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飛 周志英 高佑松
(于都縣第二人民醫院麻醉科,江西 贛州 342323)
髖部骨折(Hip fracture,HF)是常見的骨折類型,發病率高居老年骨折患者首位[1]。老年患者的機體靈活度、反應度及柔韌度明顯降低,伴有不同程度骨質疏松或遭受外部能量沖擊時,極易發生髖部骨折。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老年髖部骨折發病率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而不斷增加,增長率約為20%,且至2050年,全球髖部骨折患者約為630 萬[2]。髖部骨折所致的劇烈疼痛會引起焦慮、睡眠及精神障礙等不良反應,影響患者身心健康。
手術是現階段臨床治療老年髖部骨折的重要手段,而手術創傷易導致應激反應及術后疼痛,存在一定的圍術期風險。老年患者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器官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衰竭,加之部分患者合并不同類型慢性基礎疾病,導致麻醉難度明顯增加,存在較高的手術及麻醉風險[3]。因此,臨床需采取有效的麻醉方法進行圍術期鎮痛疼痛,并緩解機體應激反應。髂筋膜間隙阻滯(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具有易操作、可靠及安全等特點而成為老年HF患者圍術期鎮痛的常用手段。臨床研究顯示,FICB 通過髂筋膜間隙將麻醉藥物擴散股前區及股外側區,從而實現區域鎮痛,具有良好的鎮痛效果[4]。
本研究在老年HF 患者術前分別予以單次、連續FICB,觀察作用效果,分析對阻滯起效情況、疼痛程度及應激反應的影響,為老年HF 鎮痛提供新的參考。
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選取2020 年5 月~2022 年12 月于都縣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80 例老年HF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滿足《骨與關節損傷》中HF 標準[5],且經影像學檢查確診;年齡≥65 歲;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分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級為Ⅱ~Ⅲ級;具備基本交流及表達能力;思維正常,能配合完成研究。排除標準:造血、凝血、認知及視聽功能損傷者;穿刺部位處的皮膚存在感染或潰爛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或不耐受者;精神疾病、心智障礙者;腦、心等功能障礙者;長期使用鎮痛鎮靜藥物或HF 發病前存在慢性疼痛者;臨床資料不完整者。所有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16 例,女性24 例;年齡65~82歲,平均74.21±3.86 歲;ASA 分級:Ⅱ級23 例,Ⅲ級17 例;骨折部位:股骨頸17 例,股骨粗隆23 例;術式:置換術25 例,內固定術15 例;骨折發生至鎮痛干預時間2~8 h,平均5.14±1.37 h。觀察組男性14例,女性26 例;年齡65~84 歲,平均73.90±4.27 歲;ASA 分級:Ⅱ級25 例,Ⅲ級15 例;骨折部位:股骨頸20 例,股骨粗隆20 例;術式:置換術21 例,內固定術19 例;骨折發生至鎮痛干預時間2~8 h,平均4.98±1.13 h。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接受FICB,患者在消毒鋪巾后取仰臥位,將超聲探頭平行放于腹股溝韌帶,獲得股動脈橫截面超聲圖像及闊筋膜、髂筋膜和髂腰肌回聲區,使用導管針由內至外刺破闊筋膜和髂筋膜,緩慢進針,隨后注射生理鹽水5 mL,穿刺成功定義為髂腰肌及髂筋膜間隙明顯擴張,若失敗則退針重新穿刺,直至穿刺成功。對照組術前單次FICB:回抽無血后,注入羅哌卡因(規格:10mL:100mg,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20153780)20mL,每注射5 mL 回抽1 次以判斷是否注入血管。觀察組術前連續FICB:將持續神經阻滯導管置入髂筋膜間隙,置管深度約5 cm,作皮下隧道,3M 敷貼固定導管,注入利多卡因(規格:5 mL:0.1 g,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50020038)5 mL,無異常情況后注入羅哌卡因20 mL。兩組完成FICB 后均觀察30min,確定阻滯有效且無嚴重不良反應后進行手術。術畢,對照組連接靜脈鎮痛泵容量180mL,格拉司瓊(規格:3 mL:3 mg,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20054797)2.7 μg·kg-1·h-1、曲馬多(規格:2mL:50mg,江蘇九旭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20023536)0.3 mg·kg-1·h-1,背景輸注速率2 mL·h-1,自控單次劑量0.5 mL·次-1,間隔時間15 min。觀察組硬膜外導管連接鎮痛泵,0.2%羅哌卡因5 mL·h-1,每15 min 追加鎖定劑量5 mL。
1.3.1 阻滯起效情況
記錄兩組股前區及股外側區感覺阻滯有效率及起效時間,阻滯有效標準:從阻滯開始到股前區及股外側區相應神經支配皮膚針刺痛覺消失。
1.3.2 疼痛程度
在阻滯前(T0)、阻滯后30 min(T1)、麻醉誘導前(T2)、術后6 h(T3)等時間點,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對疼痛程度進行評估,VAS 評分分值為0~10 分,得分越高,疼痛越強烈。
1.3.3 應激反應指標
于手術前、手術后1 d,采集3 mL 空腹靜脈血,3500 rpm 離心10 min 后取上清液,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皮質醇(Cortisol,COR)及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1.3.4 不良反應
記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包括:嗜睡、頭暈、惡心及嘔吐,并計算不良反應發生率。
采用SPSS 24.0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D)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股前區及股外側區感覺阻滯有效率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股前區及股外側區感覺阻滯起效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阻滯起效情況比較(n=40)
兩組T1、T2、T3時VAS 評分均低于T0時,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時間點疼痛程度比較(±SD)

表2 兩組不同時間點疼痛程度比較(±SD)
注:與T0 時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兩組術后血清CRP、COR 及IL-6 水平均高于術前,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應激反應指標比較(±SD,n=40)
兩組不良反應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現階段臨床常采用內固定術及置換術治療老年HF,受老年患者特殊性影響,麻醉及手術風險遠高于青壯年。有效的麻醉阻滯手段對降低圍術期風險尤為重要。FICB 能阻滯交感神經,擴張阻滯區域血管,促進血液流速加快,且麻醉藥物可以抑制凝血酶,從而影響凝血功能,避免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6]。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感覺阻滯有效率比較無明顯差異,表明術前單次、連續FICB 均具有良好的麻醉阻滯效果。神經傳導阻滯作為阻滯神經傳導功能的局部麻醉方式,是現階段臨床常用的鎮痛手段。髂筋膜間隙是存在于髂腰肌外膜及髂筋膜間的三角形間隙,其前為髂筋膜,其后位髂肌及骨盆。FICB 在超聲引導下可將麻藥注射于髂筋膜間隙,從而阻滯股神經及外側皮神經,具有操作簡單、起效快及效果好等優點。FICB 在超聲引導下進行穿刺,可以明確神經及血管等組織分布情況,避免阻滯過程中盲目進針影響神經及血管功能,從而提高阻滯有效率。既往研究顯示,FICB 在髖部骨折患者術后鎮痛中的應用效果確切,不僅能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生活質量,還能減少中樞性鎮痛藥所致的循環抑制、呼吸抑制及嘔吐等不良反應,且不會增加跌倒風險[7]。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感覺阻滯起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提示術前連續FICB 能有效縮短感覺阻滯起效時間。老年HF患者受機能減退、合并多種慢性病等因素影響,對傷害性刺激的耐受度較低。因此,及時予以鎮痛管理對順利完成手術具有重要的價值。本研究發現,觀察組T1、T2、T3時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術前連續FICB 能改善老年HF 患者術后疼痛感。究其原因:術前連續FICB 通過持續輸注能分離感覺運動的麻醉藥物,有效阻斷刺激傳導,從而改善患者疼痛感。
HF 會引起強烈疼痛,手術創傷會加重疼痛感,疼痛作為刺激源會導致釋放大量兒茶酚胺,從而誘發應激反應,使促炎因子釋放量增加[8]。臨床研究發現,CRP、COR 及IL-6 水平與老年HF 患者病情有關,可用于評估治療效果及預測預后[9]。有報道顯示老年HF患者血清COR 水平顯著升高[10]。本研究中觀察組術后血清CRP、COR 及IL-6 低于對照組,表明術前連續FICB 能緩解老年HF 患者機體應激反應。分析原因為:術前連續FICB 的鎮痛效果優于單次FICB,其通過持續性鎮痛能有效抑制外周及中樞神經痛覺過敏,對機體促炎因子合成及釋放產生抑制,緩解炎性損傷,降低應激反應對機體的影響。為探尋安全性,本研究對比不良反應發現兩組無明顯差異,可見術前單次、連續FICB 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術前連續FICB 能縮短老年HF 患者股前區及股外側區感覺阻滯起效時間,緩解術后疼痛,改善機體應激反應,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