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加軍 丁元華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小型營運漁業船舶的強度檢驗及解決問題。首先,介紹了小型營運漁業船舶的強度檢驗的重要性,然后詳細闡述了強度檢驗的內容和方法,最后提出了改善小型營運漁業船舶強度的措施。本文旨在提高小型營運漁業船舶的強度,確保其安全、穩定地運行,為漁業生產提供有力保障。
關鍵詞:小型營運漁業船舶;強度檢驗;改善
隨著漁業生產的不斷發展,小型營運漁業船舶在漁業生產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然而,由于小型營運漁業船舶的結構特點和使用條件,其強度問題一直是困擾漁業生產的重要問題。因此,加強小型營運漁業船舶的強度檢驗及改善,對于提高漁業生產效率和保障漁業生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1 小型營運漁業船舶強度檢驗的重要性
小型營運漁業船舶在漁業生產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由于其結構和使用條件的特殊性,如船體小、結構緊湊、使用環境多變等,使得這類船舶在營運過程中面臨多種安全風險。因此,進行強度檢驗是十分必要的。
強度檢驗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發現和解決潛在的安全隱患,避免因船舶強度不足而導致的事故。例如,通過檢驗可以發現船體結構的變形、裂縫、腐蝕等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引發船舶傾覆、漏水等情況,從而威脅到船員和漁業生產的安全。此外,強度檢驗還可以評估船舶的使用條件,如船舶設備的運行狀況、船艙的濕度和溫度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船舶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除了保障安全外,強度檢驗還可以為改進和優化小型營運漁業船舶的設計提供依據。通過分析檢驗結果,我們可以了解到船舶在實際使用中的表現,以及其結構和設備的優缺點。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對船舶的設計進行改進,提高其適應性和可靠性。例如,針對船體結構的弱點進行加強,提高其抗風浪能力;優化設備布局,提高船舶的操作性和舒適性等。
為了確保強度檢驗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我們需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和規范的程序進行檢驗。這包括制定明確的檢驗標準和操作規程,選用合適的檢測設備和工具,以及培訓專業的檢驗人員進行操作。同時,對于檢驗結果的處理和分析也需要嚴謹細致,以避免誤判和漏檢。
對小型營運漁業船舶進行強度檢驗是保障其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過強度檢驗,我們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潛在的安全隱患,確保船舶在良好的工作狀態下運行,從而為漁業生產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時,通過對檢驗結果的分析和處理,我們還可以為改進和優化小型營運漁業船舶的設計提供有益的參考依據。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強度檢驗工作,加強相關制度建設和人員培訓,以提高小型營運漁業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
2 小型營運漁業船舶強度檢驗的現狀
2.1 檢驗方法
目前,小型營運漁業船舶的強度檢驗主要采用目視檢查、無損檢測、應力測試等方法。這些方法各有特點,能夠相互補充,確保檢驗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目視檢查是一種直觀、簡便的檢驗方法。通過直接觀察船體結構、焊縫、腐蝕等部位,目視檢查可以發現明顯的缺陷或損傷。例如,船體結構是否變形、焊縫是否有裂紋、腐蝕情況如何等,都可以通過目視檢查來初步判斷。然而,目視檢查的局限性在于只能發現明顯的缺陷或損傷,對于一些細微的問題可能無法準確判斷。
無損檢測是一種在不破壞船體結構的情況下,檢測其內部缺陷和損傷情況的方法。無損檢測主要利用超聲波、X射線等技術,通過發射聲波或射線,對船體內部進行探測。這種方法可以發現一些目視檢查無法發現的細微問題,如船體內部的裂紋、腐蝕等。然而,無損檢測的成本較高,且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操作,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受到一定限制。
應力測試是通過在實際工作狀態下對船體結構進行應力測量,評估其強度是否滿足要求的方法。應力測試通常需要在船舶實際運行過程中進行測量,因此可以更準確地反映船舶在實際工作條件下的強度情況。通過應力測試,我們可以了解船舶在不同工況下的應力分布和變化情況,從而評估其強度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和使用標準。然而,應力測試需要專業的測量設備和人員操作,成本也相對較高。
2.2 存在的問題
2.2.1 檢驗方法單一,缺乏綜合性的評估體系
目前,小型營運漁業船舶的強度檢驗主要依賴于目視檢查、無損檢測和應力測試等方法。然而,這些方法往往只能針對船體結構的某一方面進行評估,無法全面反映船舶的整體強度。
2.2.2 檢驗標準不統一,缺乏規范,檢驗結果存在較大的主觀性和不確定性
目前,小型營運漁業船舶的強度檢驗標準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體系,不同地區、不同機構采用的檢驗標準可能存在差異。這使得不同機構之間的檢驗結果難以相互比較和驗證,給船舶的安全運行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2.2.3 檢驗人員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小型營運漁業船舶的強度檢驗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操作和評估。然而,目前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部分人員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可能導致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受到影響。
3 小型營運漁業船舶強度檢驗的內容和方法
3.1 結構強度檢驗
結構強度是小型營運漁業船舶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核心保障,其檢驗過程至關重要。在結構強度檢驗中,必須對船體結構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檢查,確保關鍵部位如船底板、舷側板、甲板等都得到細致入微的評估。
船體結構是小型營運漁業船舶的骨架,其穩定性直接決定了船舶的安全性能。在檢驗過程中,檢驗人員需要仔細觀察船體各部位是否存在變形、裂縫或腐蝕等情況。這些現象可能是船舶在使用過程中受到風浪、碰撞、磨損等外部因素影響的結果,也可能是由于材料老化、制造工藝不佳等原因造成的。通過對這些情況的觀察和測量,可以初步判斷船體結構的強度狀況[2]。
船底板是船舶與水面直接接觸的部分,承受著巨大的水壓力和沖擊力。因此,對船底板的檢查尤為重要。檢驗人員需要仔細檢查船底板是否平整,有無明顯的變形或裂縫。同時,還需要注意船底板的腐蝕情況,因為長期浸泡在水中,船底板容易受到腐蝕的影響,從而降低其強度。
舷側板和甲板是船舶的主要承載部位,其強度直接關系到船舶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在檢驗過程中,需要對舷側板和甲板進行詳細觀察和測量。特別注意是否存在裂縫、變形或腐蝕等問題。此外,還需要檢查甲板上的設備和設施是否安裝牢固,有無對甲板造成額外負擔的情況[3]。
3.2 設備設施檢驗
設備設施是小型營運漁業船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的完好性和可靠性對船舶的安全運行至關重要。在設備設施檢驗中,需要對船上的各種設備、設施進行全面而細致的檢查,以確保它們能夠正常、穩定地運行。
3.2.1 發動機
發動機是小型營運漁業船舶的核心設備,其運行狀況直接影響到船舶的動力和穩定性。因此,在檢驗過程中,需要對發動機進行全面的檢查,包括檢查其油路、氣路、冷卻系統等,以確保發動機能夠正常啟動和運行。同時,還需要檢查發動機的潤滑系統和燃油系統,以確保發動機能夠得到良好的潤滑和充足的燃油供應。
3.2.2 舵機
舵機是控制船舶航向的重要設備。在檢驗過程中,需要對舵機進行細致的檢查,包括檢查其舵葉、舵桿、舵輪等部件是否完好無損,以及舵機的控制系統是否正常工作。同時,還需要檢查舵機的液壓系統是否正常,以確保舵機能夠準確、快速地響應駕駛者的指令。
3.2.3 通信設備
通訊設備是保障船舶與外界通訊的重要手段。在檢驗過程中,需要對通訊設備進行檢查,包括檢查其天線、收發機、話筒等部件是否完好無損,以及通訊設備的電源系統是否正常工作。同時,還需要檢查通信設備的信號接收和發送功能是否正常,以確保船舶能夠及時與外界取得聯系。
3.2.4 導航設備
導航設備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工具。在檢驗過程中,需要對導航設備進行檢查,包括檢查其雷達、GPS、AIS等設備是否完好無損,以及導航設備的控制系統是否正常工作。同時,還需要檢查導航設備的顯示界面是否清晰、準確,以確保船舶能夠準確、及時地獲取航行信息。
3.3 操縱性能檢驗
操縱性能是評估小型營運漁業船舶在航行過程中的反應速度和準確性的關鍵指標。為了確保船舶在各種海況和作業條件下都能表現出良好的操縱性能,對其進行定期的操縱性能檢驗顯得尤為重要。
3.3.1 航速
在操縱性能檢驗中,航速測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航速是衡量船舶前進速度的標準,對于小型營運漁業船舶而言,適當的航速不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還能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迅速做出反應。因此,檢驗人員需要對船舶在不同負載和海況下的航速進行精確測量,并將其與設計標準進行對比,以判斷船舶的航速性能是否達標。
3.3.2 航向穩定性
航向穩定性測試同樣重要。航向穩定性是指船舶在航行過程中保持設定航向的能力。對于小型營運漁業船舶來說,穩定的航向有助于減少航行過程中的偏差,提高作業精度。檢驗人員需要通過一系列測試,如在不同海況和風速下的航向保持測試,來評估船舶的航向穩定性。
3.3.3 舵效
舵效測試是評估船舶操縱性能的另一關鍵環節。舵效是指舵機在接收到舵令后,舵葉轉動所產生的實際效果。良好的舵效意味著船舶能夠迅速、準確地響應駕駛者的操舵指令,這對于在復雜海況下保持船舶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至關重要。檢驗人員需要對舵機進行詳細的檢查和測試,包括舵機的靈敏度、準確性以及在不同舵角下的舵效表現。
3.3.4 其他項目
除了對航速、航向和舵效進行測試外,還需要對船舶的錨機、纜繩等設備進行檢查和測試。錨機是船舶停泊和定位的重要設備,其性能直接影響到船舶在停泊過程中的安全性。檢驗人員需要確保錨機工作正常,錨鏈和纜繩沒有磨損或斷裂現象。
4 改善小型營運漁業船舶強度的措施
4.1 加強結構設計
結構設計是小型營運漁業船舶制造過程中的核心環節,它直接關系到船舶的強度、穩定性和安全性。為了確保船舶在各種惡劣條件下的正常運行,加強結構設計顯得尤為重要。
4.1.1 使用條件和環境
小型營運漁業船舶經常在復雜多變的海洋環境中運行,可能會遭遇風浪、潮流、冰凍等自然因素的挑戰。因此,設計人員需要深入了解船舶的使用需求和環境特點,合理選擇材料和結構形式。例如,對于經常在寒冷海域運行的船舶,應選擇耐寒性能良好的材料;對于需要在復雜海況下作業的船舶,應注重結構形式的優化,以提高其抗風浪能力。
4.1.2 計算和分析方法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值模擬和有限元分析等先進計算方法在船舶設計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這些方法可以更加精確地模擬船體結構的受力情況,對船體結構進行詳細分析和優化設計。設計人員可以通過數值模擬技術,對船體結構在不同工況下的應力分布、變形情況進行預測,并根據預測結果對結構進行優化,確保其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
4.2 加強設備維護和管理
設備是小型營運漁業船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正常運行直接關系到船舶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因此,定期對船上的各種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4.2.1 應制定詳細的設備檢查和維護計劃
根據設備的使用情況和重要程度,制定定期的檢查和維護周期,確保設備得到及時的維護和保養。對于關鍵設備和重要部件,應加強檢查和維護的頻率,確保其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4.2.2 應建立完善的設備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明確設備的使用、維護和管理責任,確保設備得到規范的使用和妥善保管。同時,制定設備操作規程,規范設備操作流程,減少誤操作和錯誤使用帶來的風險。
4.2.3 加強設備使用和維護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工作也是關鍵環節
通過定期的培訓和考核,提高設備使用和維護人員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識,確保他們能夠正確、熟練地操作和維護設備。同時,加強人員的管理工作,建立獎懲機制,激勵員工積極參與設備的維護和管理。
5 結語
本文通過對小型營運漁業船舶的強度檢驗及改善現狀的探討和分析,提出了完善強度檢驗標準和方法、加強設計和加強使用過程中的維護、管理工作等建議和措施。希望這些建議和措施能夠為相關部門和企業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幫助推動小型營運漁業船舶的強度提升和安全運行。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這是一個長期且持續的過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和合作才能實現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 佚名.2017中國漁業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7.
[2] 夏陸軍,王飛.漁船安全管理現狀與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15):4864-4866.
[3] 劉洋,郭慶祝,代紅梅.沿海小型捕撈漁船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河北漁業,2016(1):67-68.