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專欄副主編簡介

李勝男,云南電網公司二級技術專家,主要從事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穩定控制技術領域的研究,在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源網協調工作經歷將近30年,對電力系統穩定控制的三道防線有深刻理解,獲得過多個省部級、南方電網公司級一、二等科技進步獎,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過多項研究成果,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背景下,研究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系統穩定分析、新型繼電保護研究和應用,對新型電力系統“雙高”特性中風光新能源并網要求、智能變電站有深入了解。
特約專欄寄語
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目前處于加速轉型期,在電源側新能源逐步成為發電量增量主體,電網側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支撐作用越發凸顯,用戶側終端用能領域電氣化水平逐步提升。對于云南省這三個特征愈發明顯,2023年云南省風光新能源裝機達到3489萬千瓦,以鋁硅為代表的電力電子大負荷用電量占比超過30%,電網側正在全力提升數字化水平推動第三代智能變電站建設。這都使電力工作者面對新的挑戰:隨著新能源裝機和發電占比提升,電網出現寬頻振蕩等有異于常規系統的現象,而智能變電站的大規模建設也對現場運行維護需要更高技術水平,研究新型電力系統分析方法、新型控制和繼電保護設備,立足新形勢分析解決問題,保障大電網安全穩定,提高運維水平是我們每一個電力工作者的新任務。
特約專欄文章摘要
文章一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220 kV光伏電站SVG高頻振蕩引發電壓波動的故障案例。首先,通過分析現場故障錄波,初步確定故障原因為SVG與系統振蕩;其次,基于RTlab仿真平臺搭建了光伏電站全站和附近局部電網的電磁暫態模型并開展故障復現,仿真復現結果與故障錄波基本一致;最后,提出了“消除SVG高頻段負阻尼”的振蕩抑制措施,并通過仿真驗證其有效性。本文的新能源場站SVG高頻振蕩分析可為今后類似故障的防范和處理提供經驗與參考。
文章二摘要:直流輸電單極大地運行、地鐵運行產生的入地電流會對附近的接地變壓器產生影響,入地電流引起的直流偏磁給變壓器運行帶來安全隱患,本文分析了直流偏磁電流產生的原因,對接地變壓器中性點加裝電容隔直裝置,監測改造前后的變壓器的中性點直流電流、噪聲及振動等技術指標,治理效果明顯,給地鐵附近接地變壓器運行提供了技術支持。
文章三摘要:近年來,智能變電站相關新技術的大量應用,改變了常規變電站信息交互的方式,以光纜和軟件邏輯代替繼電保護的二次回路,以二次系統配置文件描述二次系統連接關系,對繼電保護的設計、調試、運維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參考現行技術規程等資料的基礎上,結合作者智能站調試經驗,對智能站調試過程中的一些關鍵環節、關鍵點進行著重交代,力求貼近實際幫助技術人員掌握智能站的新技術,提高調試水平。
文章四摘要:短路比目前是衡量交直流系統電壓支撐強度的有效指標,但是短路比在一定基值選取的前提下,是一個只由系統的等值阻抗的模值表示的參數,由實際系統的方程可知,交直流電力系統的穩定性不僅僅與戴維南等值阻抗的模值有關,與阻抗相角也息息相關,分析臨界短路比與阻抗比的關系對指導新能源接入工程有重要意義,本文研究了阻抗比與最大輸送功率和交流系統參數的關系,推導了臨界短路比與阻抗比的關系,對工程中以阻抗比作為輔助判據,判斷電網強度提供了指導。
文章五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實時仿真的穩控系統切負荷建模方法,以實現對穩控系統分輪切負荷功能的精確模擬。該模型首先從穩控系統和電網仿真數據庫中獲取負荷輪次整定值和可切負荷等數據,由切負荷輪次計算模塊、實時負荷容量計算模塊結合鎖存的穩控系統切負荷動作信號和輪次,將按輪次被切除的負荷從本站負荷中扣除,形成實時的本站初始負荷容量;最后通過計及頻率和電壓影響的綜合負荷計算模塊輸出本站并聯負荷實時的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本方法簡化了穩控系統仿真試驗時的系統接線,提高了穩控系統仿真試驗的效率,并能夠獲得更加準確可信的測試結果。
文章六摘要:為全面評估分析新能源場站集中并網區域繼電保護裝置在起動元件、選相元件以及保護算法的適應性及動作性能,本文對集中并網區域的新型繼電保護裝置的示范應用進行了闡述,并對由各類新能源并網逆變器主導故障特性下的區域繼電保護裝置測試技術進行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