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芳
(鶴壁市廣播電視臺,河南 鶴壁 458030)
首先,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媒體融合以及新聞采編的多媒體新聞生產與合作提供了發展契機。從本質上講,全媒體是傳媒行業在發展和實踐過程中實現媒介融合的一種理念。全媒體自身具有的實踐性是區別于媒介融合理論的重要特點。全媒體的核心在于“全中有聚”,能夠無限增加節點。從實際情況來看,全媒體時代強調傳媒行業在觀念融合和實踐整合方面的內容,是實現新聞生產實踐中人、財、物、訊協調發展的基礎[1]。簡單來說,媒介融合可以理解為借助網絡數字技術將媒介內容、傳播渠道、接收終端進行融合的過程,而全媒體就是各方面要素進行融合之后生成的產物。全媒體能夠根據受眾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服務,并且有效滿足受眾的感官需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全媒體是一種業務運作的模式,能夠有效展示出傳播手段、傳播終端和業務融合的多樣性。傳媒行業可以利用多元化的表現手段和傳播渠道實現用戶多屏融合接收信息的目的。從上述內容來看,多媒體傳播方式、媒介融合的狀態以及多元化傳播途徑和多屏接收手段組成了全媒體的基本要素。人們在全媒體時代下,不僅可以打破信息傳播的時間、空間限制,也能夠利用多頻合一接收更多的信息,感受到媒介融合給日常生活帶來的變化[2]。
其次,技術進步也能為多媒體新聞生產與合作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以及媒體融合趨勢不斷加深,進一步推動了全媒體時代的發展進程,使新聞傳播內容更加豐富,新聞傳播途徑更加多樣,新聞傳播的效果越來越好。尤其是短視頻的普及和發展,使得人們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參與的程度越來越深,僅靠智能手機和輔助設備就能夠自拍,并且能夠借助多方面新聞傳播渠道參與新聞生產過程。此外,大數據和云傳播等技術的運用,也為媒體融合提供了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媒體融合和多媒體新聞生產與合作模式的優化及創新發展。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推動多媒體新聞生產與合作模式轉變的同時,也能夠充分發揮出數字信息技術的作用,使媒介途徑、操作界面和新聞傳播服務等進行充分融合,確保新聞行業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提升新聞傳播質量[3]。
最后,受眾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促進媒體融合創新和優化多媒體生產與合作模式的關鍵。在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多媒體新聞的生產和合作模式優化不僅僅依靠新媒體技術的發展,還需要滿足受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能夠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地為受眾提供高質量的新聞節目。近年來,受眾在新聞生產和合作模式中發揮的作用已引起相關業界人士的重視。尤其是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數字信息技術為受眾帶來了更多信息和信息傳播渠道,使得通過移動設備和網絡手段獲取新聞信息的用戶越來越多。在這種發展趨勢下,媒體行業需要整合各方面的信息,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創新產品類型,并且根據媒介特點進行包裝,使新聞節目能夠受到受眾的歡迎,得到受眾群體的認可。只有這樣,新聞媒體才能通過深層次、多角度的新聞信息融合吸引更多的受眾。
在媒體融合環境下,多媒體新聞生產、傳輸、接收、存儲等環節都會受到媒體融合的影響。尤其是數字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新聞媒體能夠打破傳統思維定勢,以聚合思維統領全局,確保新聞采編、播出、推廣等各個環節能夠有效結合在一起。如今,新聞媒體行業已經在新聞生產和運作方面改變了單一的線性思維模式,以聚合思維統領全局的思想開展多媒體新聞生產工作[4]。在這個過程中,新聞行業可以從媒體融合的角度創新新聞制作和運作理念,改變新聞傳統生產模式,為行業發展提供創新思路。
尤其是在平臺整合方面,新聞媒體行業利用媒體融合和數字信息技術打破了各種元素之間的明顯界限,能夠利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元素的結合以及特稿、組稿、述評、影音等多種手段構建適合全媒體的多媒體新聞生產與合作體系,從各個角度滿足受眾需求,這種發展趨勢也使得傳統新聞編輯方式被迫改變。新聞媒體行業必須優化制作和運營模式,打造開放共享的新聞平臺,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所謂的平臺整合并不僅僅是搭建一個免費的信息共享平臺,而是從合作共贏的角度重塑整個新聞制作和合作的組織架構,使受眾能夠在新的模式中得到更好的體驗感,并且使多媒體新聞能夠合理優化資源配置,整合宣發渠道以及各方面素材,利用互聯網強大的溢出效應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從平臺整合的角度來看,新聞媒體優化組織架構、改善多媒體新聞生產與合作模式,并且構建新的動態新聞生產鏈,能夠使整個行業適應全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改變傳統思維理念,形成集產品、意識、平臺為一體的聚合思維。
從大數據應用的角度來看,大數據的普及和應用能夠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并且改變多媒體新聞的敘事風格[5]。大數據憑借自身海量數據資源和高速信息處理的特點,能夠對受眾群體進行深度分析和解讀,利用大數據智能匹配整合社會資源,進一步推動集成新聞報道的發展,使多媒體新聞在生產和合作的過程中發揮出溢出效應,從而提升新聞的價值。如今,新聞媒體行業憑借大數據技術已經可以完成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信息采集、篩選、加工、發布相關的統籌規劃,并且能夠根據受眾群體的需求、喜好和行為模式生成新的新聞內容和節目,使受眾群體能夠在新的新聞敘事風格中得到更好的觀感體驗。大數據技術已經融入到多媒體新聞生產的整個過程中,不僅可以提升信息傳輸的速度,而且也能夠對分散的受眾群體進行分析和判斷,使新聞報道更具針對性。
在媒體融合時代下,多媒體新聞生產與合作的模式和流程都發生了改變,已經實現了從單一的線性閉合模式向立體開放模式的轉變。由于媒體融合的不斷推進,新聞內容也包含了更多的媒體素材,并且能夠利用多媒體素材和傳播途徑提升新聞主題的張力。新聞媒體行業在全媒體時代下能夠利用文字、聲音、影像、動畫、網頁等多種方式完成多媒體新聞生產的蛻變,而且能夠根據用戶需求為其提供多樣化的新聞傳播方式,從而提升多媒體新聞的開放性和聚合性。
在融合新聞內容呈現等方面,各種多媒體元素互動方式和超鏈接的應用也能夠提升多媒體新聞的傳播效能。新聞媒體行業可以從融合新聞內容的角度創新多媒體新聞生產模式,構建更加高效合理的新聞播報流程。從本質上講,多媒體新聞的組成并不僅僅是將各種形態的新聞要素簡單融合在一起,而是需要根據清晰的主題進行相互補充和有機融合,充分展現出新聞主題的表現效果。因此,在開展多媒體新聞生產過程中,需要堅持“清晰、明了、全面”的原則,將各種新聞素材有機結合在一起,確保新聞內容能夠充分表達新聞主題,不會對受眾群體產生干擾,也不會浪費受眾群體的閱讀時間。從這一點來看,新聞媒體需要保證復合型信息流的秩序性,才能使新聞內容被受眾群體高效接收。除此之外,新聞媒體行業也需要保持多媒體新聞生產與合作的互動性,動員受眾群體積極參與,使受眾群體能夠在參與多媒體新聞生產與合作模式的過程中得到更好的交互體驗感,通過這種方式增強受眾群體對新聞節目的黏性,并且利用受眾群體的反饋完善多媒體新聞內容,優化新聞傳播渠道,進而提升新聞服務的品質。
對于新聞采編工作人員來說,由于很多因素的影響,不可能對每一條新聞線索和每一個新聞事件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可能會存在視點聚焦偏差的情況,而融合新聞互動平臺的搭建能夠充分發揮出受眾群體的作用,使其投入到多媒體新聞生產過程中,協助新聞采編人員對事件真相進行深入挖掘,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新聞傳播的質量。而且在全媒體融合模式下,新聞媒體行業也可以利用超鏈接使敘事風格更加成熟合理、結構更加立體形象。借助全媒體時代帶來的機遇,以及大數據技術的普及應用優勢,新聞采編人員能夠利用各種風格的文本使新聞內容表達更具層次性,從而確保多媒體新聞能夠完成分層表達、立體展示的編輯模式轉換目標。超鏈接在多媒體新聞生產和合作模式中的應用,滿足了受眾群體對于不同文本的新聞閱讀需求,確保受眾群體能夠根據自身性格愛好獲得更多的新聞內容,并且有針對性地了解新聞事件的發生背景和相關信息,這既為受眾群體提供了能夠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新聞文本,也可以利用技術手段將點、線、面結合在一起,展現出多媒體新聞的動態立體表達效果。
在新聞采編的多媒體新聞生產與合作過程中,新聞采編人員對新聞線索的準確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考慮到多媒體符號是媒體融合下多媒體新聞生產的重要因素,多媒體新聞素材的單一性和可視性會直接影響多媒體新聞的制作效果。因此,新聞采編人員需要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資源,找準新聞線索,圍繞新聞線索生產新聞內容。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超鏈接也是多媒體新聞生產的重要手段,超鏈接的使用能夠進一步提升新聞的廣度和深度,使新聞更具時效性。
在此基礎上,新聞采編人員在明確新聞主線的同時,也會借助相應的手段引導受眾群體加入新聞生產過程中,使受眾群體可以在完整閱讀新聞內容的基礎上,與新聞采編人員進行互動,使多媒體新聞生產能夠形成新的產業鏈,并且有效增強受眾群體的體驗感。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如何高效整合媒體素材是媒體融合背景下促進多媒體新聞生產與合作模式優化的關鍵,新聞采編人員必須正確處理新聞主題、新聞素材與新聞媒介之間的關系,使所有要素都能夠發揮自身的作用,進一步強化新聞的表達效果。總的來看,新聞采編人員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優化新聞生產模式和流程,增強受眾群體的體驗感,使多媒體新聞生產和合作的模式更加先進。
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新聞采編人員需要利用各種多媒體素材和數字信息技術創新新聞敘事的風格,以此提升新聞報道的收視率,得到更多受眾的喜愛。
一方面,新聞采編人員可以借助超鏈接數字敘事風格生產多媒體新聞。超鏈接數字敘事風格的新聞是在數字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上,借助內部鏈接和外部鏈接的方式優化多媒體新聞的內容,使多媒體新聞能夠更具時代特征。在這個過程中,新聞采編人員需要注意使用同一網站或是不同網站及媒介下的新聞文本內容建立鏈接,確保受眾群體可以借助不同文本之間的鏈接實現新聞內容閱讀的自由跨越。新聞采編人員借助超鏈接的方式,不僅可以完成新聞文本之間的自由切換,而且也可以更加生動形象地描述新聞的真相,豐富新聞的故事情節,使整個新聞內容更具閱讀價值。正是因為新聞采編人員使用這種超鏈接的方式優化多媒體新聞的生產方式,才使得新聞內容可以呈現點、線、面的有效聯合。受眾群體只要搜索一個新聞內容節點,就可以了解事情的全部真相。在這種模式下,新聞內容將會打破單一、靜態的存在形式,變得更加生動真實。
另一方面,新聞采編人員可以借助互動數字敘事的風格生產多媒體新聞。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多媒體新聞能夠憑借數字技術生成互動數字敘事風格。互動數字敘事風格與一般的方式相比更能加強采編人員與新聞當事人以及受眾群體之間的互動。這種敘事風格可以通過瀏覽互動、功能互動、定制化互動等方式展現出來。瀏覽互動是指受眾群體可以通過選擇類別進行關鍵詞搜索的形式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內容,并且瀏覽相關信息。功能互動是指借助各種媒體平臺和技術手段與采編人員進行互動,全方位了解新聞的真相,并且及時發布新聞信息,獲得受眾群體的反饋。因為新聞媒體的傳輸介質不同,所以表現的具體功能也不同,融合媒體背景下新聞采編人員可以利用多種媒介完成與受眾群體的高效互動。定制化互動是指新聞采編人員根據受眾的喜好為其選擇和定制新聞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新聞采編人員會提前建立交互式信息表、音訊背景、幻燈片以及互動的時間軸,并且在不同的媒體平臺上發布新聞,圈定目標受眾,為其提供個性化新聞節目。
新聞采編的多媒體新聞生產與合作已經在媒體融合和信息技術的推動下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新聞采編人員也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優化了多媒體新聞的生產模式和流程,拓展了受眾互動的渠道,使多媒體新聞能夠得到更大的傳播空間,確保新聞可以保持較強的影響力。在這種趨勢下,新聞采編人員需要利用融合共進的理念進一步創新新聞生產的內容和傳播方式,使新聞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群體,展現出新聞的作用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