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春
摘要:現今,與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密切相關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當代城市多元、繁雜的建筑形式與企業類型,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立足于企業消防安全管理現況開展論述,深入分析現階段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消防安全監管模式改進的有效策略,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消防安全;消防監督;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D035.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4)01-0080-03
隨著城市的建設速度越來越快,各種類型的高層建筑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要,建筑業也因此得到了迅速而穩定的發展[1]。在城市化進程中,安全風險不容忽視,特別是企業火災事故時有發生。現代建筑的密集布局加大了火災事故的潛在風險,一旦發生,可能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并且威脅人員安全。在城市規劃和發展的當前階段,消防安全已成為一個關鍵議題,它不僅影響著城市的健康發展,更關乎市民的安寧生活。因此,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提升防火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事故,對于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社會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 消防安全管理概述
1.1? 消防安全管理的概念
消防安全管理就是指對各類消防事務的管理,其核心宗旨是保護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這一工作的實施過程中,關鍵在于廣泛宣傳消防安全知識,確保消防安全設備的完備和有效,嚴格排查火災隱患,從而有效降低火災事故的發生概率,確保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
1.2? 影響消防安全管理的因素
在消防安全管理的過程中,人力、物力等多種因素都很重要。一是物質資料因素,消防安全管理依賴于眾多物質資源的支持,如火災監測設施等。如果這些物質資料未能達到標準,就會對消防安全管理的成效產生負面影響。二是經費因素,資金的充足與否直接關系到消防安全管理的質量和效率。若沒有足夠的經費投入,將極大地影響消防安全工作的成效,因此必須加強經費保障。三是人力因素,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僅要靠管理者自己的努力,還要依靠民眾的配合,如果民眾的消防安全意識不足,不能與消防檢查工作進行密切的配合,就會對消防安全管理的有關工作產生不利的影響。四是信息因素。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離不開相應的信息支撐,若信息更新及傳遞不及時,勢必會影響工作效率[2-3]。
2 加強消防安全管理的意義
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確保消防安全是極其關鍵的,因為這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及社會的穩定和諧。火災事故會導致重大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有利于對火災隱患進行專項排查,及時發現和消除潛在危險。可以有效地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保證企業的正常生產和運營秩序,避免物質資源的損失,從而保障社會經濟的發展。強化消防安全管理對于提升社會應對火災的能力至關重要,能有效降低火災發生的概率,減輕火災導致的各種危害,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進而推動社會的穩定與進步。執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可以增強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給公眾提供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識,從而達到有效減少火災事故發生的目的[4]。
3 企業消防安全與監督管理現狀
3.1? 消防安全管理現狀
當前,我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總體上已經逐步走向完善。部分企業消防管理人員通過運用火災安全智能儀器設備,可以對關鍵部位的火災安全隱患進行早期判斷和識別,從而促進火災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然而,不能忽視的是,當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離真正意義上的有效監管還存在著一些差距,這主要是因為企業的消防管理標準和制度還有待健全,消防救援專用型的基礎設施和設備體系還有待完善[5]。除此之外,對于火災緊急救援及安全風險鑒別的基本常識等宣傳的深度和廣度有待拓展,在培養員工形成良好的消防安全觀念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3.2? 消防安全監督現狀
3.2.1? 消防安全監督意識有待提高
消防監督工作需要全民參與。我國人民群眾總體消防安全防范意識和監督意識在整個社會發展中逐漸提高,但是與實際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需要不斷加大宣傳力度。目前的宣傳手段有一些比較被動和片面,在整體性、系統性上有待增強,難以滿足現階段消防安全監督工作的需求[6]。公眾對消防法律法規和基本消防知識的掌握程度還需提高。消防部門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各社會單位進行消防演練,分發消防手冊,懸掛消防橫幅,播放消防公益影片,以提升從業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目前,一些單位在消防教育、培訓和宣傳方面投入不足,工作方法有待改善,這影響了消防安全監督管理的最終效果。特別是在人流量大的場所,如制造企業、餐飲機構、酒店和展覽館等,由于員工流動性大,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但許多企業對新員工的消防培訓不夠重視,導致員工難以積極參與到消防監督工作中。
3.2.2? 消防安全監督機制需進一步完善
當前,我國有關消防的法律法規、工作機制逐步趨于完善,但仍有一些尚需改進和調整。對于某些新工藝和設備的操作,目前還沒有制定相應的配套規章制度。一些新興的消防技術標準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來進行規范和監督管理。在消防安全監管的規范和執行方法上,某些環節需要進一步明確和完善。除了消防部門,企業也應當承擔起消防監管的責任。在日常的消防監管工作中,有時一些企業管理者不能很好地與消防部門的監督工作相配合,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造成了企業內部員工對消防安全缺乏正確認識。同時,有些企業的消防安全制度沒有很好地落實,沒有得到切實執行,造成了很多的安全隱患,這對目前社會消防體系的整體水平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此外,在一些消防管理部門中,部分消防監督人員對消防有關的工作實體過于關注,而對程序過程的必要性卻有所忽視,從而造成了監管機制的缺陷[7]。
4 消防安全管理與消防監督的改進策略
4.1? 政府給予支持的消防監督管理模式
政府相關部門應當注重消防監督手段的創新和發展,不僅要吸引專業人才加入,還要在資金上給予充足的支持。同時,需要強化不同部門之間的合作,加大對消防監督工作的扶持力度。此外,增加消防設備的安裝和采購,增設消防辦公室,以及增加人員招聘和培訓的投入,都有助于解決人力短缺問題。只有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才能促進完善的消防安全監管模型的構建和普及。
4.2? 落實責任的消防監督管理模式
在消防安全管理中,一個顯著的問題是消防責任的界定不夠清晰。為了在消防監管方面取得進展,關鍵一步是明確各方的職責。為此,可以成立一個專門的消防監管項目組,負責對企業進行日常的消防安全檢查和監督管理。通過建立健全的防火體系,工作小組旨在消除火災隱患,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在工作小組內部,應明確劃分各成員的工作模塊和職責,以確保高效運作并在事故發生時能夠快速追溯責任。此外,還需完善消防監督體系,建立一個全面的火災監控系統,確保其在緊急情況下能夠發揮作用,并在日常生產生活中保持正常運行,最大化其效能。這要求相關部門創新消防監督管理方式,全面履行消防監督管理職責,并探索一個可持續的多方聯動服務平臺。另外,需要改變傳統的消防控制核心思想中的固定思維模式,從單一模式逐步過渡到多元化的模式,將所有的管理工作都納入公共決策和公共服務的多個組織之中,相互協作,將所有的資源都集中起來,形成一個既有合作又有競爭的良性的管理系統。這個管理系統以消防部門、志愿組織、公安機關、社會單位等為主體,積極地開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積極地推動社會各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將處罰權交給了消防機關,要保證其依法、科學、高效地行使權利,就必須對全體消防工作人員進行嚴格培訓,提高其業務素質。同時,也要利用當地的志愿者組織和公安等部門,協同做好消防巡查工作,定期進行防火教育和演練活動[8]。
4.3? 建立專業消防監管隊伍
消防部門應與地方政府協作,共同打造并培養一支專業的消防安全檢查團隊,以強化監管工作,全方位減少火災風險。第一,消防人員應定期參與理論學習和實操訓練,精通消防技能,并積極參加國家消防職業資格考試,以獲取相應資質。第二,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操作流程,以提高消防隊員的專業業務水平。第三,企業內部的消防團隊或志愿者隊伍應對員工進行定期的消防安全培訓,確保通過考試和演練,使全體員工達到安全知識和技能要求,并且強調消防安全監管的重要性,使員工能夠廣泛認同。還需加強對企業內部消防工作人員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登記系統,確保每一名員工都持有有效的從業資格證。第四,企業消防隊員要根據相關的工作制度,定期、按時地檢查、維護消防設備,檢查滅火器的使用狀況、保存期等,定期維護保養自身的防護用具,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可以正確、有效地使用[9]。
4.4? 大力宣傳普及消防知識,促進養成良好習慣
由于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人口密集的國家,廣大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水平仍有一定程度的不均衡,因此有必要大力開展消防演練和宣傳,普及消防安全知識,提升人民群眾對消防安全監管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和重視程度。消防部門要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共同做好消防宣傳工作,例如,對轄區進行分區,并分區域監督其宣傳工作的開展情況,對其進行適時的問責,逐步將宣傳工作落實到具體的職責之中,要堅定不移地將每個步驟都做好,根據情況及時進行調整,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做好區域消防知識普及工作,有助于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防范意識,使消防安全監督工作在群眾中得到廣泛的認同。同時,要搞好企業消防安全改造工作。例如,定期對企業配電線路進行安全巡視和取樣,同時要促進企業消防團隊養成經常檢查電氣設備、用火情況的良好習慣;定期組織火災疏散演習,使公眾了解疏散路線和正確的逃生方法;要保證疏散通道暢通,不能堆放雜物,易燃、易爆物品要存放在規定的地點,要經常對自動消防設施的設置進行檢查。
5 結語
綜上所述,消防監督管理是國家公共安全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消防行業管理能力是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近些年,消防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大眾對消防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建立一套詳細、科學的消防管理體系才可以降低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率,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就消防安全管理狀況來說,企業消防安全生產工作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相關部門要對消防安全生產工作給予全力支持,協同多元化主體實行消防監管方式,針對消防監管日常工作進行優化,定期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和業務培訓,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進行分類,努力提高消防工作團隊的知識與技能水平,進而有效減少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率,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徐維坤.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J].消防界(電子版),2022,8(23):121-123.
[2]徐夢溪.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J].消防界(電子版),2022,8(23):103-105.
[3]王占國.消防安全管理現狀和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J].消防界(電子版),2022,8(20):118-120.
[4]郭英輝.淺析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J].中國設備工程,2022(19):50-52.
[5]肖旭宇.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消防監督管理策略探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7):95-97.
[6]陳星宇.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策略分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5):83-85.
[7]孫昊,陳仁文.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探討[J].今日消防,2022,7(7):64-66.
[8]孫婧.探究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J].今日消防,2022,7(4):58-60.
[9]祁杰.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探討[J].今日消防,2022,7(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