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楠 吳楊 梁乾坤 王先明 易石堅



收稿日期:2023-08-22 錄用日期:2023-10-16
Received Date: 2023-08-22 Accepted Date: 2023-10-16
基金項目: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JCYJ20170818102312352)
Foundation Ite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of Shenzhen City (JCYJ20170818102312352)
通訊作者:易石堅,Email:yishijian1969@outlook.com;王先明,Email:wangxm6600@163.com
Corresponding Author: YI Shijian, Email: yishijian1969@outlook.com; WANG Xianming, Email: wangxm6600@163.com
引用格式:武楠,吳楊,梁乾坤,等. 國產手術機器人輔助下甲狀腺癌根治術:國內首例報道(附視頻)[J]. 機器人外科學雜志(中英文),2024,5(1):96-101.
Citation: WU N, WU Y, LIANG Q K, et al. Robot-assisted thyroidectomy with domestic robotic surgical system in the treatment of thyroid cancer: the first case report in China (with video)[J]. Chinese Journal of Robotic Surgery, 2024, 5(1): 96-101.
摘 要 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院甲乳外科使用國產圖邁?手術機器人系統,于2022年10月完成甲狀腺右側葉乳頭狀癌根治手術1例。手術過程順利,機器人手術系統對接時間10 min,手術時間150 min,出血量10 ml,未見術后并發癥發生。
關鍵詞 甲狀腺癌;機器人輔助手術;甲狀腺癌根治術
中圖分類號 R736.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7721(2024)01-0096-06
Robot-assisted thyroidectomy with domestic robotic surgical system in the treatment of thyroid cancer: the first case report in China (with video)
WU Nan, WU Yang, LIANG Qiankun, WANG Xianming, YI Shijian
(Department of Thyroid and Breast Surgery, South China Hospit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Department of Thyroid and Breast Surgery of South China Hospit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a patient underwent robot-assisted thyroidectomy for right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in October 2022 using the domestic Toumai? laparoscopic surgical robot. The surgery was performed smoothly with the docking time of 10 min, the operative time of 150 min, and the blood loss of 10 ml. No surgical complications were found after surgery.
Key words Thyroid Cancer; Robot-assisted Surgery; Thyroidectomy
根據GLOBOCAN 2020的數據,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逐年增高,已經占到所有惡性腫瘤的3.0%[1]。深圳地區慢性病防治中心報道,2022年甲狀腺癌成為了深圳市發病率排行榜第1位的惡性腫瘤[2]。目前外科手術是甲狀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20世紀90年代末,腔鏡技術開始應用到甲狀腺手術中[3],但它的應用推廣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受到限制。甲狀腺外科最早于2007年開始使用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然而,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高昂的購置費用和維護費用提高了手術成本,同時增加了患者的醫療負擔,這也直接影響了國內機器人輔助手術的推廣和普及[4-5]。近幾年來,國產機器人手術平臺快速發展,本中心在完成動物試驗后,于2022年10月
應用國產機器人手術平臺成功開展了甲狀腺癌根治手術,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性,40歲,以體檢發現“甲狀腺右側葉結節”收入院。患者無局部皮膚紅腫疼痛,無甲亢相關臨床表現,既往有Ⅱ型糖尿病史數年,服用降糖藥物后血糖控制尚佳。甲狀腺彩超提
示:甲狀腺右葉有一大小約7.4 mm×5.7 mm×
7.5 mm的實性低回聲結節(TI-RADS:4b類),并伴有甲狀腺輕度彌漫性病變(如圖1A)。頸部CT檢查中央區及側頸區未見明顯腫大淋巴結(如圖1B)。細針穿刺活檢考慮為甲狀腺乳頭狀癌,Bethesda分級:Ⅵ級(如圖2)。術前診斷為甲狀腺右側葉乳頭狀癌、橋本甲狀腺炎、糖尿病。完善術前準備后在全身麻醉下行經胸乳路徑機器人輔助下右側甲狀腺癌根治術。
2 方法
2.1 國產手術機器人系統 本例患者使用國產
微創?圖邁?內窺鏡手術機器人系統(型號:MT-
1000)進行手術,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院倫理委員會已審批該系統的臨床應用(倫理批件號:HNLS20220714001-A),并于臨床試驗注冊中心完成注冊(注冊號:MR-44-22-020154)。已告知患者該系統處于臨床試驗階段,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2.2 手術體位與入路 全麻插管后,患者取仰臥分腿、頭頸部過伸位,肩下墊乳膠體位枕,頸下及兩側固定后消毒鋪巾。于擬定切口處及穿刺路徑皮下注射1∶200000腎上腺素約50 ml,雙側乳暈上方3 cm處分別作9 mm橫向切口,雙側乳頭連線中點做12 mm橫向切口,剝離棒經12 mm切口分離皮下至胸鎖關節,經切口分別置入12 mm、9 mm、9 mm 3個Trocar和鏡頭(如圖3A),連接CO2建立氣體操作空間,超聲刀初步分離頸深筋膜淺層間隙后連接圖邁?手術機器人系統(如圖3B)。
2.3 經胸乳路徑國產機器人輔助下甲狀腺右側葉全切除術+右側中央區淋巴結清掃術 超聲刀鈍銳結合逐步分離胸骨上凹陷至甲狀軟骨間的皮下疏松組織,外側緣至胸鎖乳突肌(如圖4A),使用電凝鉤切開頸白線后鈍銳分離頸前肌群與腺體之間的粘連(如圖4B),使用3-0縫合線懸吊雙側頸前肌群,在外科被膜與固有被膜之間顯露雙側甲狀腺(如圖4C)。見右側甲狀腺中下極腫塊,大小5 mm×8 mm,色蒼白,質硬,無明顯周圍組織侵犯,于右側腺體內注射納米炭混懸液約0.1 ml,擬行甲狀腺右側葉切除。
游離帶狀肌外側至右側頸總動脈內側,顯露右側腺體外側,離斷甲狀腺中靜脈,然后使用超聲刀分離并進入氣管前間隙(如圖4D),稍靠近左側腺體處離斷甲狀腺峽部(如圖4E)。使用規避法離斷上極血管,顯露并保護右側喉返神經及甲狀旁腺(如圖4F~4G),沿神經隧道分離腺體背側至甲狀腺下極。離斷甲狀腺下極血管及甲狀腺懸韌帶,完整切除右側甲狀腺及峽部組織,將標本放入標本袋,從12 mm切口處取出送術中冰凍病理診斷,結果提示為右側甲狀腺乳頭狀癌。
進行右側中央區淋巴結清掃。緊貼氣管分離氣管前間隙,下至頭臂動脈水平,內側至食管氣管溝,外側至右頸血管鞘。拓展咽后間隙,內側至食管后方,下至鎖骨水平,上至甲狀軟骨。切開內臟筋膜后顯露喉返神經并全程暴露,裸化食管至氣管食管溝,清除喉前、氣管旁脂肪淋巴組織。清掃氣管前淋巴結并保護胸腺,完成中央區淋巴結清掃(如圖4H)。
使用滅菌注射用水及生理鹽水先后沖洗術區,檢查無活動性出血,3-0可吸收縫合線連續縫合頸白線,放置1根15號引流管,從左側胸壁切口引出,頭端置于右側甲狀腺窩,尾端接負壓引流球,美容縫合各胸壁切口并固定引流管。中央區淋巴結組織標本送常規病理,患者送至復蘇室,麻醉清醒后返回病房。
3 結果
手術完成順利,手術時間約150 min,機器人手術系統對接時間約10 min,術中出血約10 ml。
患者術后住院4 d,第3 d拔除甲狀腺窩引流管,術后未見圍手術期并發癥。手術后口服優甲樂治療,術后1個月復查患者恢復良好。術后病理診斷示:(右側)甲狀腺乳頭狀癌,癌灶鏡下最大直徑約0.7 cm,未見明顯神經侵犯及脈管內癌栓,右側中央區淋巴結未見癌轉移(如圖5)。
圖5 術后病理診斷:甲狀腺乳頭狀癌
Figure 5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diagnosis: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4 結論
甲狀腺癌患者具有年輕化、生存期長等特征,導致該類患者對微創和美容的需求明顯提升,也促成了腔鏡技術在甲狀腺手術中的運用。但腔鏡技術的應用推廣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受到限制,原因是普通腔鏡受到“筷子效應”影響,可移動角度小、精確度差且不容易控制,操作難度明顯大于傳統開放手術,導致學習周期較長。機器人輔助甲狀腺手術是一種創新型臨床應用技術,相較于普通腔鏡技術,它的智能化操作平臺具有明顯優勢:自然的眼-手協調能使醫生本能直覺式操控手術器械;可直視且放大10倍的三維立體高清晰視野;機器人專用器械完全模擬人手操作,具有7個自由度且可540°旋轉,在狹小的解剖區域更具靈活性及精確性;除此之外,機器人手術系統還可以自動濾除生理震顫,從而提高了手術安全性和手術效率;機器人手術系統的簡易操作還縮短了學習曲線,節省了人力資源,是“感知-思考-反應”傳統模式的改變[6-8]。多中心大樣本研究表明[9-11]:渡過學習曲線后的術者熟練操作機器人手術系統行甲狀腺癌根治術,較普通腔鏡手術術中出血量更少、手術準備時間及手術操作時間更短;在中央區淋巴結清掃方面,機器人組患者的淋巴結清掃數目多于腔鏡組,同樣更具優勢;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術后住院時間、引流總量及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機器人輔助甲狀腺癌根治術以上特點契合目前大部分甲狀腺外科學者推崇的甲狀腺癌精準化、個性化及微創化治療,給有微創及美容需求的患者提供了新的
選擇。
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自2000年以來基本形成了機器人手術市場的全球范圍性壟斷[12],
然而,其高昂的手術成本也直接影響了國內機器人手術的推廣和普及。為了打破壟斷,獲取自主知識產權,盡可能減少患者的醫療負擔,近年來,隨著相關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國產手術機器人的研發進入快車道,已有多個產品獲批臨床研究,進入臨床應用。本案例中患者應用的圖邁?內窺鏡手術機器人系統是我國擁有自主產權的國產手術機器人,該系統操作部分與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類似,以往熟練操作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的主刀醫生及助手,都可快速上手該類型國產手術機器人,目前已應用于泌尿外科、肝膽外科、胃腸外科、心胸外科及婦產科等多學科常規手術中。結合國產手術機器人在甲狀腺外科及其他學科的應用,國產機器人手術平臺較進口機器人手術平臺存在一些優勢:國產手術機器人與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操作類似,可以順利輔助甲狀腺外科甲狀腺癌根治術等術式的開展,且因購買及維護成本明顯降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經濟壓力,更加有利于機器人輔助手術在我國的推廣,使更多患者獲益;同時,其已成功研發
5G遠程操作技術并應用于臨床研究,目前已有多例遠程手術操作成功,這也讓跨越時空的手術成為可能,增加了國人的科技自信[13-14]。但目前國產機器人輔助甲狀腺手術開展的多為小樣本、非多中心、非前瞻性對照研究,較短的隨訪時間還不足以完全驗證該技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未來,在機器人輔助甲狀腺手術操作程序規范化以及專家共識的支持下,需要進一步探討機器人手術系統器械的多樣化、靈活化,實現觸覺反饋系統以及更多高精尖技術的應用。相信隨著更多臨床研究的開展,高新技術支撐下的國產手術機器人平臺會得到不斷的升級和優化,進一步推動機器人輔助甲狀腺手術在我國的應用和發展,造福甲狀腺相關疾病
患者。
利益沖突聲明:本文不存在任何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①武楠負責設計論文框架,起草論文;②易石堅、吳楊、武楠、梁乾坤負責實驗操作,研究過程的實施;③武楠負責數據收集和分析;④易石堅、王先明負責論文修改;⑤易石堅、王先明負責擬定寫作思路,指導撰寫文章并最后定稿。
參考文獻
[1] Siegel R L, Miller K D, Fuchs H E,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22[J]. CA Cancer J Clin, 2022, 72(1): 7-33.
[2] 陳小良, 雷林, 郭春美, 等.深圳市多原發惡性腫瘤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23, 31(5): 393-396.
[3] Kwon H, Yi J W, Song R Y, et al. Comparison of bilateral axillo-breast approach robotic thyroidectomy with open thyroidectomy for Graves disease[J]. World J Surg, 2016, 40(3): 498-504.
[4] Kang S W, Jeong J J, Yun J S, et al. Robot-assisted endoscopic surgery for thyroid cancer: experience with the first 100 patients[J]. Surg Endosc, 2009, 23(11): 2399-2406.
[5] 王聲濤, 鄭衛剛.淺談中國醫用機器人的由來與發展[J]. 智能機器人, 2017(5): 43-47, 51.
[6] 厲彥辰, 鄭魯明, 朱見, 等.機器人輔助下經BABA入路甲狀腺手術助手學習曲線分析[J].機器人外科學雜志(中英文), 2021, 2(6): 463-470.
[7] 王丹, 朱見, 王軍, 等.機器人甲狀腺手術的發展歷史、現狀和未來展望[J].機器人外科學雜志(中英文), 2022, 3(4): 249-256.
[8] 秦龍, 楊子瑤, 張海濤, 等.達芬奇機器人甲狀腺手術的研究進展[J].腹腔鏡外科雜志, 2019, 24(4): 312-316.
[9] 王程.達芬奇機器人與腔鏡甲狀腺手術臨床應用的對比分析研究[D].吉林大學, 2023. DOI: 10.27162/d.cnki.gjlin.2023.004729.
[10] 王猛, 鄭魯明, 周鵬, 等.腔鏡與機器人甲狀腺手術治療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對比研究[J].腫瘤預防與治療, 2021, 34(12): 1117-1122.
[11] 徐麟, 石鑫, 李蓋天, 等.經腋乳入路機器人與腔鏡甲狀腺切除術近期療效的對比研究[J].腹腔鏡外科雜志, 2019, 24(4): 249-252, 257.
[12] 王丹, 賀青卿.達芬奇機器人甲狀腺手術的進展與展望[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21, 28(10): 1261-1265.
[13] 顧成磊, 李立安, 王寧, 等.5G遠程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首例報道[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23, 23(8): 610-615.
[14] 周翔, 王家寅, 朱祥, 等.超遠程5G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2例報道及文獻復習[J].
中華男科學雜志, 2022, 28(8): 696-701.
編輯:張笑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