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夢晗
自從ChatGPT火了以后,關于AI的探討甚囂塵上。前段時間,記者在向一些干部了解年終考核工作時發現,在嘗試用AI進行公文寫作方面,已經有人率先做了嘗試。
在天津某街道辦工作的張乾,加入了一個專門探討如何使用AI的微信群,群主自己的OpenAI賬號付費升級為ChatGPT4,免費分享在群里供大家使用。
“一開始非常期待。一方面是想體驗AI寫作到底有沒有那么‘神奇;另一方面,確實是想借助AI來解決一些較為無趣的文書工作。特別是在工作特別忙卻還要交材料的時候,AI對于我來說就像是一個不犯規的‘作弊工具。”張乾并不避諱自己使用AI的初衷,并表示,他知道單位里不少年輕人其實都試過,但是大家都是偷偷用,因為這種方法其實是一種“偷懶”,找捷徑。
記者試著使用了一些國內搭建在ChatGPT之上的AI模型。進入寫作頁面,輸入標題或計劃內容,告知AI自己需要的文本段落、字數,點擊“一鍵生成”按鈕,由AI自動生成初稿……短短十幾秒,一篇看上去格式標準、框架完整的文章便可制造出來。
不過,仔細閱讀,便會發現這些文章有些過于“標準”。一名來自南京市某單位的宣傳部干部與記者交流時吐槽,AI寫公文相當刻板,內容籠統,語言僵硬,不貼合實際工作。“有時候甚至基本的文章布局都很粗糙,一眼看去就是爛文章。”這名干部表示,體制內的許多文章稿件并非不需要創造力,相反它對文字功底要求很高,在她看來,現階段的AI完全不能勝任公文寫作,“我們最多就是用AI來羅列提綱。”
眼下不少AI寫作軟件都開始推出“公文版”,主打素材金句、排版校對、模板搜索等功能,宣稱可以自動生成公文,“無痛寫作”,吸引了不少用戶。但是對于公文寫作要求較高的干部們來說,去“調教”AI給自己寫文章的功夫,自己都可以寫一大半了。
張乾告訴記者,一些升級版的AI產品確實在內容與語言邏輯上有所提升,但仍舊達不到許多人期待的效果。“總體來說可以作為一種提供思路的輔助,但是它給你‘寫出來的東西其實基本不能用。因為它的邏輯是學習現有材料進行組合。但目前市面上的AI模型對于使用者需要的資料儲備并不全面準確,更不懂相關的新政策、新提法,而有些行政工作的資料又是不能隨意‘投喂給AI的,不知道合不合規,怕泄密。”張乾說,一般干部在使用AI進行公文寫作時,除了考慮到工作態度,更嚴肅的其實是涉密問題。
也有個別國企黨政口的員工表示:“AI寫公文不行,但是適合寫‘材料,特別是那種八股文式的報告材料,都有一定體式。和AI說明自己想要的內容、目的,它可以把框架搭出來,有些萬能金句也填在里面,自己再潤色一下就行。”
“AI寫作的定位主要還是幫助工作者發散思維、組織語言、優化結構,而不是代替人去寫。”張乾所在的小群內,有群友這樣總結。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有的軟件公司也期望拓展政企業務。對于一些工具性、客觀性較強的內容,政務部門也樂意采用新的技術手段。此前《半月談》就曾報道,深圳一區公安局用AI寫作,通過智能語義抽取警綜系統的結構化信息,基于模板生成信息快報,有效提升警務內部信息傳達效率。
一位熟練使用MJ、SD和ChatGPT的海外博士對記者說:“因為AI真正的作用其實是與你溝通時,碰撞你的思維、激發你的靈感。它應該是一個助手,而不是‘代工。AI就像個剛畢業的實習生,本身很聰明,但對你的工作一竅不通。你得培養它,才能讓它為你所用。但很多人用AI進行公文寫作的初衷只是應付工作。因此,想用AI逃避工作的‘懶人往往會覺得AI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