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巧琴

北京理工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嘉興)
高校院所建設、企業創新發展、人才價值體現如何實現一體賦能?嘉興市積極探索構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區域創新生態鏈條,向著成為長三角地區科技創新中心、人才匯聚高地、實現教育科技人才強市建設爭先進位的目標不斷前進。
2023年7 月,嘉興市以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和北京理工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嘉興)為基礎的“校地融合發展 構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區域創新生態鏈條”項目入圍浙江省首批創新深化試點項目。
試點項目針對高端創新載體建設過程中卓越工程師培養“產教脫節”、人才匯聚“引落脫節”和科技成果轉化“科產脫節”問題,積極探索構建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卓越工程師的產教融合培養”人才培養機制、“高層次人才的產才融合引育”隊伍匯聚機制和“高精尖成果的產研融合創新”成果轉化模式,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新格局。
《“星耀南湖”領軍人才計劃自主評審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秀洲區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嘉興)“雙百行動”計劃》《關于支持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建設具有先進水平新型創新載體的若干意見》等,是嘉興市、區、院聯動出臺的政策舉措。
據悉,為推動校地融合發展,嘉興市強化頂層設計,構建聯動協同機制,實施一體化協同組織領導、一體化集成政策辦法、一體化創新要素保障。由市、區、院聯合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制訂工作清單,確保組織領導一體協同。協同制定研究院院企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方案、全球招攬優秀人才方案、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方案。
目前,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聯合嘉興市委、市政府,出臺實施“深根院地合作、建設創新嘉興”行動計劃,組建9 個縣(市、區)對口聯系工作專班,形成全市“一盤棋”工作格局,并共同出臺“海納英才支持計劃”,聯合舉辦“星耀南湖·長三角精英峰會”“紅船杯”嘉興全球創業創新大賽等活動。北京理工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嘉興)與嘉興市共同打造天鵝湖科創湖區人才生態,獲批嘉興市級“星耀南湖”領軍人才計劃自主評審。
2023年9 月,“00后姑娘從北京騎摩托來浙江上學”話題登上熱搜,并被《浙江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轉載。話題的主角馬曉月,是北京理工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嘉興)的首批研究生之一,她從北京出發到嘉興新建成的院區學習從事鈉離子電池的相關研究,理想是將來繼續攻讀博士,并在相關領域的研究中實現創新突破,為實際應用創造更多價值。
據悉,北京理工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嘉興)聚焦產教脫節問題,圍繞嘉興市重點行業企業需求,推進卓越工程師培養改革試點,專項研究生采用“課程教學在本部+科研創新在屬地”分段式培養模式,第一年課程教學在學校,第二年在屬地進行高質量科教、產教融合培養。目前累計招收、派駐650 名碩博研究生。
同時,該研究院積極探索“企業出題+師生解題+政府助題+培養賦能”的靶向式培養路徑,搭建屬地產業與師生團隊項目合作對接渠道,開展企業技術攻關、聯合項目申請和研究生實踐實訓;實行“學術導師+產業導師”雙導師制,聘任影響力大、聲譽好的行業和企業技術專家擔任產業導師,深度參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環節培養和論文指導等培養過程,兼顧理論指導和業務實踐。目前,依托區域產業優勢,共建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6 個,聘任產業導師10 名。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則著力聚焦人才匯聚“引落脫節”問題,發揮清華大學學科優勢和長三院資源整合優勢,堅持“背靠清華、跳出清華”,成建制導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資源建設烏鎮實驗室,引進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共建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長三角分院,累計集聚科創人才200 余人。
同時,堅持全球視野,千方百計引進世界一流人才,讓更多智力資源為嘉興所用。在頂尖人才共引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全球遴選頂尖科學家,聯合縣(市、區)組建引才專班,“一人一策”制定支持舉措,形成“研究院靠前引才、地方政府靠后保障模式”。今年以來,榮獲“MIT全球‘35 歲以下科技創新35 人’”、三獲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的徐亮博士等一批青年科技領軍人才全職加入。在人才飛地共建上,與各縣(市、區)在全球主要發達國家設立10 個離岸孵化器,建立“全球聯動、離岸孵化”的精準引智網絡。在孵項目有500 余個,帶土移植落戶嘉興項目200 余個。
科技成果不是“花瓶”,而是要成為產業發展成果、經濟發展成果。如何讓科技成果順暢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也是兩個試點單位探索與實踐的重心。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會同嘉興各縣(市、區)共建高端科創人才平臺,瞄準各縣(市、區)主導產業,圍繞浙江省三大科創高地建設,體系化布局戰略科技力量,共建柔性電子GF重點實驗室、省空天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高能級平臺。立足地方產業發展實際需求,實現應用基礎研究、公共技術服務、產業化服務全覆蓋。食品與農業技術研究所攻克經開區食品企業技術發展難題170 余個;祥符實驗室加快高性能稀土生物纖維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年產量突破百公斤級。構建完善成果轉化體系。探索形成“一院一園一基金”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模式,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該研究院已累計孵化培育有股權的科技企業1000 余家,其中上市或被上市公司并購企業90 余家。
北京理工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嘉興)著力聚焦“企業出真題、院校真解題”,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端的難點、痛點,研究院科技人員與企業項目人員共同組建院企聯合項目團隊,共同攻關核心技術,解決企業發展中“卡脖子”問題。初步建立“會員制”形式的院企聯合創新中心,把研究院的人才、平臺資源與會員企業的市場、經營經驗相融合,針對性建立集合高端設備共享、技術聯合攻關等多元化服務的長期合作模式。已與漢朔科技、德沃康科技集團、祿森電子等6 家高新龍頭企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智能裝備領域承擔8 項“揭榜掛帥”“院企創新攻關”項目。該研究院還制定出臺《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管理辦法(試行)》,建立了“選、論、育、管、扶”的管理模式,注冊成立北理創智科技(嘉興)有限公司作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公司,以出資人身份參與入股學科性公司的經營管理,目前已有2 個項目孵化落地嘉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