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冬梅 劉妤琴 陳玲玲 葉雨琪 麥麗麗 繆惠子 程 瑋 陳凱倫 曾彥清
瞼緣炎是瞼緣皮脂溢出造成的眼瞼緣、睫毛毛囊及其附屬腺體慢性或亞急性化膿性炎癥[1]。發病時眼瞼組織疼痛、充血、水腫等癥狀明顯[2],甚至引起角膜病變[3],不同程度并發角結膜病變及干眼[4],導致瞼緣肥厚變形、瞼緣外翻、淚溢等,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質量。中醫學把瞼緣炎歸屬為 “瞼弦赤爛、風弦赤眼、迎風赤爛”范疇,其病機主要是風濕熱邪上犯客瞼,治法應祛風清熱除濕[5]。瞼緣炎臨床發病率高、易反復發作[6],尤其多見于兒童等低齡人群?,F代醫學對瞼緣炎仍沒有快速有效的根治方法,目前臨床上多應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典必殊眼膏)抗感染治療,其主要成分包含妥布霉素和地塞米松,適用于治療對腎上腺皮質激素敏感的眼部疾病或外眼部細菌感染[7],但這種方法難以取得快速療效,達到降低復發率的效果,如何高效安全治療臉緣炎日益成為困擾眼科醫生的問題,有待早日解決。
本研究擬探討一種適合眼科使用、方便可行的中西醫結合外治方法,使用自制一次性中藥奄包熱敷聯合典必殊眼膏涂抹患處,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力爭為瞼緣炎提供一個操作方便、效果顯著、不良作用小的新診療方法和思路,縮短患者病程、提高治療效果,提高生活質量,解決長期實際問題,并為中醫藥在眼科疾病的治療方向起到探索引導作用。
1.1 一般資料選取廣州中醫藥大學惠州醫院眼科門診2022年4月—2022年10月診治的瞼緣炎患者6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雙盲法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瞼緣炎診斷標準[4];②未使用其他治療瞼緣炎的藥物或已停藥1個月;③依從性好,能配合用藥及隨訪。排除標準:①合并麥粒腫、霰粒腫等;②患有角膜炎、結膜炎、虹膜炎、眼外傷、淚道疾病及眼部手術史;③使用藥物過敏、懷孕、哺乳期、有嚴重全身疾病或系統性疾病;④依從性差。
1.3 治療方法①檢查儀器及耗材:眼科裂隙燈顯微檢查儀(重慶康華瑞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LM-8E);熒光素鈉眼科檢測試紙(天津晶明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含熒光素鈉1.0~1.5 mg);②外用西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典必殊,批號:HU20181126,ALCONCUSI s.a.,規格:3.5 g)。③制作及使用一次性眼部中藥熱奄包方法:白芷、車前子、防風、連翹、桔梗各30 g,混合均勻打粉,平均分為15包保存,每包10 g,使用時取其中1包加入適量凡士林軟膏,攪拌至膏狀,取7 cm×5 cm自粘性無菌敷料,將藥膏均勻涂抹于無菌敷料中央,利用無菌敷料外圍的自粘部分將無菌敷料粘貼到100 ml暖水袋肚腹處,將暖水袋內充入40~45 ℃溫熱水70 ml,完成一次性中藥熱奄包的制作,使用時輕閉眼瞼,將熱奄包貼敷藥膏處對準眼瞼炎癥患處進行熱敷,每次15 min。④觀察組使用自制一次性中藥奄包熱敷眼瞼炎癥患處15 min,然后眼瞼患處外涂典必殊眼膏;⑤對照組使用暖水袋 (充入40~45 ℃溫熱水70 ml)熱敷眼瞼患處15 min,然后眼瞼患處外涂典必殊眼膏。⑥2組均每天治療3次,每次15 min,5 d為1個療程。同時監測眼壓,眼壓升高者,停止用藥,并對癥治療。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①眼瞼病變疼痛程度;②眼瞼病變面積;③角膜熒光素染色異常比例;④眼壓(使用非接觸眼壓計測量2組患者的眼壓,重復3次,取3次平均值,眼壓升高者,停止用藥,并對癥治療)。病變疼痛程度:按疼痛持續時間、嚴重程度計算:0分:無疼痛;1分:偶有疼痛、不明顯;2分:常有疼痛,中度不適;3分:疼痛癥狀大部分時間存在,嚴重影響生活。分數越高代表眼瞼不適程度越嚴重[8]。數碼裂隙燈觀察眼瞼病變面積評分:治療前、治療5 d后分別采用于數碼裂隙燈觀察記錄所有研究對象眼瞼病變面積,根據病變面積進行總評分:0分:無病變;1分:病變面積<1/3瞼緣;2分:病變面積≥1/3 且<2/3瞼緣;3分:病變面積≥2/3瞼緣。分數越高表明病情越嚴重[9]。角膜熒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由同一眼科醫師操作,檢測時間分別為治療前、治療5 d后。檢測方法:用1%~2%熒光素鈉滴于下穹窿結膜囊內,1~2 min后觀察角膜上皮缺損部位有無著色。正常情況:與結膜相接觸,淚液呈黃綠色,角膜無損傷處染色。異常結果:角膜、結膜破損處有嫩綠色著色,上皮完整處不染色。具體評分細則:0分:無染色;1分:有少量散在點狀染色;2分:有較多點狀染色,但未融合成片;3分:角膜上皮為片狀染色。分數越高表明病情越嚴重[10]。臨床療效評估:痊愈:臨床癥狀徹底消失;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患者自覺眼部癥狀有所好轉:無效:患者自覺眼部癥狀無緩解甚至加重。臨床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1 臨床療效治療5 d后,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眼瞼主要癥狀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表2。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表2 2組患者眼瞼主要癥狀評分比較 (分,
2.2 復發率2組患者治療后隨訪3周均無失訪。觀察組未出現復發病例(復發判別標準為痊愈后再次表現出臨床癥狀),對照組復發2例。觀察組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炎癥發生在有血管分布的組織內,是機體對損傷刺激的一種防御反應,具有殺滅病原體、限制感染、修復損傷的作用。炎癥發生時,傷害性刺激激發溫度及壓力受體信號活躍,將信號向細胞內傳導,誘導機體對傷害性刺激產生保護性反應。瞼緣炎是瞼緣的皮脂溢出造成的眼瞼緣、睫毛毛囊及其附屬腺體的慢性或亞急性化膿性炎癥,炎癥時眼瞼組織疼痛、充血、水腫。
中藥熱奄包又稱中藥熱敷法,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一種無創性傳統中醫外治療法,由多味中藥組成,是將加熱好的中藥包置于患病部位,通過奄包的熱蒸汽使藥物作用更好發揮,使局部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利用其溫熱和藥物作用,達到散寒止痛、活血祛瘀的作用[11],減少疾病發作次數或減輕發作程度,對于炎癥、免疫類疼痛疾病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熱敷臨床應用較為廣泛,其治療溫度多保持在40~45 ℃,治療時間多維持20~30 min,以患者皮膚潮紅、自感舒適為度[12]。但傳統成品中藥熱奄包存在體積較大、反復使用易交叉感染、費用較高,使用前需特殊加熱等操作不便的局限,限制了中藥熱奄包在眼部疾病中的使用。
本研究將自制中藥熱奄包與典必殊眼膏聯合使用,采用局部治療方法,避免了全身用藥的不良作用;通過熱奄包的溫熱作用,加速中藥吸收,更好的發揮中藥的藥物作用,達到消腫止痛、活血散結、祛風除濕的目的。瞼緣炎因為炎癥引起疼痛,而疼痛多為局部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所致。中藥熱奄包在治療疼痛方面效果尤為突出,一方面,熱奄包可通過其溫熱的性質溫通經絡、活血祛瘀而解除疼痛,另一方面,熱奄包可使藥物直達病所,有效增加了藥物濃度,加強了止痛效果。熱奄包在炎癥疼痛方面確有療效,如項背痛、腹痛、痹痛等,相關臨床試驗亦證實熱奄包對炎癥引起的疼痛有明確療效[13-15]。
中藥熱奄包因其溫熱之性,可使覆蓋部位及穴位溫度升高,從而加速血液循環,增加藥物吸收及利用率,達到局部高效給藥的目的。通過辨證施治配伍的中藥可通過熱奄包技術直接作用于患處,達到內病外治的效果。又因為其透皮吸收的原因,可避免藥物內服出現的肝臟首過效應,降低了藥物毒性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相對于傳統內服中藥,中藥熱奄包有方便、經濟、低毒、高效的優勢,針對體質虛弱或不能口服中藥的患者更是一種有效的治療選擇。熱奄包中藥成分通過熱力進入肌理,起到中藥外用的滲透作用,同時,作用于體液、血液等,臨床效果滿意。
雖然中藥熱奄包在其他專業應用前景較為理想,但目前在眼科炎癥類疾病中應用較少,其他專業使用的中藥熱奄包通常用藥量較大,通過皮下血管、穴位、經絡吸收的有效藥物劑量難以控制,限制了藥物的臨床應用,尤其是在眼科炎癥類疾病的應用。本研究擬通過探討并使用自制一次性中藥奄包熱敷聯合典必殊眼膏涂抹患處,用于治療瞼緣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對療效進行觀察,為瞼緣炎提供了一個中西醫結合、操作方便、效果顯著、副作用小的新診療方法、思路,改變目前患處涂抹典必殊眼膏抗炎的傳統治療方法效果不理想的現狀,解決長期困擾眼科醫生及患者的實際問題,并力爭為中醫中藥在眼科疾病的治療方向起到探索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