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素沐


【摘要】目的:研究與分析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過程中采取手術室綜合護理模式進行干預的臨床護理作用。方法:選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n=440),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220)與觀察組(n=220),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手術室綜合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較之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手術療效相關指標與干預后心理狀況評分均更優(P<0.05);觀察組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過程中采取手術室綜合護理模式進行干預,能保障手術治療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改善患者心理狀況,加快其術后身體康復速度,且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較低。
【關鍵詞】手術室綜合護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臨床護理作用
The rol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MA Sumu
Operating room,Longxi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ngxi, Gansu 748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mode in the operating room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Methods:44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220) andthe observation group (n=220).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model,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surgical efficacy related indicators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scores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P<0.05);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In the process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mode in the operating room can ensur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surgical treatment,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speed up their postoperative physical recovery,and have a lower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Key Words】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Clinical nursing role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一般指的是在電視腹腔鏡引導下對機體腹壁組織搭建相對較小的治療操作切口,進而順利進入患者腹腔組織之中實施膽囊切除治療操作的一種手術方式[1]。同時此類手術治療操作對患者身體帶來的創傷及影響較輕,住院治療時間較短、身體恢復速度較快以及術后相關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低等治療優勢,被廣泛使用在膽囊疾病臨床治療過程中,具備良好的治療效果。有相關臨床研究表明,手術治療效果不但與醫生操作技能水平有直接關系,同時還和護理人員所提供的護理配合存在一定關聯[2]。
1.1基本資料 選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樣本研究數量為440例),采取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均分為對照組(220例)與觀察組(22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男性、女性例數分別為118例、102例,年齡在29~86歲,均值(54.22±16.34)歲,病程時間1d~12年,均值(2.96±1.24)年;觀察組患者男性、女性例數依次為120例、100例,年齡27~87歲,均值(53.65±17.67)歲,病程時間2d~15年,均值(2.76±1.12)年。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即在手術治療前提前準備醫療器械與藥物等物品,叮囑患者在術前3d飲食需以半流質食物為主,在術前2d飲食需以流質類食物為主,不可食用產氣類食物。在術中,配合手術醫師的治療操作,時刻關注其各項生命體征變化狀況等。
1.2.2觀察組采用手術綜合護理。
1.2.2.1術前:①病房訪視:對患者進行病房訪視工作,詳細了解患者基礎情況,評估患者對手術治療的態度以及心理情況,最大限度排除可能會影響手術療效的影響因素以及相關誘導因素等,并且在此期間做好病房巡視表格記錄,嚴格根據相關規章制度,對患者提供術前護理干預;②心理護理:由于一些患者在手術治療前會產生一系列負性心理情緒,這些情緒通常是由于患者對手術治療方式了解度較低而導致的。為此,手術室護理人員應該為其提供心理疏導,詳細告知患者膽囊疾病屬于常見性疾病之一,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實施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臨床療效等相關治療優勢,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狀態,使其充分了解自身疾病以及手術治療操作,能夠提高其對臨床手術治療的自信心,從而促使其主動配合手術治療以及護理干預。
1.2.2.2術中:指導與幫助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姿勢來接受臨床治療,并且安全搭建靜脈通道,主動配合與協助醫生對患者開展皮膚消毒、鋪放無菌巾等一系列工作,同時還需要幫助其進行氣管插管以及麻醉等操作,開展輸液保暖工作。
1.2.2.3術后:①患者在順利結束手術治療后,應該將其安全送至麻醉蘇醒室,護理人員在此過程中對其實施密切監護,防止其發生躁動不安或者墜床等不良情況。幫助患者保持去枕平臥位,將其頭部偏向于一側,防止其由于誤吸后發生窒息的情況。同時,還需時刻關注其是否存在呼吸困難或者皮下氣腫等術后相關并發癥,如果出現異常情況,則需及時告知醫生并且輔助治療操作。②術后時刻關注其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對麻醉藥效消失情況做好對應的記錄工作,同時還需開展手術后回訪工作。③在手術后,護理人員應該按照腔鏡器械清洗流程對治療器械進行有效清洗,可以及時清除器械上大量的病原體,清洗流程具體如下:清洗、放置于多酶液浸泡、反復刷洗、流動水中多次沖洗、對有管腔的器械使用水槍進行沖洗、反復漂洗、烘干、上油。在手術結束后,治療器械需進行清點、送檢以及維護,對設備進行檢查,以此來保障其能夠正常使用,同時還可最大限度發揮其治療作用。
1.3評判標準
1.3.1手術療效相關指標評定:其中主要涉及術中出血量、手術操作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治療時間。
1.3.2干預前后心理狀況的變化情況:在干預前、干預后分布使用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估,以此來了解患者心理狀況變化情況。其中焦慮自評量表界點值在50分,抑郁自評量表界點值在53分,滿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其焦慮程度或者抑郁程度更加嚴重[3]。
1.3.3 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皮下氣腫以及高碳酸血癥等相關并發癥。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手術療效相關指標 較之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手術療效相關指標(術中出血量、手術操作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治療時間)均更優(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況 較之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干預后心理狀況(焦慮分數及抑郁分數)評分更低(P<0.05),見表2。
2.3比較兩組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 較之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術后相關并發癥(切口感染、皮下氣腫以及高碳酸血癥)發生率更低(P<0.05),見表3。

膽囊疾病發生率較高,臨床通常根據患者個體差異,對其實施個性化、針對性治療方案,手術方案治療此疾病的臨床療效顯著[4]。然而由于膽囊所處位置相對特殊,以往開腹手術治療風險性較高,不但手術治療切口較大,并且術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5]。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能夠有效彌補上述治療問題,其具有給患者帶來的創傷及影響較小,預后效果與治療效果均較為顯著等優勢。然而,此種手術治療操作屬于新型治療方式之一,大部分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對此手術方式的了解度較差,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系列負性心理情緒,怎樣合理改善患者心理狀況始終是臨床護理服務的重點內容[6]。手術室護理人員需主動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切實掌握其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提高患者對自身的依賴感與信任感。
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還和手術室醫務人員配合度存在密切關系,為此,手術室護理人員應該主動學習與了解更多新技術技能、新的護理服務知識以及提高自身對醫療器械使用的成熟度,同時還需主動了解最佳、舒適度較高的手術體位等相關內容[7]。在此基礎上利用自身護理服務,對患者提供更加規范化、全面化的護理服務,最大限度滿足患者合理的生理需求與心理需求。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操作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治療時間短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手術室綜合護理通過提前做好手術準備,護理人員詳細了解患者各項身體情況,在手術治療操作中精確無誤地配合醫師,進而縮短患者手術治療時間。
綜上,將手術室綜合護理模式合理科學地使用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過程中,臨床護理效果顯著,不但能夠消除患者負性心理情緒,改善心理狀態,還能夠在縮短手術操作時間與減少術中出血量等方面均存在積極作用,在降低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概率的同時還能夠加快患者身體恢復速度,從而提升患者對手術室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具備臨床推薦使用的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1] 魏書靖,王慧,姚曉紅.手術室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4):101-104.
[2] 李娜,周銀,陳文丹,等.手術室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11):115-116.
[3] 郭瑜.針對性手術室護理模式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價值[J].醫學美學美容,2020,29(20):171.
[4] 張文淵.手術室綜合護理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J].西藏醫藥,2020,41(1):124-126.
[5] 扈艷,郭婷,布赫.手術室細節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29):4082-4085.
[6] 史磊,于艷敏.手術室護理路徑在臨床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護理安全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22,35(3):184-186.
[7] 胡瓊.手術室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27(14):242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