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 任文蘭 張曉慧



Applic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behavior change model in the health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YANG Jing,REN Wenlan,ZHANG XiaohuiShandong Provincial Chronic Disease Hospital,Shandong 266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YANG Jing,E-mail:bfhkfdhm@163.com
Keyword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BCW theory;health education;disease cognition;health management;complications;nursing
摘要 目的:探討基于行為改變模式(BCW)的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2DM)病人健康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2019年7月—2022年7月選取本院收治的T2DM病人164例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病人分為觀察組(n=82)和對照組(n=82)。對照組行常規(guī)健康指導,觀察組實施基于BCW的健康教育,干預時間為3個月,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疾病認知水平、健康管理行為、血糖控制效果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干預后觀察組疾病認知總分、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評分、空腹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于BCW理論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T2DM病人疾病認知水平,可促進病人健康行為形成,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關鍵詞 2型糖尿??;BCW理論;健康教育;疾病認知;健康管理;并發(fā)癥;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02.032
2型糖尿?。╰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由于胰島素抵抗或分泌不足引起的慢性疾病,病人以高血糖或血糖異常波動為臨床特征,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會引起靶器官功能受損,繼而引起一系列并發(fā)癥,嚴重危害病人生命安全[1-2]。T2DM發(fā)病和病人不良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緊密相關,創(chuàng)建優(yōu)良的行為習慣對于改善血糖管理大有助益,可延緩病人病情進展。然而受病人認知水平影響,導致T2DM病人健康行為重構面臨較大的挑戰(zhàn)[3-4]。行為改變模式(BCW)是一種通過讓個體對過程行為進行全面的回顧,從而提升個體健康意識,促使個體建立健康行為的干預模式[5]。BCW認為,個體行為源于動機、機會與能力3部分,通過對個體進行健康宣教,提升個體對健康行為的認識,并鼓勵個體建立健康的行為將有助于個體更好地應對健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6]。與傳統(tǒng)健康宣教相比,該模式的優(yōu)勢在于能從行為入手,分析干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相關問題進行優(yōu)化和調整[7]。因此,本研究為了能促使糖尿病病人建立健康行為,改善病人預后,于2019年7月—2022年7月基于BCW為病人提供健康宣教,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9年7月—2022年7月選取本院收治的T2DM病人164例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劃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82例。納入標準:1)符合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8];2)閱讀理解能力良好;3)病人或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協(xié)助。排除標準:1)并發(fā)心、腦、肝、腎等臟器功能異常;2)并發(fā)老年癡呆癥或者精神疾??;3)應用免疫抑制劑或激素等對血糖影響較大的藥物。剔除標準:1)一般資料不完備,難以隨訪的病人;2)中途退出此次研究的病人。觀察組中,男45例,女37例;年齡為38~70(52.25±4.01)歲;病程為2~15(6.85±1.01)年;受教育水平:初中或以下24例,高中/中專28例,??苹蛞陨?0例。對照組中,男44例,女38例;年齡為38~71(51.35±4.35)歲;病程為2~15(7.01±1.12)年;受教育水平:初中或以下26例,高中/中專30例,專科或以上2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
入院后由責任護士以口頭宣教的方式對病人實施常規(guī)健康指導,包括合理飲食、正確使用血糖儀、遵醫(yī)囑用藥、日常生活引導等,并將糖尿病管理健康手冊發(fā)給病人,手冊內(nèi)容包括:血糖控制的重要性、糖尿病發(fā)病機制、遵醫(yī)用藥指導、膳食方案、運動鍛煉、常見并發(fā)癥及預防措施等。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基于BCW實施健康教育。
1.2.2.1 組建健康教育專項小組
成員包括內(nèi)分泌科??漆t(yī)生1名、內(nèi)分泌科??谱o士長1名、主管護師3名。其中內(nèi)分泌專科醫(yī)生負責對病人病情進行治療及診斷;專科護士長負責制定基于BCW的健康教育內(nèi)容;主管護師負責對病人開展相關護理干預。
1.2.2.2 制定健康教育方案
基于BCW理論,三大行為影響來源為能力、機會、動機制定健康教育方案,見表1。
1.2.2.3 實施健康教育措施
1)在病人入院的第1天,護士為病人建立健康檔案,讓病人掃碼加入微信交流群。向病人發(fā)放調查問卷,掌握病人目前的自我管理行為水平。就問卷結果與病人直接進行溝通,與其共同探討當前錯誤行為,告知其改善的方法和必要性,之后向病人發(fā)放健康知識手冊,根據(jù)病人的不足標注出重點內(nèi)容,反復強調讓病人多查看手冊,形成正確的健康目標與信念,促進病人行為改善。2)在病人住院期間,護士需要根據(jù)病人的自我管理行為現(xiàn)狀,為病人提供飲食、運動、用藥、足部觀察與護理、血糖監(jiān)測、并發(fā)癥的預防等多方面的指導,告知病人正確的健康理念和健康行為,對于一些基礎護理項目,可邀請病人家屬一起聆聽,既能夠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又能夠提高家庭管理能力。3)在病人出院前1 d,護士需就本次健康教育效果做一次綜合性評價,分析健康教育的優(yōu)勢和不足,將薄弱部分標注出來,增強病人的自我管理行為能力與動機。4)在病人出院后3周。護士需要對病人展開定期隨訪,隨訪形式包括微信群、電話等,詢問病人出院之后的自我管理行為,為病人答疑解惑。5)在病人出院后1~3個月,每個月組織病人開辦1次糖尿病病人經(jīng)驗分享沙龍,讓糖尿病病人和家屬分享自己的家庭控糖經(jīng)驗,病人相互借鑒和交流,開設專家答疑環(huán)節(jié),為病人解答疑問,糾正一些錯誤的理念和行為。
1.3 觀察指標
由健康教育小組在病人入組當天及干預結束當天對兩組病人疾病認知水平、健康管理行為進行評價,并記錄兩組入組至干預結束時血糖控制效果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1)疾病認知:通過自擬的糖尿病病人疾病認知水平調查問卷評估,問卷有6個維度,即糖尿病發(fā)病機制(4個條目)、糖尿病的危害(4個條目)、服藥方法(5個條目)、飲食營養(yǎng)(6個條目)、運動鍛煉(5個條目)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項(6個條目)。每個條目按認知程度計1~4分,總分30~120分,得分愈高,提示病人有較高的疾病認知水平。2)健康管理行為:采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Ⅱ量表(HPLP-Ⅱ)[9]評估,HPLP-Ⅱ包括精神成長、人際關系、壓力管理、健康責任、體育運動、營養(yǎng)狀況6個維度,共52個條目,每個條目計1~4分,總分52~208分,得分愈高表明病人健康行為狀況愈佳。量表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86,信度系數(shù)為0.903。3)并發(fā)癥:包括酮癥酸中毒、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視網(wǎng)膜病變等。4)血糖控制效果:病人入組至干預結束期間空腹血糖控制在3.9~6.1 mmol/L,說明病人血糖控制效果理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分析數(shù)據(jù)。HPLP-Ⅱ及疾病認知水平得分為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描述,行t檢驗。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血糖控制效果為定性資料,采用例數(shù)、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疾病認知水平比較(見表2)
2.2 兩組HPLP-Ⅱ得分比較(見表3)
2.3 兩組空腹血糖控制有效率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見表4)
3 討論
3.1 基于BCW的健康教育可提高T2DM病人疾病認知水平
T2DM的發(fā)生及預后和病人健康行為管理能力存在緊密聯(lián)系,即病人健康行為水平愈高愈能促使病人產(chǎn)生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10]。研究指出,T2DM病人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可影響健康意識,進而影響其健康行為,從而改善病人預后[11]。因此,促進T2DM病人的健康行為建立的第1步是要為病人開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改善病人的認知。目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形式多樣,而國內(nèi)關于促進健康行為改變的相關教育研究并不多[12]。BCW認為,健康教育應從病人當前的行為水平出發(fā),剖解危害病人當下行為水平的影響因素,以幫助病人擬定相應的健康干預措施[13]。本研究為T2DM病人提供以BCW為基礎的健康宣教,結果表明干預后觀察組疾病認知水平總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基于BCW的健康教育在提升T2DM病人疾病認知水平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分析可能由于基于BCW的健康教育通過對病人持續(xù)激勵及引導,使病人和家屬充分認識到了血糖監(jiān)測的重要性,充分調動了病人及其家屬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了病人對疾病的認知及了解[14]。另外,基于BCW的健康教育向病人提供關于T2DM的相關信息,包括病因、病理生理過程、癥狀、并發(fā)癥等,這些知識可以幫助病人理解疾病的本質和嚴重性,從而提高對疾病的認知水平。
3.2 基于BCW的健康教育可促進T2DM病人建立健康行為
T2DM病人血糖控制效果及預后與病人健康行為存在緊密聯(lián)系[15]。本研究對T2DM病人實施基于BCW的健康教育,結果表明,經(jīng)過干預,觀察組HPLP-Ⅱ總分及各維度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與蔡亞秀[16]的研究結果一致,提示以BCW為基礎的健康宣教能促使T2DM病人產(chǎn)生健康行為。究其原因,為病人實施針對性干預后,病人和家屬對T2DM病人飲食、用藥及日常生活等相關管理行為均有所了解及認知,同時也對血糖控制不佳產(chǎn)生的危害有了深入的認識,從而提高了病人健康意識,并有助于病人健康行為管理技巧的掌握[17-18]。此外,基于BCW的健康教育幫助病人和家屬正確認識疾病及相關并發(fā)癥的危害,并多次運用實際案例向病人提供說明和介紹,增強了其健康意識,從而產(chǎn)生健康行為[19]。另外,基于BCW的健康教育還可以通過激發(fā)病人的內(nèi)在動機和建立行為改變計劃來增強病人的參與程度和積極性,通過與醫(yī)療團隊的合作,病人可以建立個人目標,并制定實際可行的行動計劃,從而提升病人疾病管理行為。
3.3 基于BCW的健康教育可提高T2DM病人血糖控制效果,減少并發(fā)癥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空腹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基于BCW的健康教育對提升T2DM病人血糖控制水平具有積極的作用,可有效降低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血糖異常會對機體產(chǎn)生一定損害,從而引起各種并發(fā)癥,導致病人健康水平下降[20]?;贐CW的健康教育除指導病人建立健康行為外,還指導病人正確使用血糖監(jiān)測儀,使病人能正確掌握血糖監(jiān)測儀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從而提高病人血糖監(jiān)測依從性,使病人能動態(tài)掌握自身血糖的變化,從而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因此,有助于病人血糖控制,從而有效預防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21]。此外,基于BCW的健康教育還可以為病人提供有關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的指導,如飲食控制、體育活動、藥物管理等,通過學習這些行為控制策略,病人可以更好地管理血糖,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
4 小結
基于BCW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T2DM病人疾病認知水平,可促進病人健康行為形成,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相關并發(fā)癥。然而本研究受人力資源及時間限制,導致病人隨訪時間較短,關于基于BCW的健康教育對T2DM病人遠期生活質量的影響在日后還需要延長隨訪時間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陳好娟,林燕云,陳翠玲.目標導向式健康威脅行為扭轉延續(xù)護理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22):27-29.
[2]呂麗麗,周紅蔚.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行為干預的研究進展[J].上海護理,2021,21(4):59-61.
[3]陸櫻珠,賴美錚,王娟.社區(qū)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為與心理痛苦的相關性研究[J].全科護理,2021,19(28):4019-4022.
[4]李柳.基于HAPA理論的健康教育模式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應用分析[J].全科護理,2021,19(21):2954-2958.
[5]劉翠,段增杰,馬蘇.基于行為改變輪理論的健康教育在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中的應用[J].上海護理,2021,21(5):17-21.
[6]曹俊景,李玲杰.基于行為改變理論的健康教育模式對腦梗死患者認知、治療依從性及健康行為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21,42(5):446-449.
[7]熊司琦.基于BCW的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天津中醫(yī)藥大學,2020.
[8]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21,13(4):315-409.
[9]何巧,劉宇,郭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評價工具研究現(xiàn)狀[J].護理學雜志,2017,32(5):105-108.
[10]于靜.慢性病管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在社區(qū)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慢性病學雜志,2021,22(7):1063-1065.
[11]王俊薇,管麗華,邢媛,等.社區(qū)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管理現(xiàn)狀調查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21,24(27):3439-3443.
[12]胡思樂,吳孟波.基于BCW理論的健康教育模式在眼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21,6(22):153-156.
[13]龍艷玲,譚玲玲,靳晨曉,等.基于BCW理論的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6):47-49.
[14]由淑萍,張雪蓮,陶寧,等.基于行為改變輪理論的綜合干預對新疆牧區(qū)哈薩克族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醫(yī)學信息,2021,34(18):183-186.
[15]李彥.某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慢性病學雜志,2021,22(10):1611-1613.
[16]蔡亞秀.基于BCW理論的健康教育在中青年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健康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湖州:湖州師范學院,2021.
[17]王穎.基于BCW理論的小組個性化護理干預在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應用[D].鄭州:鄭州大學,2020.
[18]張敏.基于ITHBC理論的健康教育在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天津中醫(yī)藥大學,2020.
[19]龍艷玲.基于行為改變輪的結構化教育對農(nóng)村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研究[D].衡陽:南華大學,2020.
[20]李麗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在不同人格特質上的干預效果分析[D].太原:山西醫(yī)科大學,2018.
[21]羅萍.延續(xù)性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護能力以及健康行為的影響研究[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9,23(8):1164-1165.
(收稿日期:2023-04-03;修回日期:2023-12-30)
(本文編輯賈小越)
作者簡介 楊晶,主管護師,本科,E-mail:bfhkfdhm@163.com
引用信息 楊晶,任文蘭,張曉慧.基于行為改變模式的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管理中的應用[J].循證護理,2024,10(2):356-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