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惠惠 劉燕觀 李雨陽
陜西省榆林市中醫醫院針灸科,陜西榆林 719000
缺血性腦卒中是神經內科常見疾病,是腦部動脈出現狹窄、阻塞、破裂出血導致腦部供血不足、腦組織損傷壞死,主要出現在中老年人群中[1]。偏癱是腦卒中最常見的一種后遺癥,患者表現為口角歪斜、流涎、同側上下肢肢體麻木、下肢痙攣、關節活動度下降及下肢屈曲、僵硬[2-3]。西醫主要以腦保護治療,營養神經,促進腦損傷修復,以及抗血小板、調血脂等,并輔以關節功能訓練、肌群力量訓練等,但存在效果不明顯等問題[4]。中醫認為該病屬于“癱證”“痿證”范疇,其病機為機體陰陽失調,血運不暢,瘀血內阻致氣機逆亂、腦絡不通,故治療以活血祛瘀、舒經通絡、醒腦開竅為主[5]。通竅活血湯為中醫經典方劑,出自中醫典籍《醫林改錯》,具有通竅活絡、活血祛瘀功效,在各種頭面瘀血癥治療中有良好效果[6]。通督調神針法是以調神通督、開竅活血、疏通經絡為主要目的的針刺治療方法,既往在中風、不寐、癡癲等疾病的治療中有良好效果[7]。目前,鮮有關于通竅活血湯聯合通督調神針法治療腦卒中后偏癱的報道,本研究就此進行探討。
選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7 月陜西省榆林市中醫醫院收治的136 例缺血性腦卒中后偏癱患者為研究對象,電腦隨機抽簽法分為三組。湯藥組(45 例)男25 例,女20 例;年齡40~81 歲,平均(62.71±9.19)歲;偏癱部位:左側21 例,右側24 例。針灸組(45 例)男22 例,女23 例;年齡42~79 歲,平均(63.87±9.76)歲;偏癱部位:左側23 例,右側22 例。聯合組(46 例)男21 例,女25 例;年齡41~82 歲,平均(63.76±10.28)歲;偏癱部位:左側24 例,右側22 例。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陜西省榆林市中醫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審(2020)-1-71 號]。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8]制訂:①患者有口角歪斜、面部麻木、流涎、肌力減弱、不能正常行走等癥狀;②患者經頭顱CT、MRI、血管造影檢查顯示有腦出血病灶;③患者血常規及凝血功能檢查顯示血液處于高凝狀態。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9]制訂。①主癥為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言語蹇澀、面色白光白、心煩易怒;②次癥為氣短乏力、舌質淡、苔膩、脈沉細等。
納入標準:①確診為缺血性腦卒中后偏癱,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②辨證分型為氣虛血瘀型;③對通竅活血湯等治療藥物無禁忌證;④對通督調神針法治療能夠耐受;⑤對治療方案了解同意參與。排除標準:①其他病因導致的偏癱;②原發性精神狀態異?;蛑w活動功能障礙性疾病;③已經接受類似治療手段;④未完成治療方案而中途退出;⑤高血壓、糖尿病等合并基礎疾病。
湯藥組給予常規治療包括依達拉奉注射液(西安利君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批號:A20200603,規格:20 ml∶30 mg)20 ml+25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中稀釋后靜脈滴注,1 次/d;以阿司匹林腸溶片(湖南洞庭藥業,批號:P20200101-011,規格:50 mg)口服,1 次/d,100 mg/次;以阿托伐他汀鈣片(湖南迪諾制藥,批號:DN202008B,規格:10 mg)口服,1 次/d,100 mg/次,每日進行肌力康復訓練。同時患者采用通竅活血湯治療,方劑組成:川芎、赤芍各3 g,桃仁、紅花、鮮姜各9 g,麝香0.15 g,紅棗7 枚,老蔥3 根。1 劑/d,水煎煮得藥湯300 ml,2次/d。
針灸組以常規治療+通督調神針法治療,常規治療方法同湯藥組,選取患者的“通督七穴”包括風府穴、百會穴、神庭穴、腰陽關穴、水溝穴、命門穴、啞門穴為治療穴位。以一次性華佗牌針灸針(0.3 mm×40.0 mm)(蘇州醫療器械用品廠)對上述穴位進行直刺0.5~0.8 寸,其中百會穴、神庭穴采用平刺法進針,進針0.5~0.8 寸,患者出現麻、脹感后留針30 min。每日治療1 次,每周連續治療5 d,施針者為有8 年工作經驗的主治醫師。
聯合組以常規治療+通竅活血湯+通督調神針法治療,常規治療+通竅活血湯治療方案同湯藥組,通督調神針法治療同針灸組。
三組均以14 d 為1 個療程,治療3 個療程。
1.5.1 中醫癥證積分 對三組中醫證候包括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言語蹇澀、面色白光白、氣短乏力進行評估對照,得分0~3 分,分值越低癥候越輕[10]。
1.5.2 臨床療效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1]。①顯效:疼痛、半身不遂等完全消退,肢體活動功能正常,中醫證候下降>70%;②有效:偏癱癥狀顯著減輕,肢體活動輕微受限,中醫癥候下降30%~70%;③無效:癥狀、肢體活動未改善,中醫癥候下降<30%。
1.5.3 神經功能指標 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biquitin carboxyl terminal hydrolase 1,UCH-L1)、微管相關蛋白(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MAP)、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以K3 Plus 型酶標儀(上海寶予德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進行檢測,試劑盒購置于杭州聯科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批號:LK20200311、LK20200405、LK20200417)。
1.5.4 治療安全性 比較三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5.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三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三組各中醫證候積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聯合組各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湯藥組、針灸組(P<0.05)。見表1。
表1 三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表1 三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注t1、P1 為聯合組與湯藥組治療前比較;t2、P2 為聯合組與湯藥組治療后比較;t3、P3 為聯合組與針灸組治療前比較;t4、P4 為聯合組與針灸組治療后比較。
聯合組臨床療效優于湯藥組、針刺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前,三組UCH-L1、MAP、NSE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三組UCH-L1、MAP、NSE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聯合組低于湯藥組、針灸組(P<0.05)。見表3。
表3 三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指標比較(ng/L,)

表3 三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指標比較(ng/L,)
注t1、P1 為聯合組與湯藥組治療前比較;t2、P2 為聯合組與湯藥組治療后比較;t3、P3 為聯合組與針灸組治療前比較;t4、P4 為聯合組與針灸組治療后比較。UCH-L1: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MAP:微管相關蛋白;NSE: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治療期間三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三組治療安全性比較[例(%)]
偏癱是由于腦卒中患者病情進展過程中腦內缺血梗死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使得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元沖動不能正常傳遞,進一步導致患者的神經元不能正常支配患者的肢體運動,使得患者的運動功能出現減退或異常,表現為下肢的痙攣和肌張力增加以及肌群的功能性紊亂,進而影響患者的行走功能[12]。西醫常規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依達拉奉保護腦神經,修復腦損傷,以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以及阿托伐他汀調血脂等,并進行康復運動訓練干預,雖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著治療周期長、癥狀緩解慢、預后效果差等問題。
中醫認為該病屬于“癱證”“痿證”范疇,是由于患者發生卒中后元氣受損,臟腑失調,氣血瘀滯,經絡阻痹,腦失所養所致[13]。根據中醫病機剖析,本病發生為氣虛血瘀導致的本虛標實證,治療時應側重活血行氣、祛瘀通絡、醒腦開竅[14]?;诖耍狙芯恐新摵辖M采用通竅活血湯聯合通督調神針法治療,臨床療效有顯著提升,提示該中醫聯合療法對偏癱的治療效果良好??赡苁且驗橥ǜ[活血湯方中川芎止痛活血、祛風行氣,赤芍可涼血清熱、散瘀止痛,桃仁則是活血祛瘀、消癰散結之良藥,紅花則能活血祛瘀、通經活絡,鮮姜、老蔥則是行氣通陽之良藥,麝香可開竅通閉、疏通腦絡,大棗則能補益氣血。全方發揮活血祛瘀、通利血脈功效,并兼有通竅醒腦、疏通腦絡、補益氣血等作用,可對腦卒中后偏癱發揮良好治療作用[15-16]。另外,本研究采取通督調神針法治療,該針刺療法是結合脈絡、穴位、針灸等中醫理論,充分發揮督脈在臟腑功能調節中的作用,以調神通督、開竅活血為治療目的,根據通督七穴的取穴方法選取百會穴、腰陽關穴、水溝穴、風府穴、命門穴、啞門穴、神庭穴為治療穴位[17]。百會穴位于巔頂部,入絡于腦,是諸陽經交匯之要穴,針刺之可改善腦部氣機,使氣血上達巔頂,有醒神健腦之功效;針刺風府穴具有補益正氣、調經養血之功效,能補肝益腎、養血補血;水溝穴具有清熱開竅、回陽救逆之功效,針刺之可治療口眼歪斜、肢體麻木等癥;針刺腰陽關穴具有除濕降濁、疏通經絡功效,可治療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增強機體活動功能;針刺神庭穴具有開竅醒腦、鎮靜安神之功效;針刺命門穴具有固本培元、溫經散寒、通經活絡之功效;針刺啞門穴具有疏風通絡、開竅醒腦之功效,主治言語蹇澀、口角歪斜等。上述諸穴合用,能使督脈得通、調神醒腦、開竅活血[18-19]。本研究聯合組以通竅活血湯治療側重活血祛瘀,兼有補益氣血、通竅醒腦作用,而以通督調神針法治療則側重通督調神、開竅醒腦,兼有活血行氣作用。兩者聯合應用從不同機制和途徑發揮協同增效的效果,并且治療后患者的主要中醫證候均得到顯著改善[20]。
UCH-L1 是一種半胱氨酸蛋白酶,可清除神經元中錯誤折疊的蛋白質,在腦損傷患者中高表達[21]。MAP 是存在于神經元細胞中的小分子蛋白,是維持神經元細胞完整的重要蛋白,腦內神經元損傷后,MAP 會大量分泌釋放入血[22]。NSE 分布在機體的顱內神經細胞中,是重要的腦功能狀態的標志物,當患者的顱腦出現各種損傷時會刺激神經細胞釋放大量的NSE[23]。本研究中聯合組治療后UCH-L1、MAP、NSE低于湯藥組、針灸組,提示該中醫聯合療法可減輕患者的腦損傷狀態[24-27]。聯合組以通竅活血湯聯合通督調神針法治療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提示該中醫聯合治療方案安全性良好。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該中醫聯合療法對患者生活質量、肢體活動功能改善情況尚未進行隨訪觀察,考慮在今后研究中繼續深入開展。
綜上所述,通竅活血湯聯合通督調神針法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偏癱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主要中醫證候,改善神經功能指標,有較好的治療安全性。
利益沖突聲明:本文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