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消費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對經濟具有持久拉動力,事關保障和改善民生。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擴大國內需求,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江蘇是經濟大省,也是消費大省,需要更加努力在消費市場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自2021年開始,全省商務系統突出“省市縣、政銀企、線上下、內外貿”四個聯動,多措并舉打造“蘇新消費”品牌,開展“蘇新消費”四季系列主題促消費活動,推動消費市場回升向好。
強化政策供給,推動消費加快恢復。堅持“政策+活動”雙輪驅動,從全省層面研究制定促進消費發展和消費升級的相關指導意見,創新采取有效措施,激發企業自主促消費活力。一是制定促消費接續政策。出臺一攬子促消費政策,最大限度釋放穩經濟、促消費政策效應。與省相關部門共同提請省政府印發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42條”“28條”,出臺《全面促進消費2023年工作要點》,會同省13部門制定《關于促進家居消費工作實施方案》,印發《江蘇老字號建設管理辦法》,建立“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進一步夯實政策供給。二是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在省開放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下建立了省內外貿一體化協調機制,印發《江蘇省內外貿一體化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推廣企業典型案例,認定首批175家內外貿一體化試點企業。三是創新激勵市場主體。會同省財政廳、省統計局組織開展了“銷售競賽季”活動,根據相關企業社零貢獻率、餐飲營業額貢獻率進行排名,在全省范圍內評選出了130家優勝商貿流通企業,撥付激勵資金3900萬元,在全省營造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四是助力企業開拓市場。遴選15家具有江蘇特色和開拓省外、國際市場潛力的企業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與遼寧、海南共同舉辦三省消費新動能名優企業對接會,60余家品牌企業和采購企業參會洽談,共達成3.2億元采購合同。組織26家食品餐飲企業參加2023中國國際食品餐飲博覽會,3家企業獲2023中國國際食品餐飲博覽會最受消費者喜愛品牌獎。
強化活動效能,營造濃厚消費氛圍。以“蘇新消費”四季系列主題促消費活動為牽引,營造“季季有主題,月月有展會,周周有場景”消費氛圍,形成波浪式消費熱潮。一是精心組織“蘇新消費”四季系列主題促消費活動。成功舉辦“春惠江蘇”“夏夜生活”“金秋惠購”“冬季購物節”等系列主題促消費活動。二是成功開展綠色節能家電專項活動。在全省開展“蘇新消費·綠色節能家電促消費專項活動”,發放政府補貼資金2億元,拉動家電全品銷售27.2億元,惠及近30萬消費者。三是持續提振大宗消費。持續開展“蘇新消費·汽車享購全省行”,組織無錫、蘇州等6市參加商務部“百城聯動”汽車促消費活動,參與的汽車銷售企業2100余家。支持重點商貿流通企業開展以舊換新和家電下鄉等活動,促進大宗消費恢復正增長。四是大力促進餐飲消費。發布首批28個“江蘇味道”美食街區和近130個“江蘇味道”地標餐飲品牌。與美團簽署《江蘇省餐飲數字化轉型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切實提升餐飲企業數字化運營能力。持續做強中國(淮安)國際食品博覽會,舉辦“世界美食之都”城市創新發展大會和世界美食大“薈”等食品產業國際合作交流活動。五是持續擴大線上消費。組織參與“2023全國網上年貨節”和“雙品網購節”,開展特色網絡促消費活動,引導企業運用新零售新業態拓展線上營銷渠道,提升網絡消費體驗。
強化品質引領,持續打造高品質載體。持續提升供給體系對消費需求的適配性,以品質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目標,不斷優化消費供給。一是培育消費多元新場景。全省新開業一萬平方米以上購物中心45家,數量和體量均居全國第二。推動南京、徐州、蘇州、無錫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以創促建工作。推進我省四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指導張家港市和無錫新吳區出臺實施方案。完善《江蘇省省級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評價指標》,評選認定7條“江蘇省示范步行街”。二是持續優化城市載體。率先出臺省級層面全國首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評價標準指引,新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169個,累計達396個,數量全國最多。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示范創建穩步推進,復制推廣18條創新轉型案例。三是完善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支持各地新建和改造鄉鎮商貿中心等項目230個,13個區縣入選首批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認定新一批11個縣域電商產業集聚區,開展6場“電商公共服務全省行”活動。四是加強老字號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開展老字號“五新行動”,新增17家中華老字號企業。舉辦第五屆老字號博覽會,省內外500余家老字號企業參展。以“江河風物?美好如蘇”為主題,成功舉辦第六屆進口博覽會人文交流活動,持續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五是推進跨境電商實體新零售業務發展。積極協調南京海關、省稅務局、省市監局等部門,進一步擴大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實體新零售”模式。
強化服務惠民,不斷優化消費環境。始終把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作為民生工程,常抓不懈,持續加大服務企業和誠信監管力度,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振消費信心。一是提升汽車交易服務能力。推廣應用汽車流通信息服務(二手車)系統,便利二手車交易,目前全省已基本完成系統部署。二是引導綠色循環消費。印發《省商務廳關于開展2023年綠色商場創建工作的通知》,鼓勵重點商貿流通企業和實體零售企業門店促進綠色循環消費,支持23家企業成功創建綠色商場。三是探索構建商務信用監管長效機制。指導淮安、鹽城、連云港加快推進商務信用監管試點。開展2023年“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組織全省14家企業開展誠信經營倡議。四是加強消費促進統籌調度。召集研究機構、高校、金融機構、商協會和商貿流通企業相關專家,組建“消費促進工作專家咨詢組”,充分利用“外腦”,加強政策研判,增強消費促進政策的精準性。
2024年,全省商務系統將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以及省兩會精神,狠抓落實,迎難而上,持續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堅持供需兩端協同發力,深化“四個聯動”,探索促消費新模式、新辦法,進一步推動我省消費市場回升向好。
抓消費活動,持續創新消費場景。深入拓展“蘇新消費”四季系列主題促消費活動,創新活動形式,舉辦“一市一主題”特色活動。持續打造“江蘇味道”品牌,高標準打造“江蘇電商直播節”、江蘇電商大會,積極組織參與“網上年貨節”“雙品網購節”。加快推進絲路電商,擴大電子商務領域開放。
抓重點商品,不斷提升品質供給。開展汽車、家電、家居等消費品以舊換新,謀劃金融助力促消費活動,針對汽車、家居、油品等大宗消費,開發金融產品和服務,激發消費活力。發揮進博會、消博會、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等展會平臺作用,積極擴大優質消費品進口,滿足群眾的品牌品質需求。
抓載體平臺,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繼續開展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示范創建,加快示范步行街、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豐富店外經營場景,全年爭創全國示范步行街1條、新認定省級示范步行街5條以上,建設改造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60個以上。實施縣域商業領跑行動三年計劃,建設改造鄉鎮商貿中心30個以上、農貿(集貿)市場80個以上,爭創全國縣域“領跑縣”10個左右。
抓市場主體,提升企業發展能力。開展新一輪“消費競賽活動”,對社零貢獻率高的企業進行激勵。梯度培育現代商貿流通企業,推動龍頭企業提升競爭力。促進中小微商貿企業創特色、創品質、創品牌。深入實施老字號“五新行動”,深化“有進有出”動態管理機制,新認定江蘇老字號80家以上。
(作者系江蘇省商務廳廳長)
責任編輯:段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