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宇
(云南美術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云南 昆明 650034)
圖書整體設計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藝術創造,對設計者的文學素養、基礎設計知識均有較高的要求,結合圖書主題注入更多藝術元素,使得讀者在閱讀時能夠充分感知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時使得圖書的出版愈加規范化和標準化。同時,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也改變了受眾的閱讀方式和習慣,更加傾向于通過網絡平臺閱讀電子書籍,傳統出版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其也在嘗試實體出版的同時推出數字出版產品。無論是哪種出版方式,均對圖書的質量有著較高的要求,尤其是當前讀者更加關注圖書出版的審美水平,因此圖書的整體設計工作顯得更加重要。在追求圖書的實用功能的同時,設計者更要關注讀者的審美心理,持續優化設計工作,推出更具個性化、定制化特點的高品質圖書產品來滿足受眾需求。同時,還要借助技術發展的優勢,采用各種多媒體技術、網絡信息技術來展開現代化設計,并創新裝幀工藝,制定更加完善的整體設計和出版方案,幫助圖書贏得市場和消費者的喜愛。
整體設計不僅是一門藝術,而且也是圖書裝幀設計中最重要的內容,在綜合運用各種圖案色彩、形象的基礎上,設計者對圖書的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進行考察,并借助各種現代科學技術和物質材料來對圖書進行設計和裝幀,在反映圖書的內容、風格和文化底蘊的同時,也體現出版社的品牌特色,是藝術創作和實用閱讀的高度統一。整體設計不僅是簡單的藝術創作,其中也有許多實用性的考察,無論是紙張材料、目錄設計,還是字體、字號大小、章節排版等均充滿了實用性的思考,圖書整體設計就是一個為圖書出版和讀者服務的系統工程。在出版目的上,整體設計主要是幫助圖書呈現出最佳的藝術視覺效果。當前受眾的審美水平不斷提高,對圖書的藝術設計和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圖書整體設計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與圖書的題材內容等高度契合,充滿藝術張力和個性美,增添了圖書的藝術魅力[1]。
圖書整體設計歷史悠久,藝術元素非常豐富,使用的紙張、材料和裝訂工藝等也隨著圖書出版行業的發展而進步,尤其是現代多媒體技術和數字化工具的普及為圖書整體設計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設計也從以往簡單的封面和裝訂設計逐漸延伸到圖書封面、內容、字體和圖畫等各個方面。隨著圖書出版市場整體出現滯脹現象,圖書印刷量顯著下降,數字化出版方式逐漸占據大量市場份額,這些變化都對圖書整體設計形成了一定的沖擊,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圖書整體設計的現實意義不斷凸顯。
圖書是傳播知識、服務大眾的主要工具,在大眾的閱讀娛樂生活中占據重要位置,尤其是印刷技術的發展和現代審美的創新為圖書的出版和傳播創造了條件,現代圖書的觀感、觸感和質感等富有藝術氣息的實體表現成為吸引讀者的重要因素。而在圖書出版分化為紙質出版和網絡數字化出版的大背景下,圖書整體設計產業迎來了變革,做好圖書整體設計對圖書出版有著重要的價值[2]。
作為一項實務性工作,圖書整體設計必須結合圖書的題材內容、情感主題和作者的思想旨趣等來選擇最適合的呈現方式,這是對整體設計者的要求,也是圖書整體設計最主要的功能。在充分考察圖書內容主題的基礎上,整體設計將藝術設計與內容排版相結合,實現了外觀和內容的相互協調與配合。
藝術性是整體設計的靈魂,通過整體設計,設計者運用各種藝術元素和設計技術,對圖書內容展開排版,運用各種元素來設計封面、優化圖書裝幀等,最終使得書籍呈現出獨特的藝術審美價值,充分展現圖書的文化特色。
整體設計應當強調實用性,即便于讀者更高效、更愉快地獲取圖書的內容信息,讓設計更好地為圖書的內容服務。通過整體設計,使得圖書的類型和主題得以通過各種外觀設計很好地呈現出來,而在內部設計上,則通過優化內容排版、做好目錄設計和扉頁設計、封面設計等,幫助讀者在第一時間了解圖書內容,為其后期的閱讀提供實用性指引。
圖書整體設計不僅要從藝術審美上展現圖書內容,更要兼顧圖書出版和銷售的經濟效益,在設計時設計者應當充分考慮設計成本、設計對后期加工和銷售的影響,設計方案對讀者閱讀體驗和購買可能性的影響等。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圖書出版面臨著受眾閱讀習慣改變和審美水平提高的雙重挑戰,這對圖書整體設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具體設計工作中,許多設計者在思想認識上還存在誤區,利用現代藝術元素和工具進行圖書設計的能力不足,同時在設計時存在著圖書外部藝術表現與內容主題不符合的問題,這些因素的存在阻礙了圖書整體設計的創新發展。在思想認知上,許多設計者過分強調創意,認為整體設計就是各種藝術元素的堆疊,導致設計的產品主題不明確,未能將各種藝術元素與圖書的情感表達熔煉在一起,受眾閱讀時往往會產生一種不明所以的感覺,整體來看圖書設計不能為受眾的閱讀提供指引。此外,許多設計者盲目學習他人新穎的藝術設計手法,跟風抄襲嚴重,一味追求整體設計的藝術性和創造性,未能兼顧圖書文本內容的主體地位。而在能力方面,部分設計者的設計理念落后,對現代設計知識和各種多媒體工具和技術的掌握程度不高,在選擇創意元素和藝術表現手法時還比較老套,使得圖書設計缺乏市場競爭力,這樣的圖書產品在出版銷售時往往為市場受眾所摒棄。此外,設計者只重視外部藝術表現,忽視內容主題的問題。一些設計者認為圖書整體設計最主要的就是封面設計,因此只要做好圖書的外觀設計就能吸引讀者和消費者,而內文設計質量不佳,在版式結構、插圖式樣、字體字號方面均存在許多不足,不符合受眾的閱讀習慣和需求。圖書設計缺乏整體性,外部藝術設計和內文設計嚴重不符,還會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給人一種“盜版書籍”之感,長此以往不僅不利于圖書產品的銷售和宣傳,而且直接影響出版社的品牌和市場聲譽。
圖書整體設計是對內容的延續和深入,高質量的設計作品能夠增強書籍內容的表現力和情感感染力,從而在出版傳播的過程中贏得受眾的喜愛[3]。當前圖書整體設計藝術獲得了長足發展,而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下,必須要做好圖書整體設計。一方面,圖書出版市場的紙質出版量減少、數字化出版逐漸成為主流,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出版方式的轉變要求做好設計工作。紙質書籍出版量減少,受眾更加傾向于電子化閱讀方式。在此情況下需要結合不同方式來制定最佳的設計方案,如針對紙質書籍的外觀呈現、紙張材料選擇和印刷排版方式等,都可能影響一本圖書最終的呈現效果,設計者需要精心思考,從美學體驗和感覺體驗的角度來賦予圖書更強的競爭力。而數字出版的圖書主要對圖書的內容排版等有較高的要求,閱讀的便利性是設計的重點所在,這對整體設計者的內頁排版、字體字號和章節導引等方面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設計者需要在不同的出版模式下為受眾提供最佳閱讀體驗。另一方面,受眾審美習慣的改變也要求做好圖書整體設計。隨著現代藝術審美的發展,受眾更傾向于那些裝幀精美、插圖精良、封面具有藝術氣息且與內容高度相符的圖書作品,同時也要求圖書的外觀設計必須能夠展現圖書內容,這種審美和閱讀習慣的改變要求設計者創新整體設計工作。
圖書整體設計作為一個藝術創造的過程,引入各種藝術元素是其重要內容,在深厚的美學功底和文化底蘊的影響下,設計者應當運用各種現代化的藝術元素和設計工具來增添圖書的藝術氣息。首先要準確定位圖書的題材特色和內容主題,運用的元素應當與主題相一致,否則不必添加過多的元素。例如,主要以科學研究或科研宣傳為主題的科學科技類題材的書籍,在設計時可以運用多種點、線、面來設計封面,或是運用相關的化學、數學符號等來進行設計,使之以簡潔明快的風格呈現書籍的題材類型。同理,在設計藝術畫報、藝術書籍等類型的圖書時,則可以大膽地運用各類現代藝術設計元素,如夸張的符號、不規則的線條、色彩艷麗的圖案等,此外,還包括各種圖畫內容,如采用知名藝術家的繪畫、書法或設計作品等作封面或是內容插圖等,或者應用現代數字技術如AI 等來進行設計創作等,在選擇各種藝術元素時應當充分考慮圖書的性質、門類和具體的文字內容,同時更要表現一定的時代特色,加強設計者自身的創新和思考。
整體設計最重要的就是追求“整體性”,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注重做好圖片、插圖、文字、表格和其他元素的融合設計。在應用不同種類的藝術元素時,應當結合圖書的各個部分展開針對性設計。如封面、插圖、文字和表格等的使用應當盡可能保持一致,藝術風格相同且盡可能配合得當,如配合圖書內容使用的圖片和插畫應當與內容主題相一致,切忌過多過雜,在控制好數量和質量的基礎上讓圖片和各種藝術元素最大程度地為內容服務,展現出圖書深厚的文化底蘊。如在藝術類書籍設計中,各種圖畫在圖書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而圖書的文字內容則主要是進行介紹,因此可以將圖片和插畫等作為排版主題,文字和各種表格等配合使用,再添加一定的藝術元素,如電腦繪制的書眉和書腳格式、添加的文字和表格批注等,色彩設計、字號選擇、文字字體等也要相協調并呈現出一定的藝術審美效果[4]。
圖書“顯性”設計強調抓住讀者的眼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封面設計。在保證經濟美觀的前提下,應當充分考慮圖書的審美,兼顧精神文化底蘊和外觀美感,體現圖書的文化屬性和服務屬性。設計封面應當堅持內容與封面的統一,盡可能將內容的核心精神體現到封面之中,如加入圖書中人物的剪影、故事發生地的自然風光、與圖書主題相關的數學符號、化學符號等,同時再配合圖書的標題等,這些都能在第一時間幫助讀者了解圖書的題材。在設計封面時,或運用多種藝術元素來強化封面的藝術感染力,或是從內容和情感出發借助封面傳達思想感情。而在裝幀設計方面,則主要是與圖書編輯、出版技術人員等共同配合,從圖書的紙張、具體裝訂手法等出發,對圖書的質感、美術編輯等進行把控,最終充分展現圖書的藝術美。
圖書的“隱性”設計往往隱藏在各個細節之中,能夠為讀者提供良好的閱讀體驗,抓住讀者的心。如圖書整體設計的材料、具體排版、扉頁和目錄頁等的設計,內容中的文字字體字號、排版、批注和圖片與文字的配合等都是“隱性”設計,直接影響閱讀感受。在紙張材料選擇上,應當結合圖書題材進行恰當選擇,紙張應當柔順潔白,觸摸順滑,便于翻頁記錄等,如以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等為主題的藝術類書籍應當選擇較厚的紙張,紙面光滑且具有鏡面感,能夠給讀者帶來高品質的閱讀體驗。而在圖書體例和文字排版等方面,則應當在滿足相應標準的基礎上結合讀者的閱讀習慣來進行調整,如主要面向老年群體的圖書應當盡可能選擇標準的字體,同時增大文章內容排版之間的空隙和間距,在目錄頁、內容章節頁等地方加入一些批注等,讓圖書為讀者服務。
隨著圖書出版市場的發展,圖書整體設計更要關注圖書版式和審美創新。針對不同題材的圖書和受眾旺盛的閱讀需求,設計者需持續創新自身設計理念。如在版式設計中做好頁眉頁腳裝飾、版面優化、對文章內容空間等進行協調控制等。現代出版行業對設計者的審美和藝術素養有著較高的要求,設計者應當持續學習現代設計知識,學會運用現代媒體工具等來進行版式、排版設計等,更好地呈現文章主題,幫助讀者理解內容。
當前的圖書整體設計不再以設計者的設計意圖為主,而更多地朝讀者和市場需求傾斜,整體設計工作已經成為圖書營銷不可或缺的部分,對于贏得讀者喜愛,搶占市場份額有著重要作用。基于此,設計者要主動創新設計理念和思維方式,轉而考察受眾需要什么樣的圖書服務,引入更多藝術設計元素。在準確定位圖書主題和出版社品牌角色的基礎上,設嘗試用更多新穎的元素來增添圖書的趣味性和藝術表現力,如活潑絢麗的色彩、挺括而富有肌理的紙張、與圖書內容相得益彰的圖畫和表格,先進的整體設計理念推動圖書設計的創新發展,充分展現了圖書內容的文化底蘊。同時,受到圖書出版市場的影響,設計者也應當考慮讀者的閱讀體驗,注重圖書的顯性設計和隱性設計,在賦予圖書審美價值的同時,為讀者提供便利的閱讀服務,實現圖書整體設計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