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市順義區全面加強黨對基層治理工作的領導,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持續開展改革創新,通過黨建引領、機制建設、數據賦能等舉措,打造了更精細的社會治理單元,基層治理水平大幅提升。2024年以來,全區共上報城市管理問題73.2萬件,同比增長70%,辦結率高達98.65%,收集辦理社情民意超21萬件。網格主動治理與接訴即辦工作深度融合,問題源頭減量初見成效。
將黨建引領貫穿網格化管理工作始終,深入研究工作中的堵點、痛點問題,不斷探索創新基層治理新路徑。
積極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將黨小組建在網格上,推動黨組織和工作向基層治理網格延伸。各鎮街按照“鎮街黨(工)委—村(居)委會黨總支(黨支部)—單元網格黨小組”三級組織架構,選優配強村(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和黨小組組長,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執行有力的網格組織體系,覆蓋2500余個居住社區網格。
明確村(居)委會黨支部書記為三級網格長,負責統籌本轄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和網格員日常管理工作。在區級層面建立周排名、月通報工作機制,量化各村(居)委會網格管理成效,對表現不佳、連續兩次排名靠后的網格的村(居)委會黨支部書記進行通報,壓實村(居)委會“一把手”網格管理的主體責任。
堅持把“雙報到”機制作為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紐帶,所有生活、工作在轄區內的黨員全部到網格黨組織報到,納入兼職網格員隊伍,參與網格巡查、矛盾調處、政策宣傳等工作,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群眾,促進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作用發揮最大化,持續提升村(居)委會治理效能。
堅持制度管人、管事,從政策引領、業務指導以及對網格員的監管三個維度入手,先后建立21項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機制。同時,建立全區網格化服務管理組織架構,實現區、鎮街、村(居)委會三級平臺上下聯動,城市管理、園林綠化等部門和電力、通信、燃氣等公共服務企業的60余家單位同“網”辦公,讓各方力量在網格中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充分發揮網格化源頭治理、主動治理、科技賦能優勢,以區委、區政府名義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順義區網格化城市服務管理體系建設的意見》,構建“二級指揮、三級平臺、四級管理”的網格化城市服務管理運行體系,明確全區網格劃分、網格員隊伍建設、責任落實等方面的工作內容,通過高位文件指導全區網格化管理工作深入開展。
先后出臺《順義區深化“熱線+網格”為民服務模式方案》《順義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評價辦法(試行)》等政策方案,持續深化“熱線+網格”為民服務模式,努力實現主動治理、未訴先辦,并積極協助各鎮街建立與自身實際情況相契合的工作機制。
在市級部門要求的網格化城市管理工作基礎上,不斷改革創新,制定出臺《順義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事項任務清單(試行)》,增加信息采集核實、社情民意收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文明城區創建、安全隱患排查等服務管理事項,形成7大類共27項工作內容。
綜合考慮行政區劃、地域特征、人口密度、業態分布等因素,統籌進行全區網格劃分。各鎮街結合實際進行合理安排,任務重劃小,任務輕劃大,避免網格劃分“大鍋飯”。目前,全區共劃分1個一級網格、25個二級網格、593個三級網格、4418個四級網格,單元網格規模由平均300~500戶縮小到最低30~50戶,基層治理粒度更加精細。
自2023年下半年開始,實施“兩員合一”改革,全面將河道巡管員、安全生產巡查員、電影放映員等26類城市協管員力量整合落格,實名落格網格員5594人,真正“送服務上門”。將專業部門和公共服務企業的執法、作業、管護等力量落到基層網格,與鎮街網格人員實現信息共享和工作對接,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
圍繞“責任落實、監督檢查、考核獎懲”三大機制,構建分級分類、差異化考評體系。區級層面制定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考評辦法,每月從網格員責任落實、問題處置辦理、主動治理能力等維度對各鎮街進行考核評價;鎮街圍繞網格劃分、網格力量配備、責任落實等方面,建立網格工作考核辦法,強化對村(居)委會的考核,并將考評結果作為對村(居)委會黨支部書記、三級網格管理員工作評價的重要依據;鎮街結合區級對村(居)委會網格的監測評價結果,從網格員日常巡查走訪、基礎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等方面制定網格員月度考評辦法,由鎮街或村(居)委會對單元網格員進行考評。網格員均采取“基本工資+績效工資”薪酬模式,切實拉開差距,做到干好干壞不一樣。
充分發揮網格數據賦能優勢,將網格平臺大數據用于日監測、周倒查工作中,為推進網格化管理工作提供科學支撐;把網格化管理與“12345”市民服務熱線、創建文明城市、環境整治、城管執法等7項工作整合起來,不斷鞏固基層治理成效。
將全區547個實體化運行村(居)委會按照熱線訴求量和治理質效分為三級管理,確定不同巡查治理標準。區級每日對村(居)委會問題上報、巡查軌跡等1萬多條數據進行監測分析,及時掌握網格員履職情況,通過日監測倒逼網格員提升問題發現和服務群眾水平,進一步密切與群眾的溝通聯系。
充分發揮數據治理作用,每周匯聚創建文明城市、城鄉環境、農村人居環境、“12345”市民服務熱線等領域的3千多條問題數據,建立數據倒查分析模型,對547個實體化運行村(居)委會開展非現場檢查,回溯倒查基層網格主動治理情況。2024年共開展問題倒查31期,分析數據30萬條,倒查相關問題1.9萬件,各鎮街平均發現率提至46.24%,比2023年下半年提升了30個百分點。
將網格化管理與創建文明城市和環境治理工作相結合,持續發動網格力量對創建文明城市、城鄉環境、農村人居環境等重點點位和突出問題開展巡查治理。同時,結合全區抓門前三包治理、村規民約執行、環境建設提升等工作,進一步抓環境、用網格、促治理,倒逼促進相關領域的網格管理工作落實。目前,順義區城鄉環境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排名均由原來的北京市排名靠后逐步提至平原新城排名第一。
未來,順義區將繼續探索網格化服務管理有效機制、強化基層網格員隊伍建設、壓實網格管理責任,努力構建“全域覆蓋、多網融合、精細管理、運轉高效”的網格化管理新模式,不斷提升全區基層主動治理能力和水平。
(責任編輯:榮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