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璟璇 江蘇省淮安市清河新區實驗幼兒園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國,想用知識來改變中國億萬老百姓的命運。到了今天,雖然我們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但陶行知先生的人品依舊值得我們尊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依舊能夠在幼兒學前教育中發揮很大、很好的作用。因此,我們需要關注、解讀陶行知教育思想,需要思索如何在幼兒學前教育中應用陶行知教育思想。
十九世紀下半葉至二十世紀初葉是一個風云變幻的時代。在這數十年時間里,中國從滿清貴族統治下的封建專制社會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同一時期,美國卻發生了兩次工業革命,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國一躍成為世界工業強國。此時,重視實用、講求效率的實用主義在美國迅速發展起來。美國著名教育家、哲學家杜威先生對實用主義進行了全面總結,提出了“教育生活”思想,杜威先生認為“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教師應當在學校里為幼兒、兒童、青少年創造一個美好、平衡的環境,并在校園內把社會風俗凈化、理想化,讓幼兒、兒童、青少年在校園中順其自然地生活、成長,使幼兒、兒童、青少年的情緒、智慧、沖動獲得充分釋放,從而發展幼兒、兒童、青少年的主動精神、創造力、想象力與個性。杜威先生的“教育生活”思想對美國及世界其他工業國的教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1915 年,二十四歲的陶行知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在杜威先生門下學習“學校與社會”課程。陶行知勤學上進,很快便獲得了杜威先生的賞識,成為杜威先生最得意的門生。1917 年,陶行知學成歸國,投身平民教育運動、鄉村教育運動。此時,中國雖然經歷了辛亥革命,但中國社會仍然停留在農業時代,億萬貧苦的百姓用原始、落后的方式從事著簡單的生產工作,超過80%的中國人一生不識字,一生不認識英文字母“ABCD”,超過95%的中國人不了解最基礎的科學衛生常識,生活在愚昧、落后之中,安于悲慘的命運。而開展新學教育的學校里,依舊盛行死讀書,學生們求學只是為了留學英美、成為“海歸”,當大官(或者當大教授)。陶行知在教育實踐中發現“教育生活”理念在中國行不通,繼而摸索出了“生活教育”思想。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觀點包括:教育與生活二者相互聯系,不可分離;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師不能關起校門,搞脫離生活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學會做人,引導人們向上生活、向前生活。生活中,處處包含教育的意義,人們只要過上好的生活,便接受了好的教育。因此,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決定教育,而教師又要通過教育來改變人們的生活。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在教學工作中實踐“生活教育”思想,他先后創辦了曉莊師范、山海工學團、育才學校、重慶社會大學等學校,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日寇發動的侵華戰爭以及國民黨發動的內戰使中國社會陷入了長期的動蕩,陶行知先生無法全面推廣“生活教育”思想。1946 年,陶行知先生因病逝世。
今天,我國人民已經基本擺脫了愚昧、落后的生活方式,我國教育正走向高等教育普及化,幼兒學前教育事業也獲得了全面發展。但在幼兒學前教育中,卻長期存在著“關起門來教育幼兒”的現象,幼兒園教師有意識地在幼兒園內為幼兒營造出一個美好、安全的生活環境,并將生活風俗凈化,對幼兒實施封閉式的學前教育,導致幼兒學前教育與幼兒的生活相脫節,尤其是幼兒園游戲化課程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相脫節。這種封閉式的幼兒學前教育實際上應用的是“教育生活”理念,不利于引導幼兒養成正確、良好的生活方式。因此,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依舊值得我們重視,我們需要抓住“生活教育”思想的精髓,需要在幼兒學前教育中應用“生活教育”思想。
下面,我們將結合幼兒園小班游戲“快樂的小園丁”來探討生活教育視野下的幼兒園游戲化課程。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植物。花草樹木不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還可以凈化空氣、保護水土。開展“快樂的小園丁”教學活動,需要引導幼兒認識、了解花草樹木,使幼兒心中萌發出關心花草樹木的美好情感,從而培養幼兒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意識。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指出:過什么樣的生活,就會接受什么樣的教育。要想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就必須過什么樣的生活。幼兒園教師開展“快樂的小園丁”教學活動,可以引導幼兒親身接觸現實生活環境中的花草樹木,并組織幼兒參與種植花草的勞動,使幼兒在實踐中養成愛護花草的情感。
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首先要選擇一個有各種花草樹木的公園,然后準備小鏟、水壺、有機土、花苗、草苗等活動材料,并且制作多媒體課件。課件內容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內容為觀察各種顏色的花草,欣賞蝴蝶、蜜蜂在花草中飛舞;第二部分內容為園丁的日常工作,包括挖土、栽花草、澆水等動作;第三部分內容為園丁辛勤工作,使花草生長得更為旺盛;第四部分內容為熊孩子用腳踐踏花草,用手摘花折草,使花草地變得一片狼藉。
一切準備就緒后,教師便可以開展游戲化教學了。教師先在教室里為幼兒們播放多媒體課件的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播放完畢后,教師問幼兒:“請小朋友們告訴老師,你最喜歡哪種顏色的小花、小草?”幼兒們紛紛回答:“我喜歡紅顏色的小花。”“我喜歡黃顏色的小花。”“我喜歡綠色的小草。”幼兒回答完畢后,教師要趁機對幼兒說:“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小花小草,小花小草也是有生命的,它們也喜歡你們。”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擬人化的特點,他們可以視任何客觀對象為有生命、有情感的小伙伴,因此教師的這句話完全契合小班幼兒的心理。接著,教師為幼兒播放多媒體課件第四部分的內容,讓幼兒們觀看花草被熊孩子踐踏、摧殘后的慘狀,再對幼兒們說:“小朋友們,你們看,小花小草被糟蹋成這個樣子,它們也會難過,也會哭的。”這樣可以激發幼兒強烈的同情心。
多媒體課件播放完畢后,教師便可以轉入生活化教學了。教師可以拿著小鏟、水壺、有機土、花苗、草苗等,帶領幼兒們走進公園,讓他們親眼看一看真實的花草樹木,聞一聞花草樹木散發的氣味,摸一摸花草樹木,這樣可以激發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感。之后,教師可以把小鏟、水壺、有機土、花苗、草苗等分發給幼兒,并親手示范,教幼兒們挖土、種下花苗和草苗、澆水。幼兒們會模仿教師的動作,親手種下花苗、草苗。這樣既可以豐富幼兒的生活,又使幼兒在生活實踐中養成了愛護花草樹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意識。
在生活教育視野下開展幼兒園游戲化課程,使幼兒園教學與幼兒生活相互結合,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生活內容,而且可以提升幼兒學前教育的質量。因此,我們要在幼兒教學中主動應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