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高勝,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2023年,中國完成了批準《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關于打擊非法制造和販運槍支及其零部件和彈藥的補充議定書》(簡稱《槍支議定書》)的所有法律程序,向世界彰顯了致力于解決國際輕小武器問題的大國擔當。
輕小武器問題是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威脅。與核武器、生化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樣,輕小武器給國際和平、安全與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多年來,國際社會普遍關注并致力于解決這一問題,《槍支議定書》作為國際輕小武器管控領域的重要法律文書,是國際社會的努力成果之一。
《槍支議定書》自1998年起在聯合國框架內啟動談判,2001年5月在聯合國大會通過,2005年7月生效,截至目前共有122個締約國。該議定書提供了關于各國控制和規范槍支許可和槍支流動的框架,有助于防止槍支流入非法途徑。《槍支議定書》的通過和生效標志著預防和打擊非法制造和販運槍支等輕小武器活動的國際合作從區域化、分散化和單一化向全球化、組織化和多元化轉變。
國際社會在管控輕小武器方面所取得的進展不僅限于《槍支議定書》。2001年,聯大通過《從各個方面防止、打擊和消除小武器和輕武器非法貿易的行動綱領》,對國際社會打擊輕小武器非法貿易具有重要指導意義。2005年,各國進一步談判達成《識別和追查非法輕小武器國際文書》。2013年,聯大通過《武器貿易條約》,對包括輕小武器在內的八類常規武器的貿易方式、管理要求、爭端解決等制定國際規范,成為打擊輕小武器非法貿易進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中國歷來高度重視國際輕小武器泛濫引發的問題,對其生產、轉讓一貫持負責任的態度。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堅持多邊主義,致力于持續推進聯合國框架內包括輕小武器、常規彈藥、軍備透明在內的各項議程,自始至終以建設性態度參加《槍支議定書》談判,為議定書的達成作出積極貢獻。中國同時還是《特定常規武器公約》《武器貿易條約》等國際法律文書的締約國,支持在尊重非洲國家意愿的前提下開展中國、非洲、歐洲輕小武器管控合作,支持落實“消弭非洲槍聲”倡議。
目前,中國控槍法律法規與政策實踐已完全滿足《槍支議定書》規定。中國槍支管控的范圍更寬且標準更嚴,這也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安全、涉槍暴力犯罪案發最少的國家之一。批準《槍支議定書》,再次表明中國致力于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打擊非法制造和販運槍支等輕小武器活動的堅定立場,以及落實“全球安全倡議”、支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
從當前國際社會的實際情況看,有效實現輕小武器管控仍面臨多重困境。
一是地區沖突頻發加劇輕小武器問題。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2023年12月發布的權威年度報告《武裝沖突調查》顯示,2023年發生了183起沖突,是30年來最多的。烏克蘭危機、巴以沖突等造成輕小武器進一步擴散,再疊加全球化、信息化和新技術革命如3D打印等新因素,使得輕小武器更易獲得,非法貿易更加隱蔽和難以追蹤。
二是美國對輕小武器出口管理寬松。美國出于一己私利,大肆對外出口輕小武器及彈藥,甚至長期向非國家行為體轉讓。在2023年5月舉行的加勒比國家安全會議上,多國領導人表示,高性能軍用武器的可及性助長了當地幫派暴力活動,而這些武器主要是從美國走私出來的。美方對輕小武器國際規則制定、參與、履約也持消極保守態度,至今仍未加入《槍支議定書》等國際公約。2019年,美國更是以“《武器貿易條約》未能真正解決不負責任的武器貿易問題,反而成為其他國家限制美國向盟友和伙伴出售武器的工具”為由,退出了該條約。
三是國際經濟復蘇乏力。輕小武器問題產生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貧困和發展不足。新冠疫情對過去十年全球減貧成果造成巨大沖擊,廣大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面臨復雜的內外環境,復蘇乏力。這也為輕小武器問題惡化提供了土壤。
和平是人類的永恒愿望,遠離槍支等輕小武器暴力更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夢想。國際社會應在聯合國框架下持續推動輕小武器管控,久久為功,為維護國際和地區和平穩定做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