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寶
(焦作廣播電視臺,河南 焦作 454000)
在當前的融媒體時代,人們的生活相較以往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獲取新聞信息時,從傳統的看電視、聽廣播轉向APP 平臺,新的信息傳播方式有效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加快了信息的傳播速度。目前,微博、微信與視頻軟件成為了融媒體主要的傳播方式,對傳統的電視媒體造成了較大的沖擊。同時,也對電視記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電視記者,需要能夠進一步提升自身的采訪技巧,更好地滿足融媒體時代的工作要求。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多種類型的新媒體迅速崛起并獲得了一定的發展。目前,人們已經習慣了應用手機閱讀新聞信息,從多個網絡平臺獲取信息,如微博、微信等等。同傳統的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相比,新媒體優勢明顯,不僅信息傳播速度快,能夠使受眾及時獲取信息,針對新聞信息進行互動,而且豐富了新聞的生產、傳播方式,因此對傳統的電視新聞造成了沖擊。真實、可靠是電視新聞媒體的最大優勢,在此基礎上,電視記者提升采訪技巧能夠使自身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有效擴展電視新聞的發展空間,使電視新聞具有更強的競爭力[1]。
在傳統媒體時代,電視記者在采訪活動進行前,需要了解所采訪領域的知識,保證提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目的性,這對于電視記者的業務能力具有著較高的要求。在融媒體時代中更是如此,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于記者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電視記者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新的工作環境中,電視記者需要能夠從自身做起,充分把握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自身技能與融媒體采訪工作要求間的差距,有目的地提升采訪技巧,為采訪任務的順利、高效完成提供保障,切實提升自身的綜合業務能力,在保證新聞采訪活動順利進行的基礎上,提高電視新聞質量[2]。
在新聞報道過程中,新聞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是核心與關鍵。在融媒體時代下,電視記者的采訪形式也發生了轉變,將通過視頻、聲音的方式呈現新聞采訪過程與內容。同時,融媒體帶來的變化也使電視記者面臨到一定的困境。
在融媒體背景下,記者的采訪工作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途徑上都需要進一步挖掘。在保證正確輿論的基礎上,需要切實提升記者的業務能力和采訪能力,保證新聞能夠以準確、真實的方式進行傳播。在采訪當中,采訪素材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包括有視頻、圖片與聲音等,采訪的途徑也在傳統的面對面基礎上增加了網絡連線等采訪途徑,對記者的職業敏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融媒體的發展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具有著直接的聯系,是技術發展的產物。在新的技術環境下,融媒體對于技術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具有好的采編內容,而且需要掌握音頻、圖文等相關內容[3]。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有了更多的時間進行娛樂與消遣。在此情況下,其對新聞也有了較高的關注度,從而使得新聞與娛樂產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對于很多的上班族來說,喜歡在周末觀看電視劇、綜藝節目,并搜索新聞熱點事件,同時也有了較多的搜索選擇。部分記者在工作當中,缺少深入探索的精神,在問題提出的代表性方面存在不足,導致部分電視節目雖然時間較長,但是在內容、新聞角度上存在著缺少創新的情況,使受眾無法從中感受到亮點,難以在新聞媒介的競爭中體現出優勢[4]。
在電視媒體面臨較強競爭的情況下,如何吸引受眾成為了電視媒體在發展中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作為新聞記者,需要能夠在提問方面進行創新與優化,體現出采訪的創新性與趣味性,在對受眾形成吸引的情況下,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關注新聞事件的發展過程。就目前來說,部分記者在提問的能力、技巧上還存在著不足,在確定采訪內容、提問角度上仍舊采用傳統的思路,無法體現出屬于自身的特色[5]。
在融媒體時代,如何利用好碎片化時間,對于電視媒體行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了能夠切實提升電視記者的采訪質量,做好提前的準備工作十分關鍵,在保證準備合理、充分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利用碎片化時間,使自身能夠有更多的機會進行采訪。在準備環節要做好采訪大綱,之后同被采訪者、相關人員進行溝通,對大綱中不合理之處進行完善。首先,電視記者要全面了解采訪目標的情況,包括被采訪者的相關內容、采訪事件與基本信息等,提前掌握采訪目標的喜好與性格,針對性選擇適合的采訪方式。其次,需要做好相關資料的整理與搜集工作,保證在后續采訪中能夠掌握可用、豐富的采訪素材,為后續取舍素材提供空間。在采訪活動進行前,需要對相關硬件設施進行檢查,包括錄音筆、話筒等等,準備好備用電池,避免采訪當中發生特殊故障情況。可以說,采訪準備不僅是采訪前的基礎性環節,而且也是電視記者采訪技巧的體現,對于準備工作的重視,即相當于對整個電視新聞采訪工作的重視,是后續一切活動的基礎[6]。
在傳統電視節目當中,問答是經常應用到的采訪方式,要想對采訪效率進行提升,需要從提問技巧入手,保證技巧的有效性和適宜性。第一,在提問環節,記者要保證自己提出的問題具有邏輯性、針對性,按照循序漸進、逐步深入的方式設計問題,從采訪目標熟悉的內容切入,使其能夠逐步進入采訪狀態。同時,要準確設置問題,避免設計模棱兩可或者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從而保證采訪目標能夠給出準確、細致的回答。在采訪語言方面,電視記者也需要把握好,使采訪目標能夠在采訪活動中感受到關懷,對記者、媒體產生信任感,進而激發傾訴欲望,第二,在融媒體時代,作為電視記者需要能夠跟隨時代發展趨勢,通過新媒體技術的應用進行采訪,創新優化多種采訪方式,包括投屏、二維碼等,在靈活應用多媒體手段的情況下,高質量完成采訪任務。第三,因之前已經做好了準備工作,在采訪中,記者將會根據受訪對象的喜好進行采訪,而該階段也正是記者最為熟悉的階段。在采訪中,要始終將問題作為核心,結合實際融入趣味性、可讀性內容,使觀眾在了解基本信息的同時,能夠從中感受到觀看的價值與樂趣[7]。

圖1 融媒體采訪手段
在電視記者采訪過程中,把握時間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可以以采訪為中心分為前中后三個階段。在做好采訪前準備工作的同時,也需要科學制定采訪計劃,避免出現過度提問的情況。過度提問不僅會打亂整個采訪的節奏,而且也將使受訪者感到緊張,進而影響最終的采訪質量。在采訪當中,記者要充分考慮到采訪目標的相關情況,包括情緒、性格等,同時充分考慮觀眾的喜好,在對雙方進行結合的基礎上,以科學、綜合的方式加以調配,保證采訪能夠體現出較強的娛樂性與準確性。在確定采訪大綱時,要保證問題設計具有良好的層次,避免出現重復問題。同時,要始終關注采訪目標的感受,避免出現問題提出過于簡單、過于娛樂化的情況,從而保證通過采訪引發受眾的思考[8]。
在采訪中,保證具有明確的主題與清晰的邏輯,不僅能夠使受訪對象感到放松,而且有助于其充分表達自身的觀點,更好地捕捉重要信息,保證溝通的有效性,最終獲得完整的素材。以法治類新聞為例,所采訪的案件往往會引發人們的思考。在進行該類新聞采訪時,需要保證采訪的全面性,結合實際進行后續追蹤報道,避免出現對事件片面解讀的情況。而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采訪技巧,作為電視記者需要在采訪活動中深入實踐,確保能夠將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給受眾,體現出電視新聞的價值,使電視新聞在融媒體時代能夠獲得全面可持續的發展。
在完成新聞采訪后,記者需要對收集到的素材進行整理。在實際的采訪活動中,每次采訪都將獲得大量的素材,甚至是節目所需數量的很多倍。在整理這部分信息之前,記者需要充分考慮到融媒體時代下的信息接收方式,轉變以往簡單處理的情況。在采訪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受訪對象回答偏離主題的情況,對此記者需要始終將主題為核心,根據節目要求、觀眾需求,對相關素材進行合理的取舍,保證最有價值的內容能夠保留在節目當中。在素材剪輯時,記者需要保證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避免出現斷章取義的情況,避免使用可能對觀眾形成誤導的素材。在剪輯中,要做好同采訪目標之間的溝通,從而較好地了解其需求[9]。
在融媒體時代下,信息量具有海量的規模,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變得更快。在此情況下,電視記者需要保證自身具有良好的洞察力,在面對新聞事件時,能夠對新聞熱點進行有效的預判,做好素材的精心篩選,從中找出最具有價值、深意的內容。為了能夠使更多的人能夠討論、評價社會現象,需要采訪流行的網絡熱點,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體現出融媒體時代網絡的價值與優勢,在保證全面采訪的基礎上,對采訪傳播范圍進行擴大。
在采訪活動中,受訪對象的心情將關系到采訪活動的順利進行與最終效果。在采訪當中,記者需要做好引導,以受訪對象擅長、感興趣的領域作為切入點,采取有效措施緩解其緊張的情緒。在采訪當中,記者需要始終扮演好傾聽者,當受訪對象的回答同采訪主題存在偏離情況時,也需要從中尋找有價值的信息內容,并以適合的方式將話題逐步引回到既定的采訪方向上來。對于在采訪當中的關鍵信息,記者需要隨時做好記錄,對采訪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使采訪問題能夠逐步深入,使受訪對象能夠進入到采訪氛圍當中,以積極主動的方式描述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在采訪過程中,要始終保證按照提綱設定好的順序進行,避免出現偏差,并在采訪提綱的基礎上做好對問題的細化處理,充分體現出采訪內容的真實性與針對性。可以說,傾聽與氛圍的營造是電視記者采取技巧的重要體現,也是電視記者需要著力提升的一項內容[10]。
融媒體時代對于電視記者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電視記者,需要保證自身的職業素質能夠滿足要求,這也是在融媒體時代下進行采訪并獲得優勢的關鍵。第一,需要提升選拔標準。在實際工作中,電視臺需要將職業素質作為重要的選拔依據,對現有記者進行定期的培訓考核,以此不斷提升記者的職業水平,使記者在面對新聞事件時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較好地滿足行業發展需求。第二,電視記者在工作當中,其采訪活動將會對社會輿論走向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需要采取適當的措施培養記者的責任感。在記者工作當中,在充分利用自身的知情權、采訪權的同時,也需要認真履行對應的義務。堅持公正、真實地報道新聞事件,堅決杜絕斷章取義等情況的發生,保障新聞質量。
隨著融媒體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無論是在新聞接收的方式還是渠道上,都同以往存在較大的差異。同時,新的環境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涌現,吸引了大量的受眾,逐步取代了傳統的電視與報紙媒介,使受眾擁有了更多的信息獲取渠道。在此情況下,作為電視新聞記者,需要充分把握新時代的工作要求,通過自身采訪技巧的提升,保障新聞質量,更好地將新聞信息傳遞給社會受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