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中的低調是一種影調概念。
影調,攝影中用于表達畫面明暗構成的專用詞,通過對光線、曝光、后期處理等的控制,使畫面呈現出不同的明暗效果,以營造氛圍、表達情感、突出主體等,主要包括明暗關系、反差效果。
低調攝影,宛如一位深邃的詩人,以其獨特的光影韻律和深沉的色調,吟誦著神秘而富有魅力的詩篇。
低調攝影,如同黑夜中的低語,主要運用暗色調和少量的亮部來構建畫面。它摒棄了過多的明亮與喧囂,將我們帶入一個靜謐而充滿內涵的世界。
畫面特征
色調方面
低調照片主要由黑色、深灰色等深色調構成。這些深色占據畫面的大部分面積,通常在70%以上。例如,拍攝古老的城堡內部,石頭墻壁的深灰色和陰暗角落的黑色會成為畫面的主色調。
光影效果
低調攝影常采用側光、側逆光或逆光等照明方式。這樣可以產生明顯的明暗對比,高光部分在深色背景的襯托下顯得更加突出,而陰影部分則進一步加深畫面的低調氛圍。如拍攝人物的剪影,人物主體基本為黑色的輪廓,背后是少許明亮的背景,這種強烈的對比是低調攝影的典型表現。
情感表達
神秘深邃
低調畫面能傳達出神秘的感覺。像在霧靄沉沉的森林中拍攝,周圍的樹木在暗光下呈現深色調,畫面中隱藏的小徑若隱若現,會讓觀者感受到神秘和未知。
莊重嚴肅
適合用于表現莊重、嚴肅的主題。拍攝紀念性的雕塑,低調的畫面會增強雕塑的凝重感,給人以敬重的情感體驗。
低調畫面的優點
突出主體
低調風格的攝影中,主體往往是畫面中較亮的部分。由于畫面大部分為深色調,亮色的主體十分突出,一下子能抓住讀者的視線。
營造氛圍
低調攝影擅長營造神秘、深沉、莊重、嚴肅等氛圍。
拍攝古建時,低調風格能凸顯建筑的歷史滄桑感,讓人仿佛置身于古老而神秘的時空之中;拍攝人物,低調能體現內斂、憂郁、成熟、沉悶的情緒氛圍。
增強質感
對于一些具有特殊質感的物體,低調攝影可以更好地展現。比如拍攝一塊表面粗糙的老樹皮,低調風格下,樹皮的紋理、褶皺在光影的作用下更加清晰,光影的明暗對比能夠增強樹皮粗糙質感的表現。
簡潔畫面
深色調占據大部分畫面,能夠簡化背景,去除不必要的干擾元素。
夜晚,路燈下的一個孤獨的身影,低調的畫面會隱去周圍雜亂的環境,只留下主體人物和燈光周圍有限的明亮區域,畫面簡潔且富有意境。
手機怎么拍好低調照片
尋找合適的光線
選擇光源方向,側光、側逆光、逆光,還有局部光照明,都是適合營造低調氛圍的光線。
側光、側逆光、逆光下的人或景,局部被照亮,大部分在陰影黑暗中,可以產生強烈的明暗對比,增加神秘氛圍。
選擇深色的背景
選擇深色背景,像黑色的布、深色的墻壁或者光線照不到的地方等,都容易產生大面積的深色區域。
在戶外,通常會利用早晚,太陽照明角度偏低,出現側光、側逆光、逆光的照片效果,也容易產生局部光的光照特點,這個時候很適合拍攝低調畫面。
利用曝光
采用曝光不足的技巧。手機常用的方法是下拉小太陽。具體做法是用手點擊畫面中的亮處,同時下拉小太陽,這個操作就是在降低曝光。
注意,下拉小太陽的時候,不要操作過度,以免曝光嚴重不足,主體細節丟失太多。
手機也可以采用手動降低曝光值。蘋果手機點擊屏幕頂端箭頭,再點選右下角“曝光度”控制,往左滑動調低曝光度,一般是- 0.7~-1左右,畫面整體偏暗,而有光照的地方,曝光是準確。華為手機在專業模式中,降低快門速度或EV值,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降低感光度(ISO)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將ISO設置為較低值,如100或50,畫面也會偏暗調。
利用手機自帶的人像舞臺光效果
人像舞臺光功能,也能拍出低調的畫面。具體操作是打開手機的人像模式,蘋果手機選擇舞臺光,華為手機選擇劇場光即可。
后期處理
用后期修圖軟件,比如SNAPSEED,降低畫面整體亮度、提高對比度、局部提亮主體,壓暗陰影部分,暗角處理等方法,都能得到低調的畫面。
以上拍攝低調的方法,往往會綜合起來使用。
楊水明
高級攝影師、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北京電影學院文學士、中國人民大學文學碩士,編寫出版《老年攝影基礎》《老年攝影十二講》《攝影攝像技術》《泉州十八景》《曾經的歲月》《九日山》等攝影畫冊、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