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云 徐 剛
[1.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山東省腫瘤醫院)肺外二病區,山東 濟南,250117;2.齊河縣人民醫院中醫科,山東 德州,251199]
肺癌是臨床常見、高發惡性腫瘤之一,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病死率。近年來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在臨床廣泛開展,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的優勢,其效果并不亞于傳統開胸手術[1]。但術后由于患者肺活量降低、呼吸肌力下降、呼吸道痰液增多等原因,極容易導致患者肺功能降低,導致肺部感染、肺不張等并發癥的發生,延長患者恢復時間。患者在治療期間多會因以上原因引起負性情緒,影響工作和生活,甚至逐漸喪失自我照護能力;同時因為呼吸肌功能障礙,肺功能持續下降,持續影響生活[2-3]。因此臨床多采用生活指導、呼吸訓練等方式進行干預,以期提高呼吸功能,促進預后。六字訣呼吸訓練是一種以呼吸吐納為主的傳統健身術,通過六種特殊的發音配合簡單的形態動作,可有效促進患者肺功能的恢復,對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意義[4]。此種呼吸訓練方式能鍛煉肺呼吸耐力,同時讓患者對呼吸訓練有正確認知,有利于提升患者對治療的配合度,改善肺部通氣功能,促進預后[5]。鑒于此,本研究對胸腔鏡下肺癌術后患者開展六字訣呼吸訓練,獲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21年3月—2022年4月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收治的86例胸腔鏡下肺癌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對照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齡54~78歲,平均年齡(65.85±4.27)歲;病程2~7年,平均病程(3.48±1.23)年;腫瘤分期:Ⅰ期28例,Ⅱ期15例。觀察組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齡55~79歲,平均年齡(63.48±4.28)歲;病程2~9年,平均病程(3.52±1.24)年;腫瘤分期:Ⅰ期26例,Ⅱ期1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腫瘤分期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內容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6]中關于肺癌的相關診斷標準,經CT或MRI及病理檢查明確診斷,腫瘤分期為I~Ⅱ期;②具有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治療指征;③卡氏評分≥60分;④預計術后生存期在6個月以上。
排除標準:①合并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者;②各種原因導致中轉開胸者;③胸腔鏡治療禁忌證者;④合并肝腎功能存在嚴重器質性疾病者;⑤合并其他部位惡性腫瘤者;⑥合并精神疾病者;⑦無法正常溝通交流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干預。術后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對痰不易咳出者,通過霧化稀釋以促進痰液排出。做好術后心理干預,減輕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同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妥善固定引流管,定時觀察引流情況,若有異常及時通知醫師進行處理,做好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此外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訓練,包括縮唇呼吸、腹式呼吸訓練,縮唇呼吸即以鼻吸氣、縮唇呼氣,吸氣與呼氣比在1:2或1:3,盡量深呼吸慢呼,呼氣時間控制在4~6 s為宜,練習3~4次/d,10~20 min/次;腹式呼吸:可仰臥位或坐位,將手放在腹部肚臍位置,自然呼吸后吸氣,最大限度向外擴張腹部,促使鼓起,而胸部保持不動,堅持10~15 min,再徐徐呼出,最大限度向內收縮腹部,練習2~3次/d,10~15 min/次。
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應用六字訣呼吸訓練。方法如下:六字訣呼吸訓練包括預備式-起式-噓、呵、呼、呬、吹、嘻-收式這幾個步驟。可由專業人員錄制六字訣呼吸操,指導患者及其家屬通過病房電視機觀看視頻,可在病房內與患者一同觀看視頻,通過邊觀察邊講解、示范的方式向患者說明動作要點,并指導患者進行六字訣呼吸訓練,直至其掌握。術后第1天可先在床上進行訓練,簡化起式與收式,待患者可下床后,指導其兩足開立,與肩同寬,頭正頸直,放松全身,采用順式腹式,吸無意,呼無意,深呼吸后呼氣時念字吐音,“噓”字訣:兩手放于腰間,向左旋轉腰部,伸出右手向前伸,念“噓”字,然后手收回后,再向右轉,伸出左手念“噓”字;呵”字訣:足大趾輕輕點地,兩手心自小腹向上至兩乳之間時向外翻,上舉至眼部,念呵字,呼氣盡吸氣時,翻轉手心按原循序返回,自然垂落兩側,再進行第二次吐字;“呼”字訣:將手放置于腹前10 cm的位置,緩慢蹲下,兩手呈圓形,念呼字,然后起身恢復站姿;呬”字訣:兩手抬至乳腺位置后立掌夾肘,仰頭縮頸使勁往后頂,雙手向前慢慢往前推,口說“呬”字,然后掌心向里,恢復站姿;“吹”字訣:雙手向后伸展畫弧形放置腰部,緩慢下蹲,念吹字,兩手屈肘向前,虎口相對,逐漸起身恢復站姿;“嘻”字訣:呼吸念嘻字,兩手作捧物狀自然抬起至胸前后,兩臂外旋,掌心向外,向上舉過頭部,吸氣時五指分開,由頭部循身體兩側緩緩落下并以意引氣至足四趾端。每個字重復六次,早晚各練3遍。持續練習7 d。
①肺功能:采用肺功能測試儀檢測患者肺功能,包括第1秒末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與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呼氣流量峰值(PEF),觀察兩組干預前后肺功能指標變化情況。②血氣指標:觀察兩組干預前后采用血氣分析儀檢測兩組動脈氧分壓(PaO2)及二氧化碳分壓(PaCO2)變化情況。③炎癥因子:于干預前后采集兩組空腹肘靜脈血3 mL,3 000 r/min離心處理,離心半徑10 cm,離心時間10 min,取得血清后,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檢測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觀察干預前后炎癥因子水平變化情況。
利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完成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方差齊時且服從正態分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結果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肺功能指標FEV1、FVC、FEV1/FVC、PEF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上述指標均有所升高,且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上述指標升高更為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肺功能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s)

表1 兩組肺功能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PEF(%)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觀察組431.13±0.321.55±0.24*1.86±0.322.56±0.24*45.15±2.1560.55±3.52*41.26±3.8251.92±3.82*對照組431.12±0.331.32±0.25*1.87±0.572.45±0.27*45.78±3.7853.88±4.21*41.49±4.6247.23±4.94*t 0.143 4.3520.100 1.9960.950 7.9700.251 4.924 P 0.887<0.0010.920<0.0010.345<0.0010.802<0.001組別例數FEV1(L)FVC(L)FEV1/FVC
干預前,兩組血氣指標PaO2及PaCO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PaCO2均較治療前降低,PaO2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指標水平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氣指標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血氣指標水平比較 (±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1 mm Hg≈0.133 kPa。
PaO2(mm Hg)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4360.58±3.5842.15±2.52*55.62±2.5286.79±4.26*觀察組4360.78±4.2346.85±3.25*54.48±3.4981.72±5.13*t 0.237 7.4941.736 4.985 P 0.814<0.0010.086<0.001 PaCO2(mm Hg)組別例數
干預前,兩組炎癥因子IL-10、IL-8、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上述指標均有所降低,且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降低更為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肺癌是一種起源于肺部支氣管黏膜或腺體的惡性腫瘤,是全球范圍內發病率、病死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有220萬肺癌新發病例和180萬肺癌相關死亡病例,約占全球癌癥病例總數的11.4%和癌癥死亡總人數的18.0%[7-8]。在肺癌病灶切除中應用胸腔鏡手術對機體損傷小,術后恢復好,已成為早期肺癌患者首選治療方式。但手術過程中需對患者進行通氣,可對膈肌功能造成直接影響,造成主動收縮能力降低,使得術后血性、膿性分泌物排出困難,加之術后疼痛影響等,會對患者肺功能產生影響,延遲其恢復時間,增加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9]。因此采取積極恢復措施,對改善患者預后、促進其肺功能恢復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一些肺功能疾病臨床多采用呼吸訓練,相關研究顯示,通過呼吸功能訓練能促進肺泡壓力排出,對呼吸機功能進行調節,避免小氣道陷閉現象發生,利于增強氣體交換,促進肺功能恢復[10-11]。本研究對胸腔鏡下肺癌術后患者開展六字訣呼吸訓練,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肺功能指標FEV1、FVC、FEV1/FVC、PEF均高于對照組,且血清指標PaO2及PaCO2也優于對照組(P<0.05)。可見對胸腔鏡下肺癌術后患者開展六字訣呼吸訓練能有效促進患者肺功能恢復,改善其血氣指標,緩解呼吸困難等癥狀。這是由于傳統的腹式呼吸、縮唇呼吸等呼吸訓練方式多作為輔助鍛煉方式,其單獨訓練效果并不明顯。而六字訣呼吸訓練是中國傳統氣功的代表之一,強調“調息、調身、調心”,其應用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是基于中醫整體觀指導下的一種呼吸訓練方式[12]。明·龔居中《紅爐點雪》中指出:“呵則通于心,去心家一切熱氣;噓則通于肝,去肝經一切熱聚之氣;吹則通于腎,去腎中一切虛熱之氣;呬則通于肺,去肺家一切積氣;呼則通于脾,去脾家一切濁氣;嘻則通于膽,去膽中一切客熱之氣”。可見六字訣對臟腑功能改善的作用機理。通過“噓、呵、呼、呬、吹、嘻”特定的六字呼吸法,對機體氣息進行調整,其中噓字有“噓以散滯”“噓去痰積”的作用,可調動肝臟中氣機,助肝疏泄;呵字則呵去煩滿,調動心臟之氣機,使心氣下行;呼字則對于脾,能調動脾臟氣機,發揮補益肺氣、培土生金的作用;呬字則對于肺臟,能調動肺臟之氣機,可將肺氣,對宣發和肅降氣機進行調節;吹字則有利于腎氣提升,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嘻字則能調動三焦氣機[13]。因此,在肺癌患者術后指導其進行六字呼吸訓練,能對其心肝脾肺腎等臟腑功能進行調節,不僅對其臟腑經絡氣血進行調節,還增強呼氣肌和吸氣肌耐力,從而對其肺功能和血氣指標進行改善,緩解呼吸功能困難癥狀。
表3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TNF-α(ng/L)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觀察組4335.85±2.5216.78±3.21*30.68±3.5121.82±5.21*39.62±10.4819.73±8.42*對照組4336.02±2.1926.79±2.13*30.79±3.4226.82±6.15*38.92±12.1528.59±9.42*t 0.334 17.0380.147 4.0670.286 4.598 P 0.739<0.0010.883<0.0010.775<0.001組別例數IL-10(U/mL)IL-8(nmol/mL)
本組干預后觀察組炎癥因子IL-10、IL-8、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對胸腔鏡下肺癌術后患者開展六字訣呼吸訓練可有效降低炎癥因子水平。這是由于六字訣呼吸訓練以“噓、呵、呼、呬、吹、嘻”為口訣,在配合肢體動作輔助,可以達到加強逆腹式呼吸的效果,使得呼吸肌肌力增強,促使小氣道分泌物轉向中央大氣道流動,增強患者咳嗽、咳痰能力,從而促進分泌物的排出,從而起到緩解阻塞情況,進而減輕肺不張癥狀,降低肺內壓力,抑制炎癥因子的釋放作用,進而維持全身氣機平衡[14]。
綜上所述,對胸腔鏡下肺癌術后患者開展六字訣呼吸訓練有利于患者術后呼吸功能的恢復,改善術后肺功能,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癥狀,降低術后炎癥因子水平,有利于患者術后預后的改善及生活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