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蘭
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的、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個體能做出良好的反映,并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學生的生活、心理發展特點,運用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小學英語教育教學中,建設良好課堂心理環境對課堂教學效果能產生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我一直在嘗試著尋找英語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結合點,以便能實現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雙重教育目標。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只有深受學生愛戴的教師,才有可能做到讓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并取得最好的效果。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是指師愛能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這樣必然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育。反之,沒有信任的教育,就如沒有溝通的橋梁,更談不上教育效果的優化。依據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教師應適時地向學生展示自己的興趣愛好、知識能力、教學技能、教學技巧等個性品質,以人格影響人格,以個性養成個性,以學識感染學生。同時,教師在與學生的日常交往中,應用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師德、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化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常常面帶微笑,生氣勃勃,全力以赴。只有這樣,學生的熱愛之情,才會油然而生,教師的威信才能樹立,從而達到吸引學生,讓其自主地投入教師的教育當中,達到一種自然而為的境界。
此外,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平等對待,對學生應付出多倍的關愛,具體指導學習方法。英語教師要學會聽取學生的意見,要設身處地站在學生角度去考慮,這樣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使他們加倍努力。
二、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
學生的學習與學生的課堂教學參與度成正比。參與度越高,學習越好。學生對其感興趣的學科的課堂參與度是最高的,因此教師要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心理實驗也證明,當學生處于積極的情緒狀態時,最能發揮出實際水平。這一點在語言教學上表現得極為明顯。小學英語教學屬于英語學習啟蒙階段,應創造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和語言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教案,注意設置有利于學生參與的活動,讓學生自由發揮,自由組合。如復習26個字母時,可以設計一個接龍游戲,讓學生一個接一個地按順序說出英語字母。這種游戲要求學生全員參加,目的是引導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尤其是激勵那些內向而缺乏自信的學生參與到師生互動中來。
我們知道,如果一直采用某種教學形式和方法,學生的興趣就會受到影響。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好勝、好玩的心理特點和直觀多于抽象的認知特征,結合教材內容不斷改變模式,教師要不斷更換教法,使學生始終保持新鮮感和學習興趣。教學時可以用實物、圖片、幻燈、錄音機、簡筆畫等進行直觀形象的教學。如教外研版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下冊Unit Five中long,short,tall三個單詞時,我用圖片呈現,接著用實物進行練習,結合簡筆畫板書,再通過聽錄音進行鞏固。幾種方法的交叉使用,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他們的印象。教學形式可采用討論式、自學式、表演式、對話式等,讓學生人人參加,集體進步。
三、疏導學生
由于學生對剛接觸的學科有好奇心理,對新鮮事物有著極大的興趣,在剛開設英語課時教學進行得非常順利。隨著時間的遷移,知識難度的增大,部分學生可能會產生學習上的困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 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性與實效性。為此,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使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相結合;面向全體學生與關注個別差異相結合;尊重、理解與真誠同感相結合;預防、矯治和發展相結合;教師的科學輔導與學生的主動參與相結合;助人與自助相結合?!币虼耍瑢W生要對癥下藥,兼顧疏導與心理健康教育,關心他們。用心理健康教育去解除學生的心理困擾,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根據學生心理困擾形成的原因,應及時、慎重地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
四、分層輔導,因材施教
英語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做一個有心人,深入了解學生,注意收集學生心理健康及個性方面的材料,并進行綜合分析,以便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如有些學生心理承受力弱,面對挫折產生恐懼心理;有些學生積極向上,樂于學習,不怕困難。我就根據學生情況適時地提出適當的要求和希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成,學有所得。
課堂提問時,盡量做到面面俱到,本著多元化和層次性原則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難易不同的問題,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發揮他們的潛能,避免產生學生“吃不飽”的現象,使所有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在練習布置上別出心裁,對學生高標準,嚴要求,不僅要完成每日的常規作業,還要出一些有深度、難度的習題,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教師對學生不僅要加強感情投入,還要在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的立場上適當調整問題、作業和實踐活動的難度,并對他們多提問,讓他們多練習,對他們進行耐心細致的輔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鼓勵,使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從而改變學習方法,爭取學習進步。
綜上所述,我認為當今教師應用心創造一個輕松、幽默、和諧、生動的英語學習氣氛,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產生積極情感互動,使學生愿聽“吾言”、信“吾言”,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心理狀態”,然后再用教師厚愛之心來“哺育”學生原本就具有的強烈求知欲望之心,那么學生定會用“心”來回應教師呼喚之“心”的,從而形成一個“樂學——巧學——速學”的良好局面,這樣良性循環的局面無疑將成為大面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