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嚇妹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包含六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和數據分析。在此基礎上,針對小學數學進行校本作業設計,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培養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有利于教師實現教學目標,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本文以小學數學人教版3~6年級教材為導向,闡述了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數學校本作業設計的意義,以及小學數學校本作業設計遇到的難題,進而探究小學數學校本作業設計的具體策略,旨在高效地實現教學目標,進一步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整體提升。
校本作業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一種輔助工具,是指教師將學生作為主體,圍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進行作業設計,同時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學校和教師的教學特色,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在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針對小學數學校本作業設計,教師應該予以一定的重視,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下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一定的鍛煉,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相關需求。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校本作業設計還能夠幫助學生完善自身在數學學習中的不足之處,進而發展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使學生在完成數學作業的過程中合理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數學校本作業設計的意義
在核心素養培養的基礎上,小學數學校本作業對學生們和教師都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對學生來講,小學數學校本作業設計能夠幫助學生高質量地完成數學作業,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一)在學生方面
在核心素養培養的基礎上,對學生來講,小學數學校本作業能夠使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一定程度上推動學生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進而在數學綜合能力方面有所成長和進步。除此之外,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意識,從而使其能夠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讓學生能夠站在數學的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繼而完成對數學知識的遷移。
(二)在教師方面
對教師而言,小學數學校本作業的設計能夠幫助教師實現數學教學目標,從而更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數學方面的學習。除此之外,能夠創新改革數學教學,幫助教師緩解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壓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師教學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與此同時,這一舉措能夠使教師在減少數學作業“量”的同時,提高對數學作業“質”的追求,進而激發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
二、小學數學校本作業設計遇到的難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教師在數學校本作業設計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著我們對其背后隱藏的深層次問題進行相關探究。
首先,在小學數學校本作業設計過程中,作業布置形式較為淺顯、單一。有的教師往往采用刷大量運算題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數學學業壓力,導致學生不能深入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不利于學生自身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時學生面對過于枯燥乏味的數學作業會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產生對數學校本作業的排斥心理,甚至出現討厭數學學習的消極心理,這不僅危害了學生個人的心理健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教育成效。
其次,針對小學數學校本作業設計,教師往往會出現設計思路傳統化的問題。由于部分教師不能深入理解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因此往往不知道如何具體開展相關的教學設計,仍然沿用傳統的設計思路進行小學校本作業設計,不僅沒有讓校本作業設計得到創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校本作業設計的進步,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數學校本作業設計的具體策略
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背景,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過程中,針對小學數學校本作業的設計應該提出相關具體策略,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這一策略不僅促進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數學作業完成質量。同時,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從而有效提高數學綜合能力,進一步打造高質量和高效率的數學教學課堂。
(一)創設生活情境,構建數學建模核心素養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愛玩的階段,繁重、枯燥乏味的數學作業會讓他們產生排斥的消極心理,進而降低他們完成數學作業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在核心素養發展的基礎上,針對小學數學校本作業的設計,教師應該創設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情景進行數學校本作業的設計,從而讓學生在完成校本作業的過程中構建自身在數學建模方面的核心素養,進而實現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還能夠激發學生完成數學校本作業的興趣,幫助教師達成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小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材中,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活情境,為學生設計相關的數學校本作業:
問題一:在家中,爺爺奶奶閑不住,準備將籬笆靠墻圍成一個周長為16m的長方形菜地來種菜,那么長方形菜地的邊長各是多少呢?
問題二:媽媽說想用同樣的16m的籬笆圍成一個正方形花圃來種花,那么正方形的花圃的邊長又是多少呢?
在設計數學校本作業的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設計了需要學生結合生活場景和數學知識連接而成的數學建模核心素養,構建出長方形菜地和正方形花圃模型,進而通過畫圖的方式清晰明了地解決問題。
除此之外,教師在設計數學校本作業的過程中,學生還應該注意審題,第一個問題有一個隱藏的條件,就是“靠墻”,對大部分學生來講,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往往會涉及四條邊,而結合題目中的生活場景,為了節約相關的土地用地,將菜地位置設置為靠墻,因此,這時候的長方形周長只能算作三條邊,而不是常見情況的四條邊。而針對第二個問題的相關延伸,是關于正方形的周長,旨在讓學生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礎上鞏固相關知識,能夠正確區分長方形和正方形在周長計算過程中的不同之處,雖然都是涉及四條邊,但是正方形的四條邊是四條一模一樣的邊,進而幫助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深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關知識。
因此,在小學數學校本作業設計中創設生活場景,能夠幫助學生在構建數學建模核心素養的同時,進一步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而做到靈活運用,以提升自身的數學綜合能力。
(二)整理定律專題,培養數學運算核心素養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運算核心素養是所有數學核心素養得以發展的基礎。而對于數學運算的核心素養則體現在數學運算定律的運用和掌握中,只要正確分辨不同的數學定律,并能夠正確合理地靈活運用,就能進一步培養學生在數學運算方面的核心素養,從而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全方位提高。
因此,在核心素養發展的基礎上,針對小學數學校本作業設計,教師應該根據所學的數學運算定律整理出相關專題,讓學生能夠系統地培養數學運算核心素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繼而推動教師高質量、高效率地教學。
例如,在小學數學人教版3~6年級教材中,所涉及的數學運算定律教學內容有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多位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法是兩位數的除法、分數乘除法等。而通過專題整理,教師能夠得到三個大專題,分別是整數、小數和分數,而這三個大專題里,整數專題包括加減法和乘除法,小數專題包括加減法和乘除法,分數專題包括加減法和乘除法。教師針對各個專題展開數學校本作業設計,根據不同的運算定律進行專題題型的構建。
在整數專題中,針對加法,教師可以設計25+8=(? ),42+23=(? ),210+120=(? );針對減法,教師可以設計25-8=(? ),42-23=(? ),210-120=
(? );針對乘法,教師可以設計25×8=(? ),42×23=
(? ),210×120=(? );針對除法,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關的運算定律數學題。而小數專題和分數專題,教師可以根據整數專題以此類推、舉一反三,進而構建出完整的數學運算校本作業,讓學生在完成校本作業的同時,辨析清楚各種不同的數學運算定律具體是怎樣應用在運算過程中的,從而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在數學運算方面的核心素養。
與此同時專題的數學校本作業設計,能夠使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水平有所提高,運算速度越來越快,在鍛煉學生數學運算思維的同時,讓學生在運算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的獨特魅力。此外,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獲得算出正確答案的成就感,進一步建立自己能夠學好數學、學精數學的強烈自信心,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強烈興趣,從而構建高質量、高效率的數學教學課堂。
(三)運用數形結合,培養數據分析核心素養
數形結合是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一種重要思維,能夠根據數學問題條件和結論之間的相關聯系,利用代數將圖形巧妙地結合起來,進而分析出數學問題中相關圖形的深層次意義。而在核心素養發展的基礎上,在小學數學校本作業設計過程中,運用數形結合的思維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在數據分析方面的核心素養,進而使學生學會利用數據分析來解決數學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站在數學視角解決問題的方式。
除此之外,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數據調查活動,通過活動的真實體驗感悟到數據分析的價值性意義,從而讓學生學會通過數據分析來解決數學問題,在獨立探究中設計獲取數據結果,體驗解決問題后的成就感,從而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小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材中,教學“條形統計圖”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關的校本作業,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讓學生選擇以下主題繪制相關的條形統計圖:
主題一:繪制你所在地區一個月的天氣變化(晴天、陰天、雨天、下雪天)統計圖;
主題二:繪制班上同學的出生月份統計圖;
主題三:繪制班上同學的睡眠時間統計圖。
學生通過繪制教師制定的主題統計圖,能夠真實感受到數據分析的意義,從而完美運用好數形結合方法,進一步發展數據分析方面的核心素養。除此之外,運用數形結合的方式,還能夠讓學生在繪制統計圖的過程中鍛煉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而利用數據分析出統計圖背后蘊含深層次意義,一定程度上發展了學生在數學分析方面的核心素養,培養了學生的數據分析意識,使學生站在數學的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提高了數學教學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發展的基礎上設計科學合理的小學數學校本作業,不僅促進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而且能夠幫助教師實現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從而實現雙贏的局面。具體來講,對學生來說,小學數學校本作業能夠幫助學生鍛煉自身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從而進一步深入理解數學相關知識。對教師來說,小學數學校本作業能夠幫助教師把握正確的數學教學方向,提高自身的數學教學水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數學教學效果,更深層次地進行數學教育領域的相關探究。
注: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開放課題“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小學數學二、三學段校本作業設計的研究”(課題立項號:KCA2023170)的階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