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杭蓋 包文慧 潘青華 張玉平 白玉娥
摘要? 以北京地區選育的新鮮食用棗品種“云密”為試材,在盛花期采用主干環剝、噴施赤霉素、主干環剝+噴施赤霉素等多種處理方法,研究其對坐果率、生長結果及果實發育的影響。結果表明,3種不同濃度的赤霉素處理對坐果率的影響呈現反向結果,而環剝寬度的遞減可提高坐果率,但反之可增加果實單果重。主干環剝+噴施赤霉素處理不僅可以提高果實質量,還可增大果形指數,改善外觀指標,并提高坐果率。因此,采用2 mm+10 mg/L主干環剝+噴施赤霉素的處理是提高“云密”棗果產量及品質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 環剝;赤霉素;棗;坐果率
中圖分類號? S66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4)04-0023-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4.006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the Fruit Set Rate of the New Fresh Jujube Variety ‘Yunmi
BAO Hang.gai1,BAO Wen.hui1,PAN Qing.hua2 et al
(1.College of Forestry,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19;2.Forestry Fruit Tree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Beijing 100093)
Abstract? The fresh edible jujube variety ‘Yunmi selected in Beijing was used as the test material,and various treatments such as ring stripping of the main stem,gibberellin spray,and ring stripping of the main stem+gibberellin spray were applied during the blooming period to study their effects on fruit set rate,growth,and fruit develop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s of three concentrations of gibberellin treatments on the fruit set showed inverse results,while the decreasing width of ring stripping could increase fruit set rate,but conversely could increase fruit weight per fruit.The treatment of trunk ring stripping+gibberellin spray not only improved fruit quality,but also increased fruit shape index,improved appearance index,and increased fruit set rate.Therefore,the treatment of 2 mm+10 mg/L ring stripping of the main stem+gibberellin spra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the ‘Yunmi jujube fruit.
Key words? Ring stripping;GA3;Jujube;Fruit set rate
基金項目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重大專項“內蒙古特色林果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2021ZD0041);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創新能力建設專項(KJCX2024)。
作者簡介? 包杭蓋(1999—),男,內蒙古通遼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林業。*通信作者,教授,博士,從事林業生物技術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3-16
棗樹(Ziziphus jujuba)是原產于我國重要的經濟林樹種和特色果樹種[1-2]。棗樹不同于其他果樹,是當年在萌芽生長期形成花芽并開花結果,且棗樹花量大,因此在花期爭奪營養成分的組織和器官較多,導致坐果率低,一般自然坐果率僅為1% 左右[3],且落花落果嚴重,因此,研究棗樹的開花坐果習性及發育生理對棗樹的高產穩產意義重大[4]。
經過長期的研究和生產實踐發現在花期采用對棗樹主干或主枝進行環剝或環割,環剝和環割措施的合理使用不僅能提高坐果率、縮短坐果時間,而且還能提高果品質量[5-6],是促進坐果行之有效的技術措施,在各棗區均有很好的應用[7-8],同時在盛花期對植株噴施赤霉素、氮肥和硼肥等措施同樣可有效提高棗樹坐果率。
在長期的試驗和生產應用中發現使用環剝和赤霉素處理提高棗樹坐果率,不同棗品種的最佳處理條件存在明顯差異,需通過對不同品種采用不同的試驗進行摸索。彭剛等[9]研究表明于灰棗盛花期及盛花末期噴施赤霉素,可提高單果質量和坐果數;宋亞偉[10]在灰棗上研究環剝+赤霉素處理,結果表明環剝后噴施赤霉素濃度小于0.546 4 g/L時,對灰棗的單株產量存在正效應。趙青華等[11]研究表明噴赤霉素提高了冬棗1~2級花的坐果率、單株結果數增加致使果個變小。阿布都卡尤木·阿依麥提等[12]證實了不同濃度的赤霉素對花粉活力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為了了解北京地方鮮食大果棗新品種“云密”的結實習性,研究在盛花期采用環剝、噴施赤霉素以及環剝+赤霉素等處理對坐果率和果品品質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棗樹資源圃(116.22°E、緯39.97°N)內進行,位于北京城區西部香山腳下,為山前沖積平原褐土類型,機械組成中細砂和粗粉粒占總量的60%~69%,物理黏粒為20%左右,質地為中壤,比重2.76 g/cm3,容重1.20~1.58 g/cm3。pH 7.4,CaCO3含量為1.5%~2.5%,腐殖質含量1%左右,鹽基組成以Ca2+、Mg2+為主,土壤含鹽量較低,易溶性鹽在1 m土體內平均為0.036%。年降水量596.6 mm,年蒸發量1 835.8 mm,干燥度1.9,相對濕度年平均52.3%,年均溫12.8 ℃,10 ℃的年積溫4 500 ℃,無霜期200 d。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地下水埋深15~20 m,對地面植物無影響。
1.2? 試驗材料
供試材料為4年生北京地方棗樹資源篩選的新品種“云密”,栽植株行距為1.0 m×2.0 m,選取樹勢基本一致、生長狀況良好且無病蟲害的植株,苗木地徑粗度為4 cm 左右。樹體自然生長,未進行疏花疏果和修剪處理。
1.3? 試驗方法
試驗于棗吊開花30%~50%的盛花期(6月1—10日)進行;分別設置主干環剝、噴施赤霉素、環剝+噴施赤霉素3種處理方法,同時設對照;環剝位置以離地面10~15 cm,環剝寬度分別為0、2、4和6 mm,其環剝寬度與環剝處主干粗度相比分別為0、1/20、1/10、3/20;噴施的赤霉素濃度分別為5、10、15 mg/L。每個處理3個重復。分別在每一株棗樹苗木東、南、西、北4個方向選好結果枝并設立標志物。在每個枝條上的棗吊去掉從基部開始的3個花序和頭部的3個花序,調查總花數。各種濃度的赤霉素處理溶液在栆樹盛花期各噴施2次。在環剝和赤霉素處理后第7天調查坐果數,計算坐果率。然后每隔30 d調查保果數共調查3次,保果數分別用F1、F2和F3表示。在果實成熟前期調查各種處理下果實單果重、果實縱徑和果實橫徑等發育指標,計算果形指數。
1.4? 調查項目與方法
試驗地“云密”棗于9月中旬開始進入成熟期,從9月14日開始對每個處理進行樣品采集,從調查植株的東、西、南、北4個方向隨機采取發育正常、無損傷的棗果各30個,采后將果實暫存于冷庫,7 d后進行第2次采樣,并與第 1 次果實混勻后測定果實單果重、縱徑和橫徑。
1.5? 數據分析
采用Excel 2011、SPSS statistics 26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13]。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環剝寬度對“云密”坐果的影響
在“云密”棗樹盛花期,分別在植株主干上離地面10 cm處采用0、2、4和6 mm 4種不同環剝處理,每個處理的花朵數、坐果數、坐果率及方差分析結果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環剝寬度是2、4和6 mm時,其坐果率均高于對照,其中環剝2 mm寬度坐果率顯著高于對照,但低于寬度4 mm的坐果率,4 mm寬度的坐果率在各處理中最高,且顯著高于對照和6 mm的處理,而6 mm寬度處理的坐果率接近于對照,說明在粗度為4 cm的主干上環剝寬度不應超過6 mm,即環剝寬度應控制在環剝處粗度的15%以下。在坐果后30和60 d,對試驗植株保留果進行調查。在0、2、4、6 mm不同環剝寬度下,在30 d時,其保果率與坐果率具有幾乎相同的變化趨勢,環剝的各種處理保果率均大于對照,寬度為4 mm時保果率最大,且顯著大于對照和6 mm處理;在60 d時,2和4 mm處理的保果率均顯著大于對照和6 mm處理,6 mm處理的植株保果率略低于對照,但差異不顯著。
因此從坐果率和保果率大小分析,不同環剝寬度對“云密”棗品種坐果和保果的影響效果不同,隨著環剝寬度的增加,坐果率和保果率逐步增加,但增加到環剝處粗度的1/10左右時,坐果和保果達到較高,可能為最適宜環剝寬度,在大于適宜寬度后,隨著環剝寬度的增加,其坐果率和保果率逐漸遞減,在環剝寬度達到環剝處粗度的15%時,其坐果率和保果率接近于對照,甚至低于對照,即促進效果變小,甚至會影響樹體生長。
2.2? 不同赤霉素濃度對“云密”坐果的影響
在棗樹盛花期,在葉面噴施0、5、10、15 mg/L 4種不同濃度赤霉素溶液,每個處理選擇5株生長正常植株,其總花數、坐果數、坐果率及方差分析結果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赤霉素濃度為5、10和15 mg/L時,其坐果率均高于對照,并隨著赤霉素濃度增加坐果率提高,濃度為15 mg/L的坐果率最高,顯著高于0、5和10 mg/L 3個處理。分別在坐果后30和60 d,對試驗植株保留果進行調查。在30 d時隨著赤霉素濃度增加保果率遞減,15 mg/L時保果率低于對照。在60 d時,5 mg/L處理的保果率顯著高于對照;15 mg/L處理的植株保果率低于對照。
從坐果率和保果的大小分析,不同赤霉素濃度對“云密”棗品種坐果和保果的影響效果不同。在5~10 mg/L,有利于該品種坐果和保果,15 mg/L時接近于對照,其影響效果變弱。
2.3? 環剝+赤霉素對“云密”坐果的影響
在盛花期,對試驗植株葉面噴施0、5、10、15 mg/L 4種濃度赤霉素,同時在主干上離地面10 cm處采用0、2、4和6 mm 4種不同環剝寬度處理,每個處理選擇5株生長正常植株,以0 mg/L和0 mm為對照,10個處理的總花數、坐果數、坐果率及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
所有環剝寬度加赤霉素濃度坐果率均顯著高于對照,其中6 mm+15 mg/L處理坐果率顯著高于對照,但低于4 mm+5 mg/L的坐果率,4 mm+5 mg/L的坐果率在各處理中最高,且顯著高于對照和6 mm+5 mg/L的處理,因此從坐果率大小分析,不同環剝寬度和不同濃度赤霉素溶液對“云密”棗品種坐果的影響效果不一致。
處理30 d后對試驗植株進行保果調查,其保果率與坐果率具有相似的變化趨勢,除4 mm+10 mg/L、6 mm+10 mg/L 2種處理外,其他保果率均大于對照,4 mm+5 mg/L時保果率最大,且顯著大于對照和4 mm+10 mg/L、6 mm+10 mg/L處理;在60 d時,2 mm+10 mg/L、6 mm+15 mg/L處理的保果率均顯著大于對照和4 mm+10 mg/L處理,4 mm+10 mg/L、6 mm+10 mg/L處理的植株保果率低于對照,且差異顯著。不同的環剝寬度及赤霉素濃度對“云密”棗品種保果的影響效果不同。
2.4? 環剝+赤霉素處理對果實發育的影響
環剝和赤霉素共同作用下對“云密”棗果單果重、果實縱經、果實橫徑和果形指數等發育指標及方差分析結果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出,在主干環剝及葉面噴施赤霉素的條件下,4 mm+15 mg/L處理單果重最大,為23.49 g,其次是2 mm+5 mg/L、2 mm+10 mg/L,分別為20.45、20.33 g。說明對于單果重而言環剝寬度不能太高,會導致單果重的下降。對于果實縱經和果實橫徑,4 mm+15 mg/L處理的效果最好,分別比對照顯著提高了13.45%和8.06%。4 mm+15 mg/L處理的效果最好,單果重、果實縱徑、果實橫徑和果形指數均顯著提高。
3? 結論與討論
對“云密”棗品種使用主干環剝、噴赤霉素和主干環剝+噴赤霉素等處理,對提高坐果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可有效提高坐果率和保果率。但不管是環剝處理、噴施赤霉素溶液以及2種因素共同處理,均有一個最適的環剝寬度和赤霉素濃度,在最適點以下時,隨著環剝寬度和赤霉素濃度的增加,有利于促進坐果率的提高;在高于最適環剝寬度和濃度后,其坐果率降低,甚至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出現大量落果,更會出現植株生長不良或死亡[14]。因此,在應用提高棗樹坐果率的環剝和噴施赤霉素處理措施時,應根據植株年齡和生長情況進行適量調整,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應根據品種的特性和生長情況,選擇合適的處理方式以提高產量和品質,探索最適的環剝寬度和赤霉素濃度。
不同的主干環剝方法會對“云密”棗的坐果率具有不同的效果差異。2、4和6 mm的環剝處理均能提高坐果數,2 mm 的環剝效果低于4 mm,6 mm處理也低于4 mm,即環剝寬度近似于環剝處粗度10%時,環剝效果最好,環剝寬度為6 mm 時即環剝寬度達到環剝處粗度15%時其坐果率接近于對照。
該研究結果表明,環剝處理能明顯增加果實橫徑,與對照有顯著差異。與賈曉梅等[15]研究得出樹勢中庸的4年生冬棗樹,在盛花期采用約0.9 cm的環剝寬度進行處理,達到最佳的果實品質和產量,黃春輝等[16]對獼猴桃在盛花期和幼果發育期進行環剝處理后,明顯影響了果實的大小,尤其是顯著提高了果實的單果重。可能是因為環剝處理阻斷了結果枝上葉片產生的光合產物運入根系,使其集中供應結果枝上的果實,從而有利于果實重量和大小的提高,并提高果實品質。
對棗樹進行主干環剝和噴赤霉素共同處理可明顯促進坐果率和改善果實品質,2 mm+10 mg/L和6 mm+15 mg/L 2種處理方式前期坐果數較高,后期自然落果較少,這2種處理方式在實際生產中值得推廣。而在大于一定的環剝寬度或濃度時,反而會降低果實發育,使果實變小,這可能是由于噴灑赤霉素導致單株坐果數明顯增多,而坐果數增加導致單果重減小。因此,在實際生產中,應根據不同品種、生長狀況和實際需求選擇適當的環剝寬度和赤霉素濃度,獲得最佳的果實質量和產量。
參考文獻
[1]劉孟軍.中國棗產業發展報告:1949—2007[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193.
[2]曲澤洲,王永蕙.中國果樹志:棗卷[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3:498.
[3]王堯.棗授粉生物學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08.
[4]夏春森,程素梅,陳加美,等.棗花性型、溫度、激素含量及環剝與坐果的關系[J].河北果樹,1998(3):9-11.
[5]張進,姜遠茂,張序,等.環剝和噴施赤霉素對魯北冬棗果實品質的影響[J].落葉果樹,2004,36(1):6-8.
[6]石浩,何小娥,丁仁惠,等.不同環剝時期對南方冬棗光合作用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18):48-51.
[7]潘建平,楊碧梅,李建光.環扎環割對枇杷幼樹的促花及生長結果的效應[J].中國南方果樹,1996,25(2):44.
[8]張鵬飛.提高棗產量和品質的技術措施[J].落葉果樹,2015,47(4):45-47.
[9]彭剛,梁剛,楊藝淵,等.生長調節劑對灰棗產量和果實品質的影響[J].中國南方果樹,2016,45(1):95-97.
[10]宋亞偉.不環剝和環剝條件下提高灰棗產量和品質的花期噴肥參數[D].烏魯木齊:新疆農業大學,2020.
[11]趙青華,胡煥平.環剝和噴施赤霉素對冬棗果實品質的影響[J].北方園藝,2006(4):100.
[12]阿布都卡尤木·阿依麥提,樊丁宇,郝慶,等.赤霉素對棗花繁殖生物學特性的影響[J].新疆農業科學,2020,57(2):283-291.
[13]紀晴,石倩倩,周軍,等.環剝與環割處理對冬棗生長結果及果實品質的影響[J].經濟林研究,2016,34(4):80-85.
[14]周潤生.應用赤霉素提高棗坐果率的正確方法[J].落葉果樹,2015,47(3):34-35.
[15]賈曉梅,宋仁平,溫陟良.環剝寬度對冬棗果實發育及品質的影響[J].北方園藝,2009(10):82-83.
[16]黃春輝,湯佳樂,冷建華,等.環剝處理對“金魁”獼猴桃果實品質的影響[J].中國南方果樹,2013,42(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