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明亮
(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 東陽 322100)
如今我國對于數字媒體技術的人才需求量在不斷增加,很多學校紛紛開設了相關的課程。可是,在當前的現實社會中,卻存在著人才“相對過剩”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當前很多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與該崗位的實際需求產生了脫節。所以,在開設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實踐教學是十分重要的。
對于學校來說在構建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教學體系時,最需要注重的一個原則就是以學生為本的原則。畢竟在開展這一課程的過程中,學生們是處于主體地位的。對此,學校以及教師在對該課程的體系進行構建時,應該要對學生們給予充分的尊重,并且需要依照學生們的特點來進行設置,可以采用分層的方式來開展實踐教學工作,使學生們都能夠在學習中有所收獲。
學校在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教學實踐體系進行構建的過程中,還需要進行積極地創新工作。以往在對課程進行構建的時候,教師們往往會忽視市場的需求,而在對這一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構建時,教師則應該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可以說,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會直接影響到學校人才培養的效果與教學的質量,因此在對這一專業體系進行構建的過程中,還必須要遵循“創新性”的原則[1]。通過創新教學實踐體系,能夠讓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更為尊重學生,在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對于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也是十分有幫助的。
在進行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教學實踐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其系統性的構建原則也是十分重要的。作為教師,還需要把課程的具體內容與實踐教學充分結合到一起,利用實踐來對現有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等進行改革,使理論內容與實踐內容之間能夠更加平衡,確保該專業的系統性,讓學生們可以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
1.注重課程的合理分配
學校在加強數字媒體技術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也不可以忽視基礎課程的講解,作為教師則應該要注重課程的合理分配。在對課程進行編制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提前對學生們自身的愛好等有所了解,并且要依據學生們未來的職業發展適當增加鑒賞等課程的設置,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加全面化的發展。
2.加大課程體系改革力度
在進行數字媒體技術教學的過程中,學校還需要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進一步地改革與強化,使課程的整體結構能夠更加地合理。在這一過程中,高校還需要把課程的理論內容與實踐內容有機結合到一起,使學生們在夯實課程基礎的同時,也能夠對一些難點以及重點內容及時掌握。另外,對于學校來說,還需要進一步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例如監視器以及獨立聲卡等設備,可以說是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實踐教學中的基礎,只有在設置更為完善的條件之下,學生們才能夠更好地去進行學習。與此同時,高校也可以通過與相關公司溝通,來為學生們建立起實訓基地,為學生們提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們能夠通過實踐及時發現自身的一些不足并及時加以改進與優化,使自身的知識結構體系更加完整。
3.明確教學目標
在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構建的過程中,作為高校來說,還需要針對該專業設置好明確的教學目標,這一目標的設定能夠為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為了使學生們可以在課堂中學習更多內容,教師還需要依托于教學目標來平衡好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內容,使學生們能夠靈活運用自身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來進行實踐。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要創新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知識的教學形式,輔助學生們建立起更加清晰的知識結構,幫助學生們獲得更加嶄新的學習體驗[2]。比如,教師在對課程中的一些重點內容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只為學生們講述其中的核心內容,關于具體的結論等,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通過實驗等方式來獲得。這樣一來,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們自身的專業水平。
在進行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過程中,作為教師還需要依照本課程的實際特點,來加大課程中的實踐課程比重。在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中,基礎課程一般都有相應的課程實驗內容。這類課程的實踐性比較強。因此,作為教師可以依照此類課程本身的特點,通過案例教學法等方式,來把項目分成不同的案例,并使不同的案例能夠對應相關的知識點,最終通過課內實踐的方式來使學生們更加全面地掌握相關技能。與此同時,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針對主干課程,進行一周或者兩周的集訓。在進行集中實訓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等方式,來完成一個小型的完整項目,包含了從策劃到發布的全部流程[3]。通過這一集中實訓的開展,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們的職業素養。
在進行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學校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學生們的畢業實習設計環節,并且需要在日常積極開展各類學術交流活動等。首先,畢業實習設計的開展,主要就是了解學生們這幾年的學習成果。通過畢業實習設計,也能夠幫助學生們及時了解自身現存的一些不足之處,使學生們能夠在步入社會的時候更加從容。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畢業設計這一環節也能夠讓學生提前體驗一下工作的狀態。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為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們及時了解到該行業的前沿動態,學校可以邀請國內外較為知名的相關領域人才,到學校內進行學習交流以及講座等活動,激發學生們對于數字媒體課程的熱愛。
1.基礎課程模塊
在構建數字媒體技術專業體系的過程中,其基礎模塊的建設,主要是幫助學生夯實較為基礎性的理論知識,為學生后續的學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在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基礎課程中,所包含的內容大致分為了三類,這三類分別為:導論性課程與計算機基礎以及應用類課程、基本藝術素養課程。作為教師在對此類基礎性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突出該專業的特點,體現出數字媒體的專業特色。
2.核心課程模塊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其核心課程所體現的往往是對于人才培養的專業技能要求。所謂核心課程模塊,顧名思義就是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承擔著傳授學生們專業核心知識的作用。對于學校來說,還需要依照該專業的實際特點,以及學校本身的辦學條件等,來對專業的核心課程進行設置,為數字媒體專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在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其實際的運用效果,往往不是單純地體現在學生們對于一些基礎理論的理解程度,而是在于學生們對于各類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但是,如果學校無法為學生們構建出一個較為完善的實踐環境,使學生們在較為單一化的環境中來進行實踐活動,往往難以從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因此,對于高校而言,建立起完善的配套制度來進行輔助,往往能夠獲得更加理想的效果。首先,學校還需要對現有的培養制度加以完善,這一制度的建立主要是為了明確,學生們在進行實踐能力提升的過程中,其環境不應該只限制在課堂之中,而是應該要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學校還應該要及時建立起完善科學的培養體系,為學生們安排好相應的實習工作等,使學生們能夠擁有更多實踐的機會,從而幫助學生們不斷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
當前一些學校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教學,往往是由一些計算機專業的教師來進行擔任,有些教師本身對于美術等內容并不熟悉,因此往往難以科學開展專業課程的教學,也就更無法構建起科學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無論是單純的計算機教師,還是單純的美術專業教師,都無法依靠自身來提升該專業的教學質量。基于此,作為學校還需要加大這一方面的投入力度,聘請專業的人員來擔任客座教授等,使現有的教師隊伍力量更加強大,為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數字媒體技術的運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因此,無論是對于學校而言,還是對于教師來說,都需要重視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實踐體系構建的意義,不斷提升學生們自身的實踐能力,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既具備理論基礎又具備實操能力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