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麗
摘要:深圳多年持續建設公園之城,取得了卓著的成就,成為全球公園城市的標桿和示范。深圳城市公園消費經濟研究涉及一系列復雜的城市工作,貫穿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需要協同一體,以敢闖敢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初心來實現。因此,文章立足于城市公園的相關理論,通過分析當前深圳城市公園的消費現狀,主要論述目前深圳城市公園消費經濟的特點及影響因素、發展對策。
關鍵詞:深圳;城市公園;消費經濟
一、引言
隨著全球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長導致資源消耗加劇、環境污染嚴重,城市交通擁堵、空氣質量下降,居住條件惡化等一系列問題成為困擾城市發展的難題。在此背景下,公園城市的概念應運而生,成為當代城市規劃和建設的新理念,旨在解決城市化進程中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同時實現城市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因此,公園消費經濟是公園城市理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公園作為城市中的綠地和休閑空間,不僅可以為居民提供優美的自然環境和休閑娛樂場所,還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二、深圳城市公園消費經濟概述
第一,公園消費經濟推動旅游業的發展,如一些知名的特色主題公園景區已經成為熱門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大量的游客和消費者。這就為公園周邊的餐飲、購物、酒店等服務行業提供了機會,推動了旅游業的蓬勃發展。第二,公園消費經濟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公園作為城市的文化符號和景觀,常常與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相結合,成為文化創意活動的重要場地。第三,公園消費經濟可以帶動相關投資和就業機會的增加,為城市經濟的發展作出貢獻。
(一)深圳城市公園的發展歷程
1990年起,深圳連續3年把綠地和公園作為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之一,相繼建成筆架山、皇崗、翠竹、蓮花山等公園,這些建設奠定了深圳公園的基本格局。回顧深圳市綠化空間建設發展歷程,經歷了起步萌芽期、跨越式增長期、品質提升期等幾個階段。到2019年,深圳公園總數達到1090個(不含深汕特別行政區),公園面積31085.169公頃,提前一年實現“千園之城”建設目標。
(二)城市公園消費經濟的相關理論研究
城市公園作為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間,不僅為市民提供了休閑娛樂、健身運動的場所,同時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城市公園作為城市綠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接觸自然、放松心情的場所,也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城市公園消費經濟與文化創意產業有著緊密關聯。城市公園作為一個集休閑、娛樂、文化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場所,可以通過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如音樂會、藝術展覽、文化節慶等,吸引更多人前來消費。
城市公園消費經濟與旅游業的發展密切相關。通過建設和管理好城市公園,提供優質的服務和體驗,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游玩,并帶動周邊的酒店、餐飲、零售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城市公園消費經濟的發展,不僅可以推動當地旅游業的蓬勃發展,還可以增加旅游帶來的收入和就業機會。
城市公園消費經濟還涉及公共服務的提升和社會福利的增加。作為公共空間,城市公園的建設和管理需要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政府在建設和管理城市公園過程中可以提供各種公共服務,如環境衛生、停車場和球館線上預約、便民服務、應急救助等,增強公園的普惠性和可及性,提高市民和游客的滿意度。
三、深圳城市公園的消費經濟特點
(一)深圳城市公園的規模和分布
深圳從改革開放初期建設發展至2022年底,已經建成各類公園1260個(不含深汕特別合作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0.87%,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公園里的城市”。建設“公園里的城市”是深圳市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近年來,深圳還建造了香蜜公園、人才公園、濱海休閑帶西段、大沙河生態長廊等一批深受市民歡迎、具有國際品質的精品公園。這將使城市綠色資源的價值得到充分釋放,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優質的綠色空間,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人與自然得到高度融合。通過公園城市建設,深圳將成為更健康、更美麗、更具人文關懷的國際化公園城市。
(二)深圳城市公園的消費者群體和需求特點
深圳城市公園的消費者群體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年輕一代。深圳人口結構年輕活力,他們追求親近自然、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喜歡在公園中休閑娛樂、鍛煉身體,享受戶外活動的樂趣。
2. 家庭和社區居民。家庭和社區居民是深圳城市公園的重要消費者群體。他們希望有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讓孩子們可以盡情玩耍,同時也是社區居民休閑放松、社交互動的場所。
3. 城市白領和上班族。深圳擁有大量的城市白領和上班族,城市公園可以讓他們遠離喧囂、放松心情。
4. 旅游者。深圳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旅游者,他們在旅行中能夠感受到深圳的城市魅力和人文風情。
根據消費者群體的需求特點,深圳城市公園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設:一是要提供豐富多樣的休閑娛樂設施,滿足不同消費者群體的需求,讓人們在公園中得到全方位的體驗和享受;二是要注重景觀設計和環境保護,打造綠色生態、美麗景觀,同時加強環境保護工作;三是要加強公園管理和服務水平,提供舒適便捷的公園管理服務,確保人們在公園中的安全和舒適;四是要推動公眾參與和社會組織活動,鼓勵公民積極參與公園建設和管理,提高公眾對公園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三)深圳城市公園的消費經濟結構和業態的總結
深圳城市公園的消費經濟結構和業態呈現出多樣化和創新性。
首先,深圳城市公園的消費經濟結構中,傳統的園林綠化服務是基礎。深圳擁有許多美麗的城市公園,這些公園提供了優美的綠地環境和休閑空間,吸引大量市民前來休憩、觀景等。園林綠化服務包括公園的景觀設計、植物養護、環境整治等,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舒適宜人的自然環境。
其次,深圳城市公園的消費經濟結構中,體育健身業態發展迅速。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在城市公園進行各類體育鍛煉和健身活動。深圳的公園與體育健身場館相結合,提供了多樣化的運動設施和活動項目,如乒乓球場、籃球場、足球場、智能健身區等,吸引了大量市民和健身愛好者。
最后,在深圳城市公園的消費經濟結構中,創新科技業態逐漸興起。隨著科技的進步,深圳城市公園紛紛引入了創新科技元素,如智能導覽系統、虛擬現實體驗設備等,以提升公園的科技感和互動性,吸引更多年輕人群體關注和消費。與此同時,一些創業孵化園區也將辦公場所與城市公園相結合,打造集工作、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創新科技產業園區。在此背景下,深圳也積極推進智慧公園的建設。智慧公園建設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 創新理念和目標屬性。智慧公園建設以生態優先、高效管理、服務為本、綠色經濟為目標屬性,推動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2. “1+4+N”的新型建設模式。其中,“1”指構建全市公園的數字藍圖;“4”指公園運維管理中的生態、管理、服務、開放四大業務驅動板塊;“N”指不同類型的智慧公園,通過自行運作的智慧體打造智慧公園產業生態組織模式。
3. 5G智能產品和服務創新。在公園管理中引入了5G智能產品和服務,如智能安防機器人、室外清潔機器人、無人巡邏車和園林養護灌溉系統等,實現了公園的智慧化服務和精細化管理。同時,還可以安裝移動視頻監控系統、語音廣播系統、智能導覽屏、智能儲物柜和智能座椅等5G智慧產品,提升公園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4. 技術應用和平臺建設。在智慧公園建設中,加強5G技術和智能化設備的應用,通過接入統一的智慧公園管理平臺,實現可視化、智能化和可追溯的管理機制。
總之,深圳城市公園的消費經濟結構中,創新科技業態逐漸興起,智慧公園建設成為了一種創新的方式。通過引入智能產品和服務,提升公園的科技感和互動性,為年輕人群體提供更好的體驗,同時將辦公場所與公園相結合,打造集工作、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創新科技產業園區。這些創新舉措有助于推動公園管理的精細化和智能化發展,為深圳的公園城市建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更進一步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
四、深圳城市公園的消費經濟影響因素分析
(一)供給側因素
城市公園的設施設備和景觀規劃直接影響著公園的吸引力和游客流量。在深圳,很多城市公園配備了先進的娛樂設施和休閑設備,比如兒童游樂區、健身設施、運動場地等,這些設施吸引了大量的家庭和年輕人前來游玩。此外,景觀規劃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深圳的城市公園大多擁有美麗的風景和獨特的景觀設計,如湖泊、花壇、人工濕地等,使游客在休閑的同時觀看美景。
首先,先進的娛樂設施和休閑設備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居民前往公園。豐富公園消費場景能夠滿足不同消費市場的多元需求。例如,在公園內試點推出消費市集,舉辦各種貼近市民生活的市集、露營等活動,進一步滿足居民對公園和綠道休閑娛樂消費的需求。同時,通過增設不同品類的售賣服務,進一步豐富公園的消費場景,滿足游園登山游客的現實需求,提升市民的游園體驗。一是在公園內設置移動餐車,提供輕餐飲服務;二是進一步完善園區內自動售賣機的配備,方便游客獲得各種便利食品和飲料;三是在書吧等設施中引入咖啡等飲品售賣服務。通過以上舉措,可以擴展公園的消費場景,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升公園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這不僅能夠提升游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還能促進公園消費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景觀規劃也對商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美麗的風景和獨特的景觀設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公園觀賞。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會購買藝術品、文創產品、手工藝品等紀念品,這為周邊的商業提供了商機。商業可以根據公園的主題和景觀,提供與之相匹配的商品,吸引游客購買并推動商業的發展。
因此,公園廣泛舉辦各類花展、音樂會、文創市集、登山季、露營節等文化活動,營造集自然教育、體育鍛煉、人文活動、商業消費等多元生活場景,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參與者前來。這些活動不僅增加了公園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為商業創造了更多的銷售機會。商家可以借助這些活動,提供相關產品或服務,吸引游客的關注并促進商業的繁榮發展。
(二)需求側因素
公眾參與度是一個重要的需求側因素,深圳的城市公園不僅是游客消費的場所,更是市民休閑娛樂的重要選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空閑時間的增多,公眾對于城市公園需求的增加成為促進消費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為了滿足公眾的需求,可以設置自動售賣機和建設公園消費街區,提供多樣化的消費場景和服務。此外,公園消費書吧和公園消費市集也是吸引公眾參與的有趣方式。在公園內設置書吧,引入咖啡等飲品售賣服務,同時提供圖書借閱和閱讀消費,滿足公眾的文化消費需求;在公園內開展消費市集,為當地文創產品、原創手工藝品等小商家提供展示和銷售的平臺,同時吸引公眾到場參觀、購物,促進本地城市經濟的發展。
(三)市場環境因素
市場環境因素也對深圳城市公園的消費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政策支持是市場環境因素中的重要一環,深圳政府為城市公園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積極的支持,通過出臺相關政策和規劃,鼓勵本地企業和投資者參與公園建設,提升公園的品質和服務水平。此外,產業鏈發展也是市場環境的重要因素,隨著深圳城市公園消費經濟的逐漸發展壯大,相關產業鏈也得到了推動,如公園周邊的餐飲、零售、酒店等行業得以迅速發展,進一步帶動了當地城市消費經濟的增長。
五、深圳城市公園的消費經濟發展對策
(一)提升公園服務質量和體驗
首先,公園基礎設施的提升是改善公園服務質量的重要一環。為了打造智慧公園,可以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建立智能化的公園管理系統。通過部署智能傳感器、監控攝像頭等設備,實現對公園內人流、環境等數據的實時監測和分析。同時,可以開發智能手機應用程序,方便市民預約場地、了解公園活動信息及導覽服務。這樣的智慧公園建設能夠提升公園管理的效率和服務質量,更好地滿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在運營管理方面,深圳市已經有了一些實踐經驗。近年來,深圳市通過公開招標方式引入擅長多業務整合管理的物業公司與精于綠地養護專項管理的園林綠化企業合作,形成了公園綜合管理服務模式。這種模式是將直接面向市民游客的各類公園日常管理業務統一打包為公園提供日常管理服務,對公園實行“一條龍管家式”服務。這種綜合管理服務模式能夠有效整合資源,提升公園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其次,豐富公園的文化活動也是吸引游客、提升消費水平的關鍵舉措。可以舉辦各類文化活動、文化藝術展覽、藝術表演、體育競技等活動,豐富公園的消費場景,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前來參觀游覽。同時,可以引入互聯網思維,通過線上平臺宣傳推廣公園的特色文化活動,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另外,加強與周邊社區、商業機構的合作也是提升公園服務質量的有效途徑。可以與周邊社區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公園的建設和管理,提升公園的輻射范圍和影響力。
最后,加強公眾參與是提升公園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通過開展公眾意見征集、舉辦市民參與活動等方式,讓市民參與到公園建設和管理中來,增強市民對公園的歸屬感和參與感,共同推動公園事業高質量發展。
(二)促進公園商業化和創新經營模式
首先,公園可以引入咖啡館、餐飲店、小吃攤等商業項目,提供更多的消費選擇。在商業項目的選擇上,應當注重與公園屬性和風格的契合,維護公園的綠色、環保形象。其次,推廣旅游服務也是促進公園商業化的重要途徑。可以建立多種形式的導覽服務,如提供導覽地圖、導游講解、自助導覽等,幫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公園的歷史、景點和文化。同時,可以與旅行社、酒店等合作,推出“公園+旅游線路”的產品,增加公園的旅游吸引力和知名度。此外,可以開展特色的文化活動、主題展覽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參與。最后,為了促進公園商業化和創新經營模式,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機制。公園可以與企業、學術機構、行業協會等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推動公園的商業化和創新發展。這些合作伙伴可以提供資金支持、技術支持、市場推廣等資源,幫助公園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市場導向和品牌建設
首先,市場定位是加強市場導向的第一步。在確定市場定位時,公園應明確自己的目標受眾,并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偏好。不同的公園可以選擇不同的定位,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首先,公園可以考慮家庭休閑公園的定位。家庭是一個重要的目標受眾群體,他們希望公園能提供安全、舒適、有趣的娛樂環境,適合親子互動和家庭共享的活動和設施。在公園中設置體育健身、游樂設施、兒童樂園、露營帳篷等,為家庭提供休閑娛樂鍛煉的場所。其次,公園可以考慮文化藝術公園的定位。深圳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公園可以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和藝術特色,打造具有獨特文化氛圍的公園。在公園內設置展覽館、藝術創作區域、表演舞臺等設施,舉辦文化藝術表演和展覽等活動,吸引文藝愛好者和對深圳文化感興趣的人群。最后,公園可以考慮郊野徑公園的定位。郊野徑公園通常位于城市邊緣或近郊地區,擁有較大的綠地面積和豐富的自然生態。這類公園適合進行徒步、跑步、騎行等休閑運動活動,吸引徒步愛好者和追求親近自然的市民。
其次,市場推廣是加強市場導向的重要手段。公園可以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市場推廣,包括廣告、社交媒體、線上線下活動等。廣告宣傳可以選擇在城市中心、交通樞紐等高流量地點進行,以提高公園的知名度。社交媒體可以用于宣傳公園的特色景點、活動和品牌故事,吸引年輕一代的關注。線上線下活動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參與,提升公園的活力和互動性。最后,建立用戶反饋機制是加強市場導向的必要措施。公園應積極收集游客和市民的反饋意見,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意見,不斷改進公園的服務和設施。
最后,在品牌形象建設上,公園可以打造自己的特色活動和文化符號,以增加品牌的辨識度和知名度。品牌形象應反映公園的核心價值,如生態保護、文化傳承、娛樂休閑等。例如,建立標志性的Logo和IP形象,使公園在市場中具有獨特的形象代表。同時,公園可以根據自身特點推出特色活動,吸引更多游客和市民參與,如音樂會、花展、文化節等,營造出獨特的公園氛圍和提供沉浸式的體驗。
(四)完善公園消費者保護機制和法規
深圳城市公園的消費經濟發展需要完善公園消費者保護機制和法規,以保障游客和市民的合法權益,提高消費信任度和滿意度。首先,完善監管機構是建立公園消費者保護機制的基礎。市政府可以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負責監督和管理城市公園的消費行為。該機構可以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建立消費者投訴處理機制,對公園經營者的行為進行監督和管理;其次,可以加強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行業協會等合作,共同推動公園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同時,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是完善公園消費者保護機制的關鍵。市政府可以制定相關法律和法規,明確公園經營者的責任和義務,規范市場秩序。例如,可以制定游客退款和賠償的具體規定、加強對游客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保障等;最后,還可以加強對公園設施的質量和安全的監管,公園為游客購買公眾責任險,進一步保障游客和市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提高公園消費者的安全感和信任度。
六、結語
近年來,深圳城市公園的消費經濟呈現出積極的變化和發展。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對于公園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深圳城市公園不僅提供了豐富多樣的休閑娛樂設施,還注重景觀設計和環境保護,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舒適、美麗的空間。深圳城市公園的發展不僅滿足了市民對休閑娛樂和健康生活的需求,也推動了公園消費經濟的發展。公園成為一個重要的消費場所,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和游客,促進了商業活力,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公園也成為城市形象的代表,增強了深圳作為國際花園城市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總之,為全面推進“公園城市建設”,打造“復合型、生活型、生態型”三型公園建設,深圳不斷豐富公園消費場景,完善公園消費型配套服務項目,通過提供多樣化的消費選擇和提升消費體驗,滿足市民對公園的休憩、觀景、游樂、健身及服務等多元生活服務場景的需求,促進了深圳城市公園消費經濟的迅速發展,也推動了深圳公園城市經濟的發展。未來,隨著深圳公園城市的不斷發展和壯大,公園消費經濟將持續發展,持續為市民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
參考文獻:
[1]劉新宇,王曉俊,薛求理.20世紀80年代深圳經濟特區城市公園的實踐與表現[J].景觀設計學(中英文),2022,10(04):70-83.
[2]張敦福,高昕.城市公園的日常生活實踐、需求滿足與社會福祉——上海市中山公園和大寧公園的實地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60(01):156-165.
[3]劉瓊.公園城市消費場景研究[J].城鄉規劃,2019(01):65-72.
[4]張玉萍,陳飛,朱薇.生態花城與創新形勢下深圳城市公園綠化設計研究——以香蜜公園為例[J].現代園藝,2021,44(15):125-128.
[5]李偉昊.公園城市賦能露營經濟,成都旅游消費新出口[J].財富時代,2022(06):124-125.
[6]但迪.公園+商業的城市地下空間研究——以大源公園為例[J].磚瓦世界,2023(18):220-222.
(作者單位: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陽臺山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