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添鳳
迪士尼2022 年真人版電影《木偶奇遇記》講述了小木偶匹諾曹受壞人蠱惑后到馬戲團演出,他想讓爸爸以自己為榮,但面對人們的追捧卻變得有些愛慕虛榮,于是一次次昧著良心說謊掩飾自己,鼻子也隨之一點點變長。后來他意識到說謊騙人是不對的,便誠實地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已經長得不能再長的鼻子這才恢復正常。后來匹諾曹歷經了一次次波折和考驗,意識到說謊并不能改變現狀,唯有真心實意、腳踏實地才能挽回局面。于是,他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再也沒有說過謊。經過一系列冒險,他終于成長為一個真正有責任感、有擔當的男孩。
《木偶奇遇記》源于童話故事,經過多次改編依然歷久彌新,廣為流傳并被全世界的孩子所喜愛。雖然這個故事耳熟能詳,但仍然值得家長們深思。
說謊是每個孩子都會犯的錯誤,很多家長起初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很多時候雖然看穿了孩子是在說謊,但還是本著包容的態度忽視了,覺得孩子偶爾撒個無傷大雅的小謊沒什么大不了的,不用上綱上線。殊不知,現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小主意和小機靈,家長的視而不見往往會讓孩子覺得計謀得逞、有機可乘。如果家長一再放任孩子,時間長了會讓孩子有恃無恐,謊話越說越離譜,做事越來越不靠譜,最終“禍從口出”,犯下更大的錯誤。那么,當孩子說謊時家長應該怎么對待呢?
家長下班回家后正要熱飯,突然發現冰箱冷藏室里放著的一碗菜撒得到處都是。家長問孩子,孩子卻說不知道怎么回事。家長指責孩子:“白天家里就你一個人待著,不是你干的還會有誰?你怎么這么不讓我省心?不能給我幫忙也就算了,凈給我添亂不說,還學會撒謊了……”
正確做法:孩子不敢承認是自己做錯了,一是怕受到家長責備,二是不知道如何善后。因此家長不要只顧揪著孩子的錯誤不放,而要先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讓孩子去拿紙巾幫家長一起清理冰箱并擦干凈油污。然后告訴孩子,不小心撒了東西不要緊,要及時清理,免得后續清理起來更繁瑣。清理整潔后,家長再平心靜氣地問孩子是怎么回事。孩子說是拿酸奶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家長要囑咐孩子拿東西要輕拿輕放,注意看旁邊有沒有東西,做事要小心仔細。這樣孩子就不會撒謊了,以后做事會更穩重,即使不小心搞砸了事情,也能夠及時處理并承擔責任。
家長讓孩子每天進門先洗手,飯前便后也要洗手。孩子一開始滿口答應,后來就總是想辦法逃避,不是一進門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就是飯后撂下碗筷打游戲,家長讓孩子洗手,孩子口口聲聲說洗完了,家長卻發現家中到處是孩子臟手留下的痕跡,于是一次次對孩子大吼大叫。
正確做法:很多時候孩子撒謊是因為嫌做事太麻煩,想偷懶。家長不要只顧著強迫孩子去做,而要跟孩子講明讓他那樣做的意義。比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雙手極易接觸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從外面回來不洗手就吃東西很容易生病,病了就只能吃特別苦的藥,或是打針輸液。家長還可以告訴給孩子,便后和飯后不洗手就摸玩具,會把玩具弄臟,玩具臟了不好清洗就只能扔掉,再想玩就玩不了了。相信經過家長的循循善誘,孩子知道了洗手的重要性,不會再因為偷懶而撒謊,久而久之就能養成講衛生的良好習慣。
家長看到孩子吃完晚飯就一直在玩兒,便問孩子:“今天老師留作業了嗎?”孩子很肯定地說沒留。轉天老師卻發微信給家長,說孩子沒有完成作業。家長指責孩子“睜著眼睛說瞎話”,才這么小就不認真學習,以后還得了?于是對孩子一頓責罵,嚇得孩子哇哇直哭。
正確做法:一些孩子剛上學確實會記錯老師布置的作業,家長問起來,孩子便本能地否認。還有一些孩子記得老師留了作業,但因為玩心太重,想先玩再寫,就順口否認,可后來玩著玩著就把寫作業的事拋到腦后了。家長不能一味指責孩子,可以教孩子用符號、拼音等記下老師留的作業,然后私下找老師或其他家長詢問,時間長了,孩子養成自覺記下當天作業的習慣就好了。當家長發現孩子因為貪玩而不寫作業,可以與孩子“約法三章”,先讓孩子寫作業,然后陪孩子玩,或者獎勵孩子一杯牛奶,讓孩子養成飯后先寫作業,再干其他事的好習慣。
家長隨手把賣廢品的零錢放在柜子上,轉天樓長來收清潔費,家長去柜子上拿錢,卻怎么也找不到了。問孩子,孩子說沒看到??呻S后家長在孩子的書包里發現了一些小零食。家長問起來,孩子說是同學給的。后來那個同學來家里玩兒,家長感謝他給孩子小零食,同學卻說沒給過。家長一下子聯想到不翼而飛的零錢……
解決辦法:孩子偷拿家里的錢并撒謊,如果家長不及時制止,很可能留下禍端。不僅家里的零錢、家長的錢包會遭殃,孩子到別人家做客,或者在學??吹絼e的同學的錢,也難免會順手牽羊。家長可以主動給孩子適當的零花錢,并引導孩子購買需要的東西,如果孩子買了家長不讓買的零食或玩具,家長不要一味責罵,而要告訴孩子為什么不讓他買。當家長發現丟了錢,如果查明真相后確實是孩子拿的,家長應該及時問清原因,如果孩子有正當理由,家長也要告訴孩子下次跟家長直說,不能不經過家長同意就拿錢。如果是非正當理由,家長一定要嚴厲告誡和教育孩子,并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杜絕孩子再犯這樣的錯誤。
家長無意中聽到,孩子跟同學撒謊說:“我家住在某高檔小區、家長是單位領導、家里有某某牌子的名車……”孩子說得有鼻子有眼,同學們眼睛里流露出羨慕的神情。家長不好當面拆穿,回家后狠狠打了孩子一頓。
解決辦法:虛榮心人人都會有,孩子也不例外。家長不要責罵孩子從小嫌貧愛富,而要告訴孩子,影視劇里的美好生活誰都向往,但并不代表孩子可以無中生有、隨意捏造和夸大事實。因為一旦被別人知道事實根本不是孩子所說的那樣,不僅孩子的信譽會受損,而且會被人認為“吹?!薄膀_人”,讓孩子成為不受歡迎的人,那樣就得不償失了。另外,如果一個人依靠虛構現實騙得別人的喜愛和友情,終歸有一天美好的人設會在現實面前徹底崩塌,那樣對孩子和朋友都是不可挽回的傷害。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說謊有代價,千萬不要讓說謊給孩子的美好心靈蒙上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