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哥莊土質肥沃、水質優良,具有獨特的地理環境,為嶗山茶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經過近幾年的大力發展,茶園面積已達13000余畝,占嶗山區茶園面積的80%左右,茶葉生產企業已達120余家,其中獲得嶗山茶注冊商標使用權的茶葉企業已達18家,具有SC資質的生產企業有38家,年產干茶700余噸,茶葉年產值2.2億元,拉動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近千元。目前,嶗山茶已成為王哥莊街道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王哥莊街道自1996年起開始發展種植易活群體種茶種,起初由個別村零散農戶創立合作社帶領種植,直至2013年在實施“三項直補”政策后,茶葉種植發展至14545.4749畝高峰期,再到2021年試行“茶園管理五項直補”政策,由起初幾個村的零散農戶發展至34個村居家家戶戶種植茶葉。2021年,王哥莊街道成功申請國家域名——江北茗茶之鄉。
多年來,嶗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嶗山茶產業的發展,在政策扶持方面不斷加碼,先后出臺《關于加快推動嶗山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嶗山茶產業發展資金扶持辦法》等一系列惠農政策,連續10多年實施有機肥、生物農藥和苗種改良直補,并創新實施茶葉氣溫指數保險和茶產業項目貸款貼息貼費等普惠政策。
為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王哥莊街道在青島市率先成立由黨組織領辦的茶葉專業合作社,組織茶農統一生產、加工、包裝、銷售。創立茶葉自主品牌,并利用各類媒體加強品牌宣傳,提升嶗山茶市場影響力。利用旅游資源建設嶗山茶文化博物館、生態農業觀光區,發展觀光農業,實現了嶗山茶產業與旅游業的深度融合,第三產業迅速發展,集體經濟實現增收。
王哥莊街道以產業聚集人才、以鄉情回引人才,累計回引外出人才20多人返鄉創業,投資或領辦茶產業各類經濟組織3個。組織茶農跟隨茶葉專家或種茶能手,到田間地頭學習種茶經驗,每年邀請其他地市專家、教授開設茶培訓講座,培育種茶制茶能手等“田秀才”“土專家”,有效提升了實用人才技能水平和增收致富能力。建立人才動態管理庫,成立特色產業黨建聯盟,不定期開展座談會,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并堅持每季度與本土人才談心談話,掌握情況,收集意見建議,及時解決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以嶗山茶文化節為契機,全面整合轄區農、文、旅特色資源,將主產區的地理優勢、生態優勢、特色優勢變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經濟優勢,深入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以2023年茶文化節為例,王哥莊街道推出3條茶旅路線(茶文化親子研學游、慢享茶鄉生態游、景區打卡醉享游),3輛茶鄉游主題巴士在12個特色鄉村之間環線,向游客們精準推介了15家高端精品民宿,農場、樂園等14個特色游玩點,串起了王哥莊大饅頭特色街、王哥莊百年大集、仰口游覽區、太清游覽區等特色景點,并通過茶宴爭霸賽等活動,提升了18家餐飲企業的知名度、美譽度,推出了50余道嶗山茶特色菜品及嶗山茶宴;舉辦4場茶田音樂節,吸引游客到百畝茶園間采茶、制茶、品茶、賞樂、逛集打卡,與嶗山茶園實現“零距離”接觸。在天然居農場舉辦茶鄉露營活動,通過吉他彈唱、喂養動物、果蔬采摘、篝火晚會、夜間電影等活動,吸引了大批露營“發燒友”走進農場暢游。通過舉辦山海茶韻市集,組織轄區近20家特色企業集中推介王哥莊大饅頭、干海產品、海鮮罐頭、特產醬菜、石花菜涼粉等正宗特產,宣傳“非遺”文創,讓游客一站式體驗和購齊。
下一步,王哥莊街道還將持續發揚嶗山茶產業優勢,以文旅融合之勢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整合特色企業,力求突破既往產業格局,進一步延展產業發展鏈條,帶動茶農、企業增收,推動特色產業提質增效,以文旅振興助推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