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
鄉村振興的靈魂是鄉村文化振興,農家書屋作為鄉村重要的文化陣地,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肩負著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使命,對保障農民基本文化權益、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經濟、文化各項事業不斷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探索依托農家書屋建立高效的鄉村閱讀推廣體系,讓其在鄉村文化振興中更好發揮作用是相關部門急需研究的課題。作為臨澤縣鄉村閱讀推廣的重要參與者, 筆者結合實踐推廣情況,對鄉村閱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探討,并從完善機制加強管理、整合資源共建共享、創新載體拓展服務、加強培訓嚴格考核等方面提出發展建議,以期為今后鄉村閱讀的發展提供參考。
一、臨澤縣鄉村開展閱讀推廣取得的成效
為了解鄉村開展閱讀推廣的基礎條件以及當前鄉村居民的閱讀現狀和閱讀需求,筆者以甘肅省臨澤縣為例,對全縣86 家農家書屋進行了實地調研。調研發現,臨澤縣農家書屋建設工作從2006 年開始,在縣一級層面,都設立有縣圖書館和新華書店,在鄉鎮一級層面,每個行政村都按照國家要求建設了農家書屋或文化站。至今,全縣已建成農家書屋117 個,每個農家書屋擁有政經、科技、文學、少兒等類圖書1300 冊以上。近年來,臨澤縣充分發揮農家書屋的社會服務功能,創新服務方式,延伸服務鏈條,在深化免費開放、推薦鄉村閱讀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一)基本情況
2006 年,臨澤縣縣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農家書屋”建設工程機遇,積極爭取項目,當年建成新華鎮向前村、大寨村、平川縣蘆灣村、板橋縣西灣村、沙河縣(今沙河市)西關村1 社、倪家營汪家墩村等6 個“農家書屋”。2007—2009 年,全縣所有鄉、縣、行政村、社區陸續建成“農家書屋”。建成當年,省“農家書屋”建設管理辦公室一次性配送各類圖書600 冊,往后按年度配送。至2022 年底,全縣共有農家書屋86 個(其中,縣“農家書屋”7 個、村“農家書屋”74 個、社區“農家書屋”5 個),有專兼職管理人員86 人,各農家書屋均配有政經、文化、科技、歷史、少兒類等圖書1800 冊以上,實現了“農家書屋”縣、村、社區全覆蓋。
(二)建設標準
全縣所有農家書屋均按照“六配套”標準進行建設。一是設施配套。各農家書屋均對用房進行了粉刷裝修;藏書柜、架符合要求,并滿足了擺放圖書的需要;有20 平方米以上供借閱圖書的活動場地;有滿足現場閱讀需要的閱覽桌椅;有用于安全的消防桶和消防沙袋。二是制度配套。各農家書屋的圖書管理員職責、圖書借閱制度和圖書管理制度等都由縣圖書館制定,各縣統一設計制作,在各農家書屋醒目位置懸掛。三是表冊配套。各農家書屋都有統一規范的圖書登記冊、圖書室借閱登記冊、圖書移交登記冊等。四是標志配套。所有農家書屋均在室外顯著位置統一懸掛甘肅省“農家書屋”標志牌和“農家書屋開放時間”牌、“農家書屋管理員”公示牌。三個牌子設計規范,規格統一。五是氛圍配套。大部分農家書屋室內都有文化氛圍濃厚的字畫及讀書格言、標語三條(幅)以上,各種設施擺放合理。六是人員配套。各農家書屋都有專(兼)職圖書管理員管理書屋。
(三)管理模式
“農家書屋”先后由縣文化局、縣文廣新局管理,2019 年6 月,隨機構改革轉由縣委宣傳部負責全縣農家書屋建設管理?!稗r家書屋”按照縣建、縣管、村(社區)用的模式運行,縣級管理部門依據相關文件,規范農家書屋的建設、管理等各項工作。明確“農家書屋”由縣文化站(現縣公共事務服務中心)統一管理,業務上受縣圖書館和縣文化站雙重指導。各村“農家書屋”設管理員一名,負責圖書分類編目、造冊登記、排序上架及借閱登記等工作。書屋管理員一般由村文書、婦聯主席兼任,或選聘村社文化愛好者、殘疾人專任,發放適當報酬。2012 年,臨澤縣將農家書屋管理員補貼納入縣財政預算,按每人每年600 元的標準,根據農家書屋管理員考核情況按時發放。2016 年縣政府第五次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將農家書屋管理員補貼提高到每人每年1000 元,調動了農家書屋管理員的工作積極性。縣委宣傳部、縣圖書館不定期對農家書屋業務檢查指導,實行規范化管理,確保農家書屋健康運行。
(四)作用發揮情況
全縣絕大多數“農家書屋”都設置在村委會(村黨群活動中心),只要村上有人,“農家書屋”即可正常開放,方便群眾借閱。全縣各“農家書屋”年均借閱150 人次以上、借閱圖書300 本(冊)以上。2014 年,縣圖書館發揮藏書種類全、數量多優勢,每年在每個村選定1 個“農家書屋”,給每個“農家書屋”配發圖書流動包10 個,每個書包分裝文學、科技、生活等類圖書10 本以上,由“農家書屋”管理員送到農戶家中,供農民群眾閱讀,每2 個月更換一次,方便群眾閱讀。在全縣7 個鎮,每個鎮每年選定1 個農家書屋,給每個農家書屋配發圖書流動包10 個,每個書包分裝文學、科技、生活等類圖書10 本以上,由農家書屋管理員送到農戶家中,供農民朋友閱讀,每2 個月更換一次。通過多年的運行,目前,全縣農村流動書包已達到350 個,圖書流動包服務農戶6300 戶,共發放流動圖書6.3 萬余冊。使農民朋友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免費開放帶來的實惠。
二、鄉村開展閱讀推廣存在的問題
農家書屋建設工作雖已實現全覆蓋,為閱讀推廣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也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運行機制不完善,制度落實不規范
項目建成后,都交由當地村委會協助管理,管理員基本上都是村委干部兼任,雙方沒有有效的制度約束,農家書屋接待群眾的時間,由管理員視自己忙閑情況而定。配送給部分村農家書屋的書籍未被及時送達,而被閑置在鄉鎮文化站;部分書屋的書籍未按圖書類別擺放,沒有圖書明細臺賬;借閱登記不全面,不能準確反映圖書的借出和歸還情況;個別鄉村已建成的農家書屋尚未開放,長期“鐵將軍”把門,圖書上落著厚厚的灰塵,成捆的堆放在墻角沒人管理。有的農家書屋缺乏打造,吸引力不夠,長年沒有農民去借閱圖書;有的圖書是有借無還;有的圖書遭損壞,無人打理。
(二)書屋宣傳不到位,群眾知曉度不高
由于有關部門對農家書屋重視程度不夠,沒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大力宣傳“四公開”“十個有”建設標準和免費開放的政策,導致不少鄉鎮的個別農民甚至不知道農家書屋在哪里,不知道農家書屋可以免費看書,部分村對農家書屋作用的認識不高。
(三)人員專業性不強,推廣形式單一
目前絕大部分農家書屋管理員一般由村干部兼管,均為義務管理員,村干部平時有許多工作需要解決,平時要顧及自家的農活,無暇或無能力鉆研專業知識,管理上也僅僅做些傳統的借還服務。加上缺乏專業知識,無法保證書屋的開放時間,缺少對圖書的推薦宣傳,不利于圖書功能的發揮和閱讀活動的推廣。鄉村閱讀推廣活動比較傳統,多以開會講解為主,講座為輔,形式單一,活動載體不夠豐富,缺乏一定的吸引力,活動的社會效益不明顯。
(四)圖書種類不豐富,無法滿足群眾需求
由于受經濟條件的限制,農家書屋硬件設施普遍比較落后,面積狹小,圖書種類單一,數量少,內容陳舊,符合農民“口味”的圖書不多,書籍實用性不強,缺少與當地自然環境、農作物生長習性、特色養殖等方面相關聯的農業書籍,少兒圖書更是種類不全面,與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很難相適應,滿足不了不同群體的要求,農民去農家書屋的興趣不高,農家書屋成了村里的“藏書室”“閑置品”,成了一種擺設。這些原因,使得部分農家書屋的借閱率不高,實際效果不佳。
三、開展鄉村閱讀推廣的對策
(一)完善機制,加強管理
臨澤縣以全民閱讀活動為載體,依托新時代文明站所的打造,制定出臺了農家書屋管理相關考核辦法,對全縣86 家書屋的管理制度進行了統一規范制作,分發到各個書屋,真正做到農家書屋“三張”上墻、“三本”到位。同時下發《農家書屋管理服務責任書》,讓每個管理員明確要完成的工作任務,保證書屋有專兼職人負責、有開放公示信息,切實貫徹執行好相關規定??h圖書館負責對全縣農家書屋的資產進行資產登記,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縣文旅局將書屋的建設和管理納入鎮(街道)宣傳文化工作的考核目標,確保農家書屋建設好、管理好、運轉好。
(二) 整合資源,共建共享
要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統領,加強農家書屋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農家書屋的學習環境,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大力實施總分館制建設,推動農家書屋和基層圖書館互聯互通,實現縣域內圖書通借通還。新華書店將農村發行網點建設與農家書屋管理使用相結合,深入探索農家書屋共建模式;將農家書屋與村級辦公活動場所、文化活動室、老年協會、農村遠程教育室等結合起來建設、管理和開展活動,節約建設成本,提高書屋的利用率和綜合效能。
(三)創新載體,拓展服務
以農家書屋為主要陣地,借助新時代文明實踐和全民閱讀系列活動平臺,圍繞各類傳統節日、重大時間節點,拓展農家書屋閱讀活動的組織形式,大力開展現場閱讀、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科技講座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閱讀惠民活動;利用寒暑假開展“我的書屋· 我的夢”讀書活動,把農家書屋延伸到服務教育、服務學生上,推動農家書屋深化服務、提質增效。
例如,組織農家書屋管理員參加的“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臨澤縣農民閱讀講演大賽,沙河鎮管理員汪曉珊演講的《農家書屋 幸福港灣》、平川鎮李瑜琦演講的《書香最農家 創業靠文化》、板橋鎮李小藝演講的《農家書屋助力鄉村振興》等作品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演講內容聲情并茂、貼近實際,反映了鄉村振興背景下農家書屋管理員對農家書屋建設發展的思考與情感??傊?,要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系列技術專題講座,增長知識,普及各類種養技術;充分發揮鄉村閱讀推廣人的示范引領作用,引導動員更廣泛的社會力量參與鄉村閱讀推廣。
(四)加強培訓,嚴格考核
結合農家書屋管理員隊伍建設實際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培訓方案。在冬閑時節或其他節假日,適時舉辦基層文化建設現場觀摩活動,開辦農家書屋管理員培訓班,鼓勵和支持基層文化工作人員加大自學力度,積極創造條件,組織管理員到先進市縣學習考察,讓其開闊視野。通過“走出去學和請進來講”相結合的方式,有效提升書屋的影響力和管理員服務水平。組織開展“優秀管理員”“鄉村閱讀推廣人”等評選活動,對成績優異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提高管理員專業素質和工作積極性。根據農家書屋考核標準,年末對農家書屋建設管理和運行維護情況進行考評考核,并將結果將作為對各鎮、社區年度文化工作考評的重要依據,以此來促進農家書屋管理提質增效。
(五)拓寬渠道,做好宣傳
依托農家書屋陣地優勢,采用多種形式,做好自身宣傳。農家書屋管理員要轉變思想觀念,變坐等上門借閱為走出去宣傳動員、入戶上門送書。充分利用快手、抖音等新媒體,以農家書屋簡報、連環畫、文藝演出、放映電影等通俗易懂的方式開展宣傳。利用村務公開欄、宣傳欄、電子屏和新時代文明傳習宣講等形式,讓更多群眾了解農家書屋,走進農家書屋。大力宣傳傳統節日期間農家書屋將要開展的各項文化活動,提高居民的知曉率和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對農家書屋的內外部環境進行布置,營造良好的讀書學習環境,積極營造全社會參與農家書屋建設的輿論氛圍。
四、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農家書屋作為全民閱讀推廣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對提升全民素質,普及農業科技知識,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我們只有不斷地完善功能,更新服務理念,拓展服務渠道,探索運營機制,才能助推農家書屋健康規范運行,引導農民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讓全民閱讀為鄉村振興助力,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