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濤
“全州大部分鄉鎮紀委只有兩到三名專兼職紀檢監察干部,面對紀檢監察工作點多、面廣、線長和基層監督力量薄弱、熟人社會監督難等問題,人員力量明顯不足……”去年以來,甘孜州紀委監委為有效解決基層面廣、人少、監督力量分散等實際困難,圍繞基層監督工作在全州開展了一線調研。
面對存在的問題,甘孜州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改革的突破、先導和創立作用,有效整合基層監督力量,持續推動州、縣、鄉和派駐協同聯動、深度融合,建立“大片區”協作機制,突破現有格局下基層監督執紀難的瓶頸,通過資源共享、力量整合、信息互通、共同促進,推動基層監督執紀實現“蝶變”。
構建“大片區”協作體系,盤活基層監督資源
此前,鄉城縣紀委監委受理了縣委巡察辦反饋的青德鎮巴吾村支部書記納某套取公共服務資金、私設“小金庫”一案。但在案件初核過程中,青德鎮紀委發現該案存在涉案面廣、涉案人員在當地背景復雜,以及老百姓不配合等問題,案件初核工作一度陷入僵持。經過縝密研判,鄉城縣紀委監委決定啟動片區協作辦案機制,將案件交由第四協作區查辦。經查實,該村黨支部書記納某存在利用編制虛假材料套取村級公共服務運行經費,且個人決定將套取資金用于組織村民旅游的行為。最終,納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這是該州紀檢監察機關在監督執紀工作中優化工作機制的具體實踐之一。甘孜州紀委監委主動適應新形勢新階段新要求,在落實省紀委監委關于片區協作、提升辦案質效相關要求前提下,鼓勵“基層先試”,選取康定市、瀘定縣、丹巴縣作為東路試驗片區試點,按照“就近結合、優勢互補、便于協同”原則,將所轄的36個鄉鎮(街道)、26個派駐紀檢監察組、10個紀檢監察室劃分為9個協作區,建立“分管聯系領導蹲點督導,片區協作組交叉監督檢查、聯合辦案、連片督導”的工作模式,開展監督交叉檢查177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642個,指導推動縣域立案443件504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57人,處分人數同比增長17.8%。
“我們以東路試驗片區經驗和模式為藍本,將州紀委監委10個紀檢監察室、18個縣(市)紀委監委、20個派駐(出)紀檢監察機構,劃分成州級協作片區5個,鄉鎮紀檢監察協作區74個。”該州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協作“大片區”帶動所轄協作“小區域”同軸共轉,構建由州紀委分管副書記任協作組組長,州紀委常委或州監委委員任副組長,“室組地”單位為成員的“1+1+N”統一指揮調度體系,實行“州紀委常委會管總、聯系紀檢監察室主導、州級派駐(出)機構和各縣(市)紀委監委配合、鄉鎮(街道)紀(工)委一線主戰”的協作模式,凝聚集團作戰合力。
據悉,該州還將片區協作工作納入紀檢監察體制年度改革任務,開展片區協作“復盤”行動,通過“正面典型+失敗案例”對比分析,以正糾偏、補齊短板,固化形成甘孜州紀檢監察機構片區協作機制,作為片區協作工作的“行動指南”。
拓寬“大片區”協作外延,破除基層監督瓶頸
該州紀委監委以片區協作貫通“紀巡審”聯動,繪制“紀巡審”監督貫通流程導圖,以5大協作區為結構鏈,貫通紀檢監察“日常體檢”、巡察“政治體檢”和審計“經濟體檢”,運用共同制定方案、調配人員、分享信息、推進任務、運用成果等方式,貫穿線索發現、移送辦理、結果反饋、整改落實等環節,推動聯合監督效能提升。2023年以來,運用“紀巡審”聯動發現并移送問題線索35件。
此前,色達縣紀委監委多次收到翁達村村民舉報:村里修建酒店后剩余的款項去向不明。考慮到反映的問題時間久遠、村情較為復雜等情況,縣紀委監委充分研判后,啟動片區協作機制,很快查清了相關問題。該村原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會計等3人因利用職務之便違規保管37萬元村集體資金,受到相應處理。
案件的迅速查辦,得益于色達縣紀委監委通過領導包片負責,室組集中辦公聯合,巡察、審計協同配合的工作模式,將日常監督、信訪舉報、問題線索處置、審查調查等全部“打包入片”,由4個中心組組長根據案件難易程度,統一指揮協調、統一調配力量、統一把關,構建起縣鄉村上下聯動、統一配合的工作格局。
“案件查辦中,根據對案件初步核實,針對財務信息審查量大、時間久遠等問題,我們按照片區協作機制迅速與縣委巡察辦、縣審計局成立聯合辦案組,集中優勢力量在極短的時間內查結了案件?!鄙_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在切身感受到了協作機制帶來的優勢后感慨道。
在片區協作機制出臺后,各縣(市)因地制宜進行創新推廣,充分發揮“室”審查調查業務精、“組”專業領域熟、“地”基層情況清等三大優勢,集中力量發現、攻堅疑難復雜的問題線索。截至目前,全州18個縣(市)紀委監委累計建立片區協作的相關工作機制8個。
如何打破監督信息壁壘,有效提升案件查辦質效?甘孜州紀委監委探索構建片區協作信息互聯互通格局,共享“碼上舉報”信訪檢舉平臺、案件監督管理系統平臺、黨風政風大數據平臺等智慧監督平臺信息數據,運用電子數據查詢、電子取證等信息化手段,打破信息孤島、數據壁壘,有效提升案件查辦質效。
據悉,自片區協作施行以來,該州紀委監委監督檢查室聯合各縣(市)紀委、各派駐紀檢監察機構就鄉村振興、護航重大項目等重點領域開展監督檢查3輪次,發現問題216個,移送問題線索43條,有效破解基層紀檢監察機構不會監督的難題;全州紀檢監察機關處置問題線索2085件、同比增長44.3%;立案978件1179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868人;涉嫌犯罪移送檢察機關25人,收繳涉案資金4300余萬元。
深化“大片區”協作內涵,提升辦案執紀質效
“我深刻檢視自己存在的問題,下一步將加強對問題線索的管理處置……”近期,甘孜州紀委監委對個別未按要求處置問題線索的縣進行了通報,并約談相關負責人,取消相應評先評優資格。
為將協作區聯合效應有效轉化為實際成果,該州紀委監委在每個片區明確“1個監督檢查室+1個審查調查室”全程跟蹤、指導、把關片區內縣鄉線索處置和案件查辦情況,對問題湊數、成案不多的及時約談提醒,對方法欠缺、工作不力的蹲點監督指導,對違規辦案行為及時糾正。
“在實行‘跟蹤督導評價體系后,全州各協作片區共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362個,違規辦案行為同比下降13.5%,成效明顯。”該州紀委監委案管室負責人表示。
力量整合后,如何進一步提高“發現線索、自辦案件、辦案質效”等關鍵目標權重?
“我們通過實行‘室目標與‘組地目標相互掛鉤、‘室負責人考核與‘組地業務考核掛鉤考核模式,建立‘捆綁考評機制,倒逼各紀檢監察機構積極融入片區、主動參與協作,推動鄉鎮紀委立案477件548人,實現全州289個鄉鎮均有立案,補齊了鄉鎮‘零立案短板?!痹撝菁o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道。
此外,該州還把考核結果作為片區內干部培訓提能、評先評優、提拔晉升的重要依據,通過增加先進片區培訓和年度考核優秀名額等方式,最大限度調動協作單位積極性。2022年以來,全州考評年度優秀紀檢監察機構主要負責人12名,提拔重用實績突出干部8名,向先進片區傾斜培訓名額11個。
“接下來,我們將堅持‘執紀為民、大抓基層理念,持續深化片區協作、聯動聚力,全方位開展監督檢查、案件查辦、片區協審等工作,有效整合基層監督力量,放大‘室組地聯合監督執紀‘1+1+1>3效應,推動基層監督執紀實現‘蝶變?!备首沃菁o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