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折洋
(青海省玉樹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青海 玉樹,815000)
艾滋病(AIDS)是由于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導致的一種危害極大的傳染疾病[1]。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傳播、母嬰傳播進行擴散,可引起人體免疫功能受損,目前尚無特效藥物,也沒有開發出有效的疫苗[2]。其中母嬰傳播是指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產婦在妊娠、分娩或者母乳喂養過程中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傳染給圍生兒[3]。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當前產婦中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新生兒出生即攜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發生率也在逐年提升,為此有效阻斷艾滋病母嬰傳播具有重要價值[4]。并且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家庭帶來負面影響,造成生活質量下降[5]。心理咨詢護理聯合同伴教育是應用非常靈活的護理方法之一,心理咨詢有利于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心理狀態,有利于促進改善患者的預后[6]。而充分的同伴教育可以提高艾滋病患者治療的依從性,緩解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情緒,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7]。本研究具體探討與分析了心理咨詢護理聯合同伴教育對高原地區艾滋病母嬰傳播流行的影響,以促進心理咨詢護理聯合同伴教育的應用,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9年2月—2022年7月青海省玉樹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收治的高原地區艾滋病產婦78例,根據隨機數表法將產婦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9例。兩組的年齡、受教育年限、產次、孕次、孕周等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患者在自愿與意識清楚的條件下簽署了知情同意書。青海省玉樹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了此次研究。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s)
孕次(次)試驗組391.45±0.2426.33±2.1733.22±5.1415.22±2.222.34±0.45對照組391.49±0.3326.76±1.4833.98±4.2815.87±2.092.32±0.32 t 0.6121.0220.7101.3310.226 P 0.5420.3100.4800.1870.822組別例數產次(次)孕周(周)年齡(歲)受教育年限(年)
納入標準:①經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和免疫印跡試驗確認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陽性;②年齡20~45歲;③居住在高原地區≥3年或者具有高原地區戶籍;④已婚狀態,與配偶同居生活;⑤能夠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且患者的文化水平為小學及其以上;⑥生命體征穩定,孕周>20周,妊娠狀況穩定;⑦單胎頭位。
排除標準:①有認知障礙者;②存在腦腫瘤、膠質瘤或腦出血者;③預計生存期<6個月者;④研究期間夫妻離婚者。
對照組給予常規抗病毒治療與日常護理,告知產婦實際情況,動態進行體內母嬰篩查以及胎兒健康狀況評估。積極做好生命體征的評估與日常護理,及時給予新生兒進行疫苗注射與營養支持。
試驗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積極的心理咨詢護理聯合同伴教育,具體措施如下。①強化同伴教育支持:鼓勵患者多與配偶溝通交流,勸導患者配偶理解患者,并與患者配偶建立關懷性計劃,為患者提供可靠的家庭支持,讓患者處于有愛的家庭環境下,可保持心態平和。鼓勵患者多與配偶溝通交流,鼓勵其適當參與家庭活動,保持良好的婚姻狀況。及時向配偶反饋患者的疾病信息,對于恢復情況欠佳的患者要積極進行改正,與配偶共同研究對策。②心理咨詢護理: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依據患者及其配偶的情況,進行針對性心理咨詢護理,可在交流過程中觀察患者的軀體與精神變化狀況,利用正面事例增強其自我護理能力。在實施過程中均應注意采用較緩慢的語速以及友好的語氣,且采用一人一對策的方式,鼓勵患者堅持長期的治療。③建立信任與感恩之心:通過配偶之間的合作,增強配偶之間的團體凝聚力,通過配偶之間的分享,增強配偶間的信任。
兩組護理觀察時間為8周,期間無病例脫落。
①記錄與檢測兩組護理前、護理8周后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載量與CD4+T淋巴細胞計數。②記錄兩組護理8周后的社會支持狀況,采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8]評估,該量表包括10個項目:客觀支持(3項)、主觀支持(4項)、支持利用度(3項)三個維度,10個項目計分之和即為社會支持總分,滿分為66分,總分≤22分為低水平,23~44分為中水平,45~66分為高水平,分數越高,社會支持越好。該量表條目一致性為0.874~0.942,并且具有良好的預測信度。③在護理8周后采用艾滋病患者生活質量量表(MOS-HIV)[9]調查患者的生活質量,總共包括35個條目,11個維度。具體的維度有總體健康感覺、軀體功能、角色功能、疼痛、社會功能、心理健康、精力/疲勞、健康壓力、認知功能、生活質量和健康轉變,維度內的各條目分數相加形成維度的總分,然后經線性轉換為0~100分,每個維度的總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該量表條目一致性為0.891~0.955,有良好的預測信度。④調查與記錄所有產婦的新生兒結局。
選擇SPSS 23.00軟件,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數據以(±s)表示,對比用t檢驗;計數數據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8周后的病毒載量顯著低于護理前,CD4+T淋巴細胞計數顯著高于護理前,試驗組護理8周后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病毒載量、CD4+T淋巴細胞計數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病毒載量與CD4+T淋巴細胞計數對比 (±s)

表2 兩組護理前后病毒載量與CD4+T淋巴細胞計數對比 (±s)
組別例數病毒載量(copies/mL)tPCD4+T淋巴細胞計數(個/mm3)tP護理前護理8周后護理前護理8周后試驗組39892.44±44.29452.11±25.1943.281<0.001433.44±48.61687.29±24.8841.577<0.001對照組39892.33±32.48657.29±50.8419.477<0.001433.08±48.74567.81±33.0117.684<0.001 t 0.013 22.5830.033 18.051 P 0.990<0.0010.974<0.001
護理8周后試驗組的客觀支持、主觀支持、支持利用度等社會支持評分都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8周后社會支持評分對比 (±s,分)

表3 兩組護理8周后社會支持評分對比 (±s,分)
組別例數客觀支持主觀支持支持利用度試驗組3938.57±5.018.62±0.668.18±0.48對照組3934.98±6.117.67±0.556.98±0.44 t 2.837 6.906 11.509 P 0.006<0.001<0.001
護理8周后試驗組的總體健康感覺、軀體功能、角色功能、疼痛、社會功能、心理健康、精力/疲勞、健康壓力、認知功能、生活質量和健康轉變等生活質量評分都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護理8周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s,分)

表4 兩組護理8周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s,分)
組別例數總體健康感受軀體功能角色功能疼痛社會功能認知功能試驗組3984.59±18.4385.74±15.5678.20±15.2982.67±16.2465.20±15.1180.22±17.74對照組3970.33±19.4971.46±14.2862.49±12.5168.67±14.2652.20±10.7865.29±16.20 t 3.320 4.223 4.966 4.045 4.374 3.881 P 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續表4 兩組護理8周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s,分)

表4 兩組護理8周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s,分)
組別例數精力/疲勞心理健康健康壓力健康轉變生活質量試驗組3980.28±19.7182.14±14.6182.47±15.2776.20±18.4487.45±16.25對照組3967.78±14.0168.79±13.4865.43±15.2465.20±18.8872.84±15.34 t 3.228 4.194 4.9332.203 4.083 P 0.002<0.001<0.0010.011<0.001
所有產婦均順利分娩,新生兒均存活,試驗組3月齡新生兒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率為2.56%(1例),與對照組的5.13%(2例)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01,P=1.000>0.05)。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其中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使人體易于感染各種疾病,具有一定的病死率[10]。特別是當前很多產婦對艾滋病的認識不足,很少進行主動檢查,雖然其在多數情況下可順利分娩,但是若順利生產的新生兒被感染,可能對家庭與社會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為此阻斷艾滋病的母嬰傳播具有重要價值[11]。由于抗病毒治療的周期長,在此期間對于護理的要求高。同時很多患者未將本身疾病狀況告知配偶,自我進行管理與承擔后果,也不利于阻斷母嬰傳播[12]。本研究顯示兩組護理8周后的病毒載量顯著低于護理前(P<0.05),CD4+T淋巴細胞計數顯著高于護理前(P<0.05),試驗組護理8周后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病毒載量、CD4+T淋巴細胞計數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8周后試驗組的客觀支持、主觀支持、支持利用度等社會支持評分都顯著高于護理前(P<0.05),表明心理咨詢護理聯合同伴教育在高原地區艾滋病產婦中的應用能有效降低病毒載量,提高CD4+T淋巴細胞計數,提高患者的社會支持水平。從機制上分析,病毒載量代表了病毒的負荷[13]。CD4+T淋巴細胞的數量減少和功能的降低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體致免疫缺陷的主要原因,艾滋病患者由于細胞受破壞,CD4+T淋巴細胞數目會逐漸下降[14]。心理咨詢護理是以良好的醫患關系為橋梁,注重倫理學與醫學關懷學,應用各種心理學方法,消除身心癥狀的目的[15]。同伴教育鼓勵患者從配偶的角度看問題,與配偶共同制訂護理方案,讓配偶主動關心支持患者,把阻斷艾滋病母嬰傳播的相關措施落到實處,從而提高對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療效果[16]。
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療是一項終身的治療,很多患者的心理負擔比較重,服藥依從性變差,影響治療效果,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17]。本研究顯示護理8周后試驗組的生活質量評分都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心理咨詢護理聯合同伴教育在高原地區艾滋病產婦中的應用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從機制上分析,心理咨詢護理通過針對性與系統性的措施,其可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斗志與自信心,影響患者應對疾病的行為,增強患者的自信心[18]。同伴教育是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超越,強調配偶之間的自我實現,提高患者的社會支持[19]。
母嬰傳播是艾滋病的傳播方式之一,醫院是阻斷艾滋病母嬰傳播的重要場所乃至主要場所。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感染艾滋病的夫婦的生育要求有所增高,為此有效阻斷母嬰傳播具有重要價值[20]。本研究顯示所有產婦都順利分娩,新生兒都存活。從機制上分析,心理咨詢護理聯合同伴教育使得患者都感受到了配偶的理解與尊重,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體驗到了配偶的理解與支持,緩解焦慮、抑郁情緒,能夠更好地配合治療[21]。由于經費問題,本次研究納入的樣本量較少,對于新生兒的調查時間比較短,也沒有具體分析配偶的艾滋病感染情況,樣本來源比較單一,將在后續研究中擴大樣本量,深入探討心理咨詢護理聯合同伴教育在高原地區艾滋病產婦的應用價值,為高原地區艾滋病的預防提供有效的措施。
綜上所述,心理咨詢護理聯合同伴教育在高原地區艾滋病產婦的應用能有效降低病毒載量,提高CD4+T淋巴細胞計數,提高患者的社會支持水平與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