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沙洲中學 張志先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習近平
請結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是高考命題的綱領性文件。近年,高考命題遵循“一核、四層、四翼”的評價體系,依據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科學設計命題,從多個維度提升考生語文學科素養。作為“天下第一題”的高考作文題,同樣遵循這一理念。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題并不回避當下熱點,2023年全國乙卷材料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吹滅別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2022年全國乙卷“北京:雙奧之城”;新高考Ⅱ卷“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浙江卷“浙江省著力強化創新驅動”。2021年全國甲卷“中國共產黨走過百年歷程”……我們應當看到,高考語文不回避熱點,高考作文的考查尤其突出社會熱點。當下高考作文命題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考生實際,深化考試內容改革,凸顯民族自信,厚植家國情懷,較好地傳遞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個人與時代同頻共振,增強愛國意識和愛國情感,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引導青年學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并不長,但內涵豐富。
我們須注意把握幾個關鍵詞:本質要求、中國式現代化、重要特征、以人民為中心、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對于我們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來說,共同富裕就顯得尤為重要,否則怎么談得上以人民為中心?
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目標,隨著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必須把共同富裕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向著這個目標努力奮斗。共同富裕需要全體人民辛勤勞動和相互幫助,人人盡力,人人享有,共建美好家園,共享美好生活,共建共富,才能人人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
共同富裕,說到底是要人民過上好日子。當然,好日子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也不會自動成真。面對這樣一個宏大的主題,我們應當大題小寫,寫得深刻一些,須有感而發,通過“我”的觀察和感悟,我手寫我心,寫出近年我國改革發展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寫出真情實感來。
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不斷夯實黨長期執政基礎。
——習近平
不患寡而患不均。
——《論語·季氏》
不富無以養民情,不教無以理民性。
——《荀子·大略》
賢者與民并耕而食。
——《孟子·滕文公上》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管子·牧民》
以富邦國,以養萬民,以生百物。
——《周禮·天官冢宰·小宰》
為國者以富民為本,以正學為基。
——東漢·王符《潛夫論·務本》
以奮斗為浪花,奔向共同富裕的大江大河。發展路上,別忘了弱勢群體,不讓任何人掉隊。
—— 中青評論
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理念。改革開放后,我們黨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和權利,認識到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打破傳統體制束縛,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
——《求是》
簡而言之,所謂同步富裕是所有人以同樣速度“齊步走”,同時抵達富裕;同等富裕是所有人達到同等程度的富裕。
——《半月談》
在首屆重慶“同心獎·共富典范”頒獎盛典上,獲得十大共富責任民企稱號的隆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涂建華,現場宣讀了一份共富倡議書。“一個企業家賺錢不叫富裕,一個企業盈利也不是富裕。只有全社會絕大部分人都過上了好日子,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富裕。”在倡議書中,涂建華建言各位民營企業家堅持誠信經營,依法納稅,及時足額為職工繳納各種社會保險,確保職工工資水平增長幅度與企業發展速度相適應。
——企業家涂建華的《共富倡議書》
阿里巴巴集團已啟動“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動”,將在2025年前累計投入1000億元,助力共同富裕。為促進十大行動落地,阿里將成立專門的常設機構。據了解,阿里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動將圍繞五大方向展開,分別是科技創新、經濟發展、高質量就業、弱勢群體關愛和共同富裕發展基金。
——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動
青春逐夢,共同富裕
江蘇省張家港市沙洲中學 黃馨逸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是的,自古我國便有“天下大同”的觀念。實現共同富裕,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和付出。當代青年也當逐夢未來,共同助力富強中國。
在邁向共同富裕的征程中,需要誠實勞動,踏實勤勉;做人當以勤為本,一勤天下無難事。
勤奮自古便是傳統美德。千百年來,中華兒女依靠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創造了美好的生活。如今,新時代的勞動者孜孜不倦學習,勤勉奮發干事,得以在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洪流中勇立潮頭;在不進則退、不強則弱的競爭中贏得優勢;在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為。“矢志奮斗,只爭朝夕”的劉湘賓,“修舊如舊,匠心楷模”的劉更生,他們都是艱苦奮斗精神的優秀傳承者,在不同的領域熠熠生輝。光榮屬于勞動者, 幸福屬于勞動者,只有崇尚勞動,才能進一步煥發勞動熱情,釋放創造潛能,在腳踏實地、勤勉務實中起而行之,攻堅克難,共同向富。
在不斷發展的道路上,要迎難而上,奮斗不止,發展永無止境,奮斗正未有窮期。
回望過去五年,面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 國家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等一系列深刻變化,我們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取得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國尚如此,青年理應走在發展的前頭,在接續奮斗中成為引領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中流砥柱。近年,科技創新發展的銳意改革與科技人員的奮發進取交相輝映,結出豐碩成果,書寫了我國科技發展史上的新篇章。正因為青年科技工作者們胸懷報國之志,傳承勇攀高峰、敢為人先,推動了中國科技及經濟的進步,不斷筑牢強國之基。
在脫貧攻堅之路上,要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用奉獻踐行誓言,奉獻乃是生活的真正意義。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數百萬扶貧干部發揚民族精神和脫貧攻堅精神,將最美的年華貢獻給脫貧事業。“燃燈校長”張桂梅從東北遠赴云南支邊,為教育扶貧事業默默奉獻40余年。“壯鄉赤子”黃文秀,將青春和生命都奉獻給脫貧事業。他們燃燒自己,照亮了大家。以熱血拼事業,以行動踐諾言,他們把答卷寫在共和國豐碑上, 更寫進億萬人民的心里。脫貧攻堅能全面勝利,離不開他們的苦干實干,舍己為人。
共建共富,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現實任務。廣大青年都應當把個人理想與國家需要結合起來,在逐夢的路上,關心國家發展,發揚大愛精神,傳承踏實勤勉、奮斗不止、無私奉獻的精神,奔向共建共富的大江大河。
點 評
文章開篇與文題有機聯系,“當代青年也當逐夢未來,共同助力富強中國”實為中心論點。文章充滿著思辨色彩,認識問題客觀、全面。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現實任務。難能可貴的是,作者能夠跳出“小我”,將個人理想與國家需要結合起來,關心國家發展,發揚大愛精神,整篇文章具有大格局、大視野。

奮力拼搏,實現共同富裕
江蘇省張家港市沙洲中學 倪江茜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將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作為國家建設事業的生力軍,理應在這一征程上擔負起開創祖國光明前景的重任,奮力拼搏,實現共同富裕。
在新時代的浪潮中,青年人應敢于創新,打破傳統,激發共同富裕過程中的創新活力。
屈原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動能。立足新發展階段,面對各種新問題、新情況,須以勇于創新的精神樹立求變理念、創新意識和家國情懷,堅持奔著問題去,盯著難事干。從“天舟一號”航天器飛天,到“復興號”高鐵的奔馳,再到國產航母的試水,都是創新的踐行。當然,我們現在的創新成果不僅僅出現在國家的發展大局里,更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我們青年人應在生活中探索創新奧秘。
在新時代的浪潮中,青年人應大興實干之風,強擔當之責,激發共同富裕的奮斗活力。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因此,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從醫護人員夜以繼日守護人民健康安全,到億萬農民辛勤勞作以實現糧食的大豐收;從無數志愿者、建設者兢兢業業做好北京冬奧會的各項工作,到駐村干部黃文秀扎根鄉土投身于鄉村振興,直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千千萬萬個普通人以干為先,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以實際行動詮釋中國人民具有的偉大奮斗精神。我們堅信,只要腳踏實地,就一定能將宏偉目標變為現實。
在新時代的浪潮中,青年人應抓住機遇,精益求精,激發共建共富的向上活力。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正如航天員鄧清明所說:“我可以用一生默默準備,但絕不允許當任務來臨的時候,我卻沒有準備好。”為什么準備?鄧清明是為他的飛天初心。新時代青年就是要實現青春綻放,時刻準備著,為祖國復興而準備。
“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人生因機遇而熠熠生輝生輝,正是抓住了一次次機遇,人生的夢想之花才會于現實花園中盛開。
著眼未來,在時代征途上,讓我們吹響共富號角!
點 評
作為一名高中生,作者將自己置身于“在新時代的浪潮中”,應當說這一定位具有前瞻性,也讓文章更具針對性。另外,屈原、“天舟一號”、“復興號”、國產航母、冬奧會、駐村干部黃文秀、航天員鄧清明等一系列極具說服力的素材,都讓人眼前一亮。著眼于未來,在時代征途上,讓我們吹響共富號角,這是時代的沖鋒號,也是新時期高中生發出的時代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