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摘要】目的:觀察生物制劑在風濕免疫疾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62例風濕免疫疾病患者(2021年8月—2022年12月),隨機分為對照組(31例,常規治療)與觀察組(31例,生物制劑治療),比較兩組炎性因子、免疫功能、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生活質量。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對照組,免疫功能優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給予風濕免疫疾病患者生物制劑治療能減輕炎癥反應,改善免疫功能,減少不良反應,提高生活質量,值得借鑒。
【關鍵詞】生物制劑;風濕免疫;效果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biological agents in rheumatic immunotherapy
LI Xuemei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Gansu, Lanzhou, Gansu 73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biological ag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ic immune diseases.Methods:62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immune diseases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31 cases,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1 cases,biological agents treatment).The inflammatory factors,immune function,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mmune funct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Biological preparation treatment for rheumatic immune patients can alleviate inflammatory reactions,improve immune function,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which is worth learning from.
【Key Words】Biological agents; Rheumatic immunity; Effect
風濕免疫疾病臨床發生率較高,并且其所包含的類型較多,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隨著患者病情的發展,會對多器官多系統造成進一步的影響,而且患者發病后癥狀復雜多樣,表現為疼痛、發熱、皮膚破潰等。對于患者而言,必須早期發現疾病并且開展有效的治療,否則會導致各種損害的發生,如心肌炎、腎臟損害等,在這種情況下也會使得臨床疾病治療難度進一步加大[1]。近年來,發現風濕免疫疾病患者發生率不斷上升,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而且在病情的發展下會對關節以及關節周圍軟組織、肌肉等形成侵犯,而且在病情的加重下也會對關節甚至多個內臟器官形成影響。因此,必須對風濕免疫疾病的治療引起重視[2]。在風濕免疫病的治療中,傳統治療方式可用的藥物較多,如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但在不斷地應用中發現,常用藥物存在較多的不良反應,并且在不斷治療的過程中也發現,其所表現出的效果并不明顯,還容易出現耐受性,特別是一些治療難度較大且病程長的患者,如果治療過程中對其進行免疫制劑或糖皮質激素治療,并不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而且,近年來臨床對風濕性疾病也有了較多的研究,尤其是免疫機制方面,并且在研究中發現對免疫反應過程進行有效治療也成為一個新的發展方向。生物制劑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其主要利用現代化生物技術化學方法等所制成,并且原材料為微生物、動物及人類的組織、血液等,應用效果顯著[3]。本研究選取我院62例風濕免疫疾病患者,觀察生物制劑的治療效果。
1.1一般資料 2021年8月—2022年12月,選取我院62例風濕免疫疾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齡52~78歲,均值(65.83±3.82)歲,病程22~48年,均值(35.12±3.35)年;觀察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齡51~77歲,均值(64.26±3.27)歲,病程20~45年,均值(34.72±3.95)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大,P>0.05。
1.2方法
1.2.1 對照組:甲氨蝶呤(生產單位:通化茂祥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2022674),首次口服劑量為5mg,1次/周 ,考慮到耐受情況逐漸地增加藥物劑量,治療第2~4周最大劑量在15mg及以下,1次/周。吲哚美辛腸溶片(生產單位:云鵬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4020771),初始劑量為25mg,3次/d,25mg/次,每天最大劑量在150mg以下,治療3個月。
1.2.2 觀察組:益賽普(注射用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生產單位:三生國健藥業(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20050058]25mg皮下注射,2次/周,治療前需要應用1mL0.9%氯化鈉溶液溶解,3個月后考慮病情調節劑量。
1.3觀察指標 炎性因子;免疫功能;不良反應發生率;生活質量:簡明健康量表(SF-36)。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各項炎性因子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免疫功能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免疫功能各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兩組生活質量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風濕免疫疾病對人們健康危害較大,是一種系統性的疾病,認為在疾病發展過程中不僅會對肺、腎臟等造成影響,還會對人體關節、骨骼等形成侵犯,嚴重危害人們身體健康[4]。近年來,該類疾病患病人群數量越來越多,而且作為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患者發病后會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臟器損傷,使得生活質量進一步降低。近年來,人們對風濕免疫疾病的認知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并且由于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很多患者在身患疾病后能夠在早期被發現,并且進行相應的治療,進而促進療效提升。臨床對風濕免疫疾病的治療已經有了較多的研究,并且發現臨床可用治療藥物較多,但是在具體效果方面又呈現出差異,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5]。在風濕免疫疾病常規治療中,傳統治療藥物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主要有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但是應用過程中發現長時間的用藥會使得患者出現較多的不良反應,并且其所發揮的效果也不夠持久,患者無法耐受治療,尤其是一些治療時間長、久病難愈的患者,會帶給其更大的傷害,并且在單純應用免疫抑制劑或者糖皮質激素治療的過程中,部分病例不應答。
風濕免疫疾病發病機制存在復雜性,對于患者而言,對疾病進行有效的控制且使得癥狀得以緩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須開展早期積極的治療。甲氨蝶呤在抗風濕治療中應用較多,能取得較好的效果,認為用藥期間能夠對細胞中二氫葉酸還原酶進行抑制,在這種情況下使得嘌呤合成得以減少,最終起到明顯的抗炎效果[6]。吲哚美辛也是一種常用藥物,用藥后能夠對環氧核酶進行有效抑制,使得前列腺素合成進一步減少,在這種情況下,發揮解熱、鎮痛、抗炎的效果,以上藥物聯合用于風濕免疫疾病治療中,在患者癥狀改善方面效果顯著,但是安全性方面依然欠佳,帶給患者的不良反應較為明顯。近年來,由于醫療技術的發展以及對風濕免疫疾病研究的不斷深入,更加明確在風濕免疫疾病的發生以及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免疫炎癥機制的參與,在這一理論基礎上,為風濕免疫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并且認為在疾病治療中需要以改善臨床癥狀、控制炎癥進展、防止關節變形等為主[7]。生物制劑是一種生物制品,在風濕免疫疾病中的治療已經引起了重視,而且風濕免疫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其制劑品種較多,而且在不斷研究中發現,各類藥物在功效上也存在相似性。益賽普是一種腫瘤壞死因子-α抑制劑,用藥過程中能夠較好地阻斷腫瘤壞死因子-α,在這種情況下使其抗炎、免疫抑制效果得以發揮[8]。臨床認為,生物制劑治療過程中能夠在短時間內發揮作用,并且通過藥物聯合治療,能夠促進療效的提升,使得損傷關節得以保護,控制病情進展,而且用藥安全性較高,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生[9]。在生物制劑治療過程中,尤其要重視安全性的問題,認為治療期間需要在用藥前對患者進行風險評估,同時對治療方案進行進一步的篩查,而且治療期間由于患者治療時間的延長,也會使得各種不良反應出現,因此,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用藥過程,一旦出現各種不良反應立刻進行處理。
綜上所述,生物制劑用于風濕免疫患者治療中,有利于炎癥反應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有效提升生活質量,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武上雯,李桓,李松偉.基于作用機制探討中藥復方與生物制劑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概況[J].中華中醫藥學刊,2022,26(8):112-117.
[2] 曾沛英,何娟,王虹麗,等.生物制劑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長期療效觀察[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21, 25(5):296-300.
[3] 唐紅霞,尹薇.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在兒童風濕性疾病中的規范應用[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21,36(11):816-821.
[4] 魏士雄,黎蘇佳,劉毅.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成人后的臨床特點及生物制劑治療[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20,18(6):1014-1022.
[5] 宋國婧,劉媛,王永福.治療風濕性疾病藥物的免疫原性及抗藥抗體的產生[J].中國免疫學雜志,2020, 36(1):126-128.
[6] 張卓君,李芳,李欣.間充質干細胞對類風濕關節炎適應性免疫細胞的調節作用[J].醫學研究雜志, 2021,50(5):20-23.
[7] 杜偉.特應性皮炎治療新選擇:生物制劑及小分子藥物[J].中華臨床免疫和變態反應雜志,2021,15(5): 589-590.
[8] 童榮生.生物制劑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合理用藥中國專家共識[J].中國新藥雜志,2022,31(21):2174-2184.
[9] 施嫣紅,劉占舉.炎癥性腸病中免疫調節劑和生物制劑的降級治療[J].胃腸病學,2021,2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