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書 張倩
饒嫜悅是湖北省孝感市人大代表、孝昌縣婦聯兼職副主席、興達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近年來,她先后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湖北省優秀農民工”“湖北省最美婦聯人”“孝感市巾幗創業先鋒”等榮譽稱號。2016年4月赴湖北省農廣校學習,2018年5月獲得省級SYB職業培訓證書,2019年4月被武漢農廣校授予“優秀學員”稱號,多次在農廣校的學習,為饒嫜悅創業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懷揣夢想? 由北漂族到 “逐夢人”
2005年,饒嫜悅隨堂姐輾轉到北京做了3年餐飲管理,在外漂泊多年的她萌發了回鄉創業的念頭。2008年,她到武漢一家花店學插花,半年后回孝昌縣城開了一家花店。為彌補知識欠缺,她參加成人高考,到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系統學習園林綠化知識。2014年夏,她帶著多年積攢的幾十萬元,懷揣改變家鄉面貌、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夢想,義無反顧回鄉創業,建設占地300多畝的苗木基地,并依托基地創辦了興達種植專業合作社,帶領鄉親們開啟了逐夢奔小康的希望之旅。2014年至今,她累計投資800多萬元發展合作社,共吸納30余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長相甜美,踏實能干的饒嫜悅,村民們親切地稱呼她為“饒小妹”。2020年6月,興達種植專業合作社獲評全國巾幗脫貧示范基地。
矢志不渝? 讓拋荒地成 “網紅地”
2013年,饒嫜悅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王店鎮港邊村,看到村里以往生機盎然的土地,現在變得荒蕪一片,她感到非常可惜。詢問家人得知,原來依靠傳統種植為生的鄉親大多已進城務工經商,只留守一些老人種點口糧和油料作物,許多農田慢慢變成了拋荒地。痛惜之余,饒嫜悅結合孝昌縣建設苗木大縣的規劃,充分利用自己開店時與縣苗木專業戶建立的人脈資源,虛心向他人請教學習苗木栽種和管護技術,聘請專家實地指導。饒嫜悅調整苗圃基地發展定位,以親子研學為方向,成立全市首家親子研學基地,將苗圃基地轉型為集親子游樂、耕讀、農產品采摘為一體的休閑農場。為運營好農場,她遠赴北京、福建、河南、廣西等地考察學習管理模式,招聘6名留守青年婦女為研學基地專職老師、3名退伍軍人為教官,新增親子樂園和戶外拓展項目,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觀光體驗,年接待游客1萬多人次。
看到昔日荒蕪的土地重煥生機,變成網紅打卡地,凋敝的鄉村逐漸重現活力,無助的貧困鄉親重新燃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饒嫜悅由衷地感到喜悅。
樂于奉獻? 當好鄉村振興“領頭雁”
回鄉創業,既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也是為了幫助家鄉父老早日脫貧致富。創業期間,她通過勞務用工、土地租賃、產品代銷、入股分紅等方式,先后傾心關愛幫助90多戶貧困家庭,直接幫助20戶貧困戶脫貧。脫貧攻堅期間,她采取“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嚴格落實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將上級扶持的項目資金,按照每戶5萬元標準對接貧困戶,每年為11戶聯結貧困戶每戶分紅3000元。農場雖然規模不大,但在種植、養殖、親子樂園等環節用工量較大,她盡量安排貧困戶婦女來農場做事。目前,常年在合作社務工的脫貧戶婦女達30人,人均年收入2萬多元。對一些想自己發展但缺技術缺銷路的村民,她鼎力相助,手把手傳授技術要領,集中銷售農產品,帶動大家發展苗木種植800多畝,年創收100余萬元。
疫情期間,饒嫜悅積極響應號召,帶頭捐款捐物,向重慶醫療隊捐贈基地生產的鮮雞蛋,廣泛發動全省家庭農場主、高素質農民、縣婦女捐款捐物,募集資金11萬余元。她和丈夫踴躍參與社區樓棟長志愿活動,每天挨家挨戶測體溫,了解居民物資采購需求并幫助代買、及時分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她做了很多工作,雖然辛苦,但看到人們滿意眼神的那一刻,她真正體會到了助人為樂。
合作社以基地為依托,積極爭取上級婦聯、人社等部門支持,為鎮、村留守婦女開展種植養殖培訓50余次,組織先進經驗交流會5場次,累計培訓農村婦女1600余人次,直接帶動16戶留守婦女種植苗木600畝,極大提升了她們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基地常年為36名留守婦女提供就業崗位,通過合作社吸納135名婦女抱團發展,幫助她們發展苗木種植、家禽養殖,創收120余萬元。她時常用個人創業經歷激勵周邊婦女干事創業,為她們提供創業指導服務,依托婦女微家平臺,與大家分享種植養殖和家庭生活經驗。
回首創業經歷,盡管過程艱辛,但付出終有回報。2022年1月,饒嫜悅當選孝感市第七屆人大代表,同年3月又獲評“全國三八紅旗手”。2023年參加省農業農村廳舉辦的“荊楚農廣 尋美湖北”農村電商直播大賽,獲得三等獎。作為一名新當選的人大代表,她認真履職,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市七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她提出“關于支持農村中小企業發展”的建議,并打算在現有產業基礎上,開辦農產品深加工車間,帶動更多人就業,希望通過自己的示范,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她堅信,在鄉村振興戰略引領下,昔日的“冷灣”必將成為發展的“熱土”,鄉親們的好日子會越過越甜蜜。
(作者單位:1.孝昌縣農廣校;2.湖北省農廣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