設夯實厚德管理
新時代職業教育協同育人合力,選優配強德育工作隊伍。建立激勵和保障機制,完善以師德表現和德育業績為主要依據的教師職務及職稱評價標準,助力教師成長,規避崗位風險,維護教師權益;廣泛開展學校黨組織書記、校長、德育干部、班主任、各科教師培訓,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養和思政能力;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擴大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影響力,宣傳推廣典型經驗;定期開展班主任基本功比賽和交流活動,促進班主任業務能力的提升,建立和完善班主任評價獎懲機制,增強班主任的職業認同感、責任感、榮譽感;鼓勵支持地方優秀黨政干部、英雄人物、先進模范、專家學者、法治副校長、校外輔導員等,定期或不定期進校講課或作專題報告。
(三)紅色思政筑牢厚德根基
新時代職業教育要始終將厚德教育擺在首要位置,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厚德育人過程中。以紅色思政體驗活動為主題,著力開展“紅色研學”“紅色傳承”等活動,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激發學生的報國之志、篤學之心;加強黨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改革開放史等歷史教育,用好長征精神、蘇區精神等寶貴思想財富和地方黨史資源,發揚紅色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全面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加強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教育,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
(四)實干精神強化厚德內涵
新時代職業學校要將勞動教育納入育人方案,將職業素養、就業導向等融入厚徳育人體系,結合職校學生專業特點,依托勞動教育基地、校企實踐基地、綜合實踐基地等,實施“學勞模工匠”“習實干興邦”的育人策略,開展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專題教育,開展社會實踐、勞動實踐等職業體驗,豐富“大國工匠”核心素養內涵,引導學生知行結合、厚德精技,助力學生繪制職場藍圖,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塑造學生有能力服務社會、有意愿奉獻社會的美好品格,成就學生的精彩人生。
(五)“十德教育”匯聚厚德形象
新時代職業教育要不斷創新,形成特色,樹立品牌?!笆陆逃弊鳛槌V莞呒壜殬I技術學校重點實踐的德育常規項目,在全校推進學生日常行為“十德規范”,即上課講“課德”、集會講“會德”、用餐講“餐德”、走路講“行德”、穿衣講“衣德”、儀表講“儀德”、說話講“口德”、住宿講“寢德”、上網講“網德”、男女交往講“禮德”,“十德教育”引領學生在自律、自信、自強的過程中全面提升素養,不斷健全人格,在規范、文明的行為中展現了新時代職校學生的良好形象。
(六)社團建設彰顯厚德風采
新時代職業教育要充分挖掘學校豐富的專業資源,以專業興社團,以社團建設為抓手,旨在豐富學生技藝,發展學生特長,涵養學生德行。新時代職業學校要緊跟時代變化新動向,把握學生志趣新動態,在原有課程資源的基礎上,形成“品行與修養、體育與健康、語言與文化、科學與探究、藝術與審美、技能與創新”六大領域的社團課程,通過特色社團、科技文化藝術節等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最有效、最“無形”的教育是在學生的心中種下美好的種子。豐富多彩的社團生活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錘煉學生本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推動厚德教育目標達成。
(七)心理護航把牢厚德防線
新時代職業教育要嚴守學生心理健康防線,學生身心健康是實現全面發展的必要前提。塑造健康心理品質,建立早期預警、事中處理及事后干預等機制,將厚德情懷熔鑄于學生內心,方能開出美德之花。學校要規范實施獎懲教育,積極發揮正面導向作用;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際交往關系,助力學生形成樂觀開朗的人格魅力;健全校內學生獎助工作體系,完善“貧困生”“學困生”“特殊生”關愛機制;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危機排查,針對重點學生人群建立“一生一檔”預警制度和“一生一策”分類干預制度。
(八)評價體系助力厚德實現
新時代職業學校厚德育人的途徑不能缺少適用于職校學生全面發展需求的評價體系和評價制度。職業學校在德智體美勞各個維度均需設置相應的考核評分標準,根據新時代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創新德育工作評價方式,構建學?!拔磥砉そ场本C合素養評價體系和學分制評價系統,制定具體可操作的評價指標;充分利用智能化平臺,構建智能化評價系統建設方案,形成務實高效的育人范式。
總之,新時代職業學校的厚德教育是立體感的、整體性的、結構化的,根深,干壯,枝繁,葉茂,碩果累累,不僅改善了職業學校的教育生態,而且以一股巨大的正能量影響著職業動態。職業學校的發展不斷面臨新的形勢、新的考驗、新的要求,只有緊跟時代步伐,肩負時代使命,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厚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職業教育才有張力可顯,才有前景可展,才能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本文系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基于全面發展的新時代職業學校厚德教育體系構建與實踐研究”(課題編號:ZYB140)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薛亮,薛志,王海燕.中職學校建設“十大平臺”,實現“三全育人”的實踐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21(08).
李 輝? ?尹靜芳? ?江蘇省常州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