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強
摘要:智慧消防的構建實現了“人防、技防、物防”的立體化管理,帶動了消防管理過程中感知預警能力以及應急指揮能力的提升,打通了消防體系當中各系統間的信息孤島,同樣也促使社會消防安全管理邁上全新的臺階。但智慧消防視域下的社會消防安全管理依舊有一些難點需要突破。要想進一步提升社會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最大限度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應該從建設、管理、監督三個層面出發,深度結合當前信息技術優勢,通過完善的機制建設、綜合化的智慧消防平臺構建等策略的實施加以完善。
關鍵詞:智慧消防;社會消防;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D035.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4)01-0074-03
火災事故誘因較多,控制難度較大,不僅會危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還可能會引發諸多連鎖公共反應。高效的社會消防安全管理能夠防患于未然,在科學全面的部署之下對各類火災隱患進行研判,進而控制和減少社會層面火災事故的發生。傳統的社會消防安全管理過程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管理效率較低,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核心訴求。2017年,《關于全面推進“智慧消防”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消防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2022年,《“十四五”國家消防工作規劃》頒布,進一步明確了消防現代化的需求。智慧消防體系在建設過程中融合了物聯網、大數據、虛擬現實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建立了一個集人防、物防、技防于一體的立體化社會消防管理模式,實現了社會消防管理、環境感知、行為管理、流程把控、智能研判以及科學指導為一體的全新解決方案,在信息化和數字化消防工作相融合的過程中有效地解決了社會消防管理過程中消防隱患動態掌控不足、資源共享應用不全、滅火救援手段不智能以及基礎消防設施建設不完善等突出問題,但智慧消防視域下的社會消防安全管理仍有多方面需要完善。
1 社會消防安全管理中智慧消防的應用價值
1.1? 實現消防隱患動態掌控
由于火災誘因多,發生概率較高,控制難度大,所以社會消防管理體系比較復雜,覆蓋范圍較廣。因此,應通過完善消防管理體系的建設及時地結合社會發展實際對各類消防隱患進行動態掌控,通過科學合理滅火防火措施的制定將相關損失控制至最小的范圍內。智慧消防在應用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建立了完善的社會層面消防數據庫;通過前端火災探測感知設備的應用結合物聯網云平臺實現了自動巡檢和監測,該過程中不僅能夠及時發現火災和設施故障,同樣也實現了電氣火災監控與煙感聯網監控,一旦火災或者故障發生會立即啟動報警程序。
1.2? 促進消防管理資源共享
傳統社會消防管理過程中受外部環境影響因素較多,管理方式較為被動。而智慧消防建設的過程中實現了全面的布置,可以對安全重點部位以及重要設施建立身份標識,進而通過傳感、信息采集、數據庫建立匯聚各類數據,保證每一項管理在有序推進中實現全面覆蓋。該過程促進了消防資源的信息共享,能夠通過視頻采集以及可視化分析進行消防通道監測、消防水源監測以及實時交通查看,借助網絡平臺實現消防現場圖實時動態傳輸,可以結合海量數據信息做出迅速反饋并制定科學的應對方案[1]。
1.3? 推進智能滅火救援的實施
如今智慧城市已經成為城市建設的主要方向,而該過程中智慧消防體系的構建進一步推動了社會消防管理完成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轉變。智慧消防體系在應用的過程中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能夠在發現隱患時及時報警制定科學有效的應急策略;同時以網格為載體,有效地保證了人、物、地、事、情、組織等綜合要素的動態化管理,使火災救援工作變得更加高效化和智能化。一旦火災發生,不僅能夠實現精準定位,同樣也能夠根據所采集到的信息積極進行遠程調度,結合火災實際情況進行人員調度、設備調動、路線選擇等部署,在資源共享下積極指揮提高滅火效率,爭取救援時間。
1.4? 完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
消防基礎設施配置的全面性和完善性是社會消防管理的重點,完善的消防基礎設施配置能夠保證在火災發生時提供基礎性的支持。智慧消防體系建設的過程中利用NFC(近距離無線通信)、二維碼等建立了重要消防基礎設施的身份標識,借助物聯網、云平臺實現了離位標簽與離位基站之間的通信,有效地對各類消火栓、滅火器等基礎性消防設施的在位狀態進行監控,同樣也提升了日常消防設施巡檢的效率[2]。該過程中,一旦技術性消防設施存在故障則可以通過物聯網進行及時的信息反饋,并在智能監控之下分析故障原因,通過自動化提示進行消防基礎設施的標準化、痕跡化管理。
2 智慧消防視域下的社會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意識層面:創新認知不足
智慧消防建設理念提出以來,相關的體系建設、系統性研究也在不斷趨于成熟,但我國智慧消防建設整體仍處于探索階段,存有認識局限性。所以一些城市持觀望態度,且缺乏針對性的研究和提升,只能參照其他城市運營經驗,按部就班地進行智慧消防體系的建設,未能夠結合自身實際實施環境的分析,也未能夠在現有體系上進行創新和融合。另外,在基層社會消防管理過程中難以發揮真正的宣傳和引導作用,很多社會單位對智慧消防建設認識不足,消防安全素質依舊處于較低的層面。所以配合智慧消防建設的過程中呈現一種消極的狀態,這樣一來,很難將智慧消防建設的高效性、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發揮出來。
2.2? 信息層面:多元聯動不足
智慧消防理念的提出促進了消防產業的升級,而該過程中,消防的邊界越來越大,服務場景越來越廣,而涉及的部門也越來越多。實際上,智慧消防建設的過程中不僅消防部門承擔了重要職責,同樣也賦予了住建部門、工商部門、行政執法部門等更多的職責。更為重要的是社會化消防管理需要多部門參與進來,同樣也需要社會單位負責人以及人民群眾給予積極配合。但在具體工作落實的過程中,缺乏高效的協調和互動,部門之間的聯動和配合緊密度有待進一步提升。尤其是其他部門在業務開展時,在數據采集功能建設應用的過程中多以本部門職能為中心,因此忽略了智慧消防體系平臺之間的兼容互聯需求,因此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之間存有一定的障礙。
2.3? 制度層面:責任落實不清
智慧消防在建設的過程中,應該以政府為主導,以群眾參與為支撐,通過多種現代化技術的應用搭建完善的框架,將智慧消防體系貫穿到社會消防管理的各個層面。因此,該過程中有不同的職能分配,應形成一種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總結的全面性社會消防管理體系。但實際上,在工作責任的落實上政府職能部門和社會單位具有明確的責任界限,缺乏高效的協調和配合,甚至有個別基層管理人員在管理過程中出現態度敷衍的情況。另外,社會消防管理更加注重事中控制和事后總結,在事前預防的體現上發揮空間有限,盡管智慧消防平臺的搭建提供了良好的事前預防基礎,但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也由于責任邊界感的存在而導致許多有價值的預警信息和監測數據難以得到高效應用。
2.4? 監督層面:協調管控漏洞
智慧消防視域下的社會消防管理不僅要有明確的責任分配和堅實的基礎設施保障,更要有法律的約束以及全面監督管理機制的輔助。但目前來看,盡管我國頒布了多項消防管理以及智慧消防建設促進的條款,但在社會消防管理層面依舊呈現出法律法規建設不健全的缺陷。很多新項目、新行業以及新設備在應用的過程中難以找到與之相匹配的技術標準和法律法規要求。而在監督管理的過程中,對于智慧消防體系過于依賴,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地全面鋪開。所以,很多潛在的消防安全隱患很容易被忽視。
2.5? 人才層面:人才建設欠缺
智慧消防體系的建設集合了多種先進的技術,實現了智慧防控、智慧管理、智慧指揮以及智慧作戰的集成,該過程中以層次化、功能服務模塊化的系統架構為基礎,進行了業務應用以及處理能力的線性擴展,所以無論是在建設還是在應用的過程中均需要具有扎實專業基礎的信息化人才進行輔助[3]。在現階段,專業化、創新型人才的缺乏導致難以跟進智慧消防的建設進程,對整體社會消防安全能力的提升、優化和升級也產生了一定的限制。
3 智慧消防視域下的社會消防安全管理提升優化策略
3.1? 意識層面:強化宣傳創新
智慧消防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在意識提升、理念創新的過程中也應該對信息化加以充分利用。一方面,借助微信公眾號、抖音、微博等媒體平臺積極進行社會消防管理宣傳以及社會消防建設宣傳,例如通過消防短劇、動漫、直播、知識問答等突出消防宣傳的主體地位,從而構建一個良好的消防知識宣傳氛圍,保證各級消防部門、社會單位以及群眾對智慧消防形成正確的認識,提高消防素質的同時對智慧消防建立深入的理解并在智慧消防建設中給予積極配合。另外,在智慧消防建設以及社會消防管理層面應注重創新性的應用,結合地域實際搭建完善的智慧消防框架,實現技術創新、場景創新,提高智慧消防在社會消防管理當中的實用性和全面性。
3.2? 信息層面:促進多元聯動
為促進社會消防管理過程當中的多元聯動,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搭建高效的信息交流和互動平臺,緊密編織社會消防安全管理一張網。尤其是在消防系統建設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地與住建單位、工商管理、社區以及行政執法等部門完成系統接入,充分發揮數據的高效協調和互通功能,保證智慧消防系統的報警、聯動、巡檢、監控等功能實現全面性的覆蓋[4]。另外,應通過動態管理的實施積極推進各類軟硬件建設的高度融合,在信息共享的過程中依托大數據技術建立完善的數據中心,及時地收集整合分析各部門所采集到的信息,真正地實現社會消防管理的資源共享和信息共享,在多元聯動當中提升社會消防管理成效。
3.3? 制度層面:完善責任落實
社會消防責任落實是管理的重點,該過程中應運用網格化管理思維進行全面且細致的責任落實。充分利用射頻識別、無線傳感、云計算等技術,依托互聯網、信息傳輸等通信技術擴大監控系統聯網用戶數量,實現重點區域的全覆蓋借助智慧消防管理平臺在多部門的整合中完成管理、防控以及監督責任的劃分。在重點部署責任到人的基本原則上構建完善的安全管理機制,并且借助防火一張網、數據一平臺的優勢進行消防聯勤,助力社會消防管理事業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總結的全鏈條化發展[5]。
3.4? 監督層面:修復管控漏洞
一方面,在法律法規的建設上應結合國家層面相關標準以及地區發展實際進行法律法規的梳理,深度融合消防執法改革意見以及“放管服”管理策略構建全新的法制體系。保證在全面的支撐下為社會消防管理的推進奠定基礎。同時該過程中也應該明確各社會單位以及經營個體在社會消防安全管理當中的義務和責任,確保其社會消防管理中積極主動性的調動[6]。
另一方面,在監督管理層面應該在明確職責建立的基礎上,堅持動態化、全面化的基本原則,充分利用智慧消防系統進行消防隱患、火災隱患的排查,同時發動多種社會力量,保證消防監督管理實現全面性的覆蓋。
3.5? 人才層面:夯實人才建設
人才建設不僅能夠推進智慧消防體系的建設,同樣也能夠提升社會消防管理效果。隨著智慧城市構建的加速和升級,智慧消防管理體系的構建已成為大勢所趨,應加大人才吸引力度,進一步加強信息化平臺的開發,實現智慧消防體系構建的升級,保證其與社會消防管理的高效融合。
4 結語
社會消防管理是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保護傘。全新的發展形勢之下,傳統的管理體系精細化不足且難以形成全面的管理覆蓋。運用全新的科學技術輔助進行社會消防管理,做好消防安全服務工作是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點內容。智慧消防視域下的社會消防管理仍有待進一步優化,因此還需結合實際需求通過綜合措施的提出,穩步推進我國社會消防安全管理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國棟.“互聯網+”與“智慧消防”促進社會消防管理創新之探討[J].物聯網技術,2023,13(12):73-75.
[2]洪冬雪.“互聯網+”“智慧消防”促進消防工程管理創新思考[J].農業,2023(11):201-203.
[3]布萊恩·多諾萬,張微明.智慧消防云平臺的機遇和挑戰[J].現代職業安全,2023(11):21-22.
[4]李崇智,馬宏東,韓針針.智慧消防技術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具體應用[J].今日消防,2023,8(10):78-80.
[5]張子明.消防安全管理中智慧消防技術的具體應用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23,9(4):81-83.
[6]胡紹婷.智慧消防視域下的社會消防安全管理研究[J].今日消防,2022,7(10):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