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
“澎湖灣,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每當耳邊響起這首熟悉的老歌《外婆的澎湖灣》時,我就情不自禁地回憶起我那慈祥的外婆……
我是外婆一手帶大的,因此對外婆的感情格外深。可以說外婆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師。她雖然沒有文化,但教會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外婆的一言一行指明了我成長的正確方向,讓我受益匪淺。
北方的冬天非常冷,村頭的河水會凍上厚厚的一層冰,變成了孩子們的天然溜冰場。童年的我十分頑皮,記得有一次我在村東的河面上滑冰,用一根木棍猛搗冰層,想抓些小魚蝦,卻不料搗穿冰層掉進河里,棉褲和棉襖都濕透了。好在河水不深,我拼命爬上來后,凍得渾身直打哆嗦,嚇得不敢回家。聞訊趕來的外婆沒有責備我,而是用力把我浸濕的棉褲、棉襖擰出水來,再把她的棉襖披在我身上,背著我一路小跑地往家趕。那一刻,我哭了……第二天一早,外婆把烤干的棉襖棉褲塞進我的被窩,輕聲對我說:“以后可不能再那樣滑冰了,多危險??!”我點點頭,卻發覺外婆的嗓音有些不對,后來才知道外婆背我回家的時候凍感冒了。也是從那時起,我牢記外婆的教誨,做事謹慎,三思而行。
外婆雖然沒有上過學,但她十分重視教育,深知讀書的重要性。在她的鼓勵和監督下,我們兄弟姐妹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家里陸續出了三個大學生,均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這在當時學習條件非常困難的農村,是十分罕見的。
外婆常常教育我要忠孝兩全,對國家一定要忠誠,對長輩一定要孝敬,對親友一定要和善,對需要幫助的人一定要盡力。我小時候生活還很貧苦,經常有上門要飯的乞丐,大都是老年人。印象中,外婆總是熱情對待每一個要飯的老人,如果鍋里正好有熱飯,她會毫不猶豫地給人家盛上一碗;如果不是飯點,外婆就會拿出家里最好的饃饃塞給人家,而我們掰開的零碎或者吃剩的饃饃,外婆是不會拿出來的。外婆總說他們出來要飯也是被逼無奈,咱們可不能慢待人家。
慈祥的外婆離開我們已經二十多年了,她當年諄諄教導的聲音還時常在我的耳旁響起,她那勤勞忙碌的身影還經常浮現在我的眼前,溫暖我的那一個個瞬間仍會讓我淚目,讓我警醒,催我奮進。幾十年來,我一直遵照外婆的教誨,在求學、工作和生活中,與人為善、樂于助人、努力工作,盡力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有貢獻且充滿正能量和有愛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