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瑄
新年已拉開序幕,在年初的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依然嚴峻復雜的形勢,反腐敗絕對不能回頭、不能松懈、不能慈悲,必須永遠吹沖鋒號。首次提出的“不慈悲”,表明了我黨的反腐決心與意志堅定不移,也揭示出腐敗與反腐敗斗爭形勢嚴峻,錯綜復雜,容不得絲毫懈怠手軟。
對腐敗分子不慈悲是勢所必然。以剛剛過去的2023年為例,40多名中管干部被宣布接受審查調查,約30名中管干部受到處分。這一方面說明反腐“永遠吹沖鋒號”的高壓態勢不減,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當前的反腐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腐敗這個黨執政的最大風險仍然存在,存量還未清底,增量仍有發生。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威脅黨和國家政治安全;傳統腐敗和新型腐敗交織,使得貪腐行為更加隱蔽復雜。因此,必須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
對腐敗分子不慈悲是大業所需。腐敗分子的貪欲享受都是建立在對黨和人民事業的損害上,是危害黨的肌體健康的毒瘤。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關鍵就在一個“嚴”字,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查案反腐,振奮了黨心民心,純潔了黨的隊伍。十余年歷史性、開創性的成就證明,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開辟了我們這個百年大黨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對腐敗分子不慈悲是民心所向。近幾年,反腐敗的成就通過一部部“反腐大片”向社會及時公開。“反腐大片”每次播出,都掀起一波“追劇”熱潮,熱潮背后是人民群眾痛恨腐敗的普遍情感和心理,是對反腐敗決心和力度的認可和支持,揭示了猛藥去疴、刮骨療毒凝聚的黨心民心……“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堅持有腐必懲、有貪必肅,是黨中央一貫的主張。
不慈悲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宣示。以什么樣的態度對待腐敗、以什么樣的行動破除腐敗,決定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的成敗興衰。腐敗與反腐敗如同一場戰爭,一旦松勁就會輸掉整個戰爭。不慈悲宣示了我黨絕不回避問題的態度和自剜腐肉的決心。
不慈悲可以理解為時間維度上的“永遠在路上”、空間廣度上的“無禁區、全覆蓋”、懲治力度上的“零容忍”。反腐敗是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是一個長期斗爭的過程,較量的是意志和勇氣,考驗的是智慧和本領。只要存在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斗爭就一刻不能停,必須永遠吹沖鋒號。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但我們在看到反腐敗斗爭歷史性成就的同時,絕不能低估腐敗的頑固性和危害性,要清醒認識到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務依然艱巨,腐敗和反腐敗較量還在激烈進行,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任重道遠。
風雨兼程趕考路,擊鼓催征再出發。反腐不能夾雜人情世故,也不能論曾經的功勞苦勞,只要沾上貪腐,必須鐵面無私,一查到底。相信后續還會有更嚴的舉措、更果決的查處、更有效的監督,繼續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