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瑜
美術是培養幼兒美感、提升幼兒審美的重要途徑,更是幼兒表現自我、描繪世界的一種有效語言。本文結合中班美術活動“悅畫春天”,以幼兒的活動經驗為切入口,具體分析“三點四融”的教學理念的實際應用,希望能夠推進美術課程的立體設計,多層次、多維度地幫助幼兒感知體驗,激發幼兒多種能力的發展。
一、整合背景下美術活動實施的現狀分析
1.領域傾向單一
美術活動包含語言、社會和科學等多領域的發展目標,然而很多教師在開展集體教學活動時往往局限于美術教學本身,很容易忽視幼兒對其他領域知識點的學習,使得美術活動變成了單一領域的教學活動。
2.活動設定割裂
教師在設計美術活動時多從集體教學、小組區域操作和專用教室活動等方式展開,忽視了幼兒一日教育活動的價值,將美術學習片面地理解為完成美術創作,缺少具有延續性的美術探究活動。
3.教學要點偏離
美術活動的重點在于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但在實際開展中,教師很容易忽視美的欣賞點、藝術點和創作點,師幼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的作品,卻丟失了創作本身的美感和藝術價值。
二、“三點四融”教學理念概述
“三點”即“自主點”“創生點”“對話點”,以三點聚焦的方式促使教師拓寬美術活動的視域。“四融”即從“融·理念”“融·內容”“融·場域”“融·過程”四個路徑展開,采用“四融貫通”的策略推動美術活動的多元化與立體化,幫助幼兒掌握多領域的學習技能和知識。
三、“三點四融”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三點聚焦:立足于美術活動的多元要點
從欣賞名畫、傳統繪畫到創新作畫,“三點聚焦”強調立足于美術活動的多元要點。教師在設計和開展活動時應以目標為導向,凸顯幼兒的“自主點”,注重活動的“創生點”,增強幼兒與作品互動的“對話點”,引導幼兒學習多種表現形式,積累更加豐富的審美經驗和創作經驗。
(1)凸顯“自主點”
在幼兒美術活動中,教師應遵循“幼兒做課程主人”的理念,讓活動與幼兒不同階段的發展特征相適應,引導幼兒感受美、欣賞美、表達美、創造美。在以“悅畫春天”為主題的美術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記錄春天里的多樣變化:盛開的花、新長的葉,與小伙伴們郊游的快樂場景等,在經過交流討論之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著生動宜人的春日景色。
(2)注重“創生點”
在美術資源的開發,以及具體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時刻保持創新和創造的思維,幫助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增長和構建多方面美術經驗。如“悅畫春天”的美術活動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從哪些角度進行創作表現呢?有一小組幼兒發現了泥土的“奇妙玩法”:用小手指一劃,泥土好像被施了“魔法”,變成了一條長長的小溝。回到活動室后,教師引導幼兒利用泥土半干、全濕的特點分別進行了點畫、塑形等不同形式的創作。
(3)增強“對話點”
美術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嘗試讓幼兒學習新的作畫方式或技巧,與多種形式的作品進行對話。
在一次中秋晚會中,沙畫表演激發了幼兒的興趣,一連串的奇妙想法促成了“悅畫春天”的延伸創作活動。幼兒學習運用撥、點等沙畫的作畫方式創作自己眼中的春天。沙子的多少、疏密以及作畫的不同動態都影響著沙畫作品的效果。為了呈現更好的畫面效果,幼兒們不斷地撒沙、抹沙、推倒、作畫,這個循環過程也是幼兒與沙畫這種創作方式持續對話的過程。
2.四融貫通:基于整合理念的實施策略
美術活動需要幼兒調動自身視野、經驗、思考,進行聯結式表達。為了讓美術活動更加適合幼兒的年齡發展,為幼兒所學、所享,教師們分別從理念、內容、場域、過程四個方面入手,打造“四融貫通”的教學策略。
(1)融·理念——三方切入,尋找支點,整合活動理念
在開展“悅畫春天”的主題活動前,教師首先圍繞幼兒、教師和研修組三方進行調查分析,總結出開展美術活動的三大要求:有持續的學習過程、明晰聚焦的藝術元素、明確活動核心目標。接著,在活動的具體實施中,教師以“體驗沙子松散、易潑灑的特點”和“利用內部燈飾做好沙子的透視”為活動的理論支點,反思和優化調試內容的方向性,整合活動理念,以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能力發展。
(2)融·內容——四維拓展,發散美術視域
基于不斷豐富、完善的活動理念,教師們嘗試發散思維,融合多視域下美術活動的內容,總結出創新角度、拓展寬度、挖掘深度、培植厚度的“四維拓展”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打破了原本“為畫而教”的刻板方法,將活動內容與幼兒的創作經驗緊密聯系,啟發和引導幼兒自主探索沙畫創作中點、畫、撒、推等多種表現技巧。這樣不僅能幫助幼兒在反復嘗試和重構中提升自身的創造力,還能培養其深入探索、堅持不懈的品質。
(3)融·場域——平面與立體結合,促發創意表現
在打造豐富、多元的活動內容后,教師繼續思考:怎樣能讓幼兒在創作時有更多的學習和創想?基于此,教師將目光投向了創作的場域,為幼兒打造平面、立體的多種創作空間,滿足幼兒創新發展的需要。在“悅畫春天”的美術活動中,除了室內沙畫的創作環節,教師們還將畫紙延伸到室外空間。在大幅長條的布料上涂鴉,在花園里撿拾樹枝進行立體手工表現,為玻璃圍欄設計美麗的裝飾圖案……幼兒們在畫卷般的場景中用繪畫的語言講述心中的故事,在探索與合作中體會創作表現的樂趣。
(4)融·過程——兩步推進,煥發藝術魅力
幼兒美術活動在具體開展過程中會涉及方方面面的細節,教師們重點從欣賞學習和活動評價兩大環節入手,助推美術活動開放、持續地進行,實現活動的藝術價值。
在幼兒開始創作前,教師圍繞教學視頻交叉實施廣泛式欣賞與聚焦式欣賞的方法,引導幼兒分步觀察、學習沙畫的明暗重點,突破活動的重難點,為后續的創作做鋪墊。在創作結束后,教師采用多元性評價的方式,變“美術技能水平的單純欣賞”為“幼兒全面發展的綜合支持”,從幼兒表達表現、審美能力、情緒情感、創新思維、社會性發展、學習品質等多方面給予持續關注,激發幼兒在未來的創作中主動探索工具、工藝、材料的變化,進行多通道的表達和再創作。
整合理念下美術活動的實施就像是一列火車,多樣態的融合就好比是一路的風景,幼兒探索創意,教師把握方向。經過探索與實踐,“三點四融”的教學理念在美術活動中得到了深度應用。教師們更加關注幼兒與事物的對話、幼兒與活動的融合性,以及課程的未完成性;幼兒則在教師的引導和帶領下提升了自身的想象力和表現力。教師與幼兒的共同探索和實踐讓原本單一刻板的美術教學活動變為豐富有趣的美術創作活動,走向多領域融合的多元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