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圓
隨著新媒體普及,手機成為“新農具”、數據成為“新農資”、直播成為“新農活”。如今,直播成為助力鄉村振興一種新方式。本文以“直播商品主圖拍攝與制作”為例,從教學分析、教學實施、教學反思、特色創新等四方面進行分享。
一、教學分析
(一)內容分析
為借力新媒體助推三農自媒體發展,通過對接時下緊缺工種互聯網營銷師崗位要求,依據培訓方案和課程標準、結合農民培訓實際,將“鄉村短視頻與直播”課程內容進行重構,共5個模塊,本課內容為模塊二“直播商品主圖拍攝與制作”,為理實一體課,共3課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直播商品主圖是直播開播前發布商品的必備素材,此模塊的學習是為后續直播課程教學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70名培訓學員來自于農業的不同領域,年齡跨度大,文化層次差異大,思維較傳統、審美意識不強,但他們善良淳樸、吃苦耐勞、前期已經學習了短視頻拍攝與制作,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實操能力,他們有強烈的培訓意愿,渴望順應時代的發展,為鄉村振興助力。
(三)教學目標
為此,從知識、能力、素養三方面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為了解商品拍攝的目的,掌握商品拍攝的五種技法,熟練商品主圖制作的技巧;能力目標為根據產品特性,拍攝出主體突出、主題鮮明、畫質優美的圖片,能根據商業需求,制作賣點突出、品質精美、針對性強的商品主圖;素養目標為通過商品拍攝培養學員的工匠精神,厚植三農情懷和家國情懷,通過主圖制作培養學員誠實守信和審美意識,通過引導學員關注行業新動態、激勵學員繼續學習,培養學員終身學習的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確定“商品拍攝的五種技法、商品主圖制作的技巧”為本課教學重點,“商品拍攝的五種技法”為教學難點。
(五)教學策略
堅持以學員為中心、以學員需求為導向的教學理念,秉持培養“五會農商,五有農匠,五心興農人”的思政理念,依據培訓方案、課程標準,參照電商專業人培養方案,基于教學實際,定制教案;確定了以學員真實案例為主線任務,利用同組異質原則創建互助學習小組,打造教師和學員導師的“雙導師”制,借助兩大教學平臺,使用自主開發立體化線上教學資源,構建了理論與實操、線上與線下、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多元化教學模式,運用任務驅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實踐操作等教學方法開展教學。
二、教學實施
教學過程分為課前需求調研有的放矢,課中講練一體知行合一,課后復習拓展終身學習三階段。課前教師在微信群發布需求調查文檔,根據調研結果,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設計專屬教案。課上,教師提出學員草莓大戶牛老板準備直播銷售草莓現需草莓商品主圖,引出教學內容。教師通過現場展示、對比分析等方式,引導學員掌握“同行借鑒的學”、五種場景布局、五種常見的構圖方法、五種不同的布光方式以及三種拍攝角度的技法,突出教學重點。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每位學員以牛老板的草莓為拍攝對象進行商品拍攝實操。教師巡視指導、答疑,記錄學員的問題及表現。學員可根據自身學習情況及需求在線上資源中選擇課上對應的內容進行再學習,也可以選擇拓展模塊的內容進行提升。學員導師在完成自己作品的同時對其他學員進行指導。雙導師制、線上教學資源助力教學難點的突破。
教師在學員上交的作品中選擇有代表性進行投屏,引導學員發現美、欣賞美的同時指出可以優化的部分并提出優化建議。教師鼓勵學員秉持精益求精的態度進行優化拍攝實操并上交作品。
拍攝完成的圖片往往需要進一步美化,教師重點介紹適合學員的操作簡便的修圖軟件“稿定設計”,并以投屏的方式演示修圖的相關操作。接著教師以學員拍攝的草莓為例,引導學員從產品的特征,優點、利益及證據進行分析、提煉出可用于商品主圖展示的核心點,學員躍躍欲試進入主圖的制作環節,“雙導師”繼續上線輔導。教師展示點評學員上交的佳作,從作品感受到近年來大美鄉村的累累碩果,農民的安居樂業、農業的穩步發展,祖國的繁榮富強。課堂最后,師生一同梳理知識脈絡,教師將重要內容提煉成一首打油詩,幫助學員進一步鞏固所學,并分享教學資源二維碼。
課后,學員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掃描對應二維碼進行針對性復習、拓展提升學習。教師從兩方面、三方式、四維度以及四標準完成對學員的考核評價。并在微信群與學生溝通、交流、指導學員后續的學習及實踐。
三、教學反思
(一)教學成效
1.教學設計“一班一案”、教學實施行之有效,教學目標達成
以學員為主體,以學員需求為導向,以學員真實案例為主線任務,對接電商行業前沿,基于學情和培訓方案定制教案,教學由淺入深,環環相扣,理、實、情一體,教學目標有效達成。
2.教學策略有的放矢,教學效果顯著
針對特殊的學情,創建學習小組,采用雙導師制,開展多元化教學,學員還可借助立體化教學資源中自主學習,真正做到了一課一得、學以致用,學員培訓獲得感提升明顯,培訓反饋佳。
(二)改進措施
今后教師應多關注、聯系和激勵較弱學員,激發學員繼續學習的潛能。及時更新線上資源,加入更加專業、難度更大、更前沿的內容供學員持續學習,為他們提供終身學習的途徑。
四、特色創新
本課的特色創新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依據學員需求進行教學設計,開展多元化混合模式教學,內化理論、強化技能、優化思維、深化素養,培養學員成為會學習、會思考、會拍攝、會制圖、會審美的“五會”農商人;深挖教學內容中的思政元素,將誠實守信、工匠精神、三農情懷、家國情懷、審美意識和終身學習意識融入教學環節,在講授知識、傳授技能的同時提升素養,培育學員爭做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有情懷、有擔當的“五有”農匠人;自主開發立體化教學資源,助力突破教學難重點,便于學員隨時隨地隨心學習,滿足個性化需求,教師跟蹤指導,實現全程育人,知識、技能、素養全方位育人,培養真心、全心、用心、匠心、精心的“五心”新農人。
(作者單位:郴州綜合職業中專學校、湖南省北湖區農廣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