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潔



【摘要】 目的 探究規范性卒中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 隨機抽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鄱陽縣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納入研究,采用雙盲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開展常規急診護理,觀察組開展規范化急診護理,比較2組患者急救時間、預后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急診分診時間、靜脈通道建立時間、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或CT完成時間、開始靜脈溶栓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2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格拉斯哥預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NIH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GO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開展規范性卒中急診護理流程可有效縮短急救等待時間,改善患者預后,提升患者滿意度,臨床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 規范性急診護理;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急救時間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06-0154-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743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以高病發率、高復發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為主要特點的常見心腦血管疾病,占全部卒中發病率的80%以上,多與血管狹窄、血栓導致腦循環障礙引發的彌漫性和局限性腦功能損害相關,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常見急癥,也是急診科的常見疾病[1]。盡早開通閉塞血管、促進血液供應、恢復血液循環、糾正缺血半暗帶組織是糾正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治療方向。目前臨床針對缺血性腦卒中多予以靜脈溶栓治療,以促進疾病轉歸,但此種治療療效多受溶栓時間窗影響[2]。為提升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及生活質量,臨床將縮短溶栓時間窗作為改善患者預后、提升治療效果的關鍵因素[3]。規范性急診護理于護理過程中開通綠色通道,使流程更規范化、診療時間縮短,最大程度縮短搶救時間、提升治療效果。鑒于此,本研究主要討論了規范性卒中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的影響,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鄱陽縣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納入研究,采用雙盲法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齡55~79歲,平均(65.21±2.44)歲;病發至入院時間0.5~2.0 h,平均(1.20±0.45)h。對照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齡56~80歲,平均(64.21±2.52)歲;病發至入院時間0.5~2.5 h,平均(1.23±0.52)h。2組組間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1)均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4]診斷標準;(2)由CT確診為腦卒中。
排除標準:(1)存在溶栓禁忌證者;(2)依從性較差者;(3)原發性神經功能障礙者;(4)肢體功能障礙者。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急診護理。患者入院后,根據患者情況實施分診至診室就診或搶救室就診,按照常規急救流程予以處理,并予以CT確診。由專科醫生診斷后,針對搶救室患者予以溶栓干預并收納入院。
觀察組實施規范化急診護理流程。(1)根據卒中患者的臨床表現制定規范性卒中急救流程,并對急救中心醫護人員實施全面性、專業性培訓。(2)急診分診護士于5 min內快速評估患者癥狀,主要包括生命體征、格拉斯哥預后評分、發病時間、臨床癥狀等。針對病發時間<4.5 h者,由搶救室卒中床位予以接納,并開啟卒中綠色通道。(3)對患者予以病情觀察和監護,在確保患者呼吸通暢、血壓穩定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心電圖監護,建立外周靜脈通道,開展血液標本采集,完成血型鑒定、血常規、凝血功能和血生化等相關檢查,確保所有檢查時間控制于0.5 h內。(4)CT檢測過程中,排除大面積腦梗死及顱腦出血者。于全部檢查完成后對需溶栓患者予以卒中單元轉運,通知家屬并完成同意書簽署后,于搶救室內實施溶栓治療,溶栓后遵醫囑取藥、服用。此過程需于入院后1 h內完成。(5)靜脈溶栓治療完成后,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一旦確診,立即開通急診護理綠色通道,全程無需等待,無需先付費,均于檢查、治療后一同收費。
1.3 觀察指標
(1)急救時間。通過急診分診時間、靜脈通道建立時間、MRI或CT完成時間、開始靜脈溶栓時間評估急診時間。(2)預后情況。采用NIHSS量表、GOS量表評估。NIHSS量表總分為42分,正常或幾乎正常為0~1分,小卒中及輕度卒中為1~4分,中度卒中為5~15分,中-重度卒中為15~20分,重度卒中為21~42分,評分越高神經缺損越嚴重。GOS量表采用5級評分法評估,恢復效果佳,具備良好的自理能力,CT檢測未見陽性為5分;具備基礎自理能力,存在部分認知及神經障礙為4分;神志清晰,無法自理,CT可見好轉為3分;長時間昏迷狀態或植物生存、治療無明顯改善、惡化為2分;死亡為1分,分數越高結局越佳[5]。(3)護理滿意度。分別于治療結束后針對2組患者滿意度予以鄱陽縣人民醫院自擬的滿意度問卷調查,主要針對急診流程的規范性、效率、服務流程予以評估,評估結果包括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急救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急診分診時間、靜脈通道建立時間、MRI或CT完成時間、開始靜脈溶栓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預后情況比較
干預前,2組患者NIHSS、GO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NIH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GO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病情較急且危重。若搶救不及時,腦缺氧時間過長,會進一步加重病情,危害患者生命。由此可見,為患者爭取最佳治療時間窗,及時給予有效治療對預后尤為關鍵。目前國內急診流程較為煩瑣,相關醫護人員配置缺乏規范性。針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病情特殊性,在急診搶救流程中提供可靠且有效的護理措施,可改善患者預后。
規范化急診護理流程屬于新型護理模式,主要應用于各類急性發作疾病,通過快捷、規范化的護理流程,可使護理人員有序且規范地完成急診護理內容,有效提升急診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急診分診時間、靜脈通道建立時間、MRI或CT完成時間、開始靜脈溶栓時間均比對照組更短(P<0.05),這與李素娜等[8]研究結果基本符合。提示規范性卒中急診護理流程能夠提高救治效率,縮短急診各環節時間,為患者爭取到更多的有利時機。究其原因,規范化急診護理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急救過程中的急診流程進行針對性限制,能夠提升急診效率,對病情予以早確定、早診斷、早治療,有效縮短溶栓時間窗,為后續治療爭取到更多機會[9]。本次研究結果發現,干預后,觀察組NIH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GO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規范性卒中急診護理流程可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及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分析原因,常規急診護理過程中,患者接受分診時間、診斷及治療時間較長,易導致患者腦缺氧缺血時間過長,影響預后,而規范化急診護理流程針對各個環節予以時間限制,對各環節予以針對性整合,使護理流程更加規范化、標準化,縮短了診療時間和靜脈溶栓時間窗,提升患者預后[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6.67%,對照組患者滿意度為73.33%,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生后,急診護理過程中通過規范性卒中急診護理可縮短各個流程時間,進而提升診斷和治療效率,使患者預后得到保障,提升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開展規范性卒中急診護理流程可有效縮短急救等待時間,可改善患者預后,提升患者滿意度,臨床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林凌云,章曉蓉,林海鳥.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就診時間分布與就診延遲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19,26(5):349-352.
[2] 張海華,王素文,管麗娜.急診綠色通道開通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效果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8,58(21):77-79.
[3] ISHIKAWA Y,HIFUMI T,URASHIMA M.Influence of living alone or with a spouse only on the short-term prognosis in patients after an acute ischemic stroke[J].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20,17(21):8223.
[4]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撰寫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J].中國臨床醫生,2011,39(3):67-73.
[5] 沈雪芳,張遠尚.卒中中心建立后的規范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影響[J].當代護士(綜合版),2020,27(1):118-120.
[6] MAY B K,CYR J S.The impact of the PEAK curriculum on standardized measures of intelligence:a systems level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J].Adv Neurodev Disord,2021,12(6):245-255.
[7] 鄭靜維,陳英,趙性泉,等.基層醫院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預后及院內延遲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腦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21,15(2):95-103.
[8] 李素娜,胡佳佳,吳慧.優化急診護理路徑對首發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搶效率及后期康復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36):5189-5191.
[9] COSSIO L E S,NIETO C A H,HERN?NDEZ-PORTALES J A.Impact of hyperglycemia on mortality and short-term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in third-level hospitals[J].Medicina Interna de México,2020,36(2):135-146.
[10] 李濤,何偉康,徐利利.急診腦卒中識別評分量表評估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院前識別和轉運中的應用價值[J].白求恩醫學雜志,2020,18(4):320-323.
[11] 林曉霞,木冬妹,張巧萍,等.系統化護理流程干預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急救效果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21,28(3):343-346.
(編輯:郭曉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