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威
一、引言
互聯網技術和數字技術的成熟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新的載體。本文結合數字技術的優勢,首先簡述數字技術在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播和體驗方面的優勢,并以博物館、文化教育和產業發展的應用實踐為例,分析數字技術對傳統文化發展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然后提出數字賦能傳統文化的具體策略,最后展望趨勢與挑戰,以期為相關從業人員及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二、數字技術對傳統文化的影響
數字技術具有高效、便捷、互動性強等優勢,可以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更廣闊的平臺,提高傳統文化的傳播效率,擴大傳播范圍,對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一方面,數字技術可以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新媒體,通過網絡直播、短視頻等方式,讓更多人接觸和了解傳統文化,提升傳統文化的互動性和參與度,擴大了傳統文化的受眾群體。另一方面,數字技術可以對傳統文化進行數字化保護和傳承,將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為數字形態,既有利于傳統文化的永久保存,又為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的應用和推廣提供了便利。另外,數字技術也可以創新更多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從而促進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
(一)數字技術對傳統文化保護的影響
1. 存儲和傳承
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將傳統文化元素進行數字化處理和轉化,實現傳統文化資源的永久保存和傳承。數字化存儲具有效率高、易傳播、易檢索等優勢,能夠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同時,數字技術還可以將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再創作和再生產,以更具有時代特征和價值的形式傳承下去,從而擴大傳統文化的受眾群體和提高社會影響力。
2. 修復和復原
數字技術可以實現文化遺跡的修復和復原。例如,通過將數字技術和3D 打印技術相結合,可以高保真地還原文化遺跡的外觀和內部結構,以便更好地保護和展示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這種修復和復原不僅有利于保護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也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
(二)數字技術對傳統文化傳播的影響
1. 拓展傳播渠道
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讓傳統文化通過新媒體平臺以網絡直播、短視頻等方式傳播,這些平臺具有廣泛的受眾和用戶基礎,能夠使傳統文化傳播的范圍更廣、速度更快、受眾更精準。[2] 此外,數字技術還可以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影視、游戲等現代文化產品中,以更有趣、更直觀的方式呈現給觀眾,拓展了傳播渠道。
2. 提高傳播交互性
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讓觀眾與傳統文化更好地進行互動,例如,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新媒體平臺的互動方式讓觀眾參與到傳統文化的傳播過程中,提高觀眾的參與度和黏性;通過數字化工具和技術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意設計和應用,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和體驗傳統文化。傳播交互性的提升不僅能夠提高傳統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還能夠促進觀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理解。
3. 提高傳播效率
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通過網絡和新媒體平臺等渠道進行高速、大規模的傳輸和處理,讓傳統文化能夠在短時間內傳播到更廣泛的受眾群體中,從而擴大其影響力。例如,通過短視頻、網絡直播等,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同時,數字技術還可以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現代文化產品和服務中,以更具有趣味性和互動性的方式呈現給觀眾,從而吸引更多的受眾關注傳統文化。
(三)數字技術對傳統文化體驗的影響
1. 沉浸式體驗
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通過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將觀眾帶入傳統文化情境中,使其身臨其境地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例如,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模擬古代建筑等場景,讓觀眾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歷史氛圍和人文情感。這種沉浸式體驗能夠增強觀眾對傳統文化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其體驗效果。
2. 個性化體驗
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根據不同觀眾的需求和興趣,提供個性化的傳統文化體驗。例如,通過數據分析和算法推薦等技術,可以針對不同觀眾的喜好和特點,為其推薦適合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其個性化需求。[3]這種個性化定制能夠提高觀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感受,提高其滿意度和用戶黏性。
3. 創新性體驗
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通過創意設計和現代技術手段,將傳統文化以更新穎、更生動的方式呈現給觀眾。例如,可以通過數字化藝術、動漫、游戲等形式,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文化相結合。
三、數字技術在傳統文化中的應用
(一)數字博物館
數字博物館是數字技術在傳統文化領域的一個應用實例。數字博物館通過數字技術將文物、歷史遺跡等文化遺產轉化為數字化形式,可以在網絡上實現展示和傳播。觀眾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電腦、手機等設備參觀博物館,了解歷史文化知識。數字博物館不僅可以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還可以提高博物館的互動性和參與度,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二)在線教育和虛擬課堂
在線教育和虛擬課堂也是數字技術在傳統文化領域的一個應用方向。通過在線教育和虛擬課堂,可以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現代教育中,為學習者提供更加多樣化的學習體驗。例如,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將古代禮儀等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學習中,讓學習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此外,在線教育和虛擬課堂還可以為學習者提供針對性的學習課程,根據學習者的興趣和需求,為其提供定制化的學習內容和服務。
(三)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
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也是數字技術在傳統文化領域的一個重要方向。數字創意產業是指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創意設計和生產的產業,包括數字游戲、數字影視、數字音樂等。數字創意產業可以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技術結合,創造更多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從而促進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
四、數字賦能傳統文化發展的策略
(一)提高傳統文化的吸引力
首先,應用新媒體平臺提供更為廣泛的傳播渠道和更靈活的傳播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將傳統文化以更有趣、更生動的方式展現給用戶,從而吸引更多用戶的關注和興趣。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可以通過制作地方戲曲、民風民俗等相關的短視頻展示傳統文化魅力,例如,多次登上央視的刀馬旦甄淑梭將京劇舞臺搬到了抖音上,其抖音號目前有225.9 萬粉絲,直播時最多有數千名觀眾同時在線觀看。同時,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平臺可以發布傳統文化相關的文章、圖片和視頻,通過多樣化的形式來吸引用戶的眼球。
其次,應用虛擬現實技術創建極具沉浸感的虛擬環境,使用戶能夠身臨其境地體驗傳統文化。這種技術可以應用于博物館、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通過模擬歷史場景、復原文物等方式,讓用戶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歷史價值。例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再現古代的建筑、禮器、舞蹈等文化遺產,讓用戶通過智能頭戴式設備身臨其境地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還可以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于文化傳承教育領域,為愛好者提供更為真實、生動的實踐體驗。
最后,應用數字技術提供更為多樣化的互動方式和參與渠道,讓用戶更好地了解和體驗傳統文化。例如,通過互動游戲、在線體驗等方式,讓用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的背景、歷史和特點。具體而言,可以通過開發手機應用、網頁游戲等來傳播傳統文化知識,同時加入社交元素和競技元素,讓用戶在游戲中互動和交流。此外,還可以通過在線體驗活動,讓用戶在線上參與傳統手工藝制作、戲曲表演等活動,增加用戶的參與度和體驗感。
(二)使傳統文化更具活力
首先,應用數字技術促進傳統文化與其他產業的跨界融合,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將傳統文化元素與影視等產業相結合,制作具有傳統文化元素的數字電影等,激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
其次,應用數字技術促進傳統文化與市場經濟相結合,推動文創產業的發展。例如,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和網絡營銷手段來推廣和銷售文創產品,例如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上開設傳統文化店鋪,進行在線銷售;還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平臺進行宣傳和推廣,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最后,應用數字技術通過網絡教育和培訓等方式,促進傳統工藝的推廣和應用。例如,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開設傳統工藝課程,讓更多人了解和學習傳統工藝的制作方法;可以通過網絡直播等形式,邀請文化專家和藝術家進行現場教授和演示;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進行模擬操作和演示,讓用戶更好地掌握傳統工藝的應用技巧。
(三)讓傳統文化更具創新力
1. 打造視覺盛宴
隨著擴展現實(XR)技術和AI 算法等科技的不斷發展,不少僅存在文字和人們想象中的傳統文化中的人物和場景得以“走”進現實,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視覺沖擊和心靈上的震撼。例如,2022 年春晚中的創意舞蹈《金面》,以神秘的三星堆文明為背景,在舞蹈中應用了影視CG 技術、AI 多模態動捕系統等前沿技術。節目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是其信息之豐富,畫面之恢宏,讓觀眾仿佛沉浸式地看完了一部電影,尤其是在結尾處三星堆青銅立人“復活”,與演員“牽手”,跨越了時空與虛實,不可謂不震撼。
2. 進行線上實時互動
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非遺很多時候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法實現面對面地傳承和教育,非遺傳承人可以借助直播和短視頻的形式,與網友進行實時交流與互動。尤其是對一些傳統手工技藝,在觀看手工藝人直播時,觀眾會有一種很強的參與感,甚至會在手工藝人的帶領下進行同步實操,觀眾遇到困難和問題時,通過彈幕與手工藝人進行實時交流,其問題可以及時得到解決。對于手工藝人而言,也可以更為全面、真實地了解普通人在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和需求,從而制訂更有效的傳承策略和教學方法。[4]
3. 開設在線創意社區
在線創意社區可以激發用戶的創造力,促使用戶主動參與到傳統文化的創新中來。例如,可以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開設傳統文化創意社區,鼓勵用戶分享自己的創意和作品,從而推動傳統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同時,這也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平臺,增強其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五、數字技術在傳統文化領域的應用趨勢和挑戰
(一)5G、AI 等技術的進一步普及
隨著5G、AI 等技術的進一步普及,數字技術在傳統文化領域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5G 技術速度快、帶寬大和延遲低的特性將為傳統文化傳播提供更好的平臺,可以拓展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AI 技術則可以通過智能算法和機器學習等技術,對傳統文化進行數字化處理和轉化。
(二)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問題
數字技術在傳統文化領域的應用過程中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和信息,而這也帶來了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問題。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保證傳統文化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要尊重和保護個人隱私,避免因數字技術的應用而泄露個人隱私信息的情況發生。
(三)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與培養
數字技術在傳統文化領域的應用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支持,包括數字技術人才、文化產業人才、教育人才等多個領域。[5] 因此,要加強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提高人才的專業素質和技術水平,以推動數字賦能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六、結語
數字技術在傳統文化領域的應用正逐漸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它通過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傳播方式,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和了解傳統文化,從而增強傳統文化的活力和影響力。數字技術的應用已經可以讓人們對文化遺產進行高效的數字化存儲和保護,同時也可以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讓觀眾深入體驗傳統文化。此外,數字創意產業的發展也為人們提供了更多機會,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現代文化產品中,創造更多元化的文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