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森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防滲處理技術的內容,包括表面防滲處理、滲透結晶防滲處理、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外擋水帷幕施工技術和地基防滲處理技術等方法及效果評估;結合工作實踐,對防滲處理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防滲處理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和應用效果,能夠有效解決滲漏問題,保證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關鍵詞:防滲處理;施工技術;水利水電工程
為解決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滲漏問題,要經常采用防滲處理施工改變地下水流動路徑、降低滲透系數、增加抗滲能力等。及時總結經驗,可以促進技術發展。
1 防滲處理施工技術
防滲處理施工技術是一種用于防止液體或氣體滲透的施工方法。這種技術主要應用于建筑物、地下工程、水利工程、化工工程等領域,旨在保護結構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1]。
1.1 表面防滲處理
表面防滲處理是一種常見的防滲施工技術,它主要采用各種材料和方法來處理建筑表面,以防止水分、污染物和其他有害物質的滲透。
1.1.1 材料選擇
表面防滲處理可以采用多種不同的材料,如聚合物涂料、防水卷材、防滲膜等。聚合物涂料具有優異的耐候性和抗滲透性能,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滲透,并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防水卷材是一種常用的防滲材料,它可以通過將卷材鋪設在建筑表面,形成一個防水層來阻止水分滲透。防滲膜則是一種高分子材料,具有高強度、抗老化和耐化學腐蝕等特點,適用于多種不同的建筑表面。
1.1.2 施工方法
表面防滲處理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常見的施工方法包括刷涂、噴涂、涂覆、鋪設等[2]。刷涂方法適用于小面積的處理,可以通過刷涂聚合物涂料或防滲劑來形成一層保護膜。噴涂方法適用于大面積的處理,可以快速均勻地覆蓋整個建筑表面。涂覆方法主要用于防水卷材的鋪設,可以將卷材粘貼在建筑表面上,形成一個連續的防水層。鋪設方法適用于防滲膜的施工,可以將防滲膜鋪設在建筑表面上,并進行熱熔或冷粘接,以確保連續性和密封性。
1.1.3 效果評估
表面防滲處理需要對施工后的效果進行評估和檢測。評估可以通過水壓試驗、滲透試驗和耐久性測試等方法進行。水壓試驗可以檢測表面防滲處理的抗滲透性能,通過施加一定的水壓來觀察是否有滲水現象。滲透試驗可以評估表面防滲處理的抗滲透性能和耐化學腐蝕性能,通過將不同的液體或化學物質施加在建筑表面上,觀察是否有滲透現象。耐久性測試可以評估表面防滲處理的耐候性和耐久性,通過模擬不同的環境條件和使用年限,觀察處理層的變化和性能退化情況。表面防滲處理是一種重要的防滲施工技術,它通過選擇合適的材料和采用適當的施工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污染物和其他有害物質的滲透。同時,通過對施工效果進行評估和檢測,可以確保表面防滲處理的質量和性能。
1.2 滲透結晶防滲處理
滲透結晶防滲處理的原理是利用特殊的結晶材料,通過滲透和結晶作用,填充混凝土或建筑材料的微孔隙,從而形成防水層[3]。這些結晶材料一般是由膠凝材料和化學添加劑組成,能夠與水中的石灰和鹽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水合硅酸鈣結晶。這些結晶物質能夠填充微孔隙,形成堅固的防水層,從而達到防滲效果。滲透結晶防滲處理的施工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2.1 表面準備
首先需要對施工表面進行清潔和準備工作,確保表面沒有雜質、油污和灰塵等??梢允褂酶邏核畼屒逑幢砻?,或者采用機械研磨的方式去除不平整的部分。
1.2.2 涂布結晶材料
將預先調配好的結晶材料涂布在施工表面上。可以采用刷涂、噴涂等方式進行涂布,確保結晶材料均勻覆蓋整個表面。涂布厚度一般為1~2 mm,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1.2.3 結晶反應
在結晶材料涂布后,需要等待一定的時間讓結晶材料與水發生化學反應,并形成結晶物質。這個時間一般為24~48 h,具體時間根據結晶材料的要求來確定。
1.2.4 檢測和修補
待結晶反應完成后,需要對施工表面進行檢測,確保結晶物質填充了所有的微孔隙。如發現有漏水或未結晶的地方,需要及時進行修補,保證防滲效果。
滲透結晶防滲處理技術施工簡單,成本相對較低,適用于各種建筑物和工程的防滲處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過程中要注意材料的質量和施工工藝的規范性,以確保防滲效果和工程質量。
1.3 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
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的目的是在地下工程中形成一道連續、堅固、防水的墻體,以防止地下水或其他液體的滲透。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通常使用鋼筋混凝土墻體,這種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滲性能和承載能力。施工過程中,首先需要挖掘地下連續墻的基槽,然后在基槽中設置鋼筋骨架,并進行混凝土澆筑,最后通過振搗和養護等工藝措施,使墻體達到預期的強度和防滲效果。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的優點是施工效率高、質量可控[4]。由于采用了現代化的施工設備和工藝,施工速度快,可以大幅縮短工期,并且能夠保證施工質量。此外,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還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它能夠有效地阻止地下水或其他液體的滲透,減少地下工程的維護成本。
然而,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也存在一些挑戰和注意事項。首先,施工過程中需要考慮地下水位和土壤條件等因素,以確保墻體的穩定性和防滲效果。其次,施工中需要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和施工方法,以確保施工過程的連續性和一致性。此外,施工過程中還需要密切監測和控制施工質量,以保證地下連續墻的使用壽命和防滲效果。在使用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時,需要考慮地下水位和土壤條件等因素,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和方法,并密切監測和控制施工質量,以確保施工效果和施工質量。
1.4 外擋水帷幕施工技術
外擋水帷幕施工技術通過在建筑物外部設置擋水帷幕,有效阻止地下水的滲透,保護建筑物的結構和地下空間的干燥。在進行外擋水帷幕施工前,需要對地下水位進行詳細調查和分析,確定地下水位的變化范圍和滲透壓力。根據地下水位高低,確定擋水帷幕的深度和施工方式。外擋水帷幕的施工材料通常采用高強度防滲材料,如聚氯乙烯(PVC)薄膜、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等[5]。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滲性能和耐腐蝕性,能夠有效抵御地下水的侵蝕。
在施工過程中,首先需要清理施工區域,確保施工面干燥、平整。接下來,根據設計要求,將防滲材料按照一定的寬度和長度進行切割和拼接,形成連續無縫的擋水帷幕。切割和拼接的位置需要經過精確測量和計算,確保擋水帷幕的質量。為了確保擋水帷幕的穩定性和密封性,需要在擋水帷幕兩側設置加固材料,如鋼筋網、鋼板等。這些加固材料能夠增強擋水帷幕的抗拉強度和剛度,防止其在地下水壓力下產生破裂和變形。在施工過程中,還需要注意擋水帷幕與建筑物基礎之間的連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將擋水帷幕延伸到建筑物基礎下方,并與基礎進行連接,形成一個閉合的防滲系統。連接部位需要進行嚴密的密封處理,確保地下水無法通過連接縫隙滲透進入建筑物。施工完成后,還需要進行擋水帷幕的質量檢查和測試。常用的方法包括水壓試驗和滲流試驗,通過對擋水帷幕進行水壓和滲流的檢測,評估其防滲性能和質量。
1.5 地基防滲處理技術
1.5.1 地基表面的防滲處理
通過在地基表面施工防水層,如瀝青、聚合物涂料等,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滲透到地基中。這種方法適用于一些較淺的地下結構,如地下車庫、地下室等。
1.5.2 地基內部的防滲處理
對于一些深層地下結構,需要采用更加嚴密的防滲處理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注漿、灌漿和土工膜等。注漿是將一定比例的水泥、砂漿等材料注入地基中,形成一個堅固的防滲層,以防止水分滲透。灌漿是通過將漿液注入地基中,使土壤顆粒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堅固的土漿體,從而達到防滲的效果。而土工膜則是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種薄膜,通過將其鋪設在地基表面或地基內部,形成一個防水層,以阻止水分滲透。
1.5.3 地基排水系統的建設
除了采取上述的防滲處理方法外,還需要建立一個有效的地基排水系統。這包括安裝排水管道、設置排水溝等,以便將地下水導向外部排水系統,從而保持地基的干燥。地基防滲處理技術是一項重要的施工技術,它能有效地防止土壤中水分的滲透,保證建筑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通過合理選擇和應用地基防滲處理技術,可以提高工程質量,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
2 防滲處理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應用
2.1 工程概況
該水利水電工程位于龍勝各族自治縣境內,是一座綜合性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水庫、水電站和引水渠等設施。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解決當地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提供穩定的供水和發電能力。本次施工主要針對工程中的水庫和引水渠進行防滲處理,以確保工程的安全穩定運行。具體施工內容包括:水庫堤壩表面防滲處理:采用高強度防滲膜覆蓋,配合鋼筋混凝土保護層,以提高堤壩的防滲性能;引水渠底部防滲處理:采用高分子材料填充渠底,形成防滲層,以防止滲水對渠道結構的破壞;引水渠側面防滲處理:采用水泥漿注漿技術,修補渠道側壁的裂縫,提高渠道的密封性能。施工前期,施工單位對工程進行詳細測量和勘察,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計劃,并組織人員和材料的準備工作;水庫堤壩的防滲處理施工進行前,先進行土壤改良工作,包括土壤固結和土壤加固等工序;防滲膜的鋪設采用專業設備和技術進行,保證膜材的牢固性和整體性;引水渠的防滲處理采用機械挖掘和人工修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確保渠道的平整和防滲效果;施工結束后,對施工質量進行全面檢查和驗收,確保防滲處理的效果符合設計要求。
2.2 防滲處理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過程
2.2.1 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和材料
在此次工程中,針對不同的滲漏情況,選擇不同的防滲方法。比如,對于土壤滲透性較高的地區,可以采用土工膜防滲技術。這種技術利用高密度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等材料制成的土工膜,覆蓋在土壤表面,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滲透。對于巖石滲漏較嚴重的區域,可以采用注漿技術。注漿是將漿液注入巖石裂隙中,通過填充裂隙,阻止水分滲漏。根據工程施工的具體要求和特點,選擇合適的防滲材料也至關重要。例如,對于水電站的水庫混凝土結構,可以選擇具有良好抗滲性能的混凝土材料。這種材料具有高密實度和低滲透性,能夠有效地抵御水壓的侵蝕。對于管道工程,可以選擇耐腐蝕的塑料管道或金屬管道進行防滲處理,以確保管道的密封性和耐久性。此外,根據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還需要考慮材料的成本和可行性。在經濟性分析的基礎上,選擇性價比較高的防滲方法和材料。例如,在一些經濟條件有限的地區,可以選擇使用地下滲流控制劑來處理滲漏問題,這種方法相對便宜且操作簡單,適用于一些小型工程。
2.2.2 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操作
施工前對工程現場進行全面的勘察和調查,了解地質地貌、水文地質情況以及滲透性等相關參數。根據勘察結果,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藝、施工工序和施工要求等內容。施工人員在進行防滲處理施工前,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培訓和考核,確保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只有經過專業培訓并具備相關證書的人員才能參與施工工作,以保證施工質量和工程安全。在施工過程中,按照規范要求選用符合標準的防滲材料和設備,并進行必要的檢測和驗收。施工人員熟悉施工圖紙和技術要求,確保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符合規范要求。同時,應加強現場管理,確保施工現場的整潔有序。施工人員按照規范要求佩戴個人防護裝備,嚴禁亂丟廢棄物料和污染環境。做好施工現場的環境保護工作,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在施工完成后,進行必要的驗收和監測工作。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對施工質量進行檢測和評估,確保防滲處理效果符合設計要求。對于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進行整改和改進,以提高防滲處理的效果和可靠性。
2.2.3 質量監控和檢測確保施工效果符合要求
在施工前,對工程場地進行詳細的勘測和評估,確定地質條件、水文地質特征以及滲透性等參數。通過合理的勘測和評估工作,可以為后續的施工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材料質量不合格、施工工藝不規范等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將對施工效果產生不利影響。因此,質量監控人員定期進行檢測和抽樣,對施工質量進行全面檢查和評估,并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通過對施工效果進行檢測和測量,確保施工效果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同時,進行驗收工作,確保施工工程的質量符合要求,并及時整改和修復可能存在的問題。
3 結語
在此次工程中,通過防滲處理施工技術的應用有效地解決了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滲漏問題,提高了水利水電工程的工程質量,減少了水利水電工程的維修和保養成本,保證了工程的安全和可靠運行。因此,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廣泛應用防滲處理施工技術能夠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周杰.水利水電施工中防滲處理施工技術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3(3):114-116.
[2] 薛沿臻,張樹遠,韓延舉.防滲處理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J].南方農業,2018,12(17):149-150.
[3] 何元輝.水利水電工程中防滲處理施工技術的研究[J].江西化工,2017(6):153-154.
[4] 鄭煥友.水利水電工程中防滲處理施工技術探究[J].民營科技,2017(6):153.
[5] 張超.淺析防滲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J].技術與市場,2017,24(5):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