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艷英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腎內科,內蒙古 呼和浩特,010017)
慢性腎小球腎炎(CGN)是指病程超過3個月的腎小球腎炎,臨床癥狀包括蛋白尿、血尿、高血壓和水腫等,患者伴隨程度不一的腎功能降低,病情時輕時重,多遷延不愈,演變到后期會出現一系列并發癥,甚至轉變為慢性腎衰竭,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1]。臨床常采取藥物治療以延緩腎功能損傷,但因患者對疾病缺乏認知,再加上病程遷延難愈,會使其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導致治療依從性明顯下降,最終影響其療效[2]。因此,在治療疾病的同時還需輔以有效護理措施。以往開展常規護理多為護士被動遵醫囑開展操作,無法較好滿足患者護理需求,護理效果多不理想[3]。針對性護理作為一類個體化、人性化的新型護理模式,將患者作為護理的核心,與其病情、個性需求等多方面結合提供護理,能加快疾病轉歸,提升護理質量[4]。當前,有關針對性護理在CGN患者中的應用研究較少。為此,本研究選取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收治的78例CGN患者開展研究,分析予以該類患者針對性護理對其疾病認知、癥狀改善和自我效能的影響,旨在為臨床擬訂有關護理方案提供依據,主要內容如下。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收治的78例CGN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9例。對照組男25例,女14例;年齡26~70歲,平均年齡(49.90±5.32)歲;病程0.5~10年,平均病程(6.25±1.30)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及以上19例。觀察組男26例,女13例;年齡30~68歲,平均年齡(50.25±5.18)歲;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56±1.24)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2例,高中及以上1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KDIGO腎小球腎炎臨床實踐指南》[5]中關于CGN的診斷標準,且無高血壓病史;②病程至少達到6個月;③生命體征平穩;④意識清晰,能夠正常開展交流以及溝通;⑤有良好的依從性。
排除標準:①存在其他腎臟病者;②危重癥者;③存在惡性腫瘤者;④存在認知障礙、精神病者;⑤妊娠或者哺乳階段女性;⑥存在重度血液病與傳染病者;⑦拒絕研究或者中途退出者。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給患者開展健康宣教,經口頭講解、分發宣教手冊等方式協助患者掌握疾病及治療有關知識,了解治療過程中需注意的地方;住院期間做好生命體征監測,要求患者定期開展檢查,同時做好相應的護理記錄;監督患者按醫囑使用藥物,說明每日的用藥劑量以及用藥時間;給家屬講解患者飲食禁忌,需堅持低鹽、低脂和優質蛋白的飲食原則;在巡視病房期間應重視患者的身心狀態,協助其解決實際問題。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開展針對性護理。(1)組建干預小組。在科室組建起干預小組,護士長為組長,3~4名經驗豐富的高年資護士為組員,由護士長對組員開展培訓,內容包含針對性護理的實施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等,結束培訓后予以考核,通過考核者才能進行后續護理。(2)確定護理目標及護理方案:組員建立起患者有關信息庫,掌握其病史、病情、心理狀態以及飲食生活習慣等,確定其護理需求和影響護理工作開展的原因,如缺乏對疾病的認知、嚴重負面情緒、自我效能水平較低等,再結合實際情況擬訂出針對性護理方案。(3)實施護理方案。①強化認知干預。在患者入院后結合其受教育程度和興趣愛好等開展宣教,如利用圖書、講座以及視頻等多種方式普及疾病治療有關知識,協助其掌握疾病的病因和危險因素等,確定治療的意義,以獲得其積極配合。②飲食和生活方式干預。存在高血壓或者水腫癥狀患者,需要低鹽飲食,限制腌制、熏制食物、罐頭和香腸攝入;尿量較少患者,需要限制水分攝入,不得>1 500 mL/d,排尿恢復后無需限制水分攝入;血漿蛋白含量低同時無氮質血癥患者,應攝入魚類、牛奶和瘦肉等動物蛋白,避免攝入豆腐、黃豆、蠶豆、豆芽以及豆漿等含有大量嘌呤堿的植物蛋白,以免加重腎臟負擔;氮質血癥患者避免攝入氮浸出物,如魚湯、雞湯和肉湯等;高血壓和貧血患者避免攝入肥肉以及動物脂肪,可以攝入60~70 g植物油代替脂肪;記錄每日液體的出入量,同時控制好每日的飲水量;指導患者規律生活作息,確保睡眠充足,并結合其恢復狀態開展合理、科學鍛煉,主要采取慢跑以及步行等方式。③心理干預。護士需及時開展心理疏導,協助患者做好自身情緒的調整工作,使其能夠積極面對疾病。存在焦慮情緒患者可通過娛樂以及冥想等方法轉移自身的注意力;存在消極情緒患者可通過多列舉成功的案例和自身康復效果,以提升患者治療疾病的自信心;指導家屬為患者提供更多鼓勵和幫助,使患者得到充足的家庭支持,消除其負面情緒。④擬訂康復訓練計劃。結合患者自身情況,制訂出個性化的康復訓練計劃,對于有游泳基礎患者,可參加游泳鍛煉,20~30 min/次,1~2次/d;體質較好患者開展太極拳鍛煉,20~30 min/次,1~2次/d;其余病情穩定患者可采取飯后散步慢慢過渡到慢跑的鍛煉方式,20~30 min/次,1次/d。⑤建立熱線。設置專用的熱線電話,制作成卡片在出院時交給患者和家屬,從患者出院后護理小組輪流值班,及時為患者答疑解惑,結合患者實際提供專業指導及干預。⑥建立隨訪制度和醫患聯系制度。間隔2周開展家庭1次隨訪,主要隨訪內容是康復訓練和飲食指導等。
兩組均干預6個月。
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制腎小球腎炎患者疾病認知問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評分、癥狀改善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并統計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①疾病認知。干預前后采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自制腎小球腎炎患者疾病認知問卷評估兩組患者疾病認知情況,包括疾病基本概念、致病因素、臨床癥狀、防治方法和并發癥共5項,每項0~50分,得分高,即認知度高;②自我效能。干預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評估兩組患者自我效能,包括解決問題、確定方法以及達成目標等內容共10項,每項0~4分,總共40分,得分高,即自我效能感高[6];③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癥狀改善時間包含血尿、蛋白尿、水腫及高血壓等癥狀改善時間;④滿意度。采用紐卡斯爾滿意度量表(NSNS)評估兩組患者滿意度,總分20~100分,>85分為十分滿意,60~85分為滿意,<60分為不滿意[7]。總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干預前,兩組疾病基本概念、致病因素、臨床癥狀、防治方法及并發癥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疾病基本概念、致病因素、臨床癥狀、防治方法及并發癥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腎小球腎炎患者疾病認知問卷評分比較 (±s,分)

表1 兩組腎小球腎炎患者疾病認知問卷評分比較 (±s,分)
并發癥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觀察組3927.68±2.8042.38±5.1625.30±2.5842.12±3.5025.52±2.3541.25±3.7021.60±2.3040.68±3.4022.70±2.4040.78±3.54對照組3928.14±2.6536.75±3.7525.06±2.7037.85±3.3225.86±2.4035.18±3.6221.54±2.4835.50±3.2623.18±2.5636.40±3.32 t 0.745 5.5120.401 5.5280.632 7.3230.111 6.8680.854 5.636 P 0.458<0.0010.689<0.0010.529<0.0010.912<0.0010.396<0.001組別例數疾病基本概念致病因素臨床癥狀防治方法
干預前,兩組GSE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GSE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尿、蛋白尿、水腫及高血壓等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GSES評分、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s)

表2 兩組GSES評分、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s)
組別例數自我效能得分(分)血尿改善時間(d)蛋白尿改善時間(d)水腫改善時間(d)高血壓改善時間(d)住院時間(d)干預前干預后觀察組3914.68±3.1626.80±4.24 6.75±1.45 7.36±1.426.38±1.02 7.40±1.5611.36±3.08對照組3914.25±3.3821.52±4.1810.38±2.6211.25±1.209.45±1.0510.45±2.8816.30±3.12 t 0.580 5.538 7.57013.06713.0975.815 7.037 P 0.563<0.001<0.001 0.001 0.0010.001<0.001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n(%)]
CGN屬于臨床比較常見的一類疾病,治療不及時可能演變成慢性腎衰竭,增加患者和其家庭的身心負擔[8]。本病發病較為隱匿,自覺癥狀明顯時病情常常已經較為嚴重,這種突然的變化會使患者產生不良情緒,再加上患者的疾病認知度以及自我效能較低,防護以及用藥知識較為缺乏,會影響其遵醫行為,最終導致其病情控制效果不理想[9-10]。因此,臨床治療CGN的同時輔以合理護理措施意義重大。
疾病認知即患者自身固有的關于所患疾病的常識性信念。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腎小球腎炎患者疾病認知問卷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高丹等[11]研究結果相一致,說明針對性護理用于CGN患者能提高其疾病認知度。考慮原因是針對性護理通過組建干預小組,確定CGN患者的護理目標,識別出影響患者康復的各類障礙因素,制訂護理方案并嚴格實施。其中強化認知干預通過多種宣教形式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指導,能使患者深入掌握疾病和治療有關知識,進而提升其疾病認知度。
自我效能指的是個體認為自己有能力執行特定行為目標,以達成期望目標的信念。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GSE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針對性護理用于CGN患者能提高其自我效能水平。分析原因是針對性護理由護士結合患者特點,開展個性化心理疏導,能使其最大程度感受到尊重以及關心,增強其治療自信心,進而提升其自我效能水平。
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是評估患者治療及護理效果最直觀的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各項癥狀改善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針對性護理用于CGN患者能迅速改善其癥狀,縮短其住院時間。這是因為通過針對性飲食指導及生活方式干預能使患者合理飲食,為機體恢復提供充足的物質支持,并建立起健康的生活習慣,規避影響病情控制的各類不利因素,同時擬訂康復訓練計劃,這些措施均能加快患者的癥狀改善以及病情康復。
護理滿意度也是評估護理效果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針對性護理用于CGN患者能提升其護理滿意度。這可能是因為針對性護理通過設置專用熱線電話,在患者出院后提供延續的護理指導及干預,能滿足其出院后的護理需求,提升護理服務質量,進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予以CGN患者針對性護理能提升其疾病認知度和自我效能水平,促進其癥狀改善,縮短住院時間,患者滿意度較高。但本研究依舊有不足,如納入的樣本數不多,且缺乏遠期隨訪結果等,獲得的結果不夠全面,還需在日后加以補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