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致雄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規模和數量也在不斷地擴大和攀升,解決了國內60%的就業問題,可以看出中小企業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創造出了較大的經濟價值。然而,從客觀方面來看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仍面臨著同行業、大型企業等的經營挑戰。因此,中小企業為了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就需要認識到經營權決策中財務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并積極采用科學合理的對策來提升自身財務分析能力水平,為中小企業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提供依據。文章從財務分析對中小企業的重要性出發,分析了中小企業經營決策中應用財務分析中的不足,并提出了中小企業經營決策加強財務分析應用的對策,目的在于通過完善的財務分析為中小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準確、可靠的依據,提升中小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合理性,降低中小企業的經營決策財務風險,為中小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財務分析;中小企業;經營決策;對策
現階段中小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如果中小企業需要在復雜市場環境下立足,就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實力,以加強內部管理來提升自身的軟實力。其中財務分析是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之一,也能夠為中小企業經營決策提供真實、嚴謹的財務數據信息,保證經營決策的科學性,因此中小企業管理者在經營決策中加強對財務分析的研究是十分有意義的。
一、財務分析對中小企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資金的合理性利用
中小企業財務分析人員通過對資產負債表可以分析出貨幣現金流動,長期自然應收賬款流動等情況,及時診斷出資金占用比例不合理問題,通過對現金流量表,也可以對本企業的經營、投資和籌資活動進行深入分析,診斷出本企業投融資是否合理,經營業務資金是否充足等,因此可以看出完善的財務分析有利于中小企業資金的合理性利用。
(二)有利于加強風險防控
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的政治、經濟環境日益復雜化,也加大了中小企業的經營風險。中小企業通過財務分析可以對自身的盈利、償債、營運能力等進行全面分析,為中小企業經營者及時發現經營風險提供幫助,并引導管理者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來防控風險。
(三)有利于為經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完善的財務分析來全面分析現階段本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也能夠通過整理匯總相關采購、生產、存貨、銷售、資金流等相關信息,預估本企業財務、投資和經營等相關活動,預測未來經營的發展趨勢。同時中小企業可以通過財務分析報表對比同行業企業,找出與對比企業之間的差距,為中小企業未來經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二、中小企業經營決策中應用財務分析中的不足
雖然現階段一部分中小企業管理者已經認識到財務分析工作在經營決策中的重要作用,然而部分中小企業財務分析工作仍處在初級階段,為了對中小企業經營決策中應用財務分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本文研究過程中選取了H有限公司為基本研究案例,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H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冊資金1500萬元,是一家主要從事鋼材生產、銷售的中小型企業。在近幾年的發展中H有限公司為了提升財務管理分析能力,雖然在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成效并不顯著。現階段,H有限公司財務分析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缺乏對財務分析的正確性認識
現階段很多中小企業主要是根據管理層的工作經驗來做出相關經營決策,在進行經營決策之前并沒有征求財務部門的建議,缺乏對財務分析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對財務人員的要求也僅停留在編制財務報表和簡單的會計核算方面。同時由于一部分中小企業財務工作人員各自都有不同的工作職責,并沒有認識到財務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在財務分析工作過程中也只是簡單地說明財務數據的增減變動情況,缺乏對財務數據增減變動原因的深入分析,這樣就不能充分發揮出財務分析在中小經營決策中的重要性作用。例如,2020-2022年相關的財務數據信息如圖1所示。
如圖1所示,從2020-2022年H有限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從15.62%下降到了2022年的12.11%;凈資產收益率從2020年的14.82%下降到了2022年的8.35%;而資產負債率從2020年的35.61%上漲到了2022年的49.87%。但是,在實際進行財務分析中H有限公司只分析了銷售毛利率、凈資產收益率下降存在問題,但是卻沒有對這些問題背后存在的原因和財務風險分析力度不足,也沒有對可能存在的原因進行優化和完善,因此,財務分析的深度和廣度還存在欠缺,這對于H有限公司經營管理決策十分不利。
(二)財務分析方法落后
雖然中小企業應用的財務分析方法有多種,例如杜邦分析法、比率法等,然而不同的財務分析方法都有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應用比率法當前又可以細化分為相關比率法、構成比率法、動態比率法。而在實務操作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進行清款的時候是不能實現對多個指標進行匯總比較的,通常情況下是對比單個指標;應用比較分析法的時候必須要求有統一的指標計算口徑,也要對偶發影響進行排除。以上財務分析方法的不足之處,嚴重影響到了中小企業財務分析方法的先進性。如,在應用比率分析法進行財務指標對比的過程中只能對比如下比率,保證指標的相關性,才能保證對比結果的科學性。具體財務比率分析如表1所示。
(三)財務分析信息化水平不高
中小企業在開展財務分析工作過程中需要及時準確地收集大量的財務數據以及內外部財務信息,財務分析結果也會受到財務數據信息完整性和準確性的直接影響。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中小企業在開展財務分析工作過程中,由于缺乏對財務分析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并沒有在財務分析信息化方面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無論是信息化程度還是數字化水平仍然處于入門階段,主要還是依靠人工來開展財務分析工作,這樣就會嚴重影響到了財務分析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未實現業務系統與財務分析系統的緊密結合,在財務數據應用和共享方面仍有不足之處。例如,現階段根據艾媒統計平臺的數據信息顯示,截至2022年年末,我國上市公司智能財務共享平臺的使用比例達到了95.67%,智能平臺的定期升級維護比率為93.21%,而中小企業智能財務共享平臺的使用比例僅為69.8%,定期升級維護比率僅為46.98%,尤其是一些小型企業智能財務平臺的使用比例為30.41%,定期升級維護比率為29.55%,可見在日常實務操作的過程中中小企業在信息化建設層面確實與上市公司存在差異,現階段還不能借助信息化工具實現數據賦能和數據變現。
(四)財務分析數據精準性差
中小企業財分析工作主要是分析現階段中小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并挖掘、管控過去產生的財務信息數據,通過對財務信息數據的全面了解來掌握本企業的經營情況。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對財務分析數據和財務報表數據分析兩個工作是有較大差別的,其中財務報表數據信息的基礎是時間節點,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是不可重復的,未來的經營活動很難通過歷史數據來進行體現;財務分析中的數據能夠對中小企業各個時點、各個環節的財務數據信息情況進行動態把握。一部分中小企業財務分析人員由于單純地將財務報表數據作為財務分析數據,這就會嚴重影響到中小企業財務分析數據的精準性,不能夠為經營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例如,現階段部分中小企業財務分析數據不準確具體體現包括存貨清查不徹底,賬實不符現象嚴重。2021年H有限公司進行了財產清查,但是在實際清查的過程中只有庫存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在場,財務人員并沒有參與,而是等待存貨管理人員清查之后,將清查的數據進行匯總,這種情況下財產清查的科學性和謹慎性很難保障;2021年H有限公司對外進行了三項投資,投資的內容包括債券、與其他鋼鐵行業進行投資建廠和部分土地項目,截至2022年12月31日,H有限公司三個對外投資項目核算過程中并沒有按照權益法對這三個對外投資項目進行核算,而是按這三個項目的收益進行核算,由于對外建廠和土地項目投資并沒有獲得收益,因此,2022年12月31日H有限公司對外投資出現了計盈不計虧的情況,企業財務分析中很難保證投資項目的精準性。
(五)財務分析人員職業素質有待提升
從實際情況來看,財務分析在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并不是一個獨自存在的工作,貫穿在整個經營業務環節過程中的,在開展財務分析工作過程中要求財務工作人員具備較強的財務分析能力水平,還要對本企業業務精環節進行深入了解,也要掌握相關的跨行業知識。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中小企業財務分析人員的職業素質還有待于提升,其中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部分財務分析人員并沒有及時更新工作理念,將基本核算作為財務分析工作的重點,因此嚴重影響到了財務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在工作過程中緊緊圍繞財務信息報表開展財務分析工作,缺少對外部信息數據的分析;其次,財務分析缺乏對本企業經營情況的深入了解,雖然財務工作人員具備較為專業的財務會計理論知識,但是普遍存在綜合分析能力不足的問題,這就會嚴重影響到財務分析工作的效率水平;最后,缺乏較強的學習動力,部分中小企業財務分析人員并沒有建立持續學習的習慣,不能在財務分析工作中不斷總結工作經驗,就嚴重制約了財務分析職業素質的提升。
三、中小企業經營決策加強財務分析應用的對策
通過上述情況可以看出,部分中小企業在進行經營決策中應用財務分析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為了充分發揮出財務分析在經營決策中的重要性作用,中小企業要從以下對策入手提升自身財務分析能力水平。
(一)正確認識財務分析
現階段由于中小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中小企業管理只有認識到財務分析的重要性,才能夠在經營過程中保證經營決策的科學合理性。因此中小企業管理者在擴大經營規模的同時,也要認識到財務分析工作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在財務分析工作中起到帶頭作用,提升財務分析工作的執行效果和分析效果。由于財務分析工作并不能僅依靠財務部門完成,而是需要內部各個部門的共同參與,因此中小企業管理者也要通過宣傳財務分析的價值,從不同經營項目、不同部門,對財務分析工作進行差異性宣傳,讓內部各個部門員工能夠對財務分析重要性進行全面了解,有利于與財務部門相互配合,高效開展財務分析。
同時,中小企業管理者也要強化財務部門工作人員的財務分析工作責任,提升財務工作人員對財務分析工作的重視程度,這樣財務部門工人員才能夠在認清自身工作職責的基礎之上,保證財務分析工作能夠得到有序、高效地進行。例如,在財務分析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凈資產收益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相關的數據指標的變化進行分析,還應該從全局的角度出發,細化財務指標下滑或上漲的原因。如導致存貨周轉率下降的原因就包括存貨計價方法不合理導致存貨偏高,存貨周轉率偏低;企業產品會受到季節性和周期性的直接影響而發生滯銷,這就會增加存貨的平均余額,降低存貨的周轉率;企業銷售政策調整使得銷售成本和存貨平均余額發生變化,影響存貨周轉率。因此,在分析的過程中應該結合企業銷售、經營、管理全方面內容,分析各項財務指標,深度挖掘指標變化后可能存在的原因及風險,匯總之后借助最后的結論輔助管理者決策。
(二)采用先進的財務分析方法
中小企業管理者為了提升財務分析的動態化、準確性,需要認識到創新財務分析方法的重要性,選擇多元化的財務分析方法,從本企業實際財務情況出發,保證財務分析方法選擇的可操作性,不同財務報表使用人對財務信息的需求是有較大差別的,因此也要結合不同財務報表使用人來選擇財務分析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財務報表使用人的需求,避免盲目進行財務分析問題的出現。一般來說在對財務報告進行分析的過程中,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首先應就單張表進行相關分析,把握企業的基本情況,保證采用的財務分析方法能夠從橫向、縱向來分析中小企業財務情況。
同時,中小企業財務分析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要抓住關鍵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如,中小型制造企業要加強對壞賬率指標、應收賬款率指標的分析,并分門別類地對客戶進行深入研究,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壞賬情況的出現;中小型商貿企業要注重分析存貨周轉率,這樣既可以為銷售需求提供保證,也可以降低存貨成本。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中小企業進行財務分析:一是戰略分析,其中包括了業務、競爭戰略以及行業分析等;二是會計分析,其中主要包括財務報告分析、分析會計估計和政策的合理性等;三是審計報告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分析三張財務報表、預測分析償債、盈利等財務比率,以及對企業可持續性和價值動因進行準確評估。
(三)提升財務分析信息化水平
現代市場經濟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中小企業管理者為了提升自身財務分析能力水平,就必須重視財務分析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才能保證財務分析工作的準確性和效率性。中小企業管理者在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提升利潤空間的同時,也要投入一定的資金在構建信息化數據分析系統上,實現從業務前端采集財務分析數據,保證能夠及時、準確、完整地將業務部門財務數據傳遞到財務部門中,實現資金流、信息流、價值流和業務流的相互融合。同時中小企業管理者也要認識到財務分析信息系統建設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因此要對財務分析信息系統進行不斷地改造和升級,為了保證財務分析系統中財務數據的安全性,可以采用數據安全加密技術及設置多重性的權限來保障信息數據的安全性。例如,積極在中小企業中構建智能化的信息財務系統,通過對系統功能的深度挖掘,借助大數據、云計算、AI智能逐步的中小企業內部構建全面覆蓋、動態追蹤的智能化財務處理模式,通過智能化財務系統分層,確保在財務數據處理中大數據要準,小數據要穩,從而穩步推進中小企業財務處理智能化進階,為財務分析提供強有力的軟件和硬件支撐。
(四)提高財務分析數據精準性
中小企業管理者要認識到財務分析數據精準性會直接影響到財務分析水平,因此在進行財務分析的過程中要注重提升財務分析數據的準確性。首先,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來加工處理中小企業的業務數據、財務數據、行業數據等,對相關數據之間的聯系,及時找出中小企業中的內部增值作業、非增值作業;其次,中小企業的相關業務活動能夠通過財務報表來得到數字化的體現,因此在開展財務分析工作過程中不僅要對財務指標進行分析,還要對非財務指標進行全面分析,提高財務分析數據的準確性;最后,經營戰略目標是中小企業經營的主要目的,具備長遠性和全局性的特征,因此中小企業在開展財務分析的過程中,不僅要分析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等指標,還要注重長期戰略與短期利益之間的平衡,通過大數據技術來對未來企業的業務發展變化趨勢進行深入分析,通過對比發展趨勢來對是否符合行業發展趨勢進行判斷。例如,H有限公司需要強化日常財務清查和財務數據管理工作,尤其是要細化財產清查和存貨管理的相關內容,以確保財務分析的精準性。
(五)提高財務分析人員職業素質水平
中小企業財務學習工作要依靠高素質的財務分析人員才能夠完成,是中小企業管理者要重視提升財務分析人員的職業素質水平。由于財務分析工作是貫穿在中小企業整個經營過程中的,針對財務分析人員的素質水平提出了較高要求,分析工作人員為了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要在工作中強化自我學習,要在財務分析專業方面不斷提升自己,還要深入到各個業務環節中去,加強與業務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系,全面了解本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同時中小企業管理者也要組織財務分析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針對不同財務分析,人員素質水平制訂出差異化的培訓方案,保證業務培訓內容的全面性和可執行性,并鼓勵財務分析人員通過參加專業資格考試的方式,不斷提升財務分析人員的職業素質水平,這樣才能保障中小企業財務分析工作質量和效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準確、及時的財務分析對中小企業的經營決策可以起到促進作用,因此中小企業為了獲得可持續長期發展,就必須認識到自身財務分析工作中的不足,采用合理的對策來構建完善的財務分析體系,這樣才能為中小企業經營決策做出正確的引導,降低經營決策失誤的財務風險,助力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實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薛玉.論財務分析如何為中小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依據[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3(13):160-162.
[2]姚補玉.財務分析如何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依據[J].審計與理財,2022(01):35-36.
[3]唐驚燦.財務分析如何有效為中小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的探討[J].中國市場,2021(22):61-62.
[4]歐陽紹文.淺析財務分析如何有效為中小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J].中國商論,2019(06):103-104.
(作者單位:海南華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